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生儿童期心理虐待、黑暗人格与自杀意念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大学生儿童期心理虐待、黑暗人格和自杀意念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儿童心理虐待量表、黑暗人格三联征量表和自杀意念问卷对广西、四川、河南、贵州和重庆五省市6所高校的2 995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SPSS 2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使用PROCESS宏程序进行中介效应分析。结果:大学生儿童期心理虐待的检出率为29.32%,男生及有留守经历学生的儿童期心理虐待检出率(33.38%,34.60%)分别显著高于女生和无留守经历的学生(25.65%,25.98%)(χ 2=21.53,25.47;均 P<0.01)。儿童期心理虐待、黑暗人格和自杀意念间两两显著正相关( r=0.32~0.41;均 P<0.01)。黑暗人格在儿童期心理虐待和自杀意念之间的部分中介效应显著(效应值=0.08,95% CI=0.06~0.10)。对黑暗人格三维度进行的多重中介效应分析发现,马基雅维利主义和精神病态在儿童期心理虐待和自杀意念之间的中介效应均显著(效应值=0.05,95% CI=0.02~0.07;效应值=0.07,95% CI=0.04~0.10),而自恋的中介效应不显著(效应值=-0.01,95% CI=-0.01~0.01)。 结论:儿童期心理虐待不仅直接影响大学生自杀意念,还通过黑暗人格间接影响大学生自杀意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本心理需要满足在大学生黑暗三联征与内疚感倾向间的中介作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黑暗三联征、基本心理需要满足与内疚感倾向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郑州市某高校595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黑暗十二条(dirty dozen,DD)、基本心理需要量表(the balaced measure of psychological needs scale,BMPN)和内疚感倾向量表(guilt proneness-5,GP-5)进行施测。采用SPSS 22.0及AMOS 21.0进行数据分析,并进行描述性分析、相关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使用Bootstrap法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1)相关分析显示,黑暗三联征总分[29(21,37)分]、马基雅维利主义[4(4,8)分]及精神病态[5(4,9)分]与内疚感倾向[20(16,23)分]呈显著负相关( r=-0.10,-0.22,-0.18,均 P<0.01),自恋[16(12,21)分]与内疚感倾向不相关( r=0.04, P>0.01);基本心理需要满足[56(54,60)分]与内疚感倾向显著正相关( r=0.31, P<0.01)。(2)基本心理需要满足在黑暗三联征与内疚感倾向之间起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分别占总效应的比例为62.96%。 结论:黑暗三联征通过基本心理需要满足间接影响内疚感倾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童年环境与成年后红细胞相关参数的关系:生命史策略与黑暗三联征的链式中介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4/7/6
目的:立足于生命史理论,揭示童年环境对成年后红细胞相关参数的影响.方法:采用童年环境量表、生命史策略量表、黑暗三联征量表对234 名体检人员[男118 人,女116 人;年龄18~55(24.2±5.1)岁]进行问卷调查,并收集血常规检查中红细胞相关参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浓度).使用Amos 24.0,以童年环境严酷性/童年环境不可预测性为自变量,以生命史策略,黑暗三联征 3 个维度(马基雅维利主义、精神病态和自恋)为中介变量,以各红细胞参数为因变量,分别建立链式中介模型并加以检验.结果:链式中介模型显示,童年环境越严酷,自恋水平越高,平均红细胞体积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越低,自恋在其中起完全中介作用;童年环境越不可预测,自恋水平也越高,平均红细胞体积越低,自恋在其中起完全中介作用(P<0.05).结论:童年环境的严酷和不稳定可对成年个体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产生直接影响,还可能通过黑暗人格的发展(主要是自恋)激发红细胞产生变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黑暗三联征对炫耀性消费的影响:成名期望和权力感的中介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4/4/13
目的:从生命史理论视角探究黑暗三联征、成名期望、权力感以及炫耀性消费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本研究以1186名学生为被试,采用炫耀性消费量表(CCS)、莱文森精神病态自评量表(LSRP)、马基雅维利主义人格量表(MPS)、自恋人格量表(NPI)、成名期望量表(DFS)和权力感量表(GPS)进行评估.结果:(1)黑暗三联征正向预测炫耀性消费;(2)成名期望和权力感在三种黑暗人格特质与炫耀性消费之间均起多重中介作用.结论:大学生的黑暗人格特质会增加其炫耀性消费,这种效应是通过成名期望和权力感的中介作用形成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13
-
