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B7/CD28/CTLA-4通路研究祖师麻及其炮制品对CIA大鼠的免疫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研究祖师麻及其炮制品对SD大鼠Ⅱ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 induced arthritis,CIA)中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分化的影响.按体质量将64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祖师麻炙品低、高剂量组,生品低、高剂量组,祖师麻甲素组,雷公藤多苷组.除正常组外,CIA模型在第1次免疫后第7天进行二免,并在二免7 d后灌胃28 d.取材后,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CIA大鼠关节滑膜炎症的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2、IL-4、IL-10水平变化;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q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关节滑膜中分化簇80(B7-1)、分化簇86(B7-2)、分化簇28(CD28)、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mRNA和蛋白表达;流式细胞术用于检测大鼠关节滑膜中Th17和Treg细胞的比例.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的关节滑膜炎症明显加剧,关节炎指数评分明显上升,免疫器官指数上升(P<0.01);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均能不同程度地改善大鼠的关节炎症,降低关节评分指数,抑制滑膜增生,降低免疫器官指数;相较于模型组,各给药组中大鼠血清中IL-2、IFN-γ 显著下降(P<0.01),TGF-β、IL-4、IL-10 显著上升(P<0.01),滑膜中 B7-1、CTLA-4 mRNA 及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关节组织中的Th17细胞和Treg细胞的比例出现显著降低(P<0.01).综上得出祖师麻通过调控B7/CD28/CTLA-4通路以及调节Th17/Treg平衡,抑制CIA大鼠中Th17细胞的表达,促进Treg细胞的表达,进而治疗RA.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血清白细胞介素-6、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与衰弱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研究血清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IL)-6、沉默信息调节因子(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SIRT)-1与急诊科老年患者衰弱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收集2022年1月至12月于北京博爱医院急诊科治疗的60岁及以上患者。入院后24 h内检测血常规、生化、IL-6水平;同时采集空腹静脉血2 mL,离心后血清放置-80 ℃储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SIRT-1水平。72 h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2002评分,采用Barthel指数进行日常生活能力评定,测量握力。根据Fried衰弱表型(frailty phenotype, FP)评分,将患者分为衰弱与无衰弱组。比较衰弱与无衰弱组间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指标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血清IL-6、SIRT-1与衰弱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评价血清IL-6、SIRT-1对衰弱的预测能力。结果:本研究纳入患者316例,依据Fried FP标准,分为衰弱组( n=156)和无衰弱组( n=160)。单因素分析示,衰弱组血清IL-6 [33.3 (13.0, 69.2) ng/L vs. 20.0 (9.2, 41.3) ng/L, P=0.001]、SIRT-1 [(9.98±1.23) μg/L vs. (8.98±1.65) μg/L, P<0.001]均高于无衰弱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调整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Barthel指数、握力后,血清IL-6( OR=1.006, 95% CI: 1.001~1.011, P=0.036)和SIRT-1( OR=1.838, 95% CI: 1.475~2.290, P<0.001)与衰弱独立相关。IL-6预测衰弱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ROC curve, AUC)为0.671(95% CI: 0.604~0.738, P<0.001),截点值为33.8 ng/L;SIRT-1预测衰弱的AUC为0.736(95% CI: 0.674~0.799, P<0.001),截点值为9.13 μg/L;二者联合模型的AUC为0.765(95% CI: 0.707~0.823, P<0.001),敏感度为0.776,特异度为0.726,其预测效能优于单独应用IL-6( Z=2.119, P=0.034)。 结论:血清IL-6和SIRT-1可作为急诊科老年患者衰弱的独立预测因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老年住院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与衰弱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老年住院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与衰弱的关系。方法:横断面研究,连续入选2018年9月至2019年4月在北京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和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住院的年龄≥65岁老年患者,共纳入老年住院患者925例,其中衰弱患者285例、非衰弱患者640例。采用Fried衰弱表型进行评估,收集临床资料和超声心动图数据,分析心脏结构和功能与衰弱的关系。