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柴芍疏肝利胆排石汤辅助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慢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柴芍疏肝利胆排石汤辅助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慢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的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16年1月-2019年1月本院198例慢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99例。2组均施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口服熊去氧胆酸,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柴芍疏肝利胆排石汤,2组均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中医症状、体征评分;采用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促胃液素(gastrin, GAS)、促胃动素(motilin, MOT)及生长抑素(somatostatin, SST)水平,记录不良反应,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9%(94/99)、对照组为82.8%(82/9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7.364, P=0.007)。治疗后,观察组右胁胀痛、心烦易怒、脘腹满闷、厌油腻、恶心呕吐、嗳气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7.229、4.773、4.442、2.302、5.887、4.235, P<0.05或 P<0.01);血清TNF-α、IL-6、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9.330、18.425、26.886, P<0.05);血清GAS[(104.53±2.13)ng/L比(96.61± 3.29)ng/L, t=20.106]、MOT[(386.60±9.42)ng/L比(345.50±12.80)ng/L, t=25.73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SST[(40.05±4.39)ng/L比(48.42±5.11)ng/L, t=12.362]水平低于对照组( P<0.01)。2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结论:柴芍疏肝利胆排石汤辅助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抑制炎症反应,改善胃肠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自拟加减养阴清肺汤用于肺叶或肺段切除术后肺阴亏虚型肺功能不全有效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本文旨在讨论养阴清肺汤用于胸腔镜下肺叶或肺段切除术后围手术期并发肺功能不全、咳嗽、气促、胸闷等症状,且临床辨证为肺阴亏虚型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 年12 月至2021 年12月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胸外科行胸腔镜下肺叶或肺段切除且术后出现明显并发肺功能不全、咳嗽、气促、胸闷的辨证均为肺阴亏虚的100 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均常规使用抗感染、雾化吸入排痰、吸氧等辅助治疗,观察组患者加服养阴清肺汤.两组患者均以15d为一个疗程,持续治疗三个疗程.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咳嗽评分、症状评分及肺功能表现.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咳嗽、气促、胸闷消失时间减少,观察组总有效48 例(96%),高于对照组总有效35 例(70%),术后症状缓解率高;观察组肺活量(2.55±0.21)L 高于对照组(2.27±0.33)L;第一秒通气比率(FEV1/FVC)观察组69.33%±3.21%较对照组66.86%±4.32%恢复更好;6 min步行试验(6MWT)观察组(491.22±30.82)m较对照组(454.32±31.12)m有更远的距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养阴清肺汤可以改善胸腔镜下肺叶或肺段切除术后患者肺功能,缓解术后咳嗽,提升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益气养阴活血安神法治疗高负荷频发房性期前收缩1例
编辑人员丨2024/3/30
