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清人类白细胞分化抗原36水平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心血管风险预测价值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血清CD36水平在RA患者心血管风险中的表达及预测价值,为临床识别及预测RA患者中的中、高心血管风险患者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甘肃省兰州大学第二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治疗的84例R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健康体检者34名作为对照。所有纳入对象根据中国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预测研究(China-PAR)分为低心血管风险组和中高心血管风险组,同时于入院时接受血清CD36水平及其他血清学指标检测,且病例资料完整。应用SPSS 26.0软件进行资料的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 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分类资料比较采用 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单因素分析中 P<0.05的变量进入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 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RA患者的中高心血管风险人数明显增多[8例(23.5%)与38例(45.2%), χ2=4.80, P=0.029],并和血清CD36呈负相关( r=-0.27, 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 OR值(95% CI)=1.654(1.157,2.365), P=0.029]、舒张压[ OR值(95% CI)=1.225(1.040,1.442), P=0.015]可能是RA患者的中高心血管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CD36水平[ OR值(95% CI)=0.569(0.352,0.922), P=0.022]升高可能是RA患者的中高心血管风险的保护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血清CD36水平诊断RA患者的中高心血管风险的曲线下面积=0.691,截断值为4.27 pg/ml,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9.7%、41.0%,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结论:血清CD36水平在RA患者中随着心血管风险增高而降低,提示血清CD36水平升高是RA心血管风险的保护因素,且血清CD36水平对RA患者心血管风险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是潜在预测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发生于特瑞普利单抗长期治疗后的大疱性类天疱疮二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例1女,63岁,全身皮疹2个月伴瘙痒,表现为红斑基础上水疱大疱。2年前因直肠肛管恶性黑素瘤行肠周淋巴结清扫术,静脉注射特瑞普利单抗预防性治疗1年,停药后2周出现全身皮疹。上肢红斑处皮损直接免疫荧光示,IgG沿基底膜带沉积;血清盐裂间接免疫荧光,IgG沿表皮侧线状沉积。血清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示,BP180 > 200 U/ml。诊断:大疱性类天疱疮,PD-1抑制剂引起?予口服米诺环素200 mg/d,醋酸泼尼松龙20 mg/d,配合全身外用卤米松乳膏,半个月后水疱结痂,红斑变暗。例2女,全身水疱伴痒3月余,皮疹表现为浮肿性红斑基础上紧张性水疱、大疱、血疱,伴结痂。患者有3年阴道恶性黑素瘤史,为阴道黑素瘤术后Ⅳ期,局部复发,右髂血管淋巴结转移。静脉注射特瑞普利单抗治疗2年后出现全身皮疹。红斑处直接免疫荧光,IgG弱阳性,沿基底膜带线状沉积;血清盐裂间接免疫荧光,IgG沿表皮侧线状沉积。血清BP180 > 200 U/ml。诊断:大疱性类天疱疮,PD-1抑制剂引起?予口服多西环素200 mg/d、醋酸泼尼松龙40 mg/d,2周后水疱完全结痂,红斑变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奈达铂联合多西他赛对卵巢上皮性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奈达铂联合多西他赛对卵巢上皮性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3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卵巢上皮性癌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予顺铂联合紫杉醇治疗,观察组采用奈达铂联合多西他赛治疗,两组均以21 d为1个治疗周期,连续治疗2个周期。比较两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2年生存率。