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 唑丙酸受体抗体脑炎3例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抗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 唑丙酸受体(AMPAR)抗体脑炎的临床特点。 方法:回顾性总结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诊治的3例抗AMPAR抗体脑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3例抗AMPAR抗体脑炎(年龄12~70岁)均急性起病,首发症状包括认知减退、性格改变及少见的头痛、运动障碍,其中例1肺部占位性病变经病理证实为小细胞肺癌,血清及脑脊液抗AMPAR抗体、抗Y染色体性别决定区相关高迁移率组盒蛋白1抗体阳性,激素联合肿瘤化学治疗后症状仍持续存在,无临床复发;例2责任病灶位于双侧额颞叶、半卵圆中心及侧脑室旁,同时合并低颅压综合征典型影像学特征,血清抗AMPAR抗体阳性,激素治疗后症状部分改善;例3颅内病灶位于脑桥及右侧小脑中脚,伴显著小脑萎缩,脊髓磁共振成像提示颈 2~胸 10水平脊髓病变,血清及脑脊液抗AMPAR抗体阳性,激素联合静脉滴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后症状显著改善。 结论:抗AMPAR抗体脑炎临床表现异质性高,除边缘系统外,尚可波及脑干、脊髓,出现脑萎缩;存在多重抗神经元抗体尤其是抗神经元细胞内抗原抗体时需密切监测肿瘤;免疫治疗有效,肿瘤叠加多重抗体时预后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电压门控钾离子通道复合物抗体相关临床综合征合并伴胸腺瘤的重症肌无力患者2例及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电压门控钾离子通道复合物(VGKCc)抗体相关临床综合征合并伴胸腺瘤的重症肌无力(MG)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转归。方法:回顾分析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分别于2020年9月和12月收治的2例确诊为VGKCc抗体相关临床综合征合并伴胸腺瘤的MG患者,总结其临床及辅助检查、随访预后等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总结。结果:例1为64岁女性,临床表现为认知障碍、精神异常和癫痫样发作,血清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蛋白1(LGI1)抗体阳性,明确诊断为抗LGI1脑炎,既往存在球部起病的MG,胸部CT提示胸腺瘤,入院后给予免疫治疗后症状改善。例2为67岁男性,MG诊断明确,后期出现认知功能下降、肌颤搐、自主神经症状,神经电生理可见F波后放电及肌颤搐电位,血清接触蛋白相关蛋白2抗体阳性,明确诊断为莫旺综合征合并伴胸腺瘤的MG,入院后给予免疫治疗及胸腺瘤切除等治疗,症状改善。结论:VGKCc抗体相关临床综合征合并胸腺瘤的MG患者同时存在两类疾病各自的临床特点,同时又有交叉。免疫治疗及针对胸腺瘤的治疗通常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抗锌指蛋白4抗体、抗Hu抗体双阳性的边缘性脑炎一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报道1例抗锌指蛋白4(ZIC4)抗体、抗Hu抗体双重阳性的边缘性脑炎,患者中年女性,因记忆力下降、行走不稳、下肢麻木2个月余入院,临床主要表现为认知下降、共济失调、双下肢感觉障碍,磁共振示双侧颞叶、海马异常信号,肌电图示感觉神经损害,查血和脑脊液抗ZIC4抗体、抗Hu 抗体双重阳性,其他各项检查未发现肿瘤。主要诊断为边缘性脑炎合并亚急性小脑变性、亚急性感觉神经元病,副肿瘤神经综合征。考虑存在潜在的肿瘤风险,需要长期随访。类似病例国内较少报道,以期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抗谷氨酸脱羧酶-65抗体相关神经免疫病九例临床特点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抗谷氨酸脱羧酶-65(GAD65)抗体相关神经免疫病的临床特点、辅助检查结果、治疗及临床预后的情况。方法:收集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的9例GAD65抗体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例患者男女比例为1∶2,发病年龄为17~68(43.6±20.5)岁。有2例患者具有前驱感染史。首发症状以癫痫首发者4例,记忆力减退者2例,头晕者2例,肢体僵硬者1例。临床表型包括小脑性共济失调1例,单纯癫痫发作1例,边缘性脑炎5例,僵人综合征伴癫痫发作1例,脑干脑炎1例。9例患者中,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1例,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2例,血过氧化物酶抗体阳性5例。4例患者头颅磁共振成像表现为海马或颞叶异常信号,1例表现为海马萎缩。6例患者行脑电图检查均有癫痫样异常放电,放电区域在右侧额区2例,左侧或右侧颞区各2例。9例患者均接受免疫治疗,6例仅接受激素治疗,2例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1例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随访9例患者,其中失访2例,剩余7例随访时间为1.5个月至3年3个月不等,1例患者症状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其中2例遗留痫性发作,1例遗留记忆力减退。其余3例症状未缓解。结论:抗GAD65抗体相关神经免疫病以中青年女性最为常见,可表现为边缘性脑炎、僵人综合征等,临床以癫痫发作、肢体僵直、认知损害、小脑性共济失调等为主要表现,可出现症状重叠,血或脑脊液抗体检测为诊断的“金标准”,整体预后不佳,早期及时的免疫治疗可改善患者预后,对以癫痫发作为核心症状的患者,免疫治疗效果最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继发抗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脑炎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自身免疫性脑炎(AE)是神经元发生异常自身免疫反应而引起的脑部疾患,主要表现为神经精神症状及癫痫发作等,目前以抗 N-甲基- 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抗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1蛋白脑炎和抗接触蛋白相关蛋白-2脑炎较为常见 [1]。2011年Lancaster等 [2]在2例霍奇金淋巴瘤和边缘叶脑炎患者的血清和脑脊液中发现抗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mGluR5)抗体,由此开启了对抗mGluR5脑炎的认识。目前关于该抗体介导的儿童AE非常罕见。