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go-OMgp/Rho-Rock信号通路在CO中毒急性脑损伤中的作用及盐酸法舒地尔治疗的可行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轴突生长抑制因子(Nogo)-少突胶质细胞髓鞘糖蛋白(Omgp)/Ras同源基因(Rho)-Rho相关螺旋卷曲蛋白激酶(Rock)信号通路在一氧化碳(CO)中毒急性脑损伤中的作用,以及Rock抑制剂盐酸法舒地尔对其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将135只健康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CO中毒组和盐酸法舒地尔组,每组45只。后2组大鼠采用高压氧舱吸入法建立急性重症CO中毒模型。各组大鼠均接受高压氧治疗2周,其中盐酸法舒地尔组大鼠同时给予腹腔注射盐酸法舒地尔[15 mg/(kg·d),1次/d,共2周],CO中毒组和正常对照组大鼠给予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注射。于造模后1周时应用透射电镜观察各组大鼠海马组织超微结构的改变,于造模后1 d、1周、1个月、2个月时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或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中Nogo、OMgp及Rock阳性细胞染色强度,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中Nogo、OMgp及Rock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CO中毒组大鼠海马组织超微结构及血脑屏障损伤明显,以细胞核、线粒体及突触结构改变显著,而盐酸法舒地尔治疗能有效地维持海马组织超微结构及功能的完整性,减轻脑水肿。造模后1 d、1周、1个月、2个月时,CO中毒组大鼠脑组织中Nogo、OMgp、Rock阳性细胞染色强度及Nogo、OMgp、Rock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同一时间点的正常对照组,盐酸法舒地尔组大鼠脑组织中Nogo、OMgp、Rock阳性细胞染色强度及Nogo、OMgp、Rock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同一时间点的CO中毒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Nogo-OMgp/Rho-Rock信号通路相关分子的激活与CO中毒急性脑损伤密切相关,而盐酸法舒地尔能有效下调Nogo、OMgp和Rock蛋白的表达水平,从而明显减轻CO中毒后脑损伤程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小神经胶质细胞去除联合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修复小鼠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小神经胶质细胞去除联合骨髓间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移植修复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的效果。方法:培养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的BMSCs并进行干细胞鉴定,体外检测GFP-BMSCs分泌营养因子情况,与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s,DRGs)共培养,观察其促进轴突生长效果;应用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 1 receptor,CSF1R)抑制剂PLX3397去除小鼠脊髓中小神经胶质细胞,并对脊髓进行钳夹损伤(Crush损伤),成功建立去除小神经胶质细胞小鼠SCI模型,将GFP-BMSCs移植到去除小神经胶质细胞小鼠SCI区域。将小鼠随机分为单纯饲料组和PLX3397组。于术后7、30、60 d分别取材,进行HE染色、免疫荧光染色对比观察移植GFP-BMSCs存活情况及神经组织修复情况;应用Basso mouse scale(BMS)评分来评价小鼠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体外GFP-BMSCs能够分泌大量的神经营养因子,其与DRGs共培养,促进了DRGs神经轴突的生长。去除小神经胶质细胞明显提高SCI区域移植GFP-BMSCs存活,与单纯GFP-BMSCs移植相比,两者联合作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损伤区域面积,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2.141, P=0.065)。免疫荧光染色显示单纯移植GFP-BMSCs或去除小神经胶质细胞后移植GFP-BMSCs均未能使皮质脊髓束(corticospinal tract,CST)轴突跨过损伤中心到达脊髓远端,在损伤后1、7、14、21、28 d行BMS评分,单纯饲料组分别为(1.20±0.45)、(3.20±0.45)、(3.80±0.45)、(4.20±0.45)、(4.60±0.55)分,PLX3397组分别为(0.60±0.55)、(3.00±0.71)、(3.80±0.84)、(4.20±0.84)、(4.40±0.89)分,两组各个时间点BM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去除小神经胶质细胞提高了SCI区域移植GFP-BMSCs存活,但是未能促进CST轴突再生及脊髓损伤小鼠运动功能恢复,可能需要联合促轴突再生策略以提高SCI后神经功能恢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立体定向微创术对老年自发性丘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及近期预后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究立体定向微创术在老年自发性丘脑出血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04-2022-05资阳市中医医院收治的99例自发性丘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患者(n=49)给予药物保守治疗,研究组患者(n=50)给予立体定向微创术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肿体积、各向异性分数(FA)值、血清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预后相关因子[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D(PDGF-D)、轴突生长抑制因子A(Nogo-A)]水平、神经功能(NIHSS评分)、意识障碍程度(GC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MBI评分)、并发症、住院时间,所有患者出院后均随访3个月,统计比较2组预后情况.