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状腺癌的过度诊断不应被过度解读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近日,甲状腺癌“过度诊断”的话题再次引发医疗学术圈的争议,也引发了来自患者以及普通人群的广泛讨论,在一定程度上,甲状腺癌的过度诊断被过度解读了。本文从甲状腺外科医师的角度出发,对如何正确理解甲状腺癌的过度诊断进行详细论述。笔者认为甲状腺癌的过度诊断发生存在的两个要素为人体内存在大型的惰性肿瘤“沉默库”和提高检出率的医疗手段。近年来,甲状腺癌成为全球发病率增加最快的恶性肿瘤,指数型的增长方式使得甲状腺癌被过度诊断,也不可避免地成为学术界的热门话题,但甲状腺癌的过度诊断与甲状腺癌早筛早诊并不矛盾。关于甲状腺癌的过度诊断要被科学看待、理性思考,尤其要避免过度解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中孕期胎儿超声软指标阳性的临床意义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中孕期胎儿超声软指标阳性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庐江县人民医院2019年2-11月行产前超声检查的中孕期孕妇486例的临床资料,对产检超声检查提示阳性的209例共244项单项阳性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86例孕妇中检出阳性指标209例,阳性率43.0%(486/209);阳性单项244项中,胎儿畸形或缺陷10项,占4.10%;胎儿附属物阳性106项,占43.44%;胎儿软指标阳性128项,占52.46%。结论:产前超声检查提示阳性中,超声软指标占大多数,运用超声软指标预测胎儿染色体风险,不宜过度解读,防止导致孕妇和近亲属恐慌,选择有创性产前诊断技术,造成检查过度,在一些基层医疗机构甚至采取人工终止妊娠,给母胎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人工智能辅助支气管哮喘黏液栓的识别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气道黏液栓是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的重要临床特征,和疾病预后有关。临床上,胸部CT是评估气道黏液栓的首选工具。目前CT影像的解读依赖于人工阅片,但哮喘患者的气道黏液栓多分布于中小气道,肉眼难以识别,同时人工阅片过度依赖于医生的经验,效率低下。近年来,深度学习和大数据技术不断进展,将人工智能(AI)辅助阅片技术引入临床应用,显著提高了黏液栓识别的效率和准确性。当下AI辅助气道黏液栓识别在囊性纤维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哮喘等呼吸道疾病中均有应用,在黏液栓识别方面的高准确性以及与人工阅片的高一致性也得到证实。因此将AI技术应用于哮喘患者黏液栓的识别十分有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增殖性疣状白斑:标准化评估和报告的专家共识指南》解读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增殖性疣状白斑(PVL)是一种特殊的口腔白斑病,具有高复发率和高癌变率的特点。2021年由美国口腔和颌面部病理学学会和北美头颈病理学家协会推出“PVL:标准化评估和报告的专家共识指南”,并将PVL分为四类:①非反应性的波纹状过度正角化或不全角化;②非反应性的大面积过度角化的上皮增生;③鳞状细胞癌或疑为鳞状细胞癌;④不符合上述任何类别。本文对指南中PVL的新分类进行解读,以期为PVL的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淋巴瘤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2年版)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噬血细胞综合征是一种由于各种诱因导致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过度活化,并刺激单核巨噬系统,分泌大量炎性细胞因子的危重疾病。淋巴瘤是导致继发噬血细胞综合征的重要病因之一。近年,随着对疾病认识的深入、检测手段的提高及新药的问世,淋巴瘤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体系逐渐完善。为更好地指导我国医师的临床实践,中国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淋巴细胞疾病学组以及中国噬血细胞综合征专家联盟,基于2018版《淋巴瘤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诊治中国专家共识》,结合新进展,对疾病的分类及治疗进行了修订,增加了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的解读,旨在规范和提高我国淋巴瘤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的诊治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创议(2024版)》解读:对肺功能的关键描述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创议(GOLD)是在国际上影响力较大的慢阻肺诊治和管理指导文件,其每年都对包括病因和机制、诊断、治疗、慢病管理等众多内容,根据最新的研究证据及对临床实践有较大参考或指导价值的研究成果予以更新和推荐。本文重点关注和解读对慢阻肺的诊断、评估气流阻塞严重程度,以及治疗和预后评估发挥重要作用的肺功能检查在GOLD 2024中的主要更新或强调的内容,如一秒率正常的肺功能受损的定义、患病率、高危因素、发展趋势及其与慢阻肺的关系,推荐的肺功能预计方程,补充强调重视静态和动态过度充气;在筛查慢阻肺中支气管舒张试验的应用时机;肺功能在肺康复治疗、评估、随访中的应用等。以上更新对肺量计检查指导慢阻肺的临床诊疗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解读中对部分问题也提出作者观点供读者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美国胃肠道和内镜外科医师协会胃食管反流病外科治疗指南解读:从2010到2021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GERD)是指胃肠道内容物突破抗反流屏障从胃逆流到食管乃至口腔、咽喉及气道引起的病理症状和并发症 [1]。GERD是一种常见的疾病,高达27%的北美成年人患有GERD [2]。虽然儿童GERD的患病率难以估计,但也可能高达6% [3]。GERD治疗的成本也很高。质子泵抑制剂(proton-pump inhibitor,PPI)作为GERD的主要治疗药物,在美国每年的花费超过100亿美元 [4]。GERD可明显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5, 6]。PPI通常被推荐为GERD的一线治疗 [7],虽然可有效解决胃液反流至食管引起的糜烂性食管炎,但许多患者仍有反流症状 [8]。此外,人们越来越担心无限期使用PPI的长期后果,包括消化不良、维生素和电解质缺乏、骨折、小肠细菌过度生长、肺炎和艰难梭菌感染等 [9]。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口服食物激发试验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食物过敏的诊断需要口服食物激发试验(OFC)确诊,我国尚未普及OFC用于临床诊断食物过敏。OFC十分重要,但临床对的认识非常不足,甚至有偏差,这也是造成食物过敏诊断不规范、过度依赖过敏原检测的根源。现对OFC的必要性、安全性、试验设计、结果解读方面进行阐述,以提高对OFC的认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2021年AAPOS《儿童视力筛查指南》解读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时隔8年,2022年1月美国斜视与小儿眼科协会发布了最新版的《儿童视力筛查指南》。新版指南结合近年研究成果,在筛查对象、筛查重点、筛查方法和诊断标准等方面进行了更新,将有临床意义屈光不正及近视纳入筛查范围,简化了年龄亚组,并采用了子午线屈光度。新版指南的颁布将在儿童眼保健、弱视早期发现和屈光筛查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减少过度转诊,最终提高视力筛查的成效。本文就指南的修订背景和具体内容等进行解读,以指导临床实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口腔念珠菌病的规范化诊断理念与防治策略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口腔念珠菌病是口腔黏膜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其临床表现多样,类型各异。目前,临床上口腔念珠菌病的诊断常缺乏必要的病原学证据,抗真菌药物不当或过度使用的情况屡见不鲜,该病的诊断与治疗需引起口腔医师的足够重视。本文将结合近年口腔念珠菌病微生物学诊断技术进展及国内外诊疗指南更新,重点解读规范化诊疗理念,以期为口腔念珠菌病的科学诊断、合理用药及精准防治策略制订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