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mega-3脂肪酸在骨科疾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近年来深海鱼油作为一种常见的营养保健品,其消费市场展现出强势的增长,随之而来的是大量对其主要的有效成分——omega-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本文将主要对omega-3在骨科疾病中的研究进展及应用进行综述。omega-3以其在抗炎、抗氧化、稳定细胞膜、调节代谢等多靶点、多器官的综合治疗优势,以及保健药品日常服用的预防属性,在骨质疏松、骨关节炎、脊柱脊髓损伤等多种急性、慢性骨科疾病中展现出良好的预防和治疗潜力。尤其是脂肪酸受体GPR120识别脂肪酸中不同单双键的位置,从而耦联下游不同效应器蛋白,以及omega-3激活GPR120-Gs信号通路的相关研究进展,进一步加快了高亲和力鱼油替代品的研发进程及其在骨科疾病中的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重症急性胰腺炎与肠内营养
编辑人员丨5天前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病死率高,特有的高代谢和过度炎症反应状态显现营养治疗的重要性和特殊性。肠内营养(EN)是SAP患者首要的营养治疗方法,许多证据支持其早期应用以改善临床结局,但在EN启动时机、喂养部位和配方选择等方面,目前尚未达成一致意见。文中回顾了SAP EN研究的最新进展,结合临床实践认为,EN是SAP患者首选和重要的营养治疗方法;血流动力学基本稳定后及时启动EN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收益,而不应局限在24 h或48 h。经胃喂养或口服是目前SAP患者EN途径的趋势,出现胃排空障碍等情况后,可选择鼻空肠喂养。SAP早期EN可选择整蛋白(不含膳食纤维)的标准制剂,是否添加益生菌或免疫营养素(谷氨酰胺、ω-3脂肪酸)尚缺乏足够的证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孟德尔随机化分析欧洲人群ω-3脂肪酸与近视风险之间的因果关系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应用孟德尔随机化(MR)分析方法,探讨欧洲人群ω-3脂肪酸与近视风险之间的因果关系,并评估脂联素在ω-3脂肪酸与近视之间的潜在介导作用。方法::于2024年2—4月,利用大规模全基因组关联研究的汇总数据,选择特定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作为ω-3脂肪酸和脂联素水平的遗传工具变量,使用逆方差加权法(IVW)、MR-Egger回归、加权中位数法这3种MR分析方法进行分析。为保证结果稳健性,进一步运用Cochran Q检验、Radial-MR径向回归和MR多态性残差和离群值(MR-PRESSO)法、MR-Egger截距检验、"留一法"分析以及构建可视化漏斗图等方法对遗传工具变量的异质性、水平多效性进行评估。 结果::IVW分析表明血清ω-3脂肪酸水平与近视风险呈明显的负相关性( OR=0.99,95% CI:0.99~1.00, P<0.001);血清ω-3脂肪酸水平与脂联素水平呈明显的正相关性( OR=1.07,95% CI:1.00~1.15, P=0.041);脂联素水平与近视呈明显的负相关性( OR=0.99,95% CI:0.98~0.99, P<0.001)。Cochran Q检验、Radial-MR径向回归和MR-PRESSO法、MR-Egger截距检验、"留一法"分析以及漏斗图均验证了以上结果的稳健性。介导效应分析结果显示,脂联素在ω-3脂肪酸与近视风险的因果关系中起部分介导作用(7%)。 结论::MR分析方法表明,ω-3脂肪酸水平升高会降低近视风险,脂联素在这一因果联系中存在部分介导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长期摄入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POCD小鼠海马小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评价长期摄入ω-3多不饱和脂肪酸(ω-3 PUFAs)对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小鼠海马小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C57BL/6小鼠96只,8周龄,体重18~24 g,按照体重分层,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 n=24):对照饲料组(C组)、ω-3 PUFAs组(ω组)、对照饲料+POCD组(C+P组)和ω-3 PUFAs+POCD组(ω+P组)。ω组和ω+P组给予特制ω-3 PUFAs饲料[二十二碳六烯酸(DHA)0.14 g/100 g,二十碳五烯酸(EPA)0.03 g/100 g]喂养12周,C组和C+P组给予对照饲料喂养12周。12周喂养结束后,采用异氟烷麻醉下行胫骨骨折手术的方法制备小鼠POCD模型。造模后第1和3天进行条件恐惧实验和Y迷宫实验。在行为学测试结束后处死小鼠取海马组织,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DHA和EPA含量,免疫荧光染色法测定Iba-1阳性小胶质细胞密度,Western blot法检测成熟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mBDNF)和前体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pro-BDNF)的表达,ELISA法测定IL-1β和IL-6含量。 结果:与C组比较,ω组海马DHA和EPA含量升高,场景恐惧测试僵直时间百分比增加,mBDNF/pro-BDNF比值升高( P<0.05),轮替正确率、海马Iba-1阳性小胶质细胞密度、IL-1β和IL-6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C+P组小鼠DHA与EPA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第1和3天场景恐惧测试僵直时间百分比和轮替正确率减少,海马Iba-1阳性小胶质细胞密度增加,IL-1β和IL-6含量升高,mBDNF/pro-BDNF比值降低( P<0.05);与C+P组比较,ω+P组海马DHA和EPA含量升高,术后第1和3天场景恐惧测试僵直时间百分比和轮替正确率升高,海马Iba-1阳性小胶质细胞密度减少,海马IL-1β和IL-6含量降低,mBDNF/pro-BDNF比值增加( P<0.05)。 结论:长期摄入ω-3 PUFAs可改善POCD小鼠认知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海马小胶质细胞活化,减轻炎症反应,从而升高mBDNF/pro-BDNF比值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与缺血性卒中