笔者现报道1例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确诊抗mGluR5脑炎患儿的临床诊治经过,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的认识,以及为早期诊断和治疗抗mGluR5脑炎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14例抗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脑炎患者临床资料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总结抗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mGluR5)脑炎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表现,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报道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2020年12月收治的1例抗mGluR5脑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国内外数据库中已报道的13例单一抗mGluR5脑炎患者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结果:14例患者主要症状为精神行为异常(13/14)、认知障碍(11/14)、睡眠障碍(9/14)、癫痫发作(8/14)、意识水平下降(6/14)及运动障碍(4/14)。4例患者头部MRI异常,包括T2像上右侧颞叶内侧高信号、双侧脑桥上部高信号,FLAIR像上双侧顶枕叶后部皮质高信号及T2/FLAIR像上双侧额叶、右侧枕叶/小脑高信号。6例患霍奇金淋巴瘤。治疗包括免疫治疗和抗肿瘤治疗。14例患者中共有3例复发,使用免疫疗法后症状仍有显著改善。除1例患者院内死亡外,末次随访时(中位时间20个月),6例完全恢复,7例部分恢复。结论:抗mGluR5脑炎症状不局限于边缘系统,存在复发可能,免疫治疗效果良好;患者多合并霍奇金淋巴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抗谷氨酸脱羧酶抗体相关神经免疫病的临床表型与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抗谷氨酸脱羧酶(GAD)抗体与僵人综合征、小脑性共济失调、边缘性脑炎及颞叶癫痫等多种神经免疫综合征相关。文中阐述抗GAD抗体相关神经免疫病的临床表型及抗GAD抗体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以期对该病诊治有所帮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复发性多软骨炎相关神经系统损害28例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复发性多软骨炎(RP)相关神经系统损害的临床、影像、生化检查改变、治疗方案及预后特点,以提高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方法:搜集2005年12月至2019年11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28例RP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访其预后信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中位年龄50岁,57.1%(16/28)为男性。其中26例为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常见症状为头痛(69.2%,18/26)、认知下降(38.5%,10/26)、精神行为异常(38.5%,10/26)等;仅2例出现周围神经系统损害。头颅MRI检查显示常见受累部位是皮质下(13/18)及皮质(8/18)组织。脑脊液常表现为白细胞升高(中位数55×10 6/L)、蛋白正常或轻度升高[(0.54±0.17) g/L]。全部患者接受了糖皮质激素治疗,24例(85.7%)接受了环磷酰胺等免疫抑制剂治疗;27例呈现不同程度的症状缓解,但24例好转后曾出现病情复发;认知功能障碍是最常见的遗留症状。有16例得到随访信息,平均随访时间3.3年,10例患者病情稳定,共3例死亡,死亡病例平均总病程8.6年。 结论:RP病程中可能出现诸多神经系统损害表现,以急性或亚急性边缘叶脑炎、脑膜脑炎或脑膜炎等临床综合征较为多见。但其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均缺乏特异性,诊断具有一定难度,需全面排除其他病因并尽早使用免疫抑制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单病程及复发性抗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1蛋白脑炎临床及预后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比较抗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1蛋白(LGI1)脑炎复发组与单病程组临床特征、检查、诊断治疗及预后差异。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确诊抗LGI1脑炎并给予免疫治疗患者,分为复发组与单病程组。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治疗方法、治疗时间及预后。结果:33例抗LGI1脑炎患者中,复发组12例,单病程组21例,两组随访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起病诱因、重症监护、临床表现、急性期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两组患者血、脑脊液(CSF)检测阳性率、低钠血症、心电图、脑电图、CSF、磁共振异常率及病灶累及部位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复发组及单病程组患者确诊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复发组患者中位免疫治疗时间为102.5 d,单病程组为194.0 d,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单病程组患者最后随访预后差0例(mRS>2分);复发组患者预后差6例,其中死亡4例。与单病程组患者相比,复发组患者预后差( P=0.007)。 结论:复发在抗LGI1脑炎中很常见。复发组患者较单病程组接受免疫治疗时间短,预后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1蛋白抗体阳性脑炎四例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9年1月北京地坛医院收治的4例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1蛋白(LGI1)抗体阳性脑炎患者的临床资料。4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42±17)岁,2例以面-臂肌张力障碍(FBDS)为主要表现,3例出现癫痫症状,均无记忆力减退,血钠水平均正常,血清LGI1抗体(+),脑脊液LGI1抗体(-)。确诊时间最长5个月。3例头颅MRI检查正常,1例示右侧基底节异常信号,治疗后病灶缩小。胸部、腹部及盆腔CT检查均未发现肿瘤。4例均采用丙种球蛋白与糖皮质激素治疗,恢复良好。LGI1抗体阳性脑炎以癫痫为主要表现,临床上中早期识别FBDS有助于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后恢复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