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体内实验研究五虎汤干预RSV诱导哮喘的效应物质及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探讨五虎汤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诱发哮喘的效应物质及作用机制.使用超高效液相串联高分辨质谱仪确定五虎汤的入血成分;借助数据库对入血成分作用于哮喘的靶点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及基因本体论(GO)功能分析.同时将靶点蛋白及代谢物-靶点-通路等信息导入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网络,明确五虎汤核心成分及关键通路.体内实验部分使用RSV联合鸡卵清蛋白(OVA)建立哮喘模型,通过肺功能、苏木精-伊红(HE)染色、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蛋白免疫印迹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法验证五虎汤对RSV诱导哮喘小鼠的干预作用.结果显示,五虎汤入血成分以黄酮类、苯丙素类、木脂素类、萜类等化合物为主,作用于儿童哮喘的核心成分有(-)-表没食子儿茶素、山柰素、异甘草素、香叶木素、桦木酸、熊果酸、瑞香素、七叶素等,钙信号通路、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NOD样受体信号通路、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等是其靶点主要作用通路.体内实验结果表明,五虎汤能够改善肺功能指标,下调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7((IL-17)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且能够降低肺组织中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APK1)、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4(MAPK14)、核因子-κB亚基1(NFKB1)等蛋白的表达,减轻中性粒细胞炎症浸润及肺淤血.结果表明,五虎汤通过多组分、多靶点、多途径的协同作用干预病毒诱发哮喘,体内实验证明其能抑制NOD样受体信号通路的激活,减轻哮喘小鼠气道炎症与气道损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中西医结合疗法对终末期肾病患者肾功能的影响及JAK/STAT途径的调控作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观察参芪地黄汤结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与左卡尼汀治疗对终末期肾病患者肾功能的影响及Janus激酶/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子(JAK/STAT)途径的调控作用.方法 选择 2019 年 10 月至 2021 年10 月在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 144 例终末期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参芪地黄汤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每组 72 例.两组患者均行维持性血液透析,常规治疗组给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和左卡尼汀治疗,参芪地黄汤治疗组加用参芪地黄汤(组成:生黄芪、桑寄生、旱莲草、猪苓、茯苓皮、生薏苡仁、丹参、石韦各 30 g,党参、山茱萸、泽兰、淮山药各 15 g,生地黄、荔枝核、蚕砂、莪术各 10 g,决明子 6g),每日 1 次,共治疗 3 个月.观察不同治疗方式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肾功能、微炎症状态及血清JAK/STAT途径相关蛋白水平的变化,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参芪地黄汤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治疗组[90.28%(64/72)比 77.78%(55/72),P<0.05].两组治疗后残余肾功能(RRF)、24 h尿蛋白、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和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L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参芪地黄汤治疗组治疗后RRF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mL/min:4.82±1.18比 3.96±1.05),而 24h尿蛋白(mg:62.26±12.16 比 97.71±16.28)、BUN(mmol/L:16.25±3.64 比 20.65±4.13)、SCr(μmol/L:242.25±25.62 比 280.62±26.63)、hs-CRP(mg/L:5.86±1.15 比 7.78±1.32)、IL-6(ng/L:3.26±0.64比 4.62±1.13)、TNF-α(μg/L:29.23±5.64 比 32.66±6.13)含量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均P<0.05).治疗后参芪地黄汤治疗组JAK、STAT均较治疗前呈增加趋势,而磷酸化JAK(p-JAK)、磷酸化STAT(p-STAT)均较治疗前呈降低趋势(均P<0.05),常规治疗组血清JAK/STAT途径相关蛋白水平变化不显著(均P>0.05),故参芪地黄汤治疗组治疗后JAK、STAT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JAK(μg/L):1.46±0.28 比 1.26±0.26,STAT(μg/L):1.37±0.25 比 0.99±0.24,均P<0.05],p-JAK、p-STAT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JAK(μg/L):0.45±0.08 比0.65±0.13,p-STAT(μg/L):0.66±0.13 比 0.82±0.28,均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88%(10/72)比 9.72%(7/72),P>0.05].结论 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与左卡尼汀治疗基础上服用参芪地黄汤可有效抑制JAK/STAT信号通路,改善终末期肾病患者肾功能以及微炎症状态,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运用王旭高"治肝三十法"理论辨治亚急性甲状腺炎思路探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亚急性甲状腺炎(SAT)是一种常见的复发率较高的甲状腺炎性疾病.