编辑人员丨5天前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是一类主要来源于深海鱼类的营养物质,其在心脑血管病中的作用已进行过广泛研究。文章对ω-3多不饱和脂肪酸与缺血性卒中发病风险和转归的相关性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ω3-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改善早期过度营养导致的大鼠成年期代谢异常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索ω3-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ω3-PUFA)膳食干预对早期过度营养大鼠成年期白色脂肪组织线粒体功能的影响和机制。方法:应用小窝鼠模型,形成营养过度组(SL组,3只/窝)或正常营养组(NL组,10只/窝),断奶后给予正常饮食或ω3-PUFA饮食(SL-FO组),喂养至13周。定期测量大鼠摄食量、体重和直肠温度,13周进行动物能量代谢监测;分别于3周、13周处死,收集皮下脂肪组织。分离小鼠腹股沟皮下前脂肪细胞诱导分化,并在分化晚期给予50 μmol/L二十碳五烯酸(EPA)干预48 h。检测脂肪组织和脂肪细胞线粒体相关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以及线粒体拷贝数和细胞耗氧率。结果:3周时,SL组大鼠体重、摄食量、脂肪细胞面积均大于NL组,体温低于NL组并持续到13周;13周时,SL组大鼠耗氧量、CO 2产出量、产热量均低于NL组;同时3周和13周脂肪组织的线粒体功能相关基因解耦联蛋白1(UCP1)、肉毒碱棕榈酰转移酶1(CPT1)、沉默信息调节蛋白1(SIRT1)及线粒体生物合成调控基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表达均显著降低( P<0.05)。断乳后ω3-PUFA膳食能减低SL大鼠体重增加,提高白色脂肪UCP1蛋白表达,恢复能量代谢水平和线粒体功能相关基因表达。体外EPA干预,脂肪细胞线粒体拷贝数增加,线粒体生物合成和功能相关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提高,线粒体基础耗氧率和质子漏增加( P<0.05)。 结论:ω3-PUFA能改善因早期过度营养而降低的大鼠皮下白色脂肪线粒体功能和生物合成,可能是鱼油膳食阻止早期过度营养程序化,恢复产热代谢的重要机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睑板腺功能障碍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睑板腺功能障碍(MGD)是一种慢性、弥漫性睑板腺异常,其病因众多,发病机制复杂且患病率高,已经成为临床上常见的眼表疾病之一。MGD的治疗是近年来临床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主要包括改善生活方式、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其中药物治疗占重要地位。按照作用机制可将治疗MGD的药物大致分为3大类:第1类是改善泪液质量和泪膜稳定性的药物,包括人工泪液和眼表润滑剂、促泌剂(促进脂质、水液以及黏蛋白分泌)和雄激素等;第2类是改善眼表微环境的药物,包括局部及全身应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类滴眼液、非甾体类抗炎药、免疫抑制剂、除螨药物等;第3类是营养补充剂和神经保护剂,包括维生素D3、ω-3脂肪酸、自体血清等。本文就目前临床常用及研究较多的MGD治疗药物进行综述,为MGD临床治疗和研究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患者的脂肪酸代谢谱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患者的脂肪酸代谢谱特征。方法: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分泌科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测量研究对象的身高、体重并计算体重指数(BMI),检测其空腹血糖(FPG)、空腹血胰岛素(FINS)并计算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检测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甘油三酯(TG)、棕榈油酸、二十碳五烯酸、二十二碳六烯酸、花生四烯酸、亚油酸、总omega-3、总omega-6。依据肝脏超声检查及瞬时弹性成像技术检测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A组(单纯T2DM组)、B组(T2DM合并脂肪肝组)、C组(T2DM合并肝纤维化组)。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Kruskal-Wallis H检验、 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脂肪酸与各指标的相关性,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T2DM合并MAFLD的影响因素。 结果:共纳入T2DM患者426例。其中,A组165例,B组170例,C组91例。