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国斌运用温阳通络法辨治糖尿病足临证撷菁
编辑人员丨5天前
介绍柳国斌教授运用温阳通络法辨治糖尿病足的临证经验.认为糖尿病足多属消渴日久所致阳气亏虚、血脉瘀滞,以阴阳两虚为本,血瘀寒凝为标,气虚血瘀、阳气不达为病机关键,治以温阳补气、活血化瘀通络,方予温阳通络汤辨证加减.并附验案1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以温为要,以通为顺”治疗儿童难治性肾病综合征
编辑人员丨5天前
阳气亏虚是儿童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病机关键,病变脏腑涉及肺、脾、肾、心,水瘀互结是其病情进展的重要因素,提出“以温为要,以通为顺”为本病基本治则,临床自拟肾病方作为基础方,肺病者配伍益肺宣散之品,常合用玉屏风散加减;脾病者配伍温阳健中之品,常合用实脾饮加减;肾病者配伍温肾固摄之品,常合用右归丸加减,心病者配伍辛温通窍之品,常合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黄帝内经》“脾为之使”理论从肺脾辨治特发性肺纤维化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慢性虚损性肺病,病因不明,证候复杂,病情迁延难愈。基于《黄帝内经》“脾为之使”理论,阐释“脾为之使”的中医含义,脾与其他四脏间的关系,尤其强调脾与肺之间的关系。认为IPF发病起因为肺脾气虚,失于固卫,邪犯营卫;气虚郁而化热伤阴,久则血伤入络,累及于阳。病变过程显现出由气入血、由经至络的变化,最终导致气血、阴阳失衡,痰瘀胶结,痹阻肺络,虚实夹杂,缠绵难愈。治疗上以“脾为之使”为中心,健肺脾之气、养肺胃之阴顾护其本,辨证施治,适时辅以活血、化痰、温阳、通络之法,为丰富中医辨治IPF提供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中药熏蒸联合神经松动术治疗创伤后肘关节僵硬临床体会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创伤后肘关节僵硬或功能障碍属中医"筋痹"范畴,病机为筋脉阻痹、筋膜失养,治疗应遵循扶正祛邪、舒筋通络的原则,采用中药熏蒸疗法以温阳散寒、活血柔筋,同时联合神经松动术,改善神经的血液供应、轴突的轴浆流动和神经所受应力的情况,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高惠然运用经方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经验
编辑人员丨5天前
高惠然教授将中医思维与西医病理相结合,认为脾肾两虚是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基本病机,阴阳亏损贯穿病程始终,湿浊、瘀血是主要病理产物和致病因素,临证针对患者不同情况,以标本兼治为原则,重视脾肾同调,灵活运用经方,主要治以温阳补肾健脾以祛湿,或养阴化瘀通络以利水,或扶正降浊以固本,并兼顾日常调护以内养正气,可取得良好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数据挖掘的中医药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用药规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中医药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重庆维普)2000年1月-2020年4月有关中医药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研究文献并建立数据库,采用Excel 2019、SPSS 25、SPSS Modeler 18对药物进行频率分析、聚类分析和关联分析。结果:纳入文献175篇,包括201个处方、186种中药。使用频率较高的前5味中药分别为黄芪、当归、川芎、牛膝、红花;性味归经以性温为主,味甘为首,肝、心经为多;活血化瘀药使用频率最高,补气药、补血药次之;关联规则分析提示黄芪、当归、川芎为最常见的药物组合。结论: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治疗以活血化瘀、补益气血为主,辨证兼施祛风散寒、温阳通络、化痰除湿、养阴清热之法。黄芪、当归、川芎为核心用药,可联用牛膝、地龙、赤芍、丹参、桃仁、红花提升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中医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从中医内治法、外治法、内外合治法三方面综述近年来中医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相关文献,认为中医药治疗本病以活血、化瘀、温阳、通络为常见治法,可有效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现有研究多从治疗角度出发,应积极发挥中医"治未病"优势,探索防治结合的有效方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从宗气功能失调探讨阵发性心房颤动的辨治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本文通过梳理中医宗气学说形成背景、发展源流及主要内涵,解析宗气生理功能及其病理状态下的不同表现,并结合阵发性心房颤动(PAF)的中医病机特点,认为"宗气失调、治节不出"为PAF主要病机,"心下空豁,脉律不齐"为PAF具体表现,脉象节律至数变化是PAF临床辨证治的重要参考,宗气亏虚、宗气郁滞、宗气下陷是其常见证型.治疗当以"调补宗气"为根本,通补兼施,包含调和营卫、安神定悸,开郁息风、化瘀通络,培元顾本、升阳举陷等法,并佐以养心、滋阴、温阳之品,气血并治,心神同调,则枢机得利、脏气得平、血脉得利、脏腑得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联合温阳通络针灸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脑血流动力学和血清神经因子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观察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联合温阳通络针灸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脑血流动力学和血清神经因子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西安中医脑病医院2021年4月至2023年5月期间收治的135例痉挛型脑瘫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分别为67例和68例.对照组接受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温阳通络针灸.对比两组痉挛情况、运动情况、平衡功能、下肢肌力、脑血流动力学和血清神经因子.结果:联合组治疗3个月后痉挛情况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治疗3个月后粗大运动功能评估表(GMFM)、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治疗3个月后髋关节外展肌力、膝关节屈肌力、膝关节伸肌力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治疗3个月后动脉收缩期峰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血管搏动指数、血管阻力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治疗3个月后两组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阳通络针灸和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联合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可有效改善痉挛情况,提高下肢肌力和平衡功能,同时还可改善机体的脑血流动力学和血清神经因子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温阳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慢性心力衰竭病机以心气心阳衰之脏腑虚损为本,以感受六淫邪气久病成瘀血、痰湿、瘀毒等病理产物为实.综合各家经验,慢性心力衰竭辨证多以复合证为主,阳虚类证型最为常见.临床多采用温阳养心、温阳利水、温阳益气、温阳活血(通络)、益气温阳活血利水的内治法和艾灸、穴位贴敷、奄包热熨等外治法进行治疗,疗效确切.目前,温阳法治疗本病的研究局限于名老中医经验及临床个案报道,样本量有限,中心单一,缺乏治疗后临床随访以考量长期疗效,且各个医家对运用温阳法的组方用药不尽相同,方剂内含药物的作用机制未能完全明确.温阳法与其他治法组成的复合治法在治疗本病时也未有系统归纳和统一,故今后应展开多中心、大样本的中医药临床、动物及药理实验研究,注重追踪随访,对温阳类治法进行系统归纳,制定统一标准,并挖掘温阳类药物的作用机制,从而有力发挥温阳法治疗本病的优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