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双向孟德尔随机化分析炎性细胞因子与纤维肌痛症的因果关联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通过孟德尔随机化分析方法,探讨炎性细胞因子与纤维肌痛症之间的因果关联。方法:通过对GWAS Catalog数据库与FinnGen数据库进行挖掘,设置暴露因素为炎症细胞因子,结局为纤维肌痛症。主要采用逆方差加权法(IVW)进行分析,MR-Egger、简单中位数法(Simple Mode)法、加权中位数法(WM)和加权中值方法(Weighted Mode)等统计方法作为补充进行孟德尔随机化分析。随后通过调换暴露因素与结局,检验分析的方向性。结果:在91种已知炎症细胞因子中,发现自然杀伤细胞受体2B4(CD244)、单细胞趋化蛋白2(MCP-2)、C-X-C趋化因子6(CXCL6)、IL-12β亚单位(IL-12B)与纤维肌痛症之间存在因果关联,CD244[ OR值(95% CI):1.21(1.08,1.35), P<0.001],MCP-2[ OR值(95% CI):0.91(0.87,0.96), P<0.001],CXCL6[ OR值(95% CI):1.15(1.06,1.24), P<0.001],IL-12B[ OR值(95% CI)=1.13(1.06,1.20), P<0.001]。敏感性分析中未发现分析结果存在多效性、异质性以及弱相关性。 结论:CD244、CXCL 6和IL-12B的水平升高会增加FM的疾病风险,而MCP-2水平的升高则会降低FM的疾病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抑郁症共病纤维肌痛综合征一例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纤维肌痛综合征是以全身弥漫性疼痛为主要特征的疾病,该病可单独发病,也可与其他疾病共同存在,抑郁症是其常共病的精神疾病。由于纤维肌痛综合征的临床症状及客观指标缺乏特异性,临床上容易误诊、漏诊。本文回顾性分析1例抑郁症与纤维肌痛综合征共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纤维肌痛综合征实验室相关诊断指标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纤维肌痛综合征(FMS)又叫纤维肌痛症,临床表现为弥漫性慢性肌肉及骨骼疼痛,并伴有疲劳、睡眠障碍、抑郁发作以及认知和肠道功能障碍。由于缺乏明确的特异性实验室指标及适当的影像学检查,FMS的诊断多基于临床症状,但FMS的临床症状又缺乏特异性,目前的临床诊断标准多为排他性标准,因而容易出现漏诊和误诊。为进一步推动FMS的规范化诊断和治疗,本文围绕国内外FMS的实验室相关诊断指标[如Tau蛋白、脂联素、血清组织蛋白酶S(CatS)和胱抑素C、血清铁蛋白、一氧化氮、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和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等]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FMS患者的早期诊断及干预提供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纤维肌痛综合征发病诱因与加重诱因调查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以类风湿关节炎(RA)为参照,探讨纤维肌痛综合征(FMS)发病与加重诱因的情况与特点。方法:本研究调查时间为2015年1月至2021年11月,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基于参考文献制定患者报告的"发病诱因与加重诱因调查表",同时调查FMS和RA患者,统计2组患者发病诱因和加重诱因的种类和所占比例,并采用 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 结果:共415例FMS患者和200例RA患者参与调查。146例FMS患者(35.2%)报告了发病诱因,身体伤害(71例,17.1%)、感受风寒/寒湿(30例,7.2%)、精神压力(26例,6.2%)、运动性疲劳(10例,2.4%)是FMS的常见发病诱因;38例RA(19.0%)患者报告了发病诱因。相较于RA患者,更多的FMS患者报告了发病前经历身体伤害和精神压力[6.2%(26/415)和1.5%(3/200), χ2=6.82, P=0.009]。319例FMS患者(76.9%)报告了病情加重诱因,依次为天气变化(219例,52.7%)、体力劳动(192例,46.2%)、情绪波动(147例,35.4%)、睡眠不足(145例,34.9%)、精神压力(130例,31.3%)等;137例RA患者(68.5%)报告了病情加重诱因。FMS患者因体力劳动[46.2%(192/415)]、情绪波动[35.4%(147/415)]、睡眠不足[34.9%(145/415)]、精神压力[31.3%(130/415)]、感染[9.3%(39/415)]因素导致病情加重者明显高于RA患者[35.0%(70/200), χ2=7.00, P=0.008;19.5%(39/200), χ2=16.22, P<0.001;13.5%(27/200), χ2=30.79, P<0.001;17.5%(35/200), χ2=13.14, P<0.001;3.0%(6/200), χ2=8.15, P=0.004]。 结论:超过1/3的FMS患者报告了发病诱因,近4/5的FMS患者报告了病情加重诱因。相较于RA患者,FMS患者对环境的变化,以及压力的感知更为敏感。这一现象值得深入研究,或可为本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和预防提供帮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纤维肌痛综合征的就诊现状及误诊漏诊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调查纤维肌痛综合征(FMS)患者的就诊现状及诊断情况,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诊断水平。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制定"FMS诊断情况表",记录患者人口学指标及既往就医经历,统计误诊和漏诊的比例和被误诊为的疾病,并根据患者既往诊断情况,将患者分为误诊组(调查前被误诊者),漏诊组(调查前未诊断者)及既往诊断组(调查前已确诊者),统计误诊组和漏诊组的人口学特点、就诊情况及病情严重程度,并与既往正确诊断组进行比较,探讨患者被漏诊或误诊的原因。计量资料采用 t检验或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 结果:共277例患者参与调查。仅53例(19.1%)患者既往被正确诊断,63例(22.7%)患者曾被误诊,161例(58.1%)患者曾被漏诊。从首次症状出现到确诊平均病程约(51.0±81.2)个月。常被误诊为OA(21例,33.3%)、RA(13例,20.6%)、腰椎病(12例,19.0%)、焦虑抑郁状态(11例,17.4%)等。