清代医家王旭高基于中医经典理论和自身临床经验总结"治肝三十法",其分类符合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治法循序渐进,现今医家将这些治法广泛用于各系统疾病.SAT病位为肝经所过,常因情志因素而发,故其病机可归纳为肝气郁久而痰瘀互结以及肝阴不足致化火生风,治疗可选用王旭高"治肝三十法"中的部分治法.SAT甲亢期可根据患者证型的不同治以搜肝、疏肝理气、疏肝通络、清肝、泻肝、化肝、息风和阳、养肝等法;过渡期和甲减期则可随证使用培土泄木、温肝等法;恢复期则运用补肝法以养肝血、调肝阴.验之临床,获效明显.附验案1则以佐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茯苓四逆汤对脓毒性心肌病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探讨茯苓四逆汤对脓毒性心肌病(SIC)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 2021 年 1 月至2022 年 12 月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龙岗)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 60 例SI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 30 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茯苓四逆汤(组成:茯苓 30 g,干姜 12 g,人参 10 g,制附子 12 g,炙甘草 15g),每剂煎煮成 200 mL,每日 1 剂,分 3 次服用;两组疗程均为 8d.记录两组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ICU和总住院时间、28d病死率;观察两组中医症状积分、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 Ⅱ)、降钙素原(PCT)、动脉血氧合指数(PaO2/FiO2)、血乳酸(Lac)、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期末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峰值(E)、二尖瓣口舒张晚期血流速度峰值(A)、E/A比值及三尖瓣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变化.结果 治疗组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ICU停留时间、总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d):4.47±2.16 比 6.32±3.23,ICU停留时间(d):9.18±3.32 比 12.25±4.39,总住院时间(d):13.58±5.14 比 17.13±6.65,均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 28d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00%(6/30)比 43.33%(13/30),P>0.05].两组治疗后APACHE Ⅱ评分、SOF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治疗组下降更明显,且以治疗 8d两组对比最为显著[APACHE Ⅱ评分(分):13.71±3.37 比 16.21±3.82,SOFA评分(分):3.24±0.85 比 4.13±1.56,均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亦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以治疗组下降更明显(分:治疗 3d为 26.25±6.64 比 29.43±6.83,治疗 5d为 21.42±4.22 比 24.81±4.65,治疗 8d为 14.43±3.45比 17.58±4.56,均P<0.05);两组治疗后PCT、Lac、H-FABP均较治疗前下降,而PaO2/FiO2 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治疗组较对照组变化更显著,尤以治疗 8d对比最明显[PCT(μg/L):2.47±1.18 比 3.54±1.51,Lac(mmol/L):1.86±0.41 比 2.33±0.64,H-FABP(μg/L):4.67±1.22 比 6.34±1.55,PaO2/FiO2(mmHg,1 mmHg≈0.133 kPa):297.63±53.92 比 265.44±48.38,均P<0.05].两组治疗后cTnI、NT-proBNP、LVESD、LVEDD先升高后降低,LVEF、E/A比值、TAPSE先下降后升高,于治疗 8d达到谷值或峰值,且治疗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TnI(μg/L):0.15±0.06 比 0.24±0.13,NT-proBNP(ng/L):825.43±164.73 比 1234.40±243.37,LVESD(mm):48.36±4.46 比 52.64±5.15,LVEDD(mm):38.39±3.22 比 41.87±2.65,LVEF:0.55±0.08比 0.50±0.07,E/A比值:1.23±0.12 比 1.12±0.08,TAPSE(mm):22.45±2.23 比 20.55±2.66,均P<0.05].结论 茯苓四逆汤能改善SIC患者中医证候,提高心功能,减轻心肌损伤,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运用王旭高"治肝三十法"理论辨治乳腺疾病思路探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乳腺疾病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女子以肝为先天",故乳腺病多可从肝论治.清代医家王旭高在其代表性学术著作《西溪书屋夜话录》中全面论述了肝病证治,分述肝气证治、肝风证治、肝火证治和肝寒肝虚证治,提出"治肝三十法".乳腺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肝气、肝火密切相关.从肝气论治乳腺病,可运用疏肝理气法和疏肝通络法治疗肝气郁结型和气滞血瘀型乳腺增生病,运用柔肝法治疗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后肝肾阴虚证,运用培土泄木及泄肝和胃法治疗乳腺癌化疗后胃肠道反应;从肝火论治乳腺病,可运用清肝法治疗乳腺增生病或乳房炎症疾病肝经郁热证,运用泻肝法及化肝法治疗因肝火所致乳腺增生病或乳房炎症疾病,运用泻子、补母法治疗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后类更年期综合征,运用清金制木法治疗放射性肺炎."气有余便是火",肝气、肝火是疾病发展的两个阶段,辨证时需整体联系,分清主次以治疗之.附验案1则以佐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赵颖教授运用温经汤治疗异常子宫出血之"一纲二期三步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赵颖教授从事中医药治疗妇科疾病多年,临床上擅用经方治疗妇科血证,总结出异常子宫出血的主要病机为冲任虚寒夹瘀,以温经散寒、养血祛瘀为法,采用经方温经汤加减治疗.温经汤具有温阳散寒、清退虚热、温通气血功效,同时全方配伍可气血阴阳俱调,主治寒热错杂、瘀血阻滞之病症,与异常子宫出血的病机相符合,临床用于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疗效颇佳.赵颖教授将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经验归结为"一纲二期三步法",并且根据一天中阳气的消长变化而因时处方,随证加减.