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克拉玛依市儿童家长对非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犹豫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了解克拉玛依市0~18岁儿童家长非免疫规划疫苗犹豫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框架自行编制问卷,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在克拉玛依市12所托幼机构、中小学抽取0~18岁儿童家长开展调查,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儿童家长非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犹豫影响因素.结果 克拉玛依市儿童家长非免疫规划疫苗犹豫比例为38.95%.Logistic回归显示子女年龄小、文化程度高、家庭年收入高、本地居住时间长的家长发生疫苗犹豫风险低.结构方程模型适配度良好,能够解释56%的接种犹豫.态度(β标准=-0.36,P<0.01)、主观规范(β标准=-0.23,P<0.01)、知觉行为控制(β标准=-0.21,P<0.01)、感知风险(β标准=-0.12,P<0.01)均与家长非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犹豫有关.结论 应用计划行为理论模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家长对儿童非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犹豫,提升家长疫苗信心及认知水平,加强医务人员、社交媒体宣传科普,有助于提高家长接种意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超声造影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对无症状颈动脉斑块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的预测价值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讨单独或联合应用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与超声弹性成像(shear wave elastography,SWE),评估斑块内新生血管(intraplaque neovascularization,IPN)和斑块平均剪切波速(shear wave velocity,SWV)对无症状颈动脉斑块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接受颈动脉斑块CEUS和SWE的无症状颈动脉斑块患者,对所有患者随访180 d.根据随访期间是否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将患者分为脑卒中组和非脑卒中组.使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确定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预测因素,使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评估累计发病率.建立列线图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各指标预测缺血性脑卒中的价值.结果 共纳入90例患者,根据随访期间是否发生脑卒中分为脑卒中组(8例),和非脑卒中组(82例).IPN分级2级组和较小SWV组的脑卒中发生率显著高于IPN分级0-1级组和较大SWV组(P<0.001和P=0.025).多因素Cox回归显示,IPN和SWV是颈动脉斑块患者未来缺血性脑卒中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P=0.045,P=0.028).基于IPN和SWV建立的列线图对患者缺血性脑卒中风险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C-index=0.898).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列线图预测患者缺血性脑卒中事件的AUC值最高(0.897),并以截断值将患者分为高危组和低危组,高危组的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显著高于低危组(P<0.001).结论 IPN联合SWV能够有效预测无症状颈动脉斑块患者的缺血性脑卒中事件,为卒中的早期防治提供重要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阿美替尼二线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真实世界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讨真实世界中阿美替尼二线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预后、疗效以及影响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03-01-2023-07-31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在一线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治疗进展后接受阿美替尼序贯治疗的99例NSCLC患者临床资料.评估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疾病控制率(DCR)及颅内疾病控制率(IC-DCR),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结果 99例患者中,脑转移占52.53%(52/99),T790M+占53.54%(53/99).患者中位 PFS 为 12.6 个月(95%CI:10.7~17.4),中位 OS 为 32.3 个月(95%CI:23.8~NA),DCR为93.94%(93/99),IC-DCR为92.31%(48/52).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中,功能状态(PS)评分≥2分(HR=2.181,P=0.007)、奥希替尼一线治疗(HR=10.033,P=0.041)、T790M 突变未知(HR=3.086,P=0.004)和有脑转移(HR=1.910,P=0.040)是PFS的独立危险因素,而T790M+(HR=0.393,P=0.034)、进展后未停用阿美替尼(HR=0.106,P<0.001)是影响 PFS 的保护性因素.男性患者(HR=2.550,P=0.010)、PS≥2 分(HR=2.888,P=0.011)、21 861Q/18 G719X 突变(HR=12.623,P=0.004)、奥希替尼一线治疗(HR=70.605,P=0.001)、阿法替尼一线治疗(HR=56.203,P=0.001)、有脑转移(HR=4.585,P=0.001)是OS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感染新型冠状病毒(HR=0.125,P=0.001)是影响OS的保护性因素.