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单胎活产的围产期结局:一项回顾性倾向性评分匹配队列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比较人类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助孕与自然妊娠(spontaneously conceived,SC)孕产妇单胎活产的围产期结局。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了2008年至2019年期间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产科分娩且获得单胎活产的孕产妇住院病案资料,纳入了1 727例行ART助孕的产妇,并按照1∶3的比例匹配同一天分娩的5 181例SC产妇。按分娩时间匹配后再采用1∶1倾向性评分匹配法(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对两组人群的基线数据进行匹配,最终ART组和SC组各纳入产妇1 439例。主要结局指标为健康活产儿率,次要结局指标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早产率等围产期结局。结果:进行PSM之后,ART组健康活产儿比例[70.67%(1 017/1 439)]较SC组[77.28%(1 112/1 439)]低( P<0.001);两组间的妊娠并发症发生率,包括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综合征发生率、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异常发生率、羊水过少发生率、前置胎盘发生率、剖宫产率和胎盘效率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两组间的新生儿结局,包括孕周、早产率、极早产率、小于孕龄儿发生率以及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住院率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均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ART助孕和妊娠并发症是健康活产儿的危险因素( OR=0.81,95% CI:0.67~0.97, P=0.020),胎盘效率是健康活产儿的保护因素( OR=1.73,95% CI:1.59~1.88, P<0.001)。 结论:SC产妇的围产期结局较ART助孕更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病历书写质量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7/27
目的 通过对广西壮族自治区某院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病历书写现状进行分析,找出病历书写存在的问题,探讨提高病历书写质量的对策及方法.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某院生殖中心病案信息系统2022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病历共5370份,由科室质控小组按照病案质控要求对其进行质量检查,将缺陷分类、缺陷次数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370份病案中缺陷病案共1236份,总缺陷率23.02%,缺陷次数1835次.将缺陷情况按项目分为9大类,缺陷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患者夫妇双方病史48.34%、知情告知同意书15.37%、控制性超促排卵监测表10.30%、采卵手术相关记录10.19%、ART门诊病案首页7.14%、其他项目4.96%、胚胎实验室相关记录1.74%、移植手术相关记录1.36%、病程记录/病例讨论0.60%.结论 缺陷率最高的为患者夫妇双方病史记录的欠缺,其次为知情告知同意书项目填写不全、控制性超促排卵监测表有漏填项目以及采卵手术相关记录不完善等问题.医院需要加强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各项诊疗规范学习、健全病历质控管理体系等,促进病历书写质量提升,进而提高医院的医疗质量和医疗服务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7
-
辅助生殖病案随访记录质量分析与改进对策
编辑人员丨2023/10/14
目的 通过对辅助生殖病案中随访记录进行质量分析,探讨提高随访记录填写质量的方法.方法 选取某院辅助生殖技术病案中2018年1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填写的9532份随访记录为对照组,由专职质控人员质控后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随访记录填写内容缺陷及不足,自2019年3月1日起采取完善制度建设、培训教育及电子质控等一系列干预措施,将实施干预措施后的2019年3月1日-2019年4月31日7603份随访记录做为实验组,并对两组随访记录填写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分析对照组中存在缺陷的记录,共198份,主要存在的问题是缺漏、内容填写错误等,实施质控管理后,分析缺陷记录101份,错项及漏项均较前减少,随访记录缺陷率由2.08%降至1.33%,且实验组逻辑项错误问题明显少于对照组,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电子病历系统质控功能的完善、人员培训和建立质控体系等方法,对随访记录进行有效的质量管理,使随访记录填写的准确率明显提高,为临床及科研数据的使用及数据上报提供了详实的依据,质量改进效果明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14
-
辅助生殖技术的安全核查管理与流程
编辑人员丨2023/8/6
近年来,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在生殖中心应用日趋广泛,而与ART有关的医疗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因此有必要建立ART安全核查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以保障ART安全,降低潜在风险,提高医护服务质量.本文结合本院生殖中心的实践情况,进行了以下3个方面的探索.首先,建立身份识别制度.在核对证件的同时,采集不孕夫妇双方的指纹和头像存档.在进行获取配子(卵子和精子)前、胚胎移植前和冷冻胚胎复苏周期胚胎移植前均通过指纹系统进行身份验证.其次,建立医疗档案管理制度,实现辅助生殖病案的信息化管理.最后,建立严格的核查制度,包括检验查对、用药查对、手术安全核查、胚胎实验室安全核查等制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辅助生殖技术病案管理的实践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8/5
近年来,随着我国辅助生殖技术的快速发展,开展此项技术的医疗机构迅速增加.辅助生殖技术的开展需要对其临床诊疗过程,胚胎实验室操方法及结果、患者相关证件及证明资料进行科学、真实、严谨的病案记录,内容涉及辅助生殖门诊、手术室、实验室、男科、随访等多个环节以及临床和实验室的多种操作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子宫内膜机械刺激在辅助生殖领域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5
