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皮肤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结业考核量化指标的探索与思考
编辑人员丨3天前
临床结业考核是皮肤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一项重要环节,各项评价指标的量化是其中一项重要参数。本研究以2019年6月中山大学皮肤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结业考核6名考生的成绩为例,对规范化、多站式的临床结业考核量化指标进行探索和思考。此次皮肤科住院医师培训规范化、多站式的临床结业考核内容包括皮肤病理阅片、皮肤活检术、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病历书写及综合提问共四站五个环节,涵盖皮肤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大纲的主要内容,各项评价指标均细化、量化。最后提出启发式设想,包括更大范围的规范化、多站式临床考核,引入新考点,借助信息化手段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零缺陷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实践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索建立一套常态化医院管理考核体系。方法:把企业的零缺陷管理理论引入到医院管理中,以零缺陷管理为指导思想,按照国家等级医院评审标准,结合医疗、护理、医技、行政、后勤各系列的多种质量考核细则,建立一套“医院缺陷管理量化考核实施细则”。它涵盖医疗、医技、药事、护理、医院感染、科研、教学、行风、党建、后勤及科务管理等各个方面。旨在解决全院管理中常见的、突出的缺陷问题。并经过一系列的应用实践,检验其可行性及优势。结果:通过4个月的运行,医院缺陷明显降低,医院全面质量管理得以提升。结论:零缺陷管理理论引入到医院管理中是完全可行的,考核系统在量化、操作及全面性等方面都优于现行的多个分散的考核系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基于SPOC平台的《血液病学》在线开放课程分析与评价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索采用量化手段开展基于小规模在线课程(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POC)平台的血液病学在线开放课程的教学评价。方法:选择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四年级学生,采用视频观看、富文本浏览、随堂测验、专题讨论等形式,开展血液病学在线课程学习。教学内容涵盖血液病基础、贫血性疾病、血液肿瘤、出凝血疾病。通过教学行为的评估、单元测验、课程考试、SPOC成绩的评定进行教学评价。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教学视频的时长与学生学习行为之间的相关关系,视频观看数量和观看时间与课程考试成绩、SPOC成绩的相关关系。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比较课程学习行为(参与率)的差异。采用 t检验比较单元测验两次答题成绩的差异,测算复本信度。采用卡方检验比较血液病学不同亚专业试题得分率的差异和血液肿瘤不同考点得分率的差异。 结果:教学视频观看率明显高于富文本浏览和随堂测验的参与率( P<0.001; P<0.001);视频时长与视频观看、富文本浏览、随堂测验之间无明显相关性( R=0.168, F=0.81, P=0.376; R=0.057, F=0.07, P=0.802; R=0.124, F=0.37, P=0.546);视频观看与富文本浏览、随堂测验的参与率呈显著正相关( R=0.890, F=76.41, P<0.001; R=0.934, F=163.67, P<0.001)。贫血性疾病单元测验参与率明显高于血液肿瘤( χ2=49.08, P<0.001)、出凝血疾病( χ2=25.97, P<0.001),第二次答题成绩有明显提高( t=-2.09, P=0.040),试题复本信度0.750。不同亚专业课程考核得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5.20, P=0.074);视频观看数量与SPOC成绩呈显著正相关( R=0.523, F=196.22, P<0.001);血液肿瘤分子遗传学、分子生物学试题得分率明显低于一般临床资料试题( P<0.05)。 结论:教学视频是在线课程的基础,增加视频观看个数,提高视频观看率,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富文本浏览、随堂测验等延伸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对课程学习的参与度,有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视频观看时间等单纯行为因素不推荐成为成绩评定指标。单元测验采用两次答题取最高分,有利于通过学习行为提高专业学习水平,而不影响成绩评价的可靠性。基于SPOC平台的在线开放课程有利于《血液病学》课程教学的均衡开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不同地区心肺复苏标准化教学的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分析北京儿童医院等三所医院的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受训学员的考核成绩,查找影响结果的因素,提高同质化培训效果。方法:将在2020年8月27日至9月27日参与三所医院心肺复苏标准化教学的学员和授课教师纳入研究。授课过程遵循国际统一标准的基础生命支持实施人员课程计划。通过笔试、单人CPR及自动体外除颤器(automatic external defibrillator,AED)技能考核成绩、团队CPR培训效果问卷调查,评价教学效果。采用SPSS 20.0卡方检验进行组间差异分析,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查找影响考核结果的因素。结果:三所儿童医院的25名教师授课27次,完成培训及考核154人。其中,144人通过笔试,占比93.5%;130人一次性通过单人CPR+AED技能考试,占比84.4%。三地学员的笔试和技能考试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回归分析显示,学员的职称和授课教师的教学经验会影响技能考试结果。学员身份、岗位、职称存在地区差异,但对团队CPR的学习需求相同,比例为44.8%,高于单项技能。94.8%的学员认为"闭环式沟通"是团队CPR中的重要能力,培训后74.7%的学员认为该项有提高。 结论:现阶段利用双讲师制、教考分离措施确保了CPR的标准化教学;通过规范的量化考核,严把学员出口关,达成了同质化效果,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团队协作CPR的教学水平存在差异,基于学员自评的调查结果,有利于客观反映教学质量,促进教师反思教学过程,提升高效团队协作培训项目的教学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住院患者医疗服务行风风险防范预警指标及信息化管控
