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罗替尼联合三代EGFR-TKIs治疗晚期EGFR突变阳性NSCLC的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小时前
目的 探讨安罗替尼联合三代EGFR-TKIs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至2023年12月安徽省胸科医院收治的64例晚期NSCLC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进行分组,使用安罗替尼联合三代EGFR-TKIs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n=33),仅行三代EGFR-TKIs单靶向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n=31);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2周期后疾病控制率(DCR)、客观缓解率(OR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位总生存期(OS)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主要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周期治疗后血小板(PLT)及D-二聚体(D-D)降低(P<0.05),纤维蛋白原(Fib)升高且高于对照组(P<0.05).脑转移是影响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HR=2.069,P=0.014,95%CI:1.616~3.689),联合安罗替尼治疗是影响OS的保护因素(HR=0.464,P=0.007,95%CI:0.265~0.813).结论 安罗替尼联合三代EGFR-TKIs用于三线及以上治疗时,可提高合并敏感EGFR突变阳性晚期NSCLC的临床疗效,并延长此类患者的OS,可能对血凝指标产生影响,但并未产生相关不良事件,不影响患者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小时前
-
LINC00472、LINC00969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1小时前
目的 探究LINC00472、LINC00969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在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120例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手术切除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分为生存组(n=73)和死亡组(n=47).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纳入患者LINC00472、LINC00969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LINC00472、LINC00969水平对NSCLC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NSCLC患者LINC00472、LINC00969水平与预后的关系;采用COX回归分析NSCLC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与癌旁组织相比,NSCLC患者癌组织中LINC00472水平降低,LINC00969水平升高(P<0.05).与生存组相比,死亡组患者中LINC00472表达水平降低,LINC00969表达水平升高(P<0.05).不同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的NSCLC患者LINC00472、LINC00969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INC00472低表达、LINC00969高表达的NSCLC患者3年生存率低于LINC00472高表达、LINC00969低表达的患者(x2=6.728、10.996,P=0.009、0.001).LINC00472、LINC00969、TNM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是NSCLC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LINC00472、LINC00969二者联合检测NSCLC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最高,优于二者单独预测(P<0.05).结论 LINC00472、LINC00969与NSCL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有关,且二者联合检测对患者预后的预测效能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小时前
-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营养不良-肌少症综合征患病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小时前
目的 分析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合并营养不良-肌少症综合征(MSS)的患病率,探讨其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以2021年1—12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上锦医院肿瘤科住院并接受抗肿瘤治疗的285例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同时存在营养不良和肌少症的患者判定为营养不良-肌少症综合征(MSS),纳入MSS组,未判定为MSS的患者纳入非MSS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婚姻状况、既往病史、血红蛋白、白蛋白、体重指数(BMI)等一般资料,并进行多因素分析,探讨MSS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285例患者中有97例(34.04%)存在MSS,两组年龄、婚姻状况、BMI、血红蛋白、白蛋白、既往病史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0岁(OR=4.365,95%CI:2.227~8.554)、具有既往病史(OR=1.937,95%CI:1.037~3.617)、贫血(OR=0.981,95%CI:0.967~0.995)、低白蛋白血症(OR=0.911,95%CI:0.860~0.966)、BMI降低(OR=0.758,95%CI:0.686~0.838)均与NSCLC患者发生MSS相关(P<0.05).结论 高龄、有既往疾病史、贫血、低白蛋白血症、BMI降低均是NSCLC患者发生MSS的相关影响因素.MSS在NSCLC患者中患病率较高,亟需医护人员在日常照护中重视患者MSS的评估及早期干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小时前
-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癌性疼痛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小时前
目的 探讨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癌性疼痛的影响.方法 将110例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化疗组(n=54)和粒子植入组(n=56).化疗组患者采取紫杉醇+顺铂化疗方案,粒子植入组患者在化疗组的基础上采取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衰弱情况[Fried衰弱表型量表(FFP)]、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粒子植入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化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FFP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FVC、FEV1及FEV1/FVC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粒子植入组患者VAS、FFP评分均低于化疗组,FVC、FEV1及FEV1/FVC均高于化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可以扭转衰弱,抑制癌性疼痛,提高肺功能,且较为安全,疗效确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小时前
-
奥希替尼联合尼妥珠单抗一线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
编辑人员丨1小时前
目的 探讨奥希替尼联合尼妥珠单抗一线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160例EGFR突变晚期NSCLC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奥希替尼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奥希替尼联合尼妥珠单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血清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随访1年生存情况.结果 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57.5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3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EA、CYFRA21-1、CA125、VEGF、IGF-1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观察组患者CEA、CYFRA21-1、CA125、VEGF、IGF-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腹泻、恶心呕吐、皮疹、肝功能损伤及肾功能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为96.25%,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希替尼联合尼妥珠单抗一线治疗EGFR突变晚期NSCLC疗效显著,能够降低患者肿瘤标志物和生长因子水平,改善患者的预后,安全性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小时前