结果:与非衰弱组比较,衰弱组患者年龄更大、体质指数更低、心力衰竭、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卒中/短暂脑缺血发作史、肾功能不全、既往跌倒史比例更高;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更高,肌酐清除率、血红蛋白更低(均 P<0.05);与非衰弱组比较,衰弱组左心房前后径更大[(37.8±7.1)mm比(36.3±5.1)mm, t=-3.134, P=0.002]、左心房前后径≥45 mm比例更高[15.8%(45/285)比6.1%(39/640), χ2=22.452, P<0.001]、左心室射血分数更低[(60.1±9.5)%比(61.9±7.5)%, t=2.817, P=0.005]、二尖瓣前向血流E峰速度更快[(0.8±0.3)cm/s比(0.7±0.2)cm/s, t=-2.675, P=0.00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左心房前后径≥45 mm是衰弱的独立相关因素( OR=2.249、 P=0.015);增龄( OR=1.099、 P<0.001)、心力衰竭( OR=1.786、 P=0.049)、卒中/短暂脑缺血发作史( OR=1.960、 P=0.001)和血红蛋白降低( OR=0.984、 P=0.008)与衰弱独立相关。 结论:左心房前后径≥45 mm、心力衰竭与衰弱独立相关,在衰弱患者中应注意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筛查心血管疾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Fried表型和衰弱指数与死亡风险关联的比较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比较Fried表型以及由不同数量的疾病缺陷构成的衰弱指数(FI)对衰弱状态评价的一致性以及与死亡风险的前瞻性关联。方法:利用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CKB)第二次重复调查的23 615名研究对象的数据,采用5种表型指标构建Fried表型,并分别纳入28个和40个疾病缺陷构建FI-28和FI-40。计算加权Kappa系数比较3种指标对衰弱状态分类的一致性。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衰弱指标与死亡风险的关联。结果:采用Fried表型、FI-28和FI-40计算的衰弱率分别为5.4%、7.9%和4.0%。Fried表型与FI-28和FI-40的Kappa系数分别为0.357和0.408,FI-28与FI-40的Kappa系数为0.712。经过(3.9±0.5)年的随访,死亡755人。当采用Fried表型时,与无衰弱组相比,衰弱前期和衰弱组的死亡风险均增加,多因素调整后的风险比( HR)(95% CI)分别为1.60(1.32~1.94)和2.90(2.25~3.73);采用FI-28时,衰弱前期和衰弱组的死亡 HR值分别为1.71(1.39~2.11)和2.52(1.95~3.27);采用FI-40时,衰弱前期和衰弱组的死亡 HR值分别为1.98(1.60~2.44)和3.71(2.80~4.91)。衰弱状态与死亡风险的关联在不同年龄组间存在差异,在低年龄组中的关联强度高于高年龄组。 结论:Fried表型和基于不同数量的变量构建的FI表现出较好的一致性,都能较好地预测死亡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高强度间歇训练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认知衰弱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高强度间歇训练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认知衰弱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心内科出院后的7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高强度间歇训练。比较2组干预前及干预12周的峰值摄氧量(PeakVO 2)、无氧阈摄氧量(ATVO 2)、Fried表型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表评分、SF-36生命质量评估表评分的变化。 结果:干预过程中对照组和观察组各脱落2例,最终2组各纳入33例。干预12周,观察组PeakVO 2、ATVO 2分别为(23.91 ± 5.88)、(20.79 ± 5.19)ml·min -1·kg -1,高于对照组的(20.56 ± 5.81)、(17.29 ± 5.36)ml·min -1·kg -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 = 2.38、2.69,均 P<0.05);观察组SF-36生命质量评估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表评分分别为(85.33 ± 6.43)、(22.64 ± 3.81)分,高于对照组的(78.72 ± 8.14)、(20.67 ± 3.0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 = 3.66、2.32,均 P<0.05);观察组Fried衰弱表型评分为(1.36 ± 0.99)分,低于对照组的(3.03 ± 1.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 6.54, P<0.05)。 结论: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高强度间歇训练干预,能够提高患者心肺功能,提高有氧运动能力、改善患者认知衰弱状态、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血清Klotho蛋白水平与老年衰弱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血清Klotho蛋白水平与老年人衰弱的相关性。方法:横断面调查研究,选择苏州社区年度体检65岁及以上老年人150例,采用Fried表型进行衰弱评估,包括衰弱组50例(33.3%)、衰弱前期组47例(31.3%)、无衰弱组53例(35.3%)。收集老年人的一般情况及血检验结果,完成简易体能测量表(SPPB)、人体成分分析的检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的Klotho蛋白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衰弱的影响因素。结果:衰弱组Klotho蛋白水平低于无衰弱组( P=0.001),而衰弱组与衰弱前期组、衰弱前期组与无衰弱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Klotho蛋白水平按3个四分位数值(2.28、3.52、5.09 mg/L)分为4个四分位数区间Q 1、Q 2、Q 3、Q 4,衰弱在该四分位数区间的患病率分别为51.4%(19/37)、39.5%(15/38)、24.3%(9/37)、18.4%(7/38),随着Klotho蛋白水平的升高,衰弱患病率降低( χ2=11.204、 P=0.011)。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Klotho蛋白与衰弱呈负相关( r=-0.310、 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 OR=1.109、95% CI:1.011~1.217、 P=0.028)、肌少症( OR=6.511、95% CI:1.279~33.147、 P=0.024)是衰弱的危险因素,而步行锻炼( OR=0.104、95% CI:0.033~0.326、 P<0.001)、SPPB评分高( OR=0.780、95% CI:0.627~0.970、 P=0.026)、Klotho蛋白水平( OR=0.752、95% CI:0.581~0.974、 P=0.031)是衰弱的保护因素。 结论:血清Klotho蛋白水平可能对衰弱的评估有指导意义,血清Klotho蛋白水平与衰弱呈负相关,提示血清低水平Klotho蛋白老年人更易发生衰弱。