频发房性期前收缩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除可引起心悸、胸闷等症状外,还可触发房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等更为严重的心律失常.现代医学对于症状性频发房性期前收缩常采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但部分病人效果不理想或出现副作用;射频消融治疗有创且费用较高,广泛应用受限.本例病人为高负荷频发房性期前收缩(房性期前收缩百分比 61.3%),经西医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效果不佳,采用益气养阴活血安神法,以炙甘草汤加减为主,取得良好的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温胆汤化裁联合脐针治疗痰热内扰型失眠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研究温胆汤化裁联合脐针治疗痰热内扰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3月至2023年2月门诊的80例痰热内扰型失眠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治疗组采用温胆汤化裁联合脐针治疗,对照组采用艾司唑仑治疗,疗程4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及中医症状积分,同时评价两组治疗后临床有效率.结果:两组治疗后PSQI各因子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除入睡时间因子治疗后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外,其余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均较对照组治疗后明显改善(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症状评分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较,治疗组所有主症及次症积分治疗后更低(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为80%,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温胆汤化裁联合脐针治疗痰热内扰型失眠疗效与艾司唑仑相当,但能有效缓解心烦懊憹、胸闷脘痞、口苦、痰多、头晕目眩等伴随症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气血瘀滞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瘀毒"病机临床特征及补肺化瘀汤辅助治疗干预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探讨气血瘀滞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瘀毒"病机的临床特征以及补肺化瘀汤辅助治疗的干预机制.[方法]选取六安市中医院呼吸内科2021年1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78例气血瘀滞型NSCLC患者作为NSCLC组,另选取71例同期健康体检志愿者为健康对照组,观察NSCLC组"瘀毒"病机的临床特征,比较2组凝血功能指标的差异.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NSCLC组患者分为补肺化瘀组40例和常规治疗组38例,常规治疗组采用常规化疗方案治疗,补肺化瘀组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加用补肺化瘀汤治疗,以3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生活质量Karnofsky功能状态(KPS)评分、凝血功能、免疫功能、血清一氧化氮(NO)、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变化情况,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临床特征方面,NSCLC组患者临床分期为Ⅲ、Ⅳ期,病理类型为鳞癌、腺癌,KPS评分低于70分患者比例较高,中医证候积分较高,提示NSCLC患者病情较为严重;与健康对照组相比,NSCLC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明显缩短,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疗效方面,治疗6周后,补肺化瘀组的总有效率和总稳定率分别为32.50%(13/40)、85.00%(34/40),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的13.16%(5/38)、60.53%(23/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证候积分方面,治疗3周后,补肺化瘀组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包括神疲乏力、胸闷气短、胸部刺痛、脉络瘀血等)和常规治疗组的神疲乏力、胸闷气短积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6周后,2组NSCLC患者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和治疗3周后改善(P<0.05);组间比较,除治疗3周后的胸闷气短外,补肺化瘀组在治疗3周和6周后对各项中医证候积分的改善作用均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或P<0.01).