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腓骨肌萎缩症中国患者MFN2、BSCL2及LRSAM1基因突变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夏科-马里-图斯病/腓骨肌萎缩症(Charcot-Marie-Tooth disease,CMT)是临床和遗传异质性较强的遗传性周围神经病,患病率约为1/2 500。本研究旨在对携带MFN2、BSCL2以及LRSAM1突变中国患者的临床及基因突变特点进行分析。方法:收集2012年12月至2020年3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内科临床诊断为CMT的患者共206例,对其进行病史采集、神经系统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神经传导检查(nerve conduction studies,NCS)以及高通量核苷酸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临床诊断为CMT的206例中,MFN2突变10例,男性7例、女性3例,其中2例有阳性家族史,并发现3个未报道突变:c.475-2A>G(剪切突变);c.687dupA(p.E230Rfs*16)和 c.558dupT(p.S186fs);BSCL2突变4例:c.461C>G(p.S154W)、c.461C>T(p.S154L)、c.1309G>C(p.A437P)和c.845C>T(p.A282V),其中c.1309G>C(p.A437P)和c.845C>T(p.A282V)为未报道突变;LRSAM1未报道突变2例:c.1930G>T(p.G644C)和c.1178T>A(p.L393Q)。结论:本研究通过对临床诊断为CMT患者进行高通量靶向测序,发现了MFN2、BSCL2和LRSAM1未报道突变,拓展了中国人群CMT这一疾病的基因谱。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BSCL2基因突变导致先天性全身性脂肪营养不良综合征一家系临床特点及基因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通过研究一先天性全身性脂肪营养不良综合征2型家系的临床特点及基因分析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对1例遗传性全身性脂肪营养不良综合征的患者及其家庭成员的临床表现、生化结果及影像学进行分析,同时使用全外显子测序分析其可能致病基因,再使用Sanger验证分析该致病基因结果。结果:先证者出生后即出现消瘦、全身脂肪萎缩,早期即出现肝功能损害、严重三酰甘油血症、严重黑棘皮征等表现。血瘦素水平明显低下,全外显子测序及Sanger测序均提示BSCL2基因(反向)第5号外显子上发生了插入突变,该位点由TTC突变为TCGGTC,造成182位谷氨酸被天冬氨酸和精氨酸替换。先证者为纯合突变,先证者父亲、母亲及哥哥BSCL2基因检测到同种类型杂合突变。结论:BSCL2基因的第5外显子c.545_546insCCG突变导致了遗传性全身性脂肪营养不良综合征2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合并BSCL2基因和SQSTM1基因突变的亨廷顿病的家系报道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探讨、总结1个合并多基因突变的汉族家系亨廷顿病的诊治过程,希望通过本报道丰富临床医生对亨廷顿病的认识和提升对该病的诊治能力.方法 回顾分析亨廷顿舞蹈病的一汉族家系的诊治过程.结果 患者临床表现行动缓慢、反应迟钝、全身不自主抽动,美多芭冲击试验阳性,美多芭治疗效果好;全外显子基因测序提示HTT基因突变合并BSCL2(c.128G>A)和SQSTM1(c.296G>A)突变.结论 患者临床表现行动缓慢、反应迟钝、全身不自主抽动,同时美多芭冲击试验阳性,要警惕亨廷顿病的可能,同时要想到可能是非单纯HTT基因突变;亨廷顿病合并不典型帕金森病是由HTT基因、BSCL2基因和SQSTM1基因突变共同致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BSCL2基因突变致先天性全身脂肪营养不良3例病例报告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1 病例资料例 1:男,1 岁,G1P1,足月剖宫产,出生体重 3.2 kg、身长47 cm. 1 月龄时发现全身脂肪缺失,头发浓密. 3 月龄出现倒三角脸,颈部、腋窝色素沉着,四肢及背部体毛增多增粗(图 1A和C),体格检查和超声结果均显示肝大,实验室检查显示肝功能异常( AST 73 U·L-1, ALT 116 U·L-1),血清TG升高(22.2 mmol·L-1),空腹胰岛素升高(115 mIU·L-1),多次查空腹血糖值偏高(15. 7 ~ 21. 0 mmol·L-1). 1 岁时超声检查提示肝大(肝右叶斜径 118 mm)、脾大(脾长径 95 mm).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
肢体乏力10余年——远端型遗传性运动神经病
编辑人员丨2023/8/12