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癌抗原125(CA125)、癌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对照组:(45.84±22.46)U/mL、(35.13±15.03)U/mL、(16.21±3.20)U/mL,观察组:(28.33±20.11)U/mL、(14.82±10.11)U/mL、(5.16±1.33)U/mL]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 t=3.94、7.61、21.63,均 P < 0.05);两组CD +3、CD +4、CD +8[对照组:(16.22±3.12)%、(15.20±1.46)%、(29.21±5.17)%,观察组:(31.22±4.11)%、(24.99±1.71)%、(24.25±4.45)%]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CD +3、CD +4高于对照组,CD +8低于对照组( t=19.72、29.53、4.93,均 P <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8.26%(36/46),高于对照组的58.70%(27/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4.08, P <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91%(11/46),低于对照组的45.65%(21/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4.79, P < 0.05)。观察组2年生存率为43.48%(20/46),高于对照组的23.91%(11/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3.94, P < 0.05)。 结论:奈达铂联合多西他赛治疗卵巢上皮性癌可有效降低血清CA125、CA199、CEA水平,同时不会对T淋巴细胞亚群造成严重影响,可提高生存率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儿童纯红系白血病1例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儿童纯红系白血病(PEL)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青岛大学附属医院2018年2月收治的1例PEL患儿的临床表现、细胞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分型及治疗经过,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儿主要表现为血细胞减少。骨髓细胞形态学提示原始红细胞0.490,早幼红细胞0.345;免疫表型:34.18%CD45阴性细胞,表达红系相关抗原CD235a,且CD117、CD36、CD71均为阳性,CD105部分阳性。细胞遗传学分析提示复杂核型。分子生物学检测阴性。4次化疗后行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接受诱导治疗Ⅱ第28天骨髓细胞形态学提示达完全缓解,微小残留病<0.01%。造血干细胞移植3个月后复发,复发2个月后死于原发病导致的多器官衰竭。结论:PEL诊断主要依靠骨髓细胞形态学和免疫表型,目前尚无有效化疗方案,预后极差。造血干细胞移植有可能改善患者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CD36与肝细胞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关系及其对人肝癌细胞异种移植裸鼠模型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观察CD36在肝细胞癌组织和细胞株中的表达水平,探讨CD36对人肝细胞癌细胞株增殖、迁移能力及人肝癌细胞异种移植裸鼠模型的影响。方法:基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相关信息分析371份肝细胞癌及癌旁组织中CD36转录本表达水平差异。前瞻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2月就诊于扬州大学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的48例肝细胞癌患者癌组织及相应的癌旁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法检测组织中CD36 mRNA水平。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人肝癌细胞株Huh7、HCCLM3及人正常肝细胞株LO2中CD36蛋白水平。将载有CD36干扰序列的质粒和空质粒转染到Huh7细胞或HCCLM3细胞,分别为sh-CD36组和对照组;采用CCK-8法检测培养0、12、24、36、48、60 h各组细胞的增殖能力(以吸光度值表示),采用划痕愈合实验、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细胞迁移能力。将sh-CD36组或对照组Huh7细胞注射于BALB/c裸鼠腋窝皮下,每组4只,构建人肝癌异种移植裸鼠模型;接种1周后每周测量肿瘤长径、短径并计算肿瘤体积,接种5周后处死裸鼠,收集肿瘤标本并称量质量;显微镜下观察肿瘤组织细胞形态,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组织中CD36、Ki-67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对TCGA数据库数据分析显示,肝癌组织中CD36转录本水平较癌旁组织高(4.2±1.8比3.2±1.5, t=2.28, P=0.035)。