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ICNSS评分构建分层护理管理在急诊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ICNSS)分层护理管理在急诊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行常规性护理指导,观察组基于ICNSS评分对患者实施分层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预后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意识状态恢复良好率及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气管留置时间、导尿管拔除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干预后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Fugl-Meyer运动评定量表(FMA)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而观察组在干预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认识缺损(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基于ICNSS评分构建分层护理管理可有效提高急诊颅脑损伤患者救治效果,降低患者相关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ICNSS的层级护理对重症肺炎患儿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8/17
目的:探讨基于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ICNSS)的层级护理对重症