结果 治疗后1、2周研究组血肿体积低于对照组,FA值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3个月研究组血清CRP、MMP-9、TNF-α、NF-κB p65、PDGF-D、Nogo-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3个月研究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GCS、M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再出血、肺部感染、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预后良好率76.00%高于对照组55.10%(P<0.05).结论 立体定向微创术能提高老年自发性丘脑出血患者血肿清除效果,减轻炎症反应,有助于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恢复,降低患者意识障碍程度,缩短住院时间,增强日常活动能力,且能提高治疗安全性,改善患者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加减薯蓣丸抑制EphA4/RhoA/Rock信号通路改善血管性痴呆伴抑郁小鼠髓鞘再生及抑郁行为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观察加减薯蓣丸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伴抑郁小鼠的疗效并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狭窄法结合慢性不可预测温和刺激复制VD伴抑郁小鼠模型,将小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加减薯蓣丸组以及氟西汀组.采用行为学实验检测小鼠抑郁行为,免疫荧光法检测小鼠胼胝体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α(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or alpha,PDGFRα)、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MBP、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myelin oligodendrocyte glycoprotein,MOG)、髓鞘相关糖蛋白(myelin associated glycoprotein,MAG)、酪氨酸蛋白激酶EPH受体A4(Ephrin receptor A4,EphA4)、Ras同源基因家族成员-A(Ras homolog gene family,member A,RhoA)、轴突生长抑制因子-A(neurite outgrowth inhibitor-A,Nogo-A)、Rho相关卷曲螺旋蛋白激酶(Rho associated coiled-coil forming protein kinase,Rock)、Nogo受体(Nogo receptor,NgR)的蛋白表达水平,劳克坚牢蓝(Luxol fast bue,LFB)染色法观察胼胝体髓鞘结构,超微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髓鞘超微结构.结果 行为学检测结果显示,加减薯蓣丸组及氟西汀组小鼠在旷场实验中活动总路程显著增加(P<0.05),糖水偏好率显著升高(P<0.05),强迫游泳实验中不动时间明显增加(P<0.05);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加减薯蓣丸、氟西汀均可增加PDGFRα、MBP荧光强度;LFB染色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小鼠LFB髓鞘染色缺失,存在脱髓鞘改变,加减薯蓣丸能改善VD抑郁小鼠髓鞘着色程度;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胼胝体中MBP、MOG、MAG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加减薯蓣丸组小鼠MBP、MOG、MAG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加减薯蓣丸组小鼠胼胝体中EphA4、RhoA、Rock、No-go-A、NgR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 加减薯蓣丸可能通过抑制EphA4/RhoA/Rock通路促进髓鞘再生,改善VD小鼠的抑郁状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督脉电针和高压氧对脊髓损伤大鼠脊髓神经元的作用机制探讨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探讨督脉电针和高压氧对脊髓损伤大鼠脊髓神经元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Wistar大鼠共6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督脉电针组、高压氧组、高压氧联合督脉电针组,每组12只.正常对照组只行椎板切除,不造成脊髓损伤;其余组用脊髓横断的方法损伤大鼠胸髓背侧部位,以构建实验模型.高压氧组于造模清醒4 h后,置于高压氧舱内氧疗,持续75 min/次,治疗4次/d.督脉电针组分别于造模清醒4 h后给予干预,频率2 Hz;干预时长为20 min,频率为1次/d.高压氧联合督脉电针组使用上述两种方法相结合,对大鼠进行干预.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不予治疗.造模后的第1、3、7天分别对各组进行Basso Beattie Bresnahan(BBB)运动功能评估,记录各组大鼠行为学改变.造模后第7天处死各组大鼠,取大鼠脊髓组织,应用TUNEL法检测凋亡细胞并计算凋亡指数;免疫荧光检测Ras同源基因家族成员A(RhoA)、Rho相关卷曲螺旋蛋白激酶(ROCK)通路变化;同时采用经典的RT-PCR和Western印迹测定大鼠脊髓损伤区轴突生长抑制因子A(Nogo-A)、Nogo-66受体(NgR)mRNA和蛋白的含量.结果:造模后第1、3和7天,督脉电针组、高压氧组和高压氧联合督脉电针组BBB评分均高于模型组(均P<0.05),且高压氧联合督脉电针组评分高于督脉电针组与高压氧组(P<0.05).TUNEL染色下模型组脊髓灰质区神经元染色明显阳性,提示细胞凋亡较多,高压氧联合督脉电针组损伤部位细胞凋亡显著减少(P<0.05);督脉电针组、高压氧组和联合治疗组RhoA、ROCK蛋白含量、Nogo-A mRNA和蛋白表达量、NgR mRNA和蛋白表达量均低于模型组(F=34.597、39.230、14.783、12.370、21.435、50.435,均P<0.05),且联合组的Nogo-A mRNA和蛋白表达量、NgR mRNA和蛋白表达量均低于督脉电针组和高压氧组(F=13.58、11.253、24.843、41.221,均P<0.05).结论:督脉电针和高压氧对脊髓损伤大鼠脊髓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RhoA/ROCK通路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髓鞘相关抑制因子及其受体在脊髓损伤修复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7/13