qRT-PCR法对48例肝细胞癌患者组织检测显示,肝癌组织中CD36 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癌旁组织(0.76±0.26比0.48±0.23, t=3.52, P<0.001)。蛋白质印迹法检测显示,Huh7、HCCLM3细胞中CD36蛋白水平均高于LO2细胞,分别为LO2细胞的(1.42±0.11)倍和(1.68±0.16)倍(均 P<0.001)。在mRNA及蛋白水平上,sh-CD36组Huh7和HCCLM3细胞CD36均低于对应的对照组(均 P<0.001)。CCK-8法检测显示,sh-CD36组Huh7细胞和HCCLM3细胞分别于培养36 h和24 h开始增殖能力均低于对应的对照组(均 P<0.01)。划痕愈合实验显示,培养48 h的sh-CD36组Huh7细胞[(12±3)%比(30±5)%, t=4.01, P<0.001]和HCCLM3细胞划痕愈合率[(15±4)%比(29±5)%, t=4.16, P<0.001]均低于对应的对照组;Transwell实验显示,sh-CD36组Huh7细胞[(46±6)个/视野比(88±6)个/视野, t=5.56, P<0.001]及HCCLM3细胞24 h穿膜细胞数[(42±5)个/视野比(82±7)个/视野, t=5.34, P<0.001]均少于对应的对照组。皮下注射5周后,注射sh-CD36组Huh7细胞的裸鼠肿瘤体积[(682±268)mm 3比(1 375±512)mm 3, t=4.73, P=0.006]和肿瘤质量[(432±95)mg/只比(871±109)mg/只, t=6.57, P<0.001]均低于注射对照组Huh7细胞的裸鼠;显微镜下观察,注射sh-CD36组Huh7细胞的裸鼠移植瘤标本中肿瘤细胞密度低于注射对照组Huh7细胞的裸鼠,CD36和Ki-67蛋白的表达水平亦均低。 结论:CD36在肝细胞癌患者癌组织及人肝癌Huh7、HCCLM3细胞株中表达均上调,其可能与肝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相关。敲低CD36表达体外可明显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对人肝癌细胞异种移植裸鼠模型肿瘤有抑制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人类白细胞抗原-A33、-B58抗体介导的新生儿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抗体介导新生儿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NAIT)患儿的实验室检测和临床诊治经过,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方法:选择2019年4月25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例日龄为29 d的男性NAIT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该例患儿的临床病例资料,并对其病史、相关实验室检查和基因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以"新生儿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人类白细胞抗原""neonatal alloimmune thrombocytopenia""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服务知识平台、PubMed数据库中检索HLA抗体介导NAIT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间设定为以上数据库建库至2021年9月22日。分析并总结纳入文献所报道的介导NAIT的HLA抗体特异性。本研究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结果:①病史采集:患儿因"血小板减少致全身淤点、淤斑"于2019年3月30日被送至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就诊,头颅CT检查结果证实患儿颅内出血。②主要血清学检测:患儿及其母亲ABO血型均为A型,父亲为AB型;三者CD36抗原均呈阳性。患儿母亲血清标本中检出HLA抗体,特异性为HLA-A33、-B58。③相关基因检测:患儿及其父母的人类血小板抗原( HPA)-1~21bw基因分型分别为 HPA-1aa/2aa/3bb/4~14aa/15aa/16~21aa、 HPA-1aa/2aa/3ab/4~14aa/15ab/1621aa、 HPA-1aa/2aa/3ab/4~14aa/15ab/16~21aa; HLA基因分型分别为 HLA- A*11:01,33:03; B*38:02,58:01、 HLA- A*24:02,33:03; B*55:02,58:01、 HLA- A*11:01,11:01; B*15:02,38:02。④诊断及输血治疗:根据实验室检查结果及临床表现,本例患儿被诊断为HLA-A33、-B58抗体介导NAIT。患儿接受30 mL配合性血小板输注24 h后,血小板计数由13×10 9/L上升至100×10 9/L,出血症状明显改善。⑤文献复习结果:符合本研究要求的文献为25篇,纳入研究的HLA抗体介导NAIT患儿为45例。其中,由HLA抗体、HLA+HPA抗体、HLA+血小板自身抗体、HLA+人类中性粒细胞抗原(HNA)+HPA抗体、HLA+RhD抗体介导者分别为33、8、2、1、1例;常见HLA抗体依次为HLA-B40、-A2、-A19、-B22、-A11、-B5、-B27抗体。 结论:本研究确诊NAIT新生儿的NAIT由HLA-A33、-B58抗体介导。