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在急性中重度农药中毒病情评估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NICaS)监测急性中重度农药中毒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方法,分析NICaS在急性中重度农药中毒患者血流动力学的临床指导价值。方法:于2019年8月,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8月收住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的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患者和中-重型急性百草枯农药中毒(APP)患者,共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NICaS组68例、经肺热稀释法组(Picco组)67例、经验治疗组(经验组)65例。分析3组患者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心率、血流动力学指标、生存率和并发症的关系。结果:NICaS组、Picco组和经验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比、体重指数、心率、收缩压、无治疗期及入院APACHEⅡ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经验组比较,NICaS组、Picco组患者AOPP及APP住院病死率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心排出量(CO)在2.8~6.7 L·min -1的相关性明显( r=0.738, r2=0.545, P<0.01),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在410~1 950 d·s·cm -5·m 2的相关性明显( r=0.792, r2=0.627, P<0.01)。Bland-Altmen分析显示,Picco和NICaS法所测得CO和SVRI值分别具有97.01%、95.52%的一致性。与经验组比较,NICaS组和Picco组患者平均每日输液量、每日输注胶体液量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各组间获得CO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NICaS可在急性中重度农药中毒患者抢救中有效监测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高压氧舱内应用容量型输液泵的安全性和准确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观察高压氧舱内气压变化对容量型输液泵使用安全性和泵速准确性的影响。方法:在高气压(表压0~0.10 MPa)和常压(北京地区大气压力)环境下,使用容量型输液泵泵速实时监测系统,测定输液泵设定流量为50、100 ml/h时的瞬时流量和平均流量,每种流量重复测定7次。观察容量型输液泵在高气压环境下(表压0~0.10 MPa)的使用情况,并比较在2种环境下输液泵的瞬时流量和平均流量。结果:高压氧舱内匀速加、减压及高压稳压过程中,容量型输液泵可正常使用,未出现电器安全事故及使用故障。设定输液泵流量为50、100 ml/h时,输液泵的瞬时流量和平均流量在高气压(表压0~0.1 MPa)和常压环境下,测得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流量相对示值误差均在±2%之内。 结论:容量型输液泵可在高压氧舱内安全使用,且泵速准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腹腔镜下子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DFT)对腹腔镜下子宫颈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0月至2018年9月于山西省人民医院拟行腹腔镜下子宫颈癌根治术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GDFT,患者桡动脉连接Flotrac/Vigile监测系统,根据平均动脉压(MAP)、每搏量变异度(SVV)和心脏指数的变化指导补液,维持MAP≥60 mmHg(1 mmHg=0.133 kPa)、SVV≤13%、心脏指数2.5~4.0 L·min -1·m -2。对照组采用传统补液方法,根据MAP和中心静脉压(CVP)的变化调整输液速度,维持MAP 60~110 mmHg、CVP 8~12 cmH 2O(1 cmH 2O=0.098 kPa)。记录术中晶体液和胶体液用量、出血量及尿量,记录术后首次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恶心呕吐发生情况。分别于麻醉诱导前和术后12、24、36 h抽取动脉血、中心静脉血测定动脉血乳酸浓度、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 2)和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浓度。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尿量增加( t=-7.738, P<0.01),晶体液用量降低( t=-13.439, P<0.01),胶体液用量增加( t=-8.360, P<0.01),术后首次肠鸣音恢复时间缩短( t=6.694, P<0.01),肛门排气时间缩短( t=-10.326, P<0.01),术后住院时间缩短( t=-7.377, P<0.01)。观察组术后恶心和呕吐发生率分别为10.0%(3/30)和6.7% (2/30),低于对照组的33.3%(10/30)和26.7%(8/30)( χ2=4.812, P=0.028; χ2=4.320, P=0.038)。