在人口学特点方面,既往正确诊断组平均年龄较低为(44±13)岁( t=8.64/9.20, P<0.05);在职比例较高,为56.6%( χ2=3.96/4.95, P<0.05),月收入较高,>10 000元的比例为47.2%( χ2=7.10/6.87, P<0.05),学历也较高,高学历(大学或大专以上)比例(62.3%)( χ2=7.12, P<0.05)。在就诊情况方面,漏诊组其他医疗机构的就诊率更高,为6.3%;就诊医生人数也更少。在病情方面,漏诊组的弥漫疼痛指数(WPI)评分、FMS症状严重程度评分(SSS)评分更低( χ2=8.94/5.28, P<0.05)。 结论:目前国内FMS的诊断情况不容乐观,诊断时尤要注意与OA、RA、颈腰椎疾病和心理科疾病进行鉴别。加强科普力度,提高基层患者对本病的认识程度以及各科医生,尤其是骨科、针灸科和疼痛科等专业医生对本病的认识,重视向风湿科转诊等都是降低本病误诊和漏诊的关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纤维肌痛综合征胃肠道菌群机制研究进展及相关中医研究展望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纤维肌痛综合征(fibromyalgia syndrome,FMS)患者多存在胃肠道症状,其胃肠道菌群组成及部分菌群的丰度常发生改变,且菌群代谢活动可能与FMS的症状轻重有关。采用中药调理肝脾、传统功法调畅气机治疗FMS,均可获得较好疗效,其疗效机制可能与改善肠道菌群代谢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冈下肌肌筋膜触发点误诊为神经根型颈椎病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分析冈下肌肌筋膜触发点(myofascial trigger points,MTrPs)误诊为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的原因。方法:收集2016年10月到2019年9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诊治的将冈下肌MTrPs误诊为CSR病例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共有28例冈下肌MTrPs误诊为CSR的病例,所有患者都做过颈椎CT或核磁检查,但在确诊冈下肌MTrPs前均未做过肩后部体格检查。患者疼痛范围主要集中在肩、上臂及前臂的桡侧(89.3%),以单侧发病为主(89.3%),冈上肌MTrPs多为2~3个(67.8%),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在干针治疗后显著下降[(2.7±1.4)分和(6.1±1.3)分, P<0.05)],总体治疗有效率(VAS评分下降超过50%)为82.1%。 结论:忽略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而过度依赖影像学检查是导致冈下肌MTrPs误诊为CSR的重要原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咀嚼肌功能紊乱和修复专科处理
编辑人员丨2天前
咀嚼肌功能紊乱(masticatory muscle disorders,MMD)是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各亚型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类疾病,包括局部肌纤维痛、肌筋膜痛等诊断,表现为咀嚼肌局部疼痛,可在下颌功能活动时加重。MMD是多因素复合致病,咬合异常如咬合创伤、 干扰和咬合垂直距离过低等存在诱发或加重MMD的潜在风险,口腔修复治疗中需注意避免引起医源性咬合异常。多数患者的MMD症状可通过综合治疗得以缓解,而口腔修复医师可通过咬合治疗对MMD进行辅助诊断和辅助治疗,通过咬合板、调 、义齿修复等手段达到缓解咀嚼肌张力、稳定咬合支持、消除 干扰、调整颌位关系等目的,排除MMD的部分风险因素并缩短病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中国纤维肌痛综合征诊疗指南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纤维肌痛综合征(FMS)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目前我国尚缺少大样本的流行病学数据,临床诊治亦存在诸多难点,制订我国FMS的诊疗指南势在必行。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风湿免疫病学专业委员会纤维肌痛综合征中西医研究学组、首都中西医结合风湿免疫病研究所联合牵头发起,采用推荐意见分级的评估、制订及评价(GRADE)分级体系及国际实践指南报告标准(RIGHT),对我国一线医师关注的FMS的11个临床问题,给出了较为详细的循证推荐意见,旨在推动风湿免疫科、心理科、疼痛科等相关科室高度重视FMS的综合管理及早期识别与干预,早筛查、早评估、早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手法治疗中医骨伤科领域临床优势病种的证据图谱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背景 确立手法治疗中医骨伤科领域的优势病种,将对推动手法技术和骨伤科优势专科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但目前其评价和筛选尚缺乏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量化评价过程.目的 应用证据图方法,系统梳理手法治疗中医骨伤科领域疾病的系统评价,探索手法治疗中医骨伤科领域的优势病种.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国知网、维普网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搜集手法治疗中医骨伤科领域疾病的系统评价,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 2023-03-05,运用图表结合文字的方式呈现证据分布特点.结果 纳入的 126 篇系统评价发表年限为 2003-2023 年,国内外相关研究数量总体呈增长趋势.方法 学质量评价结果显示 13 篇为中等质量、64 篇为低质量、49 篇为极低质量.证据图显示,手法治疗中医骨伤科领域研究证据主要分布于 18 个临床病种包括颈椎病、腰痛、膝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踝关节扭伤、肩周炎、颈源性头痛、寰枢关节半脱位、桡骨远端骨折、肱骨外上髁炎、腕管综合征、腰扭伤、脊柱侧弯、髋关节炎、纤维肌痛综合征、肌筋膜疼痛综合征、肩袖损伤、肱骨髁上骨折,呈现出有益或可能有益的效应.结论 手法治疗在中医骨伤科的临床应用广泛,但由于方法学质量存在不足,并且缺乏安全性和经济性的研究证据,未来仍需多层级机构间联动合作,建立健全评价标准和体系,提高研究质量,更新研究证据,进一步探索手法在中医骨伤科领域中的优势所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