对于临床上发现的NAIT患儿,除考虑由CD36、HPA抗体介导外,还应对HLA抗体介导的NAIT给予重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血浆presepsin水平早期评估急性胰腺炎疾病严重程度的临床价值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血浆presepsin水平早期评估急性胰腺炎(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临床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2016年12月至2019年1月间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67例AP患者,根据CT严重指数(CTSI)分级、入院时是否合并器官功能不全及局部或全身并发症将患者分为轻症AP组(MAP组,36例)和中度重症AP+重症AP组(MSAP+SAP组,31例),另选20名健康者为对照组。检测各组入院2 h内血浆presepsin、C反应蛋白(CRP)、前降钙素原(PCT)、白细胞计数(WBC)及血淀粉酶、血钙水平,并计算入院24 h内APACHEⅡ评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分别评估presepsin、CRP、PCT、WBC及血淀粉酶、血钙水平对预测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临床价值。结果:MAP组、MSAP+SAP组、对照组血浆presepsin水平分别为(439.59±74.23)、(1097.82±93.15)、(97.31±21.57)ng/L。胆源性MAP组和MSAP+SAP组血浆presepsin水平均显著高于其他病因组,高脂血症性MSAP+SAP组血浆presepsin水平显著高于MA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血浆presepsin诊断MSAP+SAP的AUC为0.873(95% CI 0.734~0.922),最佳临界值为951.94 ng/L,灵敏度为85.6%,优于PCT、CRP、WBC及血钙;特异度为76.2%,仅次于血钙的78.9%。 结论:血浆presepsin水平可以作为早期评估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敏感指标,其特异度仅次于血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脂质代谢组学探究SSO调控SiO 2诱导的巨噬细胞脂质代谢紊乱的机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磺基-N-琥珀酰亚胺油酸酯(sulfo-N-succinimidyloleate,SSO)调控二氧化硅(silicon dioxide,SiO 2)诱导的巨噬细胞脂质代谢紊乱的机制。 方法:于2023年3月,以常规体外培养大鼠肺泡巨噬细胞NR8383,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SSO染毒组、SiO 2染毒组和SiO 2+SSO染毒组,使用SSO和SiO 2分别单独或联合染毒NR8383细胞36 h构建细胞模型。免疫荧光和BODIPY 493/503染色分别检测白细胞分化抗原36(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CD36)和细胞内脂质的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CD36、肝脏X受体(liver X receptors,LXR)、磷酸化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P-mTOR)、胆碱磷酸转移酶1(cholinephosphotransferase 1,CHPT1)的蛋白表达水平,脂质代谢组学筛选差异脂质代谢物及富集的途径。多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内两两比较用 LSD检验。 结果:SiO 2染毒导致巨噬细胞CD36、P-mTOR表达增加( P=0.012、0.020),LXR表达降低( P=0.005),细胞内脂质水平升高,给予SSO干预后,与SiO 2染毒组比较,SiO 2+SSO染毒组巨噬细胞CD36表达降低( P=0.023),LXR表达升高( P=0.000)。代谢组学筛选出C组和SiO 2染毒组中有87个差异代谢物,SiO 2染毒组和SiO 2+SSO染毒组中有19个差异代谢物,两个组中差异代谢物存在5个交集,分别为PS(22∶1/14∶0)、DG(O-16∶0/18∶0/0∶0)、PGP(i-13∶0/i-20∶0)、PC(18∶3/16∶0)、鞘氨酸(SPA)。两个比较组差异代谢物均主要富集在甘油磷脂代谢和鞘脂代谢通路。对甘油磷脂代谢通路中的差异基因CHPT1进行验证,SiO 2染毒后导致巨噬细胞CHPT1表达降低( P=0.041)。 结论:SSO可能通过调控PS(22∶1/14∶0)、DG(O-16∶0/18∶0/0∶0)、PGP(i-13∶0/i-20∶0)、PC(18∶3/16∶0)、SPA以及甘油磷脂代谢和鞘脂代谢通路改善SiO 2诱导的巨噬细胞脂质代谢紊乱。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泽漆汤治疗肺腺癌潜在靶点预测及作用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及体外实验探讨泽漆汤治疗肺腺癌的潜在分子靶标及作用机制。