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胆道闭锁预后相关因素的多中心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应用多中心数据研究影响胆道闭锁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大陆地区11个儿童医学中心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569例胆道闭锁行Kasai手术,且术后满2年患儿的病历资料。分别记录患儿性别、手术日龄、术前肝功能指标、巨细胞病毒感染情况(血清巨细胞病毒IgM检测结果)、术后有无胆管炎的发生、术后胆管炎发生的时间、次数及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2年肝功能指标、胆红素指标及自体肝生存情况。采用卡方检验或2个独立样本 t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 结果:569例患儿中,男257例,女312例;手术日龄为(70.1±22.9)d,范围为9~180 d;术后1个月完全退黄89例(15.6%),术后3个月完全退黄248例(43.5%);术后发生胆管炎216例(38.0%),其中早期胆管炎84例,复发性胆管炎61例。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2年自体肝生存率分别为97.4%、77.5%、58.7%、46.4%、38.5%。自体肝存活患儿与自体肝未存活患儿在术前肝功能相关指标(ALT、AST、GGT、TBIL、DBI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术后2年自体肝存活率比较:根据患儿手术年龄分为≤45 d、46~60 d、61~75 d、76~90 d、91~105 d、106~120 d和>120 d组,各年龄组、男童组与女童组、胆管炎组与无胆管炎组、复发性胆管炎组与无复发胆管炎组及巨细胞病毒感染阴性组与阳性组术后2年自体肝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早期胆管炎组术后2年自体肝存活率28.6%(24/84)明显低于无早期胆管炎组的40.2%(195/4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094, P=0.043)。黄疸消退组术后2年自体肝存活率65.3%(162/248)明显高于黄疸未清退组的29.4%(57/1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6.248, 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后是否合并早期胆管炎( OR=2.094,95% CI:1.172~3.739, P=0.013)及术后3个月黄疸是否消退( OR=0.214,95% CI:0.142~0.322, P<0.001)是影响BA术后2年自体肝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论:8术后是否合并早期胆管炎及术后3个月黄疸能否消退是影响BA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胆道闭锁Kasai术后早期退黄以及积极预防早期胆管炎的发生能够改善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保护性睡眠护理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临床疗效的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分析保护性睡眠护理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4—8月收治的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2组患儿均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保护性睡眠护理,比较2组患儿临床效果、睡眠时间、不适反应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睡眠时间、哭闹时间、胆红素水平分别为(18.67 ± 1.45)h/d、(0.82 ± 0.12)h/d、(191.58 ± 12.74)μmol/L,对照组分别为(17.63 ± 1.33)h/d、(1.05 ± 0.15)h/d、(202.42 ± 13.08)μmol/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3.343、7.573、3.755, P<0.05);观察组患儿黄疸持续时间、黄疸消退时间分别为(5.26 ± 1.24)、(8.70 ± 2.12)d,对照组分别为(7.14 ± 1.18)、(12.95 ± 2.31)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6.946、8.573, P<0.05);观察组睡眠质量优良率、呕吐发生率、皮肤损伤发生率、针头脱落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0.00%(36/40)、7.50%(3/40)、5.00%(2/40)、10.00%(4/40)及100.00%(40/40),对照组分别为72.50%(29/40)、27.50%(11/40)、22.50%(9/40)、32.50%(13/40)及87.50%(35/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值为4.021~6.050, P<0.05)。 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中应用保护性睡眠护理,可有效延长新生儿睡眠时间,提高其睡眠质量,有助于患儿症状的改善,减少不适反应情况,家属满意度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优质护理模式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模式(HQN)在新生儿黄疸(NJ)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患儿胆红素(Bilirubin)水平变化与症状消退时间的影响,为新生儿黄疸的临床诊治与护理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案例支持。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4月该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新生儿黄疸患儿2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110例。A组予以优质护理模式干预,B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胆红素水平和症状消退时间。