-
非小细胞肺癌肺叶切除手术方式的发展历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肺癌是世界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中国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处于较高的水平,在北美及其他发达国家,肺癌的死亡率更是高居榜首.肺癌的早期临床症状通常并不明显,当患者因为出现咳嗽、胸痛等身体不适前来就诊时,往往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因此肺癌的预防、早期筛查、治疗方法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临床上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方法主要有手术治疗、化疗、放疗、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等,但手术治疗仍是治疗早中期NSCLC的主要方法之一.本文对目前NSCLC手术方式的演变,从传统的开胸肺叶切除术加系统淋巴结清扫术,到目前所流行的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ATS)以及机器人辅助胸腔镜手术(RATS)作一综述,旨在为NSCLC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理论支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热休克相关蛋白HSPH1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分析热休克蛋白家族 H(Hsp110)成员 1[heat shock protein family H(Hsp110)member 1,HSPH1]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8年2月至2021年1月首次确诊的60例宫颈癌患者的癌组织和相邻非癌组织.通过qRT-PCR检测HSPH1表达,分析其与肿瘤标志物、宫颈癌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并通过Cox回归模型确定3年生存的独立预后因子.利用时间依赖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HSPH1预测1年、2年和3年生存的临床价值,并通过外部数据库和细胞实验验证结果.结果:HSPH1在临床样本和GSE29570数据库宫颈癌组织中均呈高表达(P<0.05),且与CA125、CA19-9、CEA和SCCA呈正相关(均r>0,P<0.05).高表达组(≥1.57)肿瘤大小≥4 cm、FIGOⅢ~Ⅳ期、淋巴结转移及淋巴血管空间侵犯比例均高于低表达组(P<0.05).TCGA数据库和临床样本分析显示,高表达组患者生存率显著低于低表达组(P<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HSPH1<1.57(HR=0.299,P=0.039)和无淋巴结转移(HR=0.245,P=0.003)是独立预后因子.HSPH1预测1年、2年和3年生存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0.85和0.88.结论:HSPH1在宫颈癌组织中的高表达与患者较差的预后之间存在显著相关,HSPH1可作为宫颈癌预后评估和治疗靶点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循环miR-126-3p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及诊断价值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探讨循环微小核糖核酸(miR)-126-3p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表达及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多中心miR芯片及测序数据探讨NSCLC的循环miR-126-3p的表达差异.为了评估循环miR-126-3p综合表达水平,计算标准化均数差(SMD)和综合受试者工作特征(sROC)曲线,分析s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探讨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阴性似然比,并结合组织进一步综合分析循环miR-126-3p表达.通过miRDB、starBase v2.0和TargetScan 7.1,结合NSCLC中的上调差异基因,利用互补序列方法筛选了循环miR-126-3p潜在靶基因.结果 基于6项循环miR数据集发现循环miR-126-3p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曲线显示循环miR-126-3p有较强的诊断效能(AUC>0.5),而在199例NSCLC组中综合表达低于对照组(SMD=-1.46).sROC曲线显示循环miR-126-3p区分NSCLC组和对照组有高准确性(AUC=0.91),Egger's检验不存在发表偏倚(P>0.05),灵敏度、特异度均≥0.80,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为5.37和0.18.此外,对26个数据集1 320例NSCLC循环和组织综合分析显示,循环miR-126-3p在NSCLC组中表达低于对照组(SMD=-2.07).sROC曲线显示低表达的循环miR-126-3p在区分NSCLC组和对照组有高准确性(AUC=0.97).此外,筛选得到循环miR-126-3p的潜在靶基因ADAM9和SLC7A5在NSCLC组中表达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低表达的循环miR-126-3p可能是NSCLC高准确性筛查的重要生物标志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2024 CSCO非小细胞肺癌指南(晚期部分)解读
编辑人员丨6天前
过去一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多个临床研究报道更新了研究结果,晚期NSCLC治疗迎来了更多治疗选择、更优疗效及安全性.基于2023年3月-2024年2月的证据,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hinese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CSCO)更新指南为《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2024》.该版针对晚期部分的更新包括:EGFR敏感突变、EGFR20号外显子插入、ALK融合、ROS1融合、BRAF V600突变、MET 14外显子跳跃突变、RET融合、HER2突变的治疗部分,以及无驱动基因晚期NSCLC免疫单药治疗及抗体偶联药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ADC)部分.本文将对2024年CSCO NSCLC诊疗指南中有关晚期治疗的这些更新进行详细解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动态监测血清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细胞角蛋白19血清片段21-1人附睾蛋白4水平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疗程中的变化及其临床价值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动态监测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细胞角蛋白19血清片段21-1(CYFRA21-1)、人附睾蛋白4(HE4)水平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疗程中的变化,并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自2021年1月至2023年9月择取我院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08例为研究组,另收集同期良性肺病患者108例为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良性肺病患者及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入院时血清SCC-Ag、CYFRA21-1、HE4水平;对比研究组不同治疗疗程患者血清各指标水平,并分析其诊断价值.结果 入院时血清SCC-Ag、CYFRA21-1、HE4比较,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血清SCC-Ag、CYFRA21-1、HE4水平:术后1 d>术后7 d>术后30 d>术后90 d;入院时血清SCC-Ag、CYFRA21-1、HE4水平联合诊断非小细胞肺癌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23,灵敏度为88.0%,特异度为83.3%.结论 血清中SCC-Ag、CYFRA21-1、HE4表达水平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升高,并在不同术后疗程中存在降低,并发现三者联合检测可提高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效率,为肺癌的早期诊断及疗效评估提供新的手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