附验案一则以飨同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张锡纯附子用药解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张锡纯是清末民初的代表性医家,研究其使用附子的习惯与规律对于指导临证有现实意义.在张锡纯著作《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含附子方剂共计 30首,其中 29首为复方汤剂,21首方剂指明使用经过炮制的附子(原文称"乌附子"),无使用生附子的实际案例,均未对煎煮法作特殊要求,其用量为 0.6~24 g,总体使用剂量较小.人参、甘草、干姜、山药、白术是常与附子配伍的药味,旨在发挥益火扶阳(温里寒)、温阳通痹、回阳固脱、引火归元等功效.张锡纯使用附子的用法较为谨慎保守,其用药经验可以为现代中医临床提供思路与启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急性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应用阳和汤联合透脓散治疗效果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急性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应用阳和汤联合透脓散的治疗效果及对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收治的120例急性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阳和汤联合透脓散治疗,7 d为1个疗程,共4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症状体征积分及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乳房红肿、乳房肿块、乳房疼痛、乳房瘘管症状体征积分均明显降低,其中联合组上述四项症状体征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联合组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1.7%(55/60)比76.7%(46/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 8.456, 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明显降低,并且联合组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3.24 ± 0.92)ng/L比(3.81 ± 1.02)ng/L、(1.12 ± 0.42)ng/L比(1.41 ± 0.35)ng/L、(32.27 ± 19.03)ng/L比(43.04 ± 21.58)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肝肾功能未见异常,两组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阳和汤联合透脓散能够显著改善急性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效果确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IL-1β、IL-6、TNF-α水平,减轻炎性反应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升陷汤加味对脓毒症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血管外肺水指数和肺损伤预测评分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升陷汤加味对脓毒症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和肺损伤预测评分(LIPS)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19年1月-2021年5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宝山分院200例脓毒症所致ARDS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升陷汤加味治疗。2组均治疗7 d。采用全自动血气分析仪检测pH值、吸入氧浓度(FiO 2)、PaO 2、PaCO 2,计算氧合指数;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IL-6,双抗体夹心免疫发光法检测降钙素原(PCT);采用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 Ⅱ)、LIPS评估肺损伤严重程度及预后;采用液体复苏中连续心排血量监测技术监测患者EVLWI和心脏指数(CI),观察并记录机械通气时间和重症监护室住院时间。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PaCO 2[(37.15±5.42)mmHg比(38.24±3.24)mmHg, t=2.03]低于对照组( P<0.05);氧合指数[(292.34±78.91)比(236.54±70.58), t=5.27]高于对照组( P<0.05);血清hs-CRP[(35.21±6.73)mg/L比(48.97±8.52)mg/L, t=12.67]、IL-6[(40.57±8.51)ng/L比(47.61±9.97)ng/L, t=5.37]、PCT[(0.75±0.21)μg/L比(1.14±0.38)μg/L, t=8.98]水平低于对照组( P<0.01);APACHE Ⅱ[(11.14±0.54)分比(14.67±0.89)分, t=33.91]、LIPS[(2.21±0.73)分比(4.59±0.88)分, t=20.82]、EVLWI[(6.19±0.42)ml/kg比(8.24±0.78)ml/kg, t=23.14]低于对照组( P<0.01);CI[(4.49±1.27)L/(min·m 2)比(3.61±0.88)L/(min·m 2), t=5.70]高于对照组( P<0.01)。治疗期间,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和重症监护室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 t值分别为3.66、5.74, P<0.01)。 结论:升陷汤加味可降低脓毒症所致ARDS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及EVLWI、LIPS评分,改善血气分析指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重症监护室住院时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以温为要,以通为顺”治疗儿童难治性肾病综合征
编辑人员丨6天前
阳气亏虚是儿童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病机关键,病变脏腑涉及肺、脾、肾、心,水瘀互结是其病情进展的重要因素,提出“以温为要,以通为顺”为本病基本治则,临床自拟肾病方作为基础方,肺病者配伍益肺宣散之品,常合用玉屏风散加减;脾病者配伍温阳健中之品,常合用实脾饮加减;肾病者配伍温肾固摄之品,常合用右归丸加减,心病者配伍辛温通窍之品,常合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