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论"治疮不离脾"的理论与实践
编辑人员丨2024/5/11
中医学中"疮"的范围较广,皮肤病中常见的湿疮、粉刺、疖肿、疔疮等,均可纳入该范围.程宏斌教授在临床上针对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的这些狭义疮病,基于"治疮不忘湿"的核心思想,提出了"治疮不离脾".程教授通过对湿邪产生的关键--脾的调理,清除体内湿邪,恢复脾的运化功能,治疗顽固性疮病,如湿疮、囊肿性痤疮、单纯疱疹等,取得了较好的近、远期疗效.本文从临床常见疮病入手,通过列举常用治法和方药,深入分析"治疮不离脾"的理论与实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1
-
许铣应用通窍活血汤化裁治疗头面部顽固性皮肤病验案4则
编辑人员丨2024/4/6
通窍活血汤出自清代名医王清任的《医林改错》[1],为王氏自创"活血化瘀"五方之一,有活血逐瘀、通窍活络之功效,尤善治"头面四肢、周身血管血瘀之症",又被称为"表里通经第一方",临床凡"头发脱落、眼疼白珠红、糟鼻子、耳聋年久、白癜风、紫癜风、紫印脸、牙疳"[1]等均可应用本方.方中赤芍、桃仁、红花、川芎活血化瘀,为君药;生姜、老葱通阳入络,助行血之品直达病所,为臣药;麝香通窍,引药上行,为佐药;大枣调和营卫,为使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6
-
李斌运用六经辨证治疗皮肤病思想探微
编辑人员丨2023/8/6
文章整理李斌教授运用六经辨证治疗皮肤病的学术思想,对各经主方主证治疗皮肤疾病进行分析,可知其从六经辨证入手,善用经方,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取得确切的疗效.丘疹性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急性期湿疹、红斑鳞屑性皮肤病等因风邪犯表、营卫不和的疾病多从太阳经辨治;脂溢性皮炎、红皮病、丘疹脓疱型酒渣鼻等肺胃有热诸疾可自阳明经辨治;与情志不畅相关,易于反复发作的疾病如慢性荨麻疹、痤疮、慢性湿疹等可由少阳经辨治;伴有消化系统症状的皮肤病多从太阴经论治;辨为心肾不交的皮肤病可从少阴经论治;顽固性痤疮、丘疹等辨识为寒热错杂、肺热脾寒之病能由厥阴经论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姜建国辨治顽固性皮肤病验案四则
编辑人员丨2023/8/6
记述姜建国教授治疗湿疹反复发作16年案例、银屑病8年案例、痤疮20年案例、黄褐斑6年案例,各1例.从3个方面总结出姜老师辨治顽固性皮肤病的经验:辨证为主,参照病症特点,主张在辨证用方基础上,适当配合对病、对症用药;从毒立论,擅用虫类药物,认为皮肤病日久不愈,湿热、瘀血、痰湿等相互搏结成毒,单纯的祛湿、活血往往难有成效,运用虫类药,搜风攻毒,收效显著;依法伤寒,汤丸结合运用.临证不死守经方,然理法不离其宗,擅长运用《伤寒论》变法诊疗思路.取法仲景,治疗慢性发作性疾病多汤丸结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王建康运用清胃散临床治验选介
编辑人员丨2023/8/6
王建康系浙江省名中医,临床经验丰富,临证运用清胃散(出自《医宗金鉴》,由升麻、生地黄、当归、川黄连、牡丹皮、石膏组成)治验颇多,现选介如下.1 口臭李某,女,26岁.2016年3月2日初诊.自述一家三口皆患口臭之疾,自己尤甚.诊见:口臭明显,面色偏红,口唇四周有痤疮,唇红,口燥,大便偏干,舌红、苔黄,脉数.平时嗜好辛辣之品.诊断为口臭.证属胃腑郁热,热扰阳明.治拟清胃泻火,和胃除臭.投以清胃散加减:黄连、白芷各10g,生地20g,牡丹皮9g,升麻、当归各6g,藿香12g,土茯苓15g,生甘草3g.14剂.并嘱少食辛辣之品.复诊患者自述口臭基本清除,口干缓,大便通,唇四周之痤疮消退颇多,稍改前方续服14剂,诸症消失.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国医大师李佃贵教授从浊毒论治顽固性痤疮经验浅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顽固性痤疮是临床常见疾病,病程缓慢,易于反复.国医大师李佃贵教授对顽固性痤疮的治疗有独到的经验和体会,临床疗效显著.李教授认为顽固性痤疮的主要致病因素为浊毒,治疗上应以化浊解毒为基本方法,再根据痤疮的特点、部位及舌苔脉象辨证分型,辨证治疗时善用药对,分别佐以凉血、清热、祛湿、化痰、祛瘀之品,从而达到药简功专、标本兼治的效果.同时应用取类比象思维巧用皮类药以皮治皮.李教授亦注重患者的日常调护,调治并举.文章列举医案一则,以期使读者对李教授的治疗思路有更深入的了解.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活血化瘀法治疗难治性皮肤病的临床应用体会
编辑人员丨2023/8/6
活血化瘀法是中医临床最常用的治法之一,主要是针对血瘀证的治疗.在许多难治性、顽固性的皮肤病中也常常出现血瘀证,辨证论治,异病同治,采用活血化瘀法常能达到很好的临床疗效,笔者采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多种血瘀证难治性皮肤病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包括皮肤淀粉样变、掌跖角化病、硬皮病、慢性荨麻疹、玫瑰痤疮等,现报道如下,以供临床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活血化瘀法在皮肤科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活血化癖法在皮肤科疾病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对某些顽固性的皮肤病和疑难的皮肤病有较好的疗效,如痒疹、硬皮病、白塞氏病、钱币状湿疹、盘状红斑狼疮、酒渣、痤疮、下肢结节红斑类皮肤病、阵敏性紫瘫、冻疮、慢性荨麻疹与搔痒症等疾病的某些病例采用活血化痪的药物,收到较满意的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外用异维A酸在皮脂腺的分布――人面部皮肤体外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口服异维A酸(13C-RA)有致畸性,从而限制其应用,而外用无此危险.已证实,外用13C-RA治疗轻、中度痤疮有效,对严重的顽固性痊疮则疗效不佳,原因尚未明确,可能与其在皮脂腺分布的浓度及药理活性低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病灶内注射皮质类固醇治疗
编辑人员丨2023/8/6
病灶内注射皮质类固醇已是皮肤科临床的一种常用疗法。本文讨论了当前应用本疗法的价值和危害性。本疗法可用于很多皮肤病:如寻常痤疮、顽固性银屑病斑块、结节性痒疹、慢性单纯性苔藓、慢性盘状红斑性狼疮、胫前粘液性水肿、糖尿病性脂性渐进性坏死、结节病、坏疽性脓皮病、斑秃、瘢痕疙瘩、蕈样肉芽肿、粘液样囊肿、良性淋巴细胞浸润、皮肤淋巴瘤、扁平苔藓和环状肉芽肿等。皮质类固醇外用治疗对上述某些病如痤疮、粘液样囊肿不能取效,而对于限局性湿疹、银屑病、扁平苔藓和蕈样肉芽肿等则有效,故本疗法可以作为辅助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