-
口服替硝唑不良反应致电解质紊乱1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本文报告了1例患者口服替硝唑不良反应致电解质紊乱.患者因牙周炎自行口服替硝唑片治疗,服药第2天出现了恶心、呕吐(大量水样胃内容物),伴有头晕、头痛、四肢无力、轻度眼花和面色苍白等.立即到医院急诊就诊,诊断为替硝唑不良反应导致的低钠血症等电解质紊乱.给予浓氯化钠注射液、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和注射用12种复合维生素等药物治疗,5天后恢复正常.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注射用红花黄色素与7种输液的配伍稳定性考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考察注射用红花黄色素与果糖注射液,转化糖注射液,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葡糖糖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及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考察.方法:模拟临床用药浓度,在室温(25 ± 1)℃下放置8 h,以氯化钠配伍液为对照组,分别观察各种配伍液外观,不溶性微粒数量及pH变化,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注射用红花黄色素在不同配伍液中的含量变化.结果:注射用红花黄色素与7种输液配伍后在8h内外观,pH和含量均无明显变化,不溶性微粒数符合中国药典2015年版规定.结论:注射用红花黄色素与7种输液配伍在8 h内稳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2013—2016年南京地区34家医院含果糖类输液制剂应用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评估南京地区含果糖类输液制剂的临床应用现状与用药趋势,为临床合理使用此类输液产品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3—2016年南京地区34家医院含果糖类输液制剂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等数据进行统计,并对临床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2013—2016年南京地区34家医院含果糖类输液制剂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总体呈逐年增长趋势,2016年其销售金额已达14652.10万元;其中复方制剂的销售金额显著高于单方制剂;用药频度排序居前3位的药品始终为果糖注射液、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和转化糖注射液;各药品的限定日剂量变化不大,为70~220元,其中转化糖类、混合糖类制剂的限定日剂量显著高于单纯果糖类输液制剂,与传统葡萄糖类输液制剂的差异更显著.结论:目前含果糖类输液制剂临床应用广泛,但存在一定问题,应重视其使用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骨瓜提取物与12种大输液的配伍稳定性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考察骨瓜提取物与12种大输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 考察提取物批次、配伍质量浓度、剂型对与不同大输液配伍后外观、pH值及不溶性微粒变化的影响.结果 提取物与各大输液配伍后,在8h内其外观、pH值均无显著变化.果糖氯化钠注射液、果糖注射液、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10%转化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甘油果糖氯化钠注射液与提取物配伍8h时,不溶性微粒符合规定,其余大输液均不合格.不同浓度、剂型对pH值和不溶性微粒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不同批号影响不明显.结论 建议骨瓜提取物应与果糖氯化钠注射液、果糖注射液、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10%转化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甘油果糖氯化钠注射液配伍6h或8h后使用,并且与大输液配伍时应采用水针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对腹腔镜胃肠道手术患者围术期血糖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肠道手术患者术中输注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ISI)对患者围术期血糖及电解质的影响.方法:选择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普通外科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腹腔镜疝气修补术的非糖尿病患者4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15例,A组使用乳酸钠林格氏液,B组使用复方电解质MG3含糖液,C组使用ISI.观察并记录3组患者气腹前(T0)、气腹后30 min(T1)、气腹后60 min(T2)、拔除气管导管后15 min(T3)4个时点的血糖值、动脉血电解质值.结果:与A组比较,B组、C组患者血糖值在T1、T2时间点升高(P<0.05),但同时间点C组血糖值均低于B组(均P≥0.05);3组在各时间点的电解质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腹腔镜术中用ISI代替复方电解质MG3含糖液可避免患者血糖波动,且不会造成电解质紊乱,有利于患者内环境的稳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血必净注射液与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考察血必净注射液与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 2种注射液配伍后室温下放置8h,观察可见异物、pH、不溶性微粒、渗透压、羟基红花黄色素A、芍药苷含有量的变化.