结果:护理后,A组首次排便、黄疸消退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B组,DBIL、TBIL、IBIL、CRP、IL-6、AFP、CD8 +水平均明显低于B组,CD4 +、CD4 +/CD8 +水平均明显高于B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优质护理模式能有效提升新生儿黄疸治疗效果,改善胆红素水平和缩短其症状消退时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基于流程共识精细化管理联合强化风险防范在新生儿黄疸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流程共识精细化管理联合强化风险防范在新生儿黄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22年1月于济南市儿童医院接受外周动静脉置管同步换血术的新生儿黄疸患儿80例为研究对象,入选患儿均符合换血指征,根据护理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以上基础上实施基于流程共识的精细化管理联合强化风险防范。比较两组手术治疗情况与干预前后胆红素水平的变化,并对两组家属满意度进行客观性评价。结果:观察组换血时间及黄疸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但换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两组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间接胆红素(Indirect Bilirubin,IBiL)、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DBiL)较干预前低,且观察组各项胆红素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随访记录治疗后家属满意度发现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外周动静脉置管同步换血术中给予患儿基于流程共识的精细化管理联合强化风险防范干预,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手术有效性,缩短退黄时间,改善血清胆红素水平,且家属满意度较高,临床安全性及可控性较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个体化发育支持评估程序和护理在早产黄疸患儿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个体化发育支持评估程序和护理在早产黄疸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济宁医学院附属湖西医院收入的早产黄疸患儿90例,以双盲选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研究组(个体化发育支持评估程序和护理),每组45例。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后的胆红素水平、黄疸指数、黄疸持续时间、黄疸消退时间、腹胀改善时间以及达到足量喂养天数时间差异。结果:两组患儿出生1 w后,研究组患儿的胆红素水平及黄疸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患儿黄疸持续时间及黄疸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患儿的腹胀改善时间及达到足量喂养天数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针对早产黄疸患儿群体,个体化发育支持评估程序和护理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以及价值,不仅可对患儿的病情发展起到良好的控制作用,还有利于进一步加快患儿的胃肠道功能发育以及临床症状的改善,可积极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胆道发育不良多中心诊疗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通过分析胆道发育不良(biliary hypoplasia,BH)诊断、治疗及预后,提高广大儿科医务工作者对BH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国内5家医院2009年1月至2017年1月间收治的30例BH患儿的临床随访资料,讨论BH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其中,男18例,女12例;足月儿21例,早产儿9例;手术日龄为(83±36)d;出生体重为(2.75±1.00)kg;黄疸出现时间为生后(30±6)d。大便颜色浅黄28例,白色2例;尿色深19例;肝脾肿大18例,轻度腹水12例。结果:本组30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20例仅行胆囊造瘘,8例行胆囊造瘘及胆道冲洗,2例行胆道造影后未予其他治疗。术后使用抗生素15例,激素22例,保肝及利胆药30例,丙种球蛋白9例。本组获随访40~288周。术后6个月内黄疸消退21例;未消退9例,其中4例出现并发症,包括术后皮肤瘙痒3例(其中1例伴生长迟缓),贫血1例。根据术后6个月内是否退黄(黄疸消退,总胆红素≤20 μmol/L),生长发育是否达标,是否伴有并发症,将患儿分为预后良好组(21例)和预后不良组(9例)。胆道造影检查示预后良好组出现肝细胞变性6例,点状坏死3例;预后不良组出现肝细胞变性8例,点状坏死7例,两组上述指标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04和0.002)。 结论:BH为罕见疾病,通过胆道造影及肝活检诊断,主要治疗方法为外科手术及术后辅助用药,手术包括胆囊造瘘及胆道冲洗,总体预后良好,预后不良与肝损伤程度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连续喂养方案对早产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究早产儿实施连续喂养方法对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82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其出生时间均在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依据喂养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早产儿实施间歇喂养方法,观察组早产儿实施连续喂养方法。