在脑转移亚组中,基线有脑转移(HR=0.364,P=0.005)、脑转移病灶数≥3个(HR=2.570,P=0.005)是PFS的独立预后因素,脑转移病灶数≥3个(HR=2.560,P=0.029)是OS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真实世界中,阿美替尼二线治疗EGFR突变的晚期NSCLC患者疗效良好,尤其对有脑转移患者疗效更为突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腹膜间皮瘤中TILs、PD-1和PD-L1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讨腹膜间皮瘤(peritoneal mesothelioma,PM)中 CD3、CD4、CD8、CD20、CD68、PD-1 和 PD-L1 的表达及与 PM 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69例PM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PM组织中CD3、CD4、CD8、CD20、CD68、PD-1和PD-L1的表达,Cox单因素和多因素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蛋白表达水平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上皮样型和非上皮样型PM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s,TILs)中CD3、CD4、CD8、CD20、CD68、PD-1的表达均无明显差异.PD-L1在非上皮样型PM TILs中的表达高于上皮样型,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M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为19.1个月.Cox多因素分析显示石棉暴露(P=0.002)、PCI评分(P=0.034)、组织学类型(P=0.036)和CD4表达(P=0.043)是PM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石棉暴露、PCI评分、组织学类型、TILs中 CD4的表达对PM患者生存有显著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中医药干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根治术后无瘤生存期的影响因素,观察中医药干预对于早期NSCLC患者的影响.方法:采用单臂、单中心数据回顾性研究,分析415例接受中医药干预的早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运用Kaplan-Meier法对可能影响早期NSCLC预后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将经显著性检验后有意义的可疑影响因素纳入Cox回归分析,建立Cox风险比例模型.结果:415例早期NSCLC患者的1年、2年、3年、5年、10年无瘤生存率为96.1%、87.5%、84.0%、76.5%、67.4%.2)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吸烟史、手术方式、病理类型、临床分期、中医辨证分型、中医药物及非药物治疗疗程、中医干预空白期、中医综合治疗持续时间为预后相关影响因素(P<0.05)o Cox回归分析显示,性别、临床分期、中医辨证分型、中成药疗程、中医综合治疗持续时间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中医药干预可以提高早期NSCLC患者的无瘤生存率,改善预后.2)早期NSCLC患者中,女性、年轻、不吸烟、行电视胸腔镜辅助手术、肺腺癌(贴壁型为主)、临床分期早、气阴两虚及肺脾气虚型患者预后佳.术后中医药干预空白期短且长期中医综合辨证治疗可以提高患者无病生存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上海市宝山区高温中暑病例发生情况及其与气象因素的关联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分析上海市宝山区近年高温中暑病例的发生情况,探究其与气象因素的关联性.方法 收集2013-2022年每年6月15日—9月30日逐日的高温中暑病例信息和对应时间的相关气象信息,使用等级logistic回归模型估计中暑发生与气象因素的关联强度,并计算用于中暑预警的气温参考值.结果 2013-2022年宝山区中暑病例共计173例,男女比例6.2∶1,中暑病例的平均年龄为(45.08±17.85)岁,有114例(占65.9%)中暑病例发生在7月.等级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相对湿度每升高1%,出现中暑的风险降低至原来的0.901倍;相较于不发生降雨,发生降雨时出现中暑的风险降低至0.340倍;日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和日最低气温每升高1℃,出现中暑的风险分别升高至原来的2.005倍、1.736倍和1.906倍;热浪和高温日时发生中暑的风险相较于非热浪和非高温日分别升高至11.896倍和15.819倍;移动3 d平均气温(即当日和前两日气温均值)中,日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每升高1℃,出现中暑的风险分别升高至原来的1.926倍、1.699倍和1.957倍;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中暑超高风险气温预警值的日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3种气温分别为35.55 ℃、40.58℃、31.07 ℃,中暑高风险气温预警值的3种气温气象条件分别为28.87℃、33.31℃、25.21℃.结论 宝山区每年7月是高温中暑的高发时期,日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和日最低气温的升高均会增加高温中暑发生的可能性,持续3 d的相对较高的日最低气温更易发生中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支链氨基酸代谢物对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体外循环术后低心排血量的预测价值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支链氨基酸代谢物对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病人行体外循环术后发生低心排血量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 2019年 1月—2022年 1月我院收治的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病人 15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体外循环术后是否出现低心排血量,将病人分为低心排血量组(52例)和非低心排血量组(102例).对比分析两组病人情况,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低心排血量事件的影响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调整混杂变量,分析支链氨基酸代谢物和传统标志物与低心排血量事件的关联性.GRACE风险评分探讨支链氨基酸和传统标志物结合后对低心排血量的预测能力.Cox回归评价支链氨基酸代谢物和传统标志物之间的交互作用.建立回归方程y=1-1/(1+e-z)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脑钠肽、肌钙蛋白 I、亮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等是低心排血量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随着脑钠肽、肌钙蛋白 I、亮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水平的升高,与低心排血量事件的关联效应也更强.支链氨基酸代谢物和传统标志物结合,会提高 GRACE风险评分对低心排血量的预测能力.异亮氨酸联合脑钠肽前体对低心排血量事件的预测效应最高.经Bootstrap自抽样,预测模型区分度、准确度较好.