与A组比较,B、C 2组的BMI、HOMA-IR、TG、FINS、棕榈油酸均升高,IGF-1、二十碳五烯酸、二十二碳六烯酸、花生四烯酸、亚油酸、总omega-3、总omega-6均降低( P<0.05);与B组比较,C组的BMI、HOMA-IR均升高,IGF-1、亚油酸、总omega-6均降低( 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棕榈油酸与BMI呈正相关( r=0.174, P<0.001),亚油酸( r=-0.121, P=0.012)、总omega-6( r=-0.108, P=0.026)与BMI均呈负相关;二十碳五烯酸与HOMA-IR呈负相关( r=-0.109, P=0.02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TG、FINS、HOMA-IR、IGF-1为T2DM合并MAFLD的影响因素。 结论:T2DM合并MAFLD患者的omega-3和omega-6脂肪酸水平降低,其中,omega-3系列中以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omega-6系列中以亚油酸和花生四烯酸为代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血清ω3多不饱和脂肪酸水平与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相关性的回顾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回顾性分析血清ω3多不饱和脂肪酸(ω3-PUFAs)与脑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的相关性,探讨ω3-PUFAs在辅助诊断与评价PSC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3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科、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首次脑卒中患者77例,收集其临床资料,采用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标准将患者分为PSCI组(43例)和非PSCI组(34例),通过病例资料、相关血清ω3-PUFAs检验报告,统计分析两组患者血清ω3-PUFAs水平的差异,检验血清ω3-PUFAs主要组成成分α亚麻酸(ALA)、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总值与MMSE评分之间的相关性,探讨PSCI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PSCI组患者的ALA[5.00(3.42,7.56)μmol/L]、EPA[0.50(0.40,0.75)μmol/L]、DHA[2.86(2.11,3.30)μmol/L]、总值[8.93(6.47,10.83)μmol/L]均明显低于非PSC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DHA水平与脑卒中患者的MMSE评分呈弱正相关性( rs=0.320, 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DHA水平较低是发生PSCI的危险因素( P<0.05,OR=0.554,95%CI为0.368~0.835)。 结论:PSCI患者的血清ω3-PUFAs水平低于脑卒中后非认知障碍患者,血清DHA水平与MMSE评分呈弱正相关性,较低的血清DHA水平是发生PSCI的独立风险因素,ω3-PUFAs在辅助诊断与评价PSCI方面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随机对照临床研究中长链n-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肌肉重量和肌肉力量影响的荟萃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通过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探讨口服n-3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PUFA)补充剂或含n-3 PUFA的肠内营养制剂对肌肉重量和力量的改善作用。方法:检索Cochrane Library database、MEDLINE、EMBASE、CENTRAL、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限为数据库建立至2022年6月20日。纳入所有使用n-3 PUFA(包括口服鱼油胶囊、纯鱼油或口服营养补充剂)干预超过4周且受试者年龄≥18岁的随机对照研究,使用RevMan5.4软件进行荟萃分析。采用平均差异或标准化平均差异和95%置信区间来评估集合效应。使用Cochrane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结果:根据纳排标准共纳入27项研究,包括肿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肾衰竭透析状态等疾病人群以及健康人群。风险评估为“低到高质量”。荟萃分析结果发现,相较于对照组,n-3 PUFA补充剂对无运动干预人群的肌肉重量维持有更好的效果,但对总体人群的肌肉重量和握力无显著改善。根据健康或疾病状态、干预时间、干预方式、剂量、偏倚风险进行亚组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n-3 PUFA补充剂对中上臂围和下肢力量的促进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MD=0.8,95% CI:0.26~1.34, P=0.005; SMD=0.45,95% CI:0.21~0.69, P=0.0002)。 结论:口服n-3 PUFA补充剂不增加健康或疾病人群肌肉重量,但可改善中上臂围和下肢力量。纳入的研究样本量偏小,且具有明显的异质性,限制了结果向临床转化的实践意义,需根据不同人群具体分析。未来需要进行大样本量的随机对照研究来进一步探索n-3 PUFA对肌肉重量和肌肉力量的作用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