(4)凝血功能方面,治疗6周后,补肺化瘀组的PT、TT、FIB、D-D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而常规治疗组仅FIB、D-D水平较治疗前改善(P<0.05);组间比较,补肺化瘀组对PT、FIB、D-D水平的改善作用均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5)血清NO、VEGF水平方面,治疗6周后,2组患者的血清NO、VEGF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补肺化瘀组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P<0.01).(6)免疫功能方面,治疗6周后,补肺化瘀组的T细胞亚群CD3+、CD4+水平和CD4+/CD8+比值较治疗前升高(P<0.05)、CD8+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而常规治疗组的CD3+、CD4+水平及CD4+/CD8+比值较治疗前降低(P<0.05)、CD8+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组间比较,补肺化瘀组对CD3+、CD4+水平和CD4+/CD8+比值的升高作用及对CD8+水平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P<0.01).(7)生活质量方面,治疗6周后,2组患者的KP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补肺化瘀组的升高作用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P<0.01).(8)不良反应方面,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的胃肠道反应、脱发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补肺化瘀组的肝肾功能损伤、骨髓抑制、口腔黏膜毒性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或P<0.01),表明补肺化瘀汤可一定程度上降低化疗所引起的不良反应.[结论]气血瘀滞型NSCLC患者普遍病情进展程度深,血液凝滞性高,契合中医"瘀毒"病机;针对"瘀毒"病机使用补肺化瘀汤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和凝血功能,下调血清NO、VEGF水平,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可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减少化疗所带来的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基于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通路探讨瑶医除闷汤药浴治疗膝骨关节炎大鼠的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目的 基于p38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通路探讨瑶医除闷汤药浴治疗膝骨关节炎(KOA)模型大鼠的效果与作用机制.方法 在 60 只 8 周龄雄性SPF级SD大鼠(体重 200~220 g)中随机选取 10 只作为空白组,在实验第 1、4 天,于空白组右膝关节腔内注射 0.1 ml生理盐水,其余大鼠注射 0.1 mlⅡ型胶原蛋白酶与弗氏完全佐剂的混合乳剂(质量浓度为0.5 mg/ml).第 7天根据大鼠膝关节情况评估造模结果,将 50只造模成功的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双氯芬酸钠组及除闷汤高、中、低剂量组,每组 10 只.实验第 8 天,对除闷汤高、中、低剂量组进行药浴干预(浓度分别为 49.00、24.50、12.25 g/L),模型组进行温水泡浴,双氯芬酸钠组于造模部位予 0.01 g的 1%双氯芬酸钠凝胶,空白组常规饲养,连续干预 4周,干预期间观察各组一般情况.干预后观察各组膝关节解剖学情况,测量膝关节直径,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膝关节软骨组织形态学改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IL-10 含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各组软骨组织中p38MAPK、磷酸化p38MAPK(p-p38MAPK)、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的表达水平.结果 药物干预期间,空白组一般情况正常;模型组强迫运动时跛行,伴膝关节屈伸功能障碍;除闷汤各剂量组膝关节屈伸功能与步态逐渐恢复,双足跛行状态减少.干预后,空白组膝关节解剖可见滑膜平滑半透明,软骨透明光滑,关节面完整,HE染色可见软骨细胞排列规则清晰;模型组膝关节解剖可见滑膜增厚糜烂,软骨表面粗糙磨损,色泽灰暗,HE染色可见软骨基质减少甚至消失,软骨细胞大量减少,形态不规则;除闷汤各剂量组膝关节解剖及HE染色可见膝关节软骨有不同程度改善.