结论:支链氨基酸代谢物和低心排血量密切相关.支链氨基酸代谢物加入传统标志物中,会提高对低心排血量的预测能力,有助于改善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病人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院内血红蛋白下降对出院后30d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院内血红蛋白下降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短期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扬州大学附属医院 2020-2022年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的病人 673例,选取其中至少测量 2次血红蛋白的病人 432例,包括入院和院内最低血红蛋白值.入组病人出院后随访 30 d,并根据随访期间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进行分组,其中 138例病人在出院后 30d内发生MACE(MACE组),294例病人未发生MACE(非MACE组).结果: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回归分析表明,院内血红蛋白下降与出院后 30d内发生 MACE之间独立相关[HR=2.031,95%CI(1.159,3.561),P=0.013].在调整临床变量后,院内血红蛋白每下降 10 g/L发生 MACE的风险比为 1.234[HR=1.234,95%CI(1.039,1.466),P=0.017].与无血红蛋白下降组相比,血红蛋白下降<30 g/L组发生 MACE的风险增加约 2倍[HR=1.951,95%CI(1.087,3.502),P=0.025];血红蛋白下降≥30 g/L组发生 MACE的风险增加约 3倍[HR=2.822,95%CI(1.139,6.990),P=0.025].结论:院内血红蛋白下降与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短期预后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Th1/Th2免疫应答平衡与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支原体抗体滴度及预后的关系探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肺炎患者的血清MP-IgM(immunoglobulin M,IgM)抗体滴度与T辅助细胞(helper T cells,Th)1型/Th2免疫应答平衡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收治于岳池县人民医院的214例MP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MP-IgM抗体滴度分为低滴度组(n=92)、中滴度组(n=75)、高滴度组(n=47),根据预后病情分为好转组(n=125)和恶化组(n=89).用单因素分析不同MP-IgM抗体滴度组以及不同预后组患者间的临床差异;用广义加性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GAM)分析指标间的相关性;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预后病情恶化的危险因素;用样条函数与Logistic回归结合的限制性立方样条法分析Th1/Th2与患者预后病情恶化风险的剂量反应关系.结果 不同MP-IgM抗体滴度的3组患者间发热比例、发热消退时间、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WBC)、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白细胞介素-5(interleukin-5,IL-5)、IFN-γ/IL-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中发热消退时间、WBC水平、CRP水平、IFN-γ 水平、IL-5水平随着MP-IgM抗体滴度的升高而逐渐升高,IFN-γ/IL-5水平随着MP-IgM抗体滴度的升高而降低.MP-IgM抗体低滴度组和中滴度组患者的发热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高滴度组患者中发热比例明显高于其余2组(P均<0.05).IFN-γ、IL-5与MP-IgM抗体滴度均呈正相关,Th1/Th2免疫平衡指标IFN-γ/IL-5与MP-IgM抗体滴度呈负相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IFN-γ>5.25 pg/mL、IL-5>4.05 pg/mL以及血清MP-IgM抗体滴度增加是病情恶化的最主要危险因素,IFN-γ/IL-5>1.40为保护因素.Th1/Th2的连续变化与预后病情恶化风险呈非线性剂量反应关系,Th1/Th2水平与患者预后病情恶化风险大致呈负相关,当Th1/Th2>1.20时,随着Th1/Th2水平的升高,预后病情恶化风险显著降低.结论 MP肺炎患者血清MP-IgM抗体滴度与Th1/Th2免疫应答平衡指标IFN-γ/IL-5呈负相关,检测血清MP-IgM抗体滴度与Th1/Th2细胞因子指标有助于早期判断MP肺炎患者病情和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ICU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危险因素及列线图模型构建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分析ICU患者感染多重耐药菌(Multi-drug resistance organism,MDRO)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1月-2023年12月入住ICU的383例MDRO感染患者临床资料,按照1∶1比例随机选取本院同时期入住ICU的非MDRO感染患者383例的临床资料作对照.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确立独立危险因素,建立模型方程,使用R软件绘制列线图模型.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MDRO感染患者与非MDRO感染患者入院类型、手术、简化急性生理学评分Ⅱ(SAPS Ⅱ)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评分、骨科疾病、使用激素类药物、气管切开、机械通气、中心静脉置管、抗生素联用、抗生素使用时间、白介素-6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抗生素使用时间、使用激素类药物、入院类型、手术、SAPSⅡ评分、气管切开是ICU患者MDRO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基于以上6种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经Hosmer-Lemeshow检验,x2=4.857,P=0.773;模型校准曲线与理想曲线吻合良好;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6种因素联合预测ICU患者MDRO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829[95%CI:(0.800~0.858)],最佳截断值为0.548,灵敏度为0.708,特异度为0.841.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列线图模型拥有良好的临床实用价值,可为临床医务人员早期识别ICU患者MDRO感染风险及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