青少年黑暗三人格的网络结构:基于高斯图和有向无环图的探索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探索青少年黑暗三人格的网络结构.方法:用黑暗十二条量表对十所学校的4200名中小学生进行调查,基于图形LASSO法构建高斯图模型,接着使用有向无环图构建条目之间的潜在因果模型.结果:所有条目组成一个单一的三维网络,马基雅维利主义与精神病态联系紧密,自恋置于网络边缘.核心条目为"我习惯于欺骗别人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和"我倾向于利用别人以达到自己的目的".贝叶斯网络发现"我习惯于欺骗别人以达到自己的目的"是马基雅维利主义及整个网络的驱动点.结论:尽管马基雅维利主义与精神病态存在概念重叠但两者仍隶属不同构念;自恋在黑暗三人格中具有特殊性;两种网络方法都表明欺骗与利用在青少年黑暗三人格网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黑暗人格的性别差异及对关系满意度的跨性别一致性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黑暗人格的性别差异及其对关系满意度的跨性别一致性.方法 选取被试490人,使用马基雅维利主义人格量表、精神病态人格、自恋人格、大五人格以及关系满意度量表进行测评.采用相关分析、t检验以及分层回归分析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关系满意度和三种黑暗人格得分分别为:关系满意度(27.63±5.09)分,马基雅维利主义(53.52±8.02)分,精神病态(38.45±7.52)分,自恋(18.41±7.27)分;男性在黑暗人格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女性(t马基雅维利主义=3.226,t精神病态=3.070,t自恋=2.900,均P<0.01).马基雅维利主义与精神病态、精神病态与自恋之间显著相关(r=-0.170~0.572),但马基雅维利主义与自恋之间相关不显著;进一步控制性别、年龄、学历、职业等因素,采用分层回归分析,考察黑暗人格对关系满意度的跨性别一致性,结果发现男性和女性的马基雅维利主义和精神病态都显著的负向预测关系满意度(b男马基雅维利主义=-0.104,t男马基雅维利主义=-2.352,b男精神病态=-0.131,t男精神病态=-2.739,b女马基雅维利主义=-0.121,t女马基雅维利主义=-2.662;b女精神病态=-0.106,t女精神病态=-2.189,均P<0.05),但男女自恋均未能显著预测关系满意度.结论 黑暗人格存在性别差异,同时对关系满意度存在部分跨性别一致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莱文森精神病态自陈式量表在大学生中的信效度检验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检测莱文森精神病态自陈式量表(LSRP)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效度和信度.方法:选取大学生728人,采用平行分析(PA)和探索性结构方程建模(ESEM)确定LSRP的因子数量和结构,比较ESEM模型与3个竞争性结构模型的拟合优度;选取其中461人,以中国“大五”人格问卷简式版(CBF-PI-B)的宜人性及严谨性、马基雅维利主义量表(MACH-Ⅳ)和自恋人格问卷(NPI)为效标检测LSRP的效标关联效度,并检测LSRP的内部一致性信度;随机选取其中1 18人用于检测1个月后的重测信度.结果:PA结果发现LSRP有4个因子,ESEM结果发现由冷酷无情、恻隐之心、情绪失控和行为冲动4因子构成的ESEM模型可以较好解释LSRP的结构,修订后的LSRP共25个条目;宜人性和严谨性得分与LSRP得分呈负相关(r=-0.57、-0.40,P<0.001),MACH-Ⅳ和NPI得分与LSRP得分呈正相关(r=0.66、0.22,P<0.001).总量表的Cronbach α为0.80,4个因子的α系数为0.60 ~0.79;总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84,4个因子的重测信度为0.66 ~0.83.结论:莱文森精神病态自陈式量表(LSRP)测评大学生的精神病态有较好的信效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伴侣关系满意度与暗黑人格和沟通频率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2023/8/6
我国离婚登记数量已经连续13年递增,亲密关系的维系成为一个极为突出的社会问题.亲密关系满意度是衡量个体亲密关系的重要指标,亲密关系满意度受人格特质的影响.暗黑三人格(dark triad)在近年来备受研究者的关注,包括马基雅维利主义、精神病态以及自恋,其兼具社会厌恶及社会适应性的特征,可以反映个体的人格全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马基雅维利主义对创业意向的影响:链式中介效应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马基雅维利主义与创业意向的关系以及生涯适应性、创业自我效能感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短式黑暗三联征量表中的马基雅维利主义分量表、生涯适应性量表、创业自我效能感量表和创业意向量表对1095名大学生进行匿名调查.结果: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表明,马基雅维利主义对创业意向的直接效应显著,生涯适应性和创业自我效能感在马基雅维利主义与创业意向之间的中介效应显著,且生涯适应性-创业自我效能感的链式中介效应也显著.结论:马基雅维利主义既可以直接预测创业意向,又可分别通过生涯适应性和创业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效应、以及生涯适应性-创业自我效能感的链式中介效应间接预测创业意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中学生黑暗人格同伴关系和网络欺凌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中学生黑暗人格、同伴关系和网络欺凌之间的关系,为中学生的网络欺凌行为干预提供建议.方法 通过整群抽样的方法,采用青少年同伴关系量表、黑暗人格特质问卷和网络欺凌问卷对北京和云南昆明共计1 934名中学生进行问卷测查.结果 中学男生的黑暗人格得分和网络欺凌得分均高于女生(F值分别为13.45,50.20,P值均<0.01).中学生的黑暗人格马基雅维利主义、精神病态、自恋与网络欺凌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8,0.40,0.21,P值均<0.01),同伴关系欢迎性、排斥性、孤独性与网络欺凌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10,-0.22,-0.16,P值均<0.01).同伴关系在黑暗人格与网络欺凌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β=-0.07,t=-3.24,ΔR2=0.01,P<0.01).结论 良好的同伴关系能够缓冲高黑暗人格特质与中学生网络欺凌行为的关系,应注重引导中学生正确的同伴交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