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轻医师应将医德思维培养成为执业习惯
编辑人员丨6天前
随着医疗制度和卫生体制改革的逐年推进,临床医疗实践中可能出现一些不规范的医疗行为,如医疗技术滥用、过度医疗盛行、医患沟通不畅等,这些行为可能会导致医患纠纷。为了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和伤害,年轻医师的教育需要加强对医疗风险意识的培养,让年轻医师了解职业法律风险,增强防范意识。为此,需要更新观念,制订系统化的医疗人文教学计划,强化教师的医疗风险意识,开设医德医规通识课程,做好年轻医师的医德医规培训。同时,需要将实际案例分析融入临床教学,增强年轻医师的医德医规教育,让医德思维成为一种执业习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细节化结合强化安全管理在消毒供应室护理质量改善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究细节化结合强化安全管理在消毒供应室护理质量改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9月作为研究时间截点,选取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2021年10月至2022年2月未实施细节管理模式前17名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纳入实施前,选取2022年3~9月实施细节管理模式后17名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纳入实施后(与实施前为同一批人员)。对比实施前后护理质量、医疗器械消毒灭菌水平、医疗器械管理质量、医疗器械使用满意度。结果:实施后沟通交流能力、风险识别能力、安全防范意识、去污区、无菌物品存放区、检查包装及灭菌区、损坏、清洗、包装、发放时间、器械性能、准备充分程度评分均显著优于实施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细节化结合强化安全管理可提高消毒供应室护理质量,改善医疗器械消毒灭菌情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精细化作业流程重组护理在消毒供应中心的价值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究精细化作业流程重组护理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山西白求恩医院消毒供应中心2019年4月至2020年12月在职工作员人员23名,分为管理前(2019年4月至2020年3月)和管理后(2020年4月至2020年12月),管理前实施传统护理管理模式,管理后实施精细化作业流程重组护理管理模式,对两组工作人员专业素养、管理质量、物品合格率及不良事件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管理后,操作规范性、专业理论知识、消毒清洗及灭菌包装等得分高于管理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与管理前相比,管理后工作人员在安全识别水平、环境管理、风险防范意识、回收发放质量及服务质量方面得分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管理后,分类清洗、物品消毒、灭菌等合格率高于管理前;漏放化学指示卡、记录缺失等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采取精细化作业流程重组护理管理模式,可以强化工作人员专业素养水平及工作质量,提高消毒供应室物品消毒灭菌率,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某大型公立医院财会监督视角下的结余药品管理实践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结余药品在各级医院中普遍存在,是药品管理的难点,存在合规风险。为规范结余药品管理,提高医疗资源使用效率,2023年5月,某大型三级医院开展了财会监督视角下结余药品管理实践。通过对结余药品流转全过程进行风险分析,结合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建设要求,从结余药品财务管理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表单化、表单信息化和信息公开化5个层面进行深入探索,初步实现了结余药品源头可控、流转管控、记录完整和核算准确的全过程管控,有效防范了结余药品管理潜在风险。该实践可为其他医院强化结余药品内部控制管理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流程共识精细化管理联合强化风险防范在新生儿黄疸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流程共识精细化管理联合强化风险防范在新生儿黄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22年1月于济南市儿童医院接受外周动静脉置管同步换血术的新生儿黄疸患儿80例为研究对象,入选患儿均符合换血指征,根据护理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以上基础上实施基于流程共识的精细化管理联合强化风险防范。比较两组手术治疗情况与干预前后胆红素水平的变化,并对两组家属满意度进行客观性评价。结果:观察组换血时间及黄疸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但换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两组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间接胆红素(Indirect Bilirubin,IBiL)、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DBiL)较干预前低,且观察组各项胆红素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随访记录治疗后家属满意度发现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外周动静脉置管同步换血术中给予患儿基于流程共识的精细化管理联合强化风险防范干预,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手术有效性,缩短退黄时间,改善血清胆红素水平,且家属满意度较高,临床安全性及可控性较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影像学检查院内感染防控管理: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推荐意见(第一版)