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创伤性疾病,常见于坠落伤、交通事故、重物砸伤等,可造成机体损伤平面以下的运动、感觉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髓鞘相关抑制因子(MAI)在损伤的脊髓微环境中具有促进生长锥塌陷、抑制轴突再生的作用,是造成脊髓损伤难以修复的主要原因.髓鞘相关抑制因子类蛋白,如神经轴突生长抑制因子(Nogo)、少突胶质细胞髓鞘糖蛋白(OMgp)和髓鞘相关糖蛋白(MAG),及其受体蛋白如Nogo-A/Nogo-66 受体 1(NgR1)、配对免疫球蛋白样受体B(PirB)、鞘氨醇-1-磷酸受体(S1PR2),均是脊髓微环境中的重要调节因子,可通过影响神经元轴突生长的信号通路抑制脊髓损伤的修复过程.虽然目前脊髓损伤修复的机制还不清楚,但调节髓鞘相关抑制因子类蛋白及下游信号通路是脊髓损伤修复的重要治疗途径之一.我们通过本文对近年来MAI类蛋白及其受体在脊髓损伤修复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为脊髓损伤修复提供可探究的新靶点,并为脊髓损伤后的临床治疗提供更多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大鼠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4/6/15
目的 探究丁苯酞通过调节Toll样受体4(TLR4)/核转录因子-κB(NF-κB)通路对急性脑梗死(ACI)大鼠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低、中、高剂量实验组,除假手术组外均建立ACI体内模型.造模2d后,低、中、高剂量实验组灌胃给予20、40和80 mg·kg-1 丁苯酞,qd,假手术组、模型组灌胃等量0.9%NaCl,均灌胃7d.统计各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双侧贴纸去除时间、平衡木过杆评分、脑含水量和脑梗死体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血清和海马组织轴突生长抑制因子A(Nogo-A)、血清炎性因子表达,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TLR4/NF-κB通路蛋白表达.结果 假手术组、模型组和低、中、高剂量实验组的神经功能评分分别为0、(3.55±0.52)、(2.55±0.52)、(1.82±0.60)和(0.91±0.30)分,海马组织Nogo-A 表达量分别为(0.93±0.23)、(6.32±0.53)、(5.10±0.55)、(3.54±0.57)和(1.58±0.30)ng·L-1,血清 Nogo-A 表达量分别为(0.49±0.12)、(5.09±0.82)、(3.83±0.54)、(2.23±0.64)和(1.13±0.25)ng·L-1,TLR4 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 为 0.44±0.05、1.23±0.14、0.93±0.07、0.75±0.06 和0.55±0.07,p-p65 NF-κB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32±0.05、0.82±0.06、0.68±0.08、0.57±0.07 和 0.44±0.05.假手术组的上述指标与模型组比较,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模型组的上述指标与低、中、高剂量实验组比较,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丁苯酞可通过调节TLR4/NF-κB通路改善ACI大鼠神经功能,并减轻炎症损伤,从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5
-
Nogo-A、Adropin、ZO-1、ANGPTL4在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中的蛋白表达水平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4/3/2
目的 探究血清轴突生长抑制因子A(Nogo-A)、能量平衡相关蛋白(Adropin)、紧密连接蛋白1(ZO-1)、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ANGPTL4)在急性脑出血患者中的蛋白表达水平及其对预后的预测效能.方法 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5月于该院接受治疗的148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时期来该院行一般体检的15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检测两组受试者血清Nogo-A、Adropin、ZO-1、ANGPTL4的蛋白表达水平并对比;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血清Nogo-A、Adropin、ZO-1、ANGPTL4的蛋白表达水平与急性脑出血发生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以上4项指标联合检测对急性脑出血的诊断效能;另外对研究组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并按照预后情况分为良好组(91例)与不良组(57例),对比两组患者血清Nogo-A、Adropin、ZO-1、ANGPTL4的蛋白表达水平;采用ROC曲线验证联合检测对该类患者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 