结果 配伍后8h内,可见异物、pH、不溶性微粒、渗透压、羟基红花黄色素A、芍药苷含有量无明显变化.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与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配伍后,可在8h内保持稳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注射用二丁酰环磷腺苷钙与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及辅助用药管理对策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注射用二丁酰环磷腺苷钙在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中的稳定性及辅助用药管理.方法 配制对照品溶液、供试品溶液、配伍溶液.按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的要求检查注射用二丁酰环磷腺苷钙与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配伍溶液的颜色、澄清度、pH、不溶性微粒,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配伍溶液中的药物相对百分含量.结果 二丁酰环磷腺苷钙的峰形良好,保留时间为5.6 min.二丁酰环磷腺苷钙在5.62~500.00 μg/mL质量浓度的线性关系良好,定量限为5.62μg/mL,检测限为2.81 μg/mL.二丁酰环磷腺苷钙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36%,该分析方法的重复性良好.低、中、高浓度各样品在室温下放置0、1、2、4、6、12 h和1、2、3、4、5、6d稳定,回收率分别为(101.3±0.89)%、(98.6±1.06)%、(99.2±0.91)%.0、1、2、4、6、12、24 h后,配伍溶液Ⅰ~Ⅴ均为无色澄清液体、pH值均无明显变化.配伍溶液Ⅲ~Ⅴ的不溶性微粒符合药典的规定,Ⅰ、Ⅱ≥10 μm不溶性微粒数量超出药典的规定.配伍溶液Ⅰ~Ⅴ中的二丁酰环磷腺苷钙相对百分含量符合药典要求.结论 注射用二丁酰环磷腺苷钙的使用应严格掌握其适应证,并只能使用说明书规定的溶媒.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心血管类中药注射剂与代糖溶媒的配伍稳定性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考察3种常用心血管类中药注射剂与3种代糖溶媒配伍的稳定性,旨在为糖尿病患者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按临床用药的最大使用量,将参麦注射液、丹红注射液、注射用血栓通分别与果糖注射液、转化糖注射液、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配伍.考察配伍溶液的外观、pH值、不溶性微粒、含量测定、紫外光谱及最大吸收波长.结果 参麦注射液、丹红注射液与注射用血栓通分别与3种代糖溶媒配伍后,配伍液在5h内pH值、不溶性微粒、含量测定无明显变化,配伍溶液澄清度和颜色未变化,最大吸收波长波动均在±2nm,配伍液基本稳定.结论 参麦注射液、丹红注射液和注射用血栓通能与3种代糖溶媒配伍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2018年某院辅助用药重点监控品种使用情况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对西安医学院附属宝鸡医院排名前10位的辅助用药重点监控品种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为加强辅助用药的监管和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医院信息系统将2018年重点监控药品的科室分布、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和药品排序比(B/A)进行统计分析,并对其使用合理性进行医嘱点评分析.结果 重点监控品种使用科室大多与其科室疾病谱相符.销售金额排序前3位依次为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和醒脑静注射液;按DDDs排序前3位依次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腺苷钴胺注射液;按DDC排序前3位依次为醒脑静注射液、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鹿瓜多肽注射液、注射用硫辛酸、舒血宁注射液和注射用血栓通的B/A接近1.不合理应用集中表现在适应症不适宜、给药剂量不规范,构成比分别为59.41%、16.01%.结论 西安医学院附属宝鸡医院重点监控药品管理工作初见成效,但仍需采取积极有效的监管措施进一步促进重点监控药品的合理使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某地区子宫肌瘤患者用药现状调查与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了解子宫肌瘤的用药现状及合理性.方法 提取医保系统中某地区8家医疗机构2015年至2018年第一诊断为子宫肌瘤患者的资料,回顾性分析药物使用情况及其合理性.结果 共纳入1301例患者,平均年龄(47.37±20.38)岁;药品费用占住院费用的23.08%,在药品费用中,排序前三的分别为麻醉相关用药、抗菌药物、电解质;不属于子宫肌瘤围术期预防性使用的抗菌药物费用占抗菌药物费用的36.81%;有适应证的中成药费用仅占中成药费用的19.47%;470例患者无适应证使用质子泵抑制剂;361例患者无适应证使用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370例患者无适应证使用果糖注射液.结论 子宫肌瘤患者用药存在一定不合理现象,主要表现为选药不经济、选择起点过高、无指征使用、个别药物滥用.需加强合理用药培训和监管,节约医疗资源和降低医疗费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