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循证理念为导向的疼痛干预对胆囊结石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观察以循证理念为导向的疼痛干预对胆囊结石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医院收治的84例胆囊结石患者分为2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以循证理念为导向的疼痛干预.比较2组患者术后不同时点疼痛、睡眠状况、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24 h、48 h、72 h VA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术后第3d、5d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以循证理念为导向的疼痛干预可改善胆囊结石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提高睡眠质量,利于临床护理满意度的提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耳穴压豆联合复方桐叶烧伤油对包皮环切术患者围术期焦虑和疼痛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联合复方桐叶烧伤油对包皮环切术患者围手术期焦虑及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 年8 月至2023 年11 月在我院使用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进行包皮环切手术治疗的100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 例.对照组予包皮环切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予耳穴压豆联合复方桐叶烧伤油干预(术前1d给予耳穴压豆,术后给予复方桐叶烧伤油纱布包扎).比较两组患者未采取任何干预前、术前30 min、术后24 h、术后10d焦虑评分,以及术后24h疼痛评分、首次换药疼痛评分、睡眠觉醒次数、并发症的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等.结果:两组干预前焦虑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前30 min、术后24 h、术后10d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24h疼痛评分、首次换药疼痛评分、睡眠觉醒次数均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压豆联合复方桐叶烧伤油在包皮环切术患者中的应用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降低包皮环切术后切口疼痛,提高患者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时机理论的分阶段干预对舌癌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探讨基于时机理论的分阶段干预对舌癌术后患者预后结局的影响,旨在为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颌面外科行手术治疗的60例舌癌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基于时机理论的分阶段护理,均干预至患者出院后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功能康复程度(吞咽功能、语音清晰度、颈肩功能)及情绪状态.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FACT-H&N)、洼田饮水试验结果、语音清晰度、颈肩功能评分(CMS)及焦虑抑郁评分(HADS)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时机理论的分阶段干预方案能帮助舌癌患者改善生活质量、促进术后功能恢复、减轻负性情绪,有助于加速康复进程、促进患者预后改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切除的护理配合体会
编辑人员丨1天前
随着现代医学装备的发展,国内外甲状腺疾病的诊疗技术得到快速提高.对于甲状腺结节、甲状腺肿瘤的治疗,外科手术仍是最重要的治疗手段[1].自1997 年Hüscher等[2]报道了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此后微创无瘢痕的理念在甲状腺外科受到关注,目前国内腔镜甲状腺手术路径主要包括胸乳入路、经口入路、腋窝入路、锁骨下入路及机器人手术等[3-6].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全程护理优化方案对内镜下行内痔套扎术围手术期患者疼痛指数、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分析镜下行内痔套扎术围手术期应用全程护理优化方案对患者疼痛指数、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收集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70例内镜下行内痔套扎术治疗的内痔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围手术期干预方式差异分为对照组(常规干预)与观察组(全程护理优化方案干预),每组35例.记录并对比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创面愈合时间、疼痛情况[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生活质量[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I-74)]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肛门坠胀感、水肿、术后出血、尿潴留].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2组术后24 h 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 d、7 d 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干预前生活质量四个维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四个维度评分均提高,观察组干预后物质生活、躯体、心理以及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22%,对照组为4.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结论 内镜下行内痔套扎术围手术期应用全程护理优化方案可降低患者疼痛指数及并发症发生率,同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护理学导论课程知识图谱的构建与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构建护理学导论课程知识图谱并进行初步应用.方法 针对护理学导论课程知识体系的整合构建问题,借助知识图谱技术,开展护理学导论课程知识图谱设计与构建;并初步应用于2022级298名护理本科生的教学,从知识点学习人均总时长、已完成内容掌握度、课程满意度、理论成绩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护理学导论课程知识图谱包括认知与理解护理、护理工作思维与方法、护理相关理论与模式3个主题、8个子主题、90个知识主题,涵盖5种知识关系类别.298名学生知识点人均学习总时长20.8 h,84.9%的学生内容掌握度达标,90.3%的学生对课程知识图谱总体评价为非常满意,88.6%的学生对知识图谱课程内容呈现形式评价为非常满意,79.9%的学生对知识图谱学习方法与形式评价为非常满意.2022级学生课程理论考核成绩高于2020级学生(P<0.05).结论 课程知识图谱是线上线下结合教学模式的强有力支撑,以此开展的线上线下结合式教学有利于打造"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形态,帮助学生构建课程知识体系,优化教学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住院患儿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及验证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构建住院患儿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风险预测模型,并验证模型的预测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2年1月—2023年7月在武汉市某三级甲等儿童专科医院住院且发生VTE的62例患儿作为VTE组,按照1∶4的比例选择同时间段在同科室住院且未发生VTE的248例患儿作为非VTE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风险预测模型,采用Hosmer-Lemeshow检验和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别检验模型的拟合优度及预测效果,采用Bootstrap自助法重抽样1 000次对模型进行内部验证.