模型组膝关节直径大于空白组,血清IL-1β、IL-6 及软骨p38MAPK、p-p38MAPK、MMP-13表达均高于空白组,血清IL-10低于对照组(P<0.05).除闷汤各剂量组膝关节直径小于模型组,血清IL-10高于模型组,软骨p-p38MAPK、MMP-13表达均低于模型组(P<0.05).除闷汤高、中剂量组血清IL-1β、IL-6及软骨p38MAPK低于模型组和除闷汤低剂量组,IL-10高于除闷汤低剂量组(P<0.05).除闷汤高剂量组膝关节直径小于除闷汤低、中剂量组,软骨p-p38MAPK、MMP-13 表达低于除闷汤低剂量组,血清IL-10高于除闷汤低、中剂量组,软骨MMP-13 表达低于除闷汤中剂量组(P<0.05).结论 瑶医除闷汤可能通过靶向抑制p38MAPK通路表达,减轻KOA大鼠的炎症反应,改善软骨退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
基于痰气交阻理论的持续性姿势-感知性头晕治疗体会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PPPD)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慢性头晕,占门诊头晕患者的10%左右,是一种新定义的以非旋转性眩晕或(和)不稳感为表现的慢性前庭功能障碍疾病,于2015年被WHO国际疾病分类ICD-11beta草案录入.是指患者出现超过3月或更久的持续性非旋转性眩晕及不稳感,可自发出现,也可在突然运动时发作,在直立位、复杂视觉刺激及头部运动时症状加重.通常继发于急性或发作性前庭病及平衡相关性疾病.可能的发病机制包括前庭通路与焦虑相关神经网络重叠机制、经典和操作性条件反射建立假说、再适应失败假说、脑区活动的改变和分子病理学机制,目前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前庭康复治疗、行为认知治疗以及非侵入性迷走神经刺激.近几年,中医药治疗PPPD的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我们根据"无痰不作眩"的理论,提出痰郁气滞、痰气交阻是本病发生的主要病机,以理气化痰、开窍定眩为主,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疗效. PPPD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头晕或者昏沉感:站立或行走时不稳的感觉(不稳);摇摆、滚动、跳动、反弹等自身(内在非旋转性眩晕)或环境移动的类似感觉(外在非旋转性眩晕).目前多数专家认为PPPD是可以心因性的:患者没有前庭疾病病史,常伴有心因性易感体质,原发性焦虑障碍疾病是引起头晕的主要原因.也可以是神经耳源性:患者无焦虑障碍病史,但在初期出现前庭疾病症状时产生较高焦虑水平,之后好转但焦虑水平居高不下,逐渐以PPPD形式存在;也可能是交互性:指在出现任何头晕症状之前,患者有焦虑障碍病史或存在焦虑易感性,在急性前庭障碍疾病导致头晕后,焦虑症状加重.在PPPD发生前、发生过程中、发生后都有不同程度的焦虑障碍表现,其主要症状特点包括:① 站立或行走时不稳的感觉(不稳);摇摆、滚动、跳动、反弹、头晕头昏(风痰上蒙).②焦虑、烦躁易怒、情感低落、闷闷不乐、失眠、口苦咽干、担心害怕、惶惶不安.(肝郁、肝火)3.睡眠障碍、神倦乏力、周身困重.(脾虚、痰湿).③心悸、胸闷、憋气.(痰闭胸阳).④食欲减退、呕吐痰涎、恶心嗳气、恶心、腹胀腹痛、打嗝、反酸等(痰湿,脾虚).通过以上症状特点,我们发现PPPD的主要病机指向了肝郁气滞,痰湿困阻,也就是痰气交阻. PPPD的病人常伴有心因性易感体质、原发性焦虑障碍疾病,这些人群多愁善感、杞人忧天,容易产生肝气郁滞,肝郁乘脾,脾失健运,从而痰湿内生,上蒙清窍.当经历过一次前庭事件,更加加重了易感和焦虑,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严重的痰郁气滞,痰气交阻,上蒙清窍,而出现头晕或者昏沉感,导致PPPD的发生.基于PPPD痰气交阻的病机特点,以及临床症状的方证相应理论,我们筛选了治疗本病的几首处方,分别是温胆汤、半夏白术天麻汤、真武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开窍醒神汤(石菖蒲、郁金、远志).温胆汤,为祛痰剂,具有理气化痰,和胃利胆之功效.主治胆郁痰扰证.黄煌老师说此方为古代壮胆方,用于胆怯易惊,头眩心悸,心烦不眠,夜多异梦;或呕恶呃逆,眩晕,癫痫,苔白腻,脉弦滑.《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10:"治心胆虚怯,触事易惊,或梦寐不祥,或异象惑,遂致心惊胆慑,气郁生涎,涎与气搏,变生诸证,或短气悸乏,或复自汗,四肢浮肿,饮食无味,心虚烦闷,坐卧不安."半夏白术天麻汤,为祛痰剂,具有化痰熄风,健脾祛湿之功效.主治风痰上扰证.用于眩晕,头痛,胸膈痞闷,恶心呕吐,舌苔白腻,脉弦滑.《医学心悟》卷四:"眩,谓眼黑,晕者,头旋也,古称头旋眼花是也.——有湿痰壅遏者,书云头旋眼花,非天麻、半夏不除是也,半夏自术天麻汤主之."真武汤,为祛湿剂,具有温阳利水之功效.主治阳虚水泛证.用于畏寒肢厥,小便不利,心下悸动不宁,头目眩晕,身体筋肉瞤动,站立不稳,四肢沉重疼痛,浮肿,腰以下为甚;或腹痛,泄泻;或咳喘呕逆.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舌苔白滑,脉沉细.《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为和解剂,具有和解少阳,通阳泄热,重镇安神的作用,用于胸胁部满闷,头晕头昏、失眠、烦躁、易惊吓,纳呆、肢体麻木、酸重,浑身烦重乏力,舌象以红舌多见,苔薄黄、黄厚、厚腻苔,脉象以弦滑、弦数、弦细.