编辑人员丨3天前
从源头上预防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是医院行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作者围绕医疗服务规范化管理要求,通过文献分析、专家咨询等,梳理相关行风风险点,从"合理住院、合理收费、合理治疗、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用耗"6个层面构建行风预警框架,并明确14个行风预警指标,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开发行风风险预警系统,实现对住院患者医疗服务行为的信息化监管。实践发现,风险预警系统通过量化分级的方式,实时关注行风指数,起到了行风精准管理的作用,提高了行风管理效率。行风预警体系可促进医疗服务行为的规范化管理,保障患者合法权益,并可作为临床医生、科室行风管理的重要手段及考核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2021年尿碘外质控考核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评定尿碘外质控考核结果的不确定度。方法:采集国家碘缺乏病参照实验室于2021年发放的冻干人尿考核样品2份,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检验检测中心根据《尿中碘的测定 第1部分: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WS/T 107.1-2016)的操作步骤检测尿碘,识别不确定度的来源,量化不确定度,并合成总不确定度。结果:2份考核样品中尿碘浓度检测结果分别为(64.6 ± 4.7)、(227 ± 16)μg/L,考核合格,其中用移液枪移取标准品、样品和试剂溶液,加标回收实验及拟合标准曲线是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其变量为5% ~ 36%。结论:选用精度高的玻璃器皿和检定合格的移液枪,增加测定标准系列和样品的测定次数,可提高操作水平,保证标准曲线较好的相关性和回收率的精确度,达到降低不确定度的影响,提高检测结果准确度的目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基于HIS对接的住培电子轮转手册应用实践与探索
编辑人员丨3天前
轮转登记手册所记载内容既是评估住院医师培训质量的量化指标,也是培训考核和颁发培训合格证书的重要依据。针对住培轮转登记手册数据真实性、信息滞后及重复录入的问题,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开展住培电子轮转手册与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对接项目。通过组建项目团队、制定工作机制和项目实施,充分运用数据分析,进行流程改造和系统优化,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不断提高管理效率,提升医疗安全,在实践中形成一套具有借鉴意义的实施体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2019年全国病理质量报告
编辑人员丨3天前
为掌握各专业医疗质量状况,从2015年开始,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质量处每年均组织撰写包括病理在内各专业的全国质量报告。根据2019年抽查的资料完整的3 643家医院病理科质控指标,统计分析如下:(1)全国平均每百张病床病理医师数量为0.55,约24.4%的病理科仅有1名病理医师,二级医院中,46.3%的病理科仅有1名病理医师。(2)全国平均每百张病床病理技术人员数为0.46;病理医师与技术人员的严重缺乏成为制约病理学发展的重要因素。(3)各医院术中快速病理诊断及时率、小活检标本诊断及时率及细胞学诊断及时率均在90%以上,同时发现由于工作量大、辅助检查项目多等因素,三级医院的诊断及时率低于二级医院。(4)免疫组织化学室间质控方面,三级公立医院、二级公立医院及民营医院病理科未参加室间质评的比例分别为35.8%、86.4%及78.2%。(5)开展分子病理检测的三级公立医院中,约76.2%的病理科未参加过室间质评。(6)细胞病理诊断质控符合率和术中快速诊断与石蜡诊断符合率均>96%;二级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术中快速诊断开展率和平均数量,远远低于三级公立医院。2019年,国家病理质控中心共举办了17个全国室间质评项目,参加的医院数量为2 431家次,专项培训人数12 286人次,发表分子检测指南1个。国家病理质控中心制定了省级病理质控中心工作量化考核方案,根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全国32个省级病理质控中心共开展各种室间质评180项,覆盖医院4 373家次;督导检查下级医院754家,专项质控培训14 869人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某大型公立医院行政后勤绩效改革初探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由于公立医院行政后勤人员工作难以量化评估,其绩效改革存在较大难度。武汉市某大型三级甲等公立医院探索建立了部门绩效考核、个人分级分档和部门内二次分配相结合的分配激励机制,综合考虑所在部门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完成情况、优秀管理团队评选排名情况和个人职务职级情况、工作年限情况等因素,形成了一套相对成熟、可操作性强、可复制的行政后勤绩效改革方案,为其他医院绩效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量化绩效考核与目标管理在眼科专科护士护理岗位管理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量化绩效考核与目标管理在眼科专科护士护理岗位管理中的应用。方法:2019年1~12月对眼科专科护士实施量化绩效考核与目标管理,从护理态度、技能培训、护理安全、护理质量、专科建设等方面实施量化绩效考核,以量化考核结果作为护士绩效评选依据,比较实施前(2018年1~12月)及实施后(2019年1~12月)眼科护士护理技能、护理质量、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施后眼科护士专科知识掌握评分、护理操作技能评分、应急能力评分高于实施前( P<0.05)。实施后护士护理态度、技能培训、护理安全、护理质量、专科建设等方面评分高于实施前( P<0.05)。实施后眼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护患纠纷发生率低于实施前( P<0.05),而患者满意率高于实施前( P<0.05)。 结论:量化绩效考核与目标管理模式能有效提高眼科专科护士综合护理技能,降低眼科不良事件发生,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及患者满意率,有利于学科建设,提高专科护理影响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