结果 研究期间,VTE发生率为0.4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ICC留置时长≥3 d、留置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化疗、ICU住院时长≥4 d、制动时长>72 h是住院患儿发生VTE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Hosmer-Lemeshow检验结果显示,x2=5.291,P=0.152.Bootstrap自助法重抽样结果显示,模型的灵敏度为0.857,特异度为0.218,ROC曲线下面积为0.823.结论 该研究构建的住院患儿VTE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可为护理人员早期识别VTE高风险患儿、及时采取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无缝隙护理在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术后护理中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无缝隙护理应用在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术后护理中的效果。方法:2018年1月至2020年2月山东大学第二医院一共收治200例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并按照随机抽样法将20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例术后给予基础护理干预,观察组100例术后给予无缝隙护理,获取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术后疼痛评分以及术后JOA评分、Barthel评分、HAMA评分、HAMD评分,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数据包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尿路感染、肺部感染、压疮、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5.0%小于对照组1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术后意识清醒时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术后12 h、术后24 h、术后3 d、术后7 d的疼痛评分低于术后意识清醒时;观察组术后12 h、术后24 h、术后3 d、术后7 d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术后当天的JOA评分、Barthe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术后1月的JOA评分、Barthel评分显著高于术后当天;观察组术后1月的JOA评分、Barthe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术后当天的HAMA评分、HAMD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两组术后1月的HAMA评分、HAMD评分显著高于低于术后当天;观察组术后1月的HAMA评分、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术后实施无缝隙护理,可有效减少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患者的术后骨折疼痛,可改善患者的术后腰椎功能与自理能力,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缩短接台手术术前禁饮食时间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的多学科协作模式对缩短接台手术术前禁饮食时间的应用效果,为接台手术术前禁饮食方案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青岛市市立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共计384例接台手术患者的临床信息,以实施传统术前禁饮食方案的患者作为对照组(156例);实施ERAS理念下多学科协作模式护理的患者作为试验组(228例),试验组按照ERAS指南制订围手术期禁饮食流程,并按照流程对试验组患者进行围手术期饮食管理。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术前实际禁饮食时间、术前饥饿程度、口渴发生率、胰岛素抵抗指数、临时停台率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术前禁饮食时间(4.01 ± 1.55)h,短于对照组的(10.12 ± 1.57)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1.65, P<0.01);试验组术前口渴、饥饿发生率分别为13.2%(30/228)、11.8%(27/228),低于对照组的89.7%(140/156)、87.2%(136/1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值为220.20、215.20, P<0.01);试验组术后1、3 d胰岛素抵抗指数分别为1.85 ± 0.43、1.52 ± 0.61,低于对照组的1.99 ± 0.51、1.67 ± 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2.90、-2.56, P<0.05);试验组的临时停台率为1.75%(4/228),少于对照组的7.69%(12/1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值为8.19, P<0.01)。 结论:应用ERAS理念的多学科协作模式可有效缩短接台手术患者术前禁饮食时间,降低胰岛素抵抗水平,减少术前饥饿、口渴的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循证构建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的康复锻炼方案及实证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基于循证方法构建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康复锻炼方案,实证研究评价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康复锻炼方案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循证确定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锻炼方案,选择2019年1—8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运动医学与成人重建外科收治的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干预组给予循证建立的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康复锻炼方案,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分别记录术后疼痛评分、手术前后膝关节活动度以及术后膝关节Lysholm评分。结果:对检索的1 535条文献进行筛选和排除,基于循证方法最终确定6篇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制订了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康复锻炼方案。干预组术后12、24 h疼痛评分分别为1(0~2)、1(1~3)分,对照组分别为2(1~3)、3(1~3)分,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Z值为4.955、6.489,均 P<0.001)。干预组患者术后2、4、6、12周膝关节活动度分别为(61.6 ± 5.1)°、(85.3 ± 6.6)°、(114.6 ± 5.2)°、(127.6 ± 3.4)°,对照组分别为(54.9 ± 4.6)°、(71.0 ± 8.8)°、(105.1 ± 5.9)°、(115.8 ± 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6.209~14.138,均 P<0.001)。干预组患者术后6、8、12周膝关节Lysholm评分分别为(58.8 ± 3.7)、(71.1 ± 3.1)、(84.3 ± 3.7)分,对照组分别为(56.0 ± 3.4)、(65.4 ± 4.3)、(75.6 ± 3.0)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3.511、6.867、11.439,均 P<0.001)。 结论:本研究基于循证构建了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康复锻炼方案,能够减轻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疼痛;改善膝关节活动度和术后膝关节恢复情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