《伤寒论》第107条:"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开窍醒神汤(现代经验方),为豁痰剂,具有开心、解郁、祛痰、醒神之作用,用于神志不清,语言、思维迟钝,头晕头昏者.根据我们的临床观察,PPPD的病机以痰郁气滞、痰气交阻、上蒙清窍为总纲,但又有偏于痰湿,偏于气滞之分.偏于痰湿者,症状常见头晕头昏、身体筋肉瞤动、站立不稳、胆怯易惊、心下悸动、心烦不眠、夜多异梦、胸膈痞闷,恶心呕吐,畏寒肢厥,四肢沉重疼痛,舌苔白腻,脉弦滑.我们以半夏白术天麻汤、温胆汤、真武汤、开窍醒神汤合方加减:半夏、天麻、白术、茯苓、陈皮、竹茹、枳实、芍药、附子、菖蒲、郁金、远志、甘草、生姜、大枣.对于热象明显,舌红苔黄者,去附子,加黄连.对于偏肝郁气滞者,症见头晕头昏、胸胁部满闷、失眠、烦躁、易惊吓、纳呆、肢体麻木、酸重、浑身烦重乏力,舌红舌,苔薄黄、黄厚、厚腻苔,脉象弦滑、弦数.我们以半夏白术天麻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开窍醒神汤合方加减,半夏、天麻、白术、茯苓、柴胡、黄芩、党参、桂枝、龙骨、牡蛎、菖蒲、郁金、远志、甘草、生姜、大枣.以上是我们的初步研究,目前仍在做临床病例收集、分析,进一步优化处方组合,欢迎批评指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
国医大师刘祖贻治疗新冠后症状验案5则
编辑人员丨2023/9/23
新冠后症状的常见症状有疲劳、呼吸急促和认知功能障碍,通常会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另外,患者也可能出现胸痛、嗅味觉失灵、肌肉无力和心悸等.世界卫生组织已提出3个号召,即"重视""研究"和"康复",呼吁各国政府和卫生当局更多关注新冠后症状及受其影响的COVID-19患者.国医大师刘祖贻认为新冠后症状总病机为余毒未清、余邪未尽.治疗上,遵循扶阳补气、祛除阴邪、益气养阴、调理气机、升清降浊的原则,依次提升五脏六腑气化功能,使脾胃调和,阳气充足,六脉平和,阴阳自和.列举国医大师刘祖贻诊治多汗、咳嗽、失眠、胸闷、月经失调5则新冠后症状医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与借鉴:多汗病机为脾肾不足、心肺气虚、卫虚不固,治以参苓白术散加减;咳嗽病机为肺脾气虚、瘀毒内结,治以参芪扶正解毒方加减;失眠病机为肾阴亏虚、脾虚湿阻,治以柴郁补肾安神方加减;胸闷病机为气虚瘀阻,治以芪丹护心饮加减;月经失调病机为脾肾两虚,治以四君子汤合五子衍宗丸加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23
-
温脾养胃活血通络汤治疗消化性溃疡(脾虚血瘀证)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温脾养胃活血通络汤治疗消化性溃疡(脾虚血瘀证)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治疗组加用温脾养胃活血通络汤口服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治疗效果、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患者的不良反应等.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症状积分及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或P<0.01),对照组治疗后除痞闷、口干、倦怠乏力、大便黑外其他各症状积分及总积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或P<0.01). 两组治疗后比较,在改善痞闷、口干、倦怠乏力、大便黑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67%;治疗组患者Hp转阴率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均P<0.05). 结论 温脾养胃活血通络汤治疗消化性溃疡(脾虚血瘀证)的患者,其优势明显,能明显缓解症状、提高疗效、减少复发率、改善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保元汤合苓桂术甘汤治疗肥厚型心肌病伴心律失常治验1例报道
编辑人员丨2023/8/6
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是最常见的遗传性心血管病,其特征为心肌非对称性肥厚、心腔变小,以左心室舒张期充盈受阻,顺应性下降为基本病理表现.HCM分为梗阻性、非梗阻性以及心尖肥厚型心肌病,临床表现多变,病人可出现劳力性呼吸困难、胸痛、晕厥、心功能减退或衰竭,甚至猝死,临床预后差[1].目前除了采取手术进行室间隔切除术或消融术外,西医对HCM尚无较好的治疗方法[2].近年来有研究显示填埋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ICD)是预防HCM猝死的有效治疗措施[1].根据HCM的临床表现,可将其归属于中医学“胸痹”“心悸”“厥证”等范畴,证属先天禀赋不足,心气亏虚,脾失健运,肾阳亏虚,水湿瘀滞,痹阻心脉,从而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和病理改变.本研究报道1例肥厚型非梗阻性心肌病扩张性改变因反复发作胸闷、晕厥行起搏器治疗效果欠佳,病情危重曾进行多次抢救,经保元汤和苓桂术甘汤治疗后症状明显好转出院,现报道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