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肝胆胰外科老年患者营养状态与衰弱、肌肉衰减症的相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分析拟行肝胆胰外科大手术的老年患者的营养状态与衰弱、肌肉衰减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0年12月至2022年9月在北京医院肝胆胰外科连续入组的拟行肝胆胰外科大手术的老年住院患者144例。应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量表进行营养风险筛查,采用全球营养领导层诊断营养不良标准进行营养不良诊断,采用Fried氏衰弱表型5项量表评估衰弱,应用亚洲肌肉衰减症工作组2019标准进行肌肉衰减症评估。分析营养状态、衰弱、肌肉衰减症患病率和重叠率,以及营养状态对衰弱和肌肉衰减症的影响。结果:患者平均年龄(70.10±7.44)岁,营养风险发生率73.6%(106/144),营养不良发生率68.1%(98/144),其中重度营养不良34.7%(50/144);衰弱发生率20.8%(30/144),肌肉衰减症发生率35.4%(51/144)。营养风险、重度营养不良、肌肉衰减症及衰弱的患病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但随体重指数增加呈下降趋势。肌肉衰减症与营养不良的重叠患病率为35.4%(51/144),衰弱与营养不良的重叠患病率为19.4%(28/144),肌肉衰减症与衰弱的重叠患病率为14.6%(21/144),肌肉衰减症、营养不良、衰弱三者的重叠患病率为14.6%(21/144)。营养风险与衰弱呈高度正相关关系( r=0.603, P<0.001)。营养风险组衰弱前期和衰弱的发生风险高于无营养风险组( xˉ=31.830, P<0.001),营养不良组衰弱前期和衰弱的发生风险高于营养正常组( xˉ=36.727, 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重度营养不良患者衰弱的发生风险是营养正常组的12.303倍(95% CI:2.592~58.409, P=0.002)。有营养风险组肌肉衰减症的发生风险高于无营养风险组( xˉ=13.982, P<0.001),营养不良组肌肉衰减症的发生风险高于营养正常组( xˉ=37.066, P<0.001)。 结论:拟行肝胆胰外科大手术的老年患者营养不良、衰弱、肌肉衰减症的患病率及重叠患病率较高,营养不良的患者更易出现衰弱。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老年住院相关性失能患者内在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调查老年住院相关性失能(HAD)患者内在能力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11月—2024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住院发生HAD的203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Fried衰弱表型评分、Barthel指数、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内在能力评估工具对老年患者进行调查。采用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老年HAD患者内在能力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共发放问卷203份,回收有效问卷199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8.03%(199/203)。199例老年HAD患者内在能力总分为5.00(4.00,6.00)分,其中认知维度得分为1.00(1.00,2.00)分,心理维度得分为2.00(1.00,2.00)分,运动维度得分为0(0,1.00)分,活力维度得分为1.00(1.00,1.00)分,感官维度得分为1.00(1.00,1.00)分。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住院内外科、自评健康状况、社会支持、血清白蛋白、Barthel指数是老年HAD患者内在能力的影响因素( P<0.05)。 结论:老年HAD患者内在能力处于中低水平,其中运动维度受损最为严重。医护人员应依据内在能力的影响因素为老年HAD患者制订个性化的康复措施,提升其内在能力,减少家庭及社会的照护负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社会支持、抑郁对社区老年人衰弱的影响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抑郁对社区老年人衰弱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2020年9—10月选取武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军山街4个社区的489名社区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一般资料问卷、Fried衰弱表型、老年抑郁量表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老年人进行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抑郁、社会支持、衰弱的关系。结果:共发放问卷489份,回收有效问卷470份,有效回收率为96.1%。社区老年人衰弱前期和衰弱期的发生率分别为35.3%(166/470)和6.6%(31/470),抑郁的发生率为14.0%(66/470)。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社会支持、抑郁是老年人衰弱的影响因素( P<0.05)。 结论:社会支持、抑郁是社区老年人衰弱的影响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胃癌老年患者术前衰弱现状、相关影响因素及护理措施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胃癌老年患者老年衰弱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基于临床循证的有力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2月于上海长征医院普外科拟行胃癌胃大部切除术老年患者240例为研究对象,使用Fried衰弱表型、自制调查问卷、患者血检验指标,对研究对象进行术前老年衰弱状况及相关因素进行描述性研究。结果:240例研究对象中非衰弱者78例,占32.5%,衰弱前期者117例,占48.8%,衰弱者45例,占18.7%。文化程度、日常锻炼、夜间睡眠不佳、体重指数(BMI)、家族肥胖史、多重用药、跌倒史、共病等因素对衰弱发生有显著性影响( P<0.05);血检验指标中C反应蛋白、血红蛋白、白蛋白、血清肌酐异常对衰弱发生有显著性影响( P<0.05)。多重用药、日常锻炼、C反应蛋白指标是影响胃癌老年患者术前衰弱的重要因素。 结论:胃癌老年患者术前老年衰弱较常见且危险因素较多,多重用药、日常锻炼、C反应蛋白指标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医护人员应重视老年衰弱的评估,确定高危人群,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最终达到改善预后的目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