方法:基于TCMSP及文献检索,收集泽漆汤活性成分,利用R软件筛选TCGA和GEO数据库中的肺腺癌差异表达基因,并通过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得到共表达模块,与泽漆汤靶标匹配映射后获取潜在作用靶点,并对靶点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对结果进行实验验证,取肺腺癌细胞株A549、H1299,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和泽漆汤组。采用细胞增殖实验(CCK-8)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A549、H1299细胞白细胞分化抗原36(CD36)的表达,采用ELISA法检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IL-6水平。结果:获得泽漆汤抗肺腺癌活性成分157个,潜在靶点18个,主要包括CD36、IL6、LDLR等。泽漆汤治疗肺腺癌的主要靶点集中在脂质代谢相关途径。实验结果显示,泽漆汤可有效抑制A549、H1299细胞活力和CD36、LDLR、IL-6水平。结论:泽漆汤可通过下调CD36、LDLR蛋白表达抑制炎症反应,减缓肺腺癌细胞增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维奈克拉联合阿扎胞苷治疗复发急性髓细胞白血病老年患者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复发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老年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方法,并且进行相关文献复习。方法:选择2019年4月1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血液科收治的1例66岁女性复发AML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血常规、外周血和骨髓细胞形态学、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细胞遗传学,以及分子生物学等检查结果,对其进行诊断。患者经多种化疗方案治疗病情未获得缓解,遂采取维奈克拉(VEN)联合阿扎胞苷(AZA)方案治疗6个疗程。具体给药方案为VEN起始剂量为100 mg/d,每周加量100 mg,直至最大剂量为400 mg/d;AZA 75 mg/(m 2·d),d1~7;28 d为1个疗程。本研究对患者随访截至2020年11月24日。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患者的临床表现与诊治过程进行分析。以"维奈克拉""阿扎胞苷""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急性髓系白血病""老年"为中、英文关键词,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服务知识平台、PubMed数据库中检索与本研究AML老年患者治疗方案相似的文献。文献检索时间为数据库建库至2020年11月20日。本研究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 结果:①病史采集:本例患者因"受凉后乏力1周,原始粒细胞增高3 d"入院。②本次入院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结果显示,原始粒细胞比例为80%,Auer小体较易见,原始单核细胞比例为7.6%,提示AML-M4骨髓象。免疫分型结果显示,表达CD117part,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DR,CD36part,CD34,CD38,CD33,CD13;不表达CD19、CD10、CD16、CD20、CD4、CD56、CD11b、CD14和CD64,约64.7%的细胞为恶性原始幼稚髓系细胞,考虑为AML-M4型。对患者进行56种白血病相关基因筛查结果显示, WT1基因呈阳性、 AML1/ ETO和 CBFβ/ MYH11融合基因呈阴性。染色体核型检查结果为46,XX[20]。二代测序结果显示, IDH1和 DNMT3A基因突变比例分别为36.32%和42.97%。根据实验室检查结果,患者被诊断为AML-M4型,伴 WT1、 IDH1、 DNMT3A基因突变,高危组。③患者先后接受地西他滨(DAC)联合半量CAG(阿糖胞苷+阿柔比星+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方案化疗10次,TA(吡柔比星+阿糖胞苷)方案巩固治疗1次。2020年3月16日患者病情复发,遂予AZA联合IA(伊达比星+阿糖胞苷)方案、AZA联合CAG方案联合化疗,病情均未缓解。5月22日,患者接受VEN联合AZA方案化疗后,截至随访结束,患者骨髓细胞形态学结果提示患者呈持续缓解状态达6个月,病情稳定。患者对VEN联合AZA方案化疗的耐受良好,整个治疗过程中无不良反应发生。④根据本研究设定的文献检索及筛选策略,共计纳入4篇相关文献。其中,3篇英文文献报道241例年龄>65岁AML老年患者接受VEN联合AZA或DAC方案治疗后,其CR及CR伴血细胞计数不完全恢复(CRi)率为61%~76%,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白细胞减少、贫血、血小板减少、恶心、食欲减退、腹泻、肺炎、疲劳等。1篇中文文献报道2例年龄>75岁初治AML老年患者接受VEN联合AZA方案治疗后,均获得CR,并且耐受性良好。 结论:VEN联合AZA方案治疗复发AML老年患者的缓解率高,不良反应少。该方案为临床治疗复发AML老年患者的可供选择方案之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