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血清No-go-A、ZO-1、ANGPTL4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而 Adrop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 均<0.05);经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显示,血清Nogo-A、ZO-1、ANGPTL4蛋白表达水平与急性脑出血的发生率呈正相关(P<0.05),而Adropin蛋白表达水平则与急性脑出血的发生率呈负相关(P均<0.05);ROC曲线验证显示,Nogo-A、Adropin、ZO-1、ANGPTL4蛋白表达水平联合检测对评估急性脑出血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2.57%、90.67%;相比于良好组,不良组血清Nogo-A、ZO-1、ANGPTL4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而Adrop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均<0.05);ROC曲线结果显示,相比于单一检测,Nogo-A、Adropin、ZO-1、AN-GPTL4蛋白表达水平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更大(P<0.05),灵敏度为84.21%、特异度为89.01%.结论 No-go-A、Adropin、ZO-1、ANGPTL4蛋白在急性脑出血患者中均异常表达,并且Nogo-A、Adropin、ZO-1、AN-GPTL4蛋白表达水平均与急性脑出血的发生存在密切联系.联合4项指标检测不仅能够辅助临床准确判断是否存在急性脑出血,同时对预测患者预后也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2
-
孤独症谱系障碍相关转录因子EB基因罕见变异导致神经元轴突发育障碍
编辑人员丨2024/1/20
目的 探究孤独症谱系障碍(ASD)中发现的转录因子EB(TFEB)基因3 种变异对神经元轴突发育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构建与ASD相关的3 个TFEB突变体质粒和TFEB shRNA干扰质粒,细胞转染上述质粒后通过免疫荧光、细胞核质分离及蛋白免疫印迹检测TFEB变异是否改变其亚细胞定位;利用核糖体抑制剂CHX处理后经蛋白免疫印迹检测TFEB变异对其蛋白稳定性的影响;进行原代小鼠神经元培养并转染上述质粒,通过免疫荧光检测TFEB变异对神经元轴突生长发育的影响;使用实时定量PCR检测TFEB下游自噬-溶酶体基因的表达水平,以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法测量TFEB的转录活性.结果 ASD相关突变体p.R22Q及p.R465W导致TFEB在细胞核的定位增加,但变异并不改变蛋白的稳定性.同时,野生型(WT)TFEB的过表达可增加神经元轴突长度,而ASD相关的TFEB突变体则不能.这表明这些突变导致TFEB促进神经元轴突生长的功能受损.同时,自噬激活剂Rapamycin可恢复由TFEB干扰引起的神经元轴突缩短.TFEB WT的过表达增加了下游自噬-溶酶体相关靶基因(LAMP1、SQSTM1、CTSB、CTSD、CTSF、MAPLC3)的表达,但ASD相关的TFEB突变体降低了对相关靶基因的调节能力.结论 TFEB变异可能导致自噬-溶酶体功能受损和神经元发育异常,为ASD发病机制和潜在治疗靶点提供了新的见解.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
急性脑出血入院时CT脑中线移位和血清CCR5、Nogo-A水平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目的 探讨急性脑出血入院时CT脑中线移位、血清趋化因子受体5(CCR5)、轴突生长抑制因子A(Nogo-A)水平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7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治疗的急性脑出血患者109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健康体检志愿者100名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CCR5、Nogo-A水平,同时分析观察组不同临床特征患者血清CCR5、Nogo-A水平差异,以及不同预后患者CT脑中线移位、CCR5和Nogo-A水平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T脑中线移位、血清CCR5、Nogo-A水平预测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 观察组血清CCR5、Nogo-A水平分别为(20.20±2.32)mg/L和(180.20±16.65)ng/m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9.34±1.82)mg/L、(114.43±14.42)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重度患者血清CCR5和Nogo-A水平均显著高于轻度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大量出血患者血清CCR5和Nogo-A水平均高于少量出血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CR5、Nogo-A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r=0.354、0.332,P<0.05),与出血量呈正相关(r=0.328、0.339,P<0.05).观察组预后不良患者CT 脑中线移位、血清 CCR5 和 Nogo-A 分别为(4.98±1.21)mm、(23.30±2.22)mg/L 和(198.29±17.20)ng/mL,均显著高于预后良好患者[(2.50±1.01)mm、(18.54±2.31)mg/L和(170.52±18.15)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T脑中线移位、血清CCR5、Nogo-A水平预测预后不良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38、0.820和0.895,预测价值较好(P<0.05).结论 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CCR5、Nogo-A水平升高,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脑出血量呈正相关,CT脑中线移位、血清CCR5和Nogo-A水平在预测患者预后方面有一定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