编辑人员丨6天前
2019年12月在湖北省武汉市出现的不明原因肺炎疾病,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将其命名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影像学是临床诊断COVID-19的重要指标,放射科技师与护士直接面对患者,处于抗疫第一线,感染风险大。为进一步规范全国COVID-19影像检查的院内感染防控,保护医患安全,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牵头组织全国委员和国内相关医院专家讨论编写了本推荐意见。本推荐意见阐述了放射科抗击COVID-19疫情中的应急管理,分区检查,个人防护用品规范使用的培训、考核与督查等内容,同时阐述了放射技师需要学习并掌握COVID-19的典型影像学表现,不同疾病患者同时检查的流程优化和消毒规范,旨在指导放射科技师面对疫情强化防范意识,做好自我防护,且针对不同的设备配置客观条件和待检者规范有序进行影像检查,预防院内交叉感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研究者发起的超范围临床研究管理策略探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通过分析研究者发起的超范围临床研究(即超范围IIT)存在的问题与风险因素,提出对策建议,为提升项目规范性和质量、防范研究风险提供借鉴。方法:通过文献分析与实地调研等方法,结合自身工作体会,对医院超范围IIT科研监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分析,提出对策建议。结果:通过梳理分析发现,当前我国超范围IIT研究面临管理法规不健全、医疗卫生机构IIT管理组织体系不完善、研究方案科学性不5、伦理审查不充分和研究经费不足5个方面的问题。结论:超范围IIT对促进医药创新有重要意义,做好此类项目的规范管理,需要监管部门、医疗机构和伦理委员会的多方努力,也需要研究者不断提高认识和研究能力,推动IIT有序、高质量快速发展。通过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五个方面的对策建议:国家层面尽快总结各地实践经验,完善IIT管理法规和技术指南;医疗机构设立临床研究设计指导部门、强化科学性审查;伦理委员会制定超范围IIT项目的伦理审查标准与流程,提高审查能力;医院建立常态化临床研究培训机制;拓展和规范IIT经费筹措渠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肿瘤领域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提出提高医疗机构内肿瘤领域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项目质量的相关措施建议。方法:通过文献研究、比较研究结合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项目实施与管理实践,分析医疗机构内肿瘤领域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现状及项目管理面临的挑战。结果:肿瘤领域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开始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因资金不足、缺乏有效监管导致其质量相对企业申办的临床研究较差,面临着缺少临床研究专业人才、部分机构伦理审查不规范、临床研究经费不足、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等4个方面挑战。结论:各医疗机构应立足于肿瘤相关临床研究实际需求,加强人才培养、建立电子化信息管理平台、加大项目支持力度、强化科研监管、深化风险防范意识,提高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手术室护士对高危药品认知现状与影响因素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对高危药品认知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广东省中山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手术室符合纳入标准的151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手术室护士一般人口资料、自制手术室护士高危药品认知问卷进行横断面调查,了解手术室护士人口学特征与其对高危药品认知现状,采用单因素分析与多元线性回归相结合来分析手术室护理人员对高危药品认知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手术室护士高危药品认知问卷得分为(23.68±2.34)分,处于中等水平;影响因素有:年龄、高危药品知识培训、职称、学历、工作年限、与同行交流。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高危药品知识培训、职称、学历、工作年限为影响手术室护士高危药品认知的独立因素。结论:手术室护士对高危药品认知水平处于中等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护理部及科室领导应引起重视,根据需求构建最合适的培训方案,加强手术室护士对高危药品认知培训,强化护理人员的风险识别能力和防范意识,提高其对高危药品的管理质量,保障手术患者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智能医疗算法应用风险及法治策略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人工智能算法凭借其独特技术优势和运行逻辑,在医疗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由于人工智能算法的"黑箱"特性及其安全缺陷,智能医疗算法应用中存在医务人员主体地位、诊疗知情同意权、健康公平性和健康信息安全性的异化风险,同时,在风险规制过程中面临法律主体责任难认定、因果关系链条不完整、法律法规场景化规制滞后和健康信息保护难度大等困境。为防范医疗智能算法权力异化,促进智能医疗良性发展,笔者建议应坚持医疗算法底层逻辑中工具属性的嵌入,增强医疗算法的可解释性,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并强化智能医疗算法风险监管机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