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在术后12 h( t=2.983, P=0.004)、24 h( t=6.452, P<0.01)、36 h( t=-3.880, P<0.01)的IFABP浓度降低,在术后12 h( t=-7.377, P<0.01)、24 h( t=-6.036, P<0.01)、36 h( t=-8.933, P<0.01)的乳酸浓度降低,观察组在术后12 h( t=2.710, P=0.009)、24 h( t=2.387, P=0.020)的ScvO 2增加。 结论:GDFT可维持胃肠道黏膜细胞的氧供氧需平衡,促进腹腔镜下子宫颈癌根治术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Beckwith-Wiedemann综合征频发低血糖1例患儿的护理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总结1例Beckwith-Wiedemann综合征巨大儿频发低血糖的血糖管理及护理经验。方法:组建多学科团队,对1例Beckwith-Wiedemann综合征巨大儿制订个体化护理计划。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严密监测患儿血糖波动,根据血糖情况动态调节输液量及奶量,及时发现并处理低血糖;加强患儿皮肤护理并对家属实施心理护理。结果:经过精细化治疗及护理,患儿生命体征稳定,血糖维持在正常范围后出院。结论:多学科团队指导下使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能有效监测并控制Beckwith-Wiedemann综合征患儿的血糖波动情况,可为患儿进一步的治疗提供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高气压环境下注射泵安全性及准确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观察高气压环境对注射泵使用安全性及准确性的影响。方法:采用输液精度实时监测系统,分别设定注射泵流速为20 ml/h及5 ml/h,实时监测高压、常压环境下相应瞬时及平均流速变化。每个方案观察时间为120 min,采集每间隔10 min共13个时间点的流速数据,两个方案均重复检测10次。结果:在高压及常压环境下使用注射泵均未出现安全事故。当设定注射泵流速为20 ml/h时,在高压环境或常压环境下瞬时流速及平均流速各时间点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相同时间点瞬时流速、平均流速在高压、常压环境下亦无显著差异( P>0.05)。当设定注射泵流速为5 ml/h时,相同时间点瞬时流速在高压、常压环境下均无显著差异( P>0.05);在高压环境下0 min瞬时流速显著快于120 min瞬时流速( P<0.05),其它时间点瞬时流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常压环境下各时间点瞬时流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自20 min至100 min共9个时间点,发现高压环境下平均流速显著快于常压环境下平均流速( P<0.05),其余4个时间点高压、常压环境下平均流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高压或常压环境下各时间点平均流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注射泵在高压及常压环境下120 min时间点平均流速(设定流速为20 ml/h及5 ml/h)误差率均在±2%范围内。 结论:高气压环境下使用注射泵相对安全;当注射泵设定流速较高(如20 ml/h)时,高气压环境对注射泵流速无明显影响;当注射泵设定流速较低(如5 ml/h)时,尽管高气压环境对瞬时流速及平均流速有部分影响,但注射泵最终平均流速仍在要求精度范围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腹腔镜肝切除术中血流动力学及脑氧饱和度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观察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oal-directed fluid therapy, GDFT)对腹腔镜肝切除术中血流动力学及局部脑氧饱和度(regional cerebral oxygen saturation, rSO 2)的影响。 方法:40例18~71岁择期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肝切除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以每搏量变异度(stroke volume variation, SVV)和心指数(cardiac index, CI)为指导的治疗组(S组)、以CVP为指导的治疗组(C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行桡动脉及颈内静脉穿刺,其中S组通过桡动脉连接LiDCOrapidV2系统监测SVV和CI,C组通过压力传感器连接颈内静脉导管监测CVP。记录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手术时间、拔管时间、肝门阻断时间;记录两组患者入室(T 0)、气腹即刻(T 1)、切肝前10 min(T 2)、切肝后10 min(T 3)、气腹结束即刻(T 4)的MAP、心率、血乳酸(lactic acid, Lac)、血糖、rSO 2;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出入量、去甲肾上腺素用量及术后恢复情况(下床时间、排气时间、住院天数、术后恶心呕吐及术后感染发生率)。 结果:T 2、T 3时,两组患者心率、MAP均低于T 0( P<0.05),S组心率低于C组,MAP高于C组( P<0.05)。与T 0比较,C组T 2、T 3时血Lac及血糖升高( P<0.05),且T 2、T 3时C组高于S组( P<0.05)。