远端型遗传性运动神经病(distal hereditary motor neuropathy,dHMN)是罕见的遗传性周围神经病,由于其发病率低,临床表现异质性强,临床易误诊或漏诊.本文报告1例可疑远端型遗传性运动神经病.患者发病十年,以隐匿性肢体无力起病,伴有肌肉萎缩,无感觉异常,神经科查体及神经电生理检查均提示为远端对称性运动纤维轴索损害,详细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及神经电生理检查特点,符合远端型遗传性运动神经病的特点,基因筛查提示患者有BSCL2基因突变.经营养神经等对症治疗,随访将近1年,患者临床症状及电生理检查无明显进展.该病例提示临床工作中应注意遗传性周围神经病的可能,善于分析临床及电生理检查资料,必要时采用基因诊断,做到早发现、早确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2
-
特殊面容、反复高甘油三酯1年余
编辑人员丨2023/8/6
患儿,女,1岁9个月,新生儿期即发现高甘油三酯血症,伴逐渐出现的特殊面容和体征:全身皮肤黝黑、皮下脂肪消失,颈部黑棘皮,毛发增多、浓密,面部呈空双颊,四肢肌肉肥大,肝脏肿大,以及中性粒细胞缺乏.单基因病全外显子组测序发现患儿存在已报道的先天性全身脂肪营养不良(CGL)的BSCL2基因突变:c.974(外显子7)_c.975(外显子7)insG纯合突变,其父母均为该位点的杂合子.确诊CGL,但不能明确中性粒细胞缺乏与CGL的关系.予低脂及高碳水化合物饮食控制后甘油三酯可维持正常,体征无明显变化.CGL为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系统性疾病,表现为新生儿期出现的全身皮下脂肪消失、四肢肌肉肥大和代谢紊乱:如高甘油三酯、高胰岛素血症、高血糖等,95% 的CGL由AGPAT2或BSCL2突变导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先天性及获得性脂肪营养不良
编辑人员丨2023/8/6
脂肪营养不良是多种原因导致的以机体脂肪组织不同程度缺失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疾病,患者往往会合并多种代谢紊乱,如胰岛素抵抗、糖尿病、高三酰甘油血症和肝脏脂肪变性。通过可观察到的脂肪缺失程度和分布情况,本病可分为全身性、部分性和局部性3大类,而根据病因不同又进一步分为先天性和获得性2类。目前为止已报道了11个基因( AGPAT2、BSCL2、CAVI、PTRF、PPARG、LMNA、ZMPSTE24、AKT2、CIDEC、PLINI、WRN)与先天性脂肪营养不良发病相关。最常见的获得性脂肪营养不良是长时间应用以蛋白水解酶抑制剂为核心药物的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所致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的脂肪营养不良。其他获得性脂肪营养不良与自身免疫有关,常伴补体异常。脂肪营养不良患者可以通过整容手术来改善外观,大部分患者在早期就出现多种代谢并发症,治疗上需要饮食、运动、降糖药和降脂药等多方面的配合,重组人瘦素类似物美曲普汀对治疗伴低瘦素血症的脂肪营养不良患者临床疗效显著,耐受性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BSCL2基因突变导致脂肪萎缩性糖尿病并发重症急性胰腺炎一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先天性脂肪萎缩性糖尿病(CGL)临床罕见,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通常有特征性体态并伴有多种代谢紊乱,其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本例患者根据临床表现诊断为CGL合并急性重症急性胰腺炎,基因测序分析发现BSCL2基因第4外显子突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远端遗传性运动神经元病Ⅴ型一家系的基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对1个远端遗传性运动神经元病Ⅴ型家系进行基因及产前诊断.方法 应用PCR-测序技术检测该家系先证者GARS和BSCL2基因外显子的突变情况,检测其家系成员及100名健康对照突变位点的碱基序列以排除多态性.为家系中的孕妇提供产前诊断.结果 PCR-测序结果显示先证者GARS基因未见突变,BSCL2基因存在c.269C>T (p.S90L)杂合突变,使丝氨酸密码子(TCG)突变为亮氨酸密码子(TTG).家系中其他3例患者该位点同样存在BSCL2 c.269C>T(p.S90L)杂合突变,家系中未患病者及100名健康对照该位点未见突变.产前诊断结果显示羊水标本该位点未见突变.结论 该远端遗传性运动神经元病Ⅴ型家系存在BSCL2基因的致病性突变,产前诊断表明胎儿的BSCL2基因未发生突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因BSCL2新发突变致全身脂肪营养不良1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年龄 1 岁 1 个月,13 d 前因发热 2 d入住河南省儿童医院新生儿内科.住院期间发现血糖、血脂升高,甘油三酯 22.5 mmol/L,较正常儿童升高,同时伴高胰岛素血症,结合患儿疾病特点,查阅相关资料,考虑为先天性全身脂肪营养不良.入院后给予护肝、胰岛素控制血糖、低脂饮食及补液等对症支持治疗.10 d 后精神反应好转,血糖平稳,甘油三酯下降出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