随着女性不孕症发病率的逐年提升,越来越多的不孕女性开始使用辅助生殖技术(ART)助孕.然而在辅助生殖领域中,子宫内膜的容受性良好与否是ART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尤其针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女性.因此,如何改善不孕女性子宫内膜的功能一直是讨论的热点与难点.而子宫内膜机械刺激作为一种以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来促进胚胎着床的干预方法,近年来在临床中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将从子宫内膜机械刺激的定义、作用机制、研究现状及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论述,并附一则临床病案,以期阐述子宫内膜机械刺激在辅助生殖领域中的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书写表达对反复胚胎移植失败女性生育压力与负性情绪的干预效果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探讨书写表达对反复胚胎移植失败(RIF)女性患者生育压力与负性情绪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生殖医学中心RIF女性患者213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病案号奇偶数分为观察组105例和对照组10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辅助生殖健康宣教,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书写表达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焦虑、生育压力情况及患者满意度,分析各评分间的相关性,以及分析影响满意度的相关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不孕年限、文化程度、移植次数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干预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生育困难相关压力量表(FPI)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而满意度则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变化程度与生育压力变化程度存在正相关(r=0.192,P=0.005),且干预前后的焦虑变化程度(OR=0.895,95%CI=0.821~0.975,P=0.011)和书写表达干预(OR=0.201,95%CI=0.041~0.983,P=0.048)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书写表达干预使RIF女性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得到宣泄与疏导,降低其生育压力并提高其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基于sPD-1和Th17/Treg相关细胞因子探讨二至天癸方辨治肾虚型反复种植失败的疗效和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探讨补肾中药二至天癸方治疗肾虚型RIF的疗效和可能机制.方法:选择在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生殖与遗传中心行自然周期冻融胚胎移植(FET)的肾虚型反复种植失败(RIF)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患者于FET周期前2个月开始,每月经周期第3天起口服二至天癸方,并于移植当月月经周期第3天继续服用至移植日.对照组不服中药.另从本院生殖病案库中筛选10例既往首次行自然周期FET即成功获得临床妊娠的患者作为正常组.从生殖中心标本库中提取3组患者胚胎移植日当天的外周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可溶性程序性死亡蛋白-1(sPD-1),可溶性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sPD-L1),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水平,并进行比较;观察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的肾虚证候积分变化及最终的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和胚胎着床率.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对照组患者胚胎移植日血清sPD-1、IL-17水平明显升高(P<0.05),IL-10和TGF-β水平显著降低(P<0.01),sPD-L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肾虚型RIF患者血清sPD-1与IL-17呈正相关(r=0.347,P<0.05),与IL-10(r---0.521,P<0.01)和TGF-β(r=-0.457,P<0.01)呈负相关.与对照组比较,中药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改善(P<0.05),临床妊娠率和胚胎着床率明显提高(P<0.05),但两组生化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肾虚型RIF患者体内异常表达的sPD-1使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平衡被打破,不利于胚胎着床和妊娠维持.补肾中药二至天癸方能够明显改善肾虚型RIF患者的肾虚症状,降低外周血清sPD-1和IL-17的浓度,提高TGF-β和IL-10的水平,调节外周Th17/Treg免疫平衡,提高着床率和临床妊娠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不同特征子痫前期孕妇母儿并发症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轻、重度组子痫前期患者,单、双胎组妊娠并发子痫前期患者,辅助生殖技术(ART)与非ART并发子痫前期患者妊娠结局的差异.方法 查询2014-2019年在厦门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就诊的1 849例子痫前期孕妇的病案信息,评价不良结局与重度子痫前期、双胎妊娠并发子痫前期及ART并发子痫前期的相关性.结果 2014-2019年,在住院分娩治疗患者中,子痫前期患者1 849例,其中重度子痫前期922例,轻度子痫前期702例.不同程度子痫前期患者年龄、孕次及平均孕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重度组甲状腺功能减退(包含亚临床型甲状腺功能减退)、肾功能不全、肝功能损害、肺部并发症、胎盘早剥及Hellp综合征等发生率高于轻度组,重度组胎膜早破发生率低于轻度组,重度组胎儿窘迫、胎儿生长受限及胎儿窒息发生率高于轻度组.双胎子痫前期患者265例,单胎子痫前期患者1 517例.单、双胎组患者产次、IVF率及平均孕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双胎组患者甲状腺功能亢进(包含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及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发生率高于单胎组,胎膜早破、B链感染发生率低于单胎组.双胎组胎儿窘迫发生率低于单胎组.通过ART受孕的子痫前期患者211例,非ART受孕的子痫前期患者1 575例.ART组和非ART组年龄、孕次、平均孕周及双胎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RT组贫血发生率高于非ART组.ART组胎儿窘迫、胎儿生长受限发生率均低于非ART组.结论 重度组母儿并发症风险普遍较高,双胎组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及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发生风险增高,ART未明显增加母儿并发症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数字化病案管理系统在生殖中心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1/1/16
近年来,随着辅助生殖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患者量的急剧上升,进一步开发和应用信息管理系统已成为生殖中心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工作时间和持续改进工作质量的必由之路.由于辅助生殖中心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不孕患者再次就诊率高,每一次开始新的助孕周期时,均需参考既往助孕史.为使医护人员能快速并准确查看患者既往助孕信息,使纸质病历与电子病历有效衔接尤为重要.在此背景下,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引入了数字化病案管理系统,即利用翻拍和扫描技术对前期纸质病历进行数字化处理,将纸张病案资料转换为电子图像病案,实现病案管理的检索、调阅、打印等功能.在日常使用的过程中,通过与纸质病案和电子病案的比较,总结原有病案管理模式的不足,探寻数字化病案所具有的优势,探讨生殖中心引入数字化病案管理系统的重要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1/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