两组患者各时点rSO 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C组比较,S组总输液量、晶体液用量、出血量、去甲肾上腺素用量降低( P<0.05),胶体液用量增加( P<0.05)。两组患者尿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C组比较,S组下床时间、排气时间、住院天数缩短( P<0.05),术后恶心呕吐、术后感染发生率降低( P<0.05)。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腹腔镜肝切除术中以SVV和CI为指导的GDFT安全、有效,血流动力学更加平稳,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缩短术后住院时间,患者短期转归较好,并能维持脑氧供需平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称重传感器智能输液架监控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静脉输液是最常见的治疗途径之一,输液架在输液过程中不可或缺。目前医院所用的传统输液架仅具有承重输液袋的作用,不能对输液情况进行有效监测,不仅影响患者的输液安全和满意度,还会增加护士的工作负担。针对这个问题,笔者设计了基于称重传感器的智能输液架监控系统,经在本科范围内小规模使用,使用者认为基本符合临床使用标准与使用要求,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美国FDA MADUE和国家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信息系统数据库输血输液加温器不良事件分析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挖掘输血输液加温器使用风险,为国家"十四五"输血输液加温器重点监测及医疗机构正确和安全使用输血输液加温器提供信息和参考.方法 对2018-2022年美国FDA MADUE和2019-2022年国家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信息系统数据库中1303条输血输液加温器不良事件报告进行整理,就涉及的产品品牌、型号、上报人对不良事件的陈述、医疗器械上市许可持有人对不良事件可能原因的反馈信息进行分析,并结合不同品牌输血输液加温器的设计原理,对输血输液加温器的使用风险进行初步探讨.结果 1303条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中,事件后果主要是设备故障、患者严重伤害、患者死亡.其中设备故障1280条,占98.23%;患者严重伤害10条,占0.77%;患者死亡13条,约占1.00%.主要现象有死亡、心脏骤停、低血压、电击、低体温、皮肤烧伤、无法开机、黑屏、不加温、加温效果差、过热或超温报警、输液管内出现气泡、液体漏液、焦糊味、输血输液流量不足、报警失效或无报警等.结论 生产企业要加强输血输液加温器产品的研发升级,完善产品功能,提高其性能及安全性;医疗机构等使用单位要加强输血输液加温器的使用和维护保养培训,并加强输血输液加温器的临床使用效果研究,为医院安全用械和生产企业产品研发升级提供参考和信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光电技术的智能输液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4/7/27
目的:基于光电技术构建智能输液管理系统,并探讨该系统在静脉输液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建立由智能输液监控、信息自动集成、护士手持掌上电脑(PDA)、终端质量监测与分析组成的智能输液管理系统,基于输液闭环管理通过智能调节输液速度、卡停输液异常等功能进行全程智能输液管控.选取杭州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2个病区的输液病人,其中2022年6月—12月的136例病人作为对照组,2023年1月—6月的132例病人作为观察组,观察组使用基于光电技术的智能化系统进行静脉输液管理,对照组采用传统人工方法进行输液管理.比较两组病人输液相关护理耗时、输液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和病人满意率.结果:观察组质控输液滴速护理耗时、处理输液异常耗时均短于对照组(P<0.001),静脉炎、液体渗出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基于光电技术的新智能输液管理系统可以优化输液流程,提升护理工作效率和病人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7
-
某院PIVAS智能环境实时监控系统的建立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4/7/20
目的 保障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输液调配质量及患者的用药安全.方法 医院依托PIVAS洁净室安全生产监测及预警平台,与某公司联合开发了可实现洁净室净化空调系统与操作台智能控制,以及浮游菌及尘埃粒子、压差及温湿度、净化机组状态等的动态监测及预警功能的智能环境实时监控系统.比较系统运行前(2021 年 7 月至 12 月)、运行后(2022 年 1 月至 6 月)的相关指标监测结果.结果 与系统运行前比较,系统运行后异常监测结果月均发现次数与压差月均正常天数均显著增多(P<0.05);异常监测次均处理用时与浮游菌检测及报告用时均显著缩短(P<0.05);各监测位置(除百级操作台外)浮游菌及尘埃粒子的实时监测数值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 该系统实现了PIVAS洁净室环境关键指标的实时收集、动态监测及预警,有效地保证了PIVAS输液的安全生产及全流程信息可追溯,推动了智慧PIVAS体系的建设,进一步保障了患者的用药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