比较2组黄疸消退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喂养前、喂养6个月后2组早产儿血清生长激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喂养6个月后2组早产儿智力发育指数(MDI)以及运动发育指数(PDI);体质量、头围以及身高情况;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早产儿黄疸消退时间为(8.01 ± 1.52) d,住院时间(28.41 ± 3.57) d,均短于对照组的(10.28 ± 2.29)、(36.19 ± 6.47) 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5.288、6.741, P<0.01)。对照组与观察组早产儿喂养前在血清生长激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值为0.160、0.075, P>0.05);喂养6个月后观察组早产儿在血清生长激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t值为6.895、19.537, P<0.01)。喂养6个月后观察组早产儿MDI指数是115.26 ± 7.93、PDI指数是107.64 ± 8.66,均高于对照组的96.17 ± 13.57、94.52 ± 10.89( t值为7.777、6.038, P<0.01)。观察组早产儿喂养6个月后体质量、头围以及身高增长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t值为7.590、10.124、15.661, P<0.05)。观察组早产儿在院内感染、多次呼吸暂停、胃潴留、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方面不良反应率均低于对照组( χ2值为5.399~21.006, P<0.05)。 结论:对早产儿实施连续喂养方法可显著提升其机体生长激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有利于其机体生长发育,同时还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缩短早产儿住院时间,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新生儿护理预警机制对新生儿黄疸症状改善及家长满意度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新生儿护理预警机制对新生儿黄疸症状改善及家长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4月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黄疸新生患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护理预警机制干预。比较两组患儿干预前后的黄疸症状改善情况和家长满意度。结果:给予新生儿护理预警机制进行干预后,观察组患儿的黄疸消退时间,胎便转黄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且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治疗效果、医疗环境及护士态度的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对新生黄疸患儿给予预警护理,能有效改善患儿的黄疸症状,并提升患儿家属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和使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行为护理干预对母乳喂养率的影响及新生儿黄疸的护理效果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分析行为护理干预对母乳喂养率的影响及新生儿黄疸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7年5月至2019年6月妇产科接收的新生儿562例进行研究,按照护理实施标准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8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妇产科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开展行为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新生儿母乳喂养情况及黄疸异常发生率、出生后1个月内的血清胆红素平均水平以及新生儿家属对医院护理服务的满意率。结果:观察组的纯母乳喂养率和纯母乳喂养的持续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黄疸异常发生率3.91%与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1.07%都明显低于对照组11.39%、7.83%,观察组的黄疸消退时间(7.28±1.03) h也明显比对照组(10.35±2.12) h短,观察组新生儿出生后1个月内血清胆红素平均水平的控制总有效率97.15%明显高于对照组83.27%,观察组新生儿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态度满意率97.86%与护理操作技巧满意率92.17%都高于对照组82.21%、78.65%,组间差异都具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行为干预护理能够明显提高新生儿的母乳喂养率,使得母乳喂养的持续时间更久,同时降低了新生儿黄疸异常发生率与血清胆红素平均水平,提高了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抚触按摩联合早期游泳对新生儿黄疸患儿黄疸指数及胆红素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抚触按摩联合早期游泳对新生儿黄疸患儿黄疸指数及胆红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3月该院收治的新生儿黄疸患儿17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档案抽签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8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抚触按摩联合早期游泳干预,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前后的黄疸指数、胆红素水平、首次排便时间、胎便转黄时间、黄疸消退时间、患儿家长的满意度情况。结果:实施抚触按摩联合早期游泳干预后,研究组患儿的黄疸指数、胆红素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研究组患儿的首次排便时间、胎便转黄时间、黄疸消退时间、家长对护理工作满意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 P<0.05)。 结论:抚触按摩联合早期游泳干预应用于新生儿黄疸护理中,可显著加快患儿的排便时间,降低其黄疸指数及胆红素水平,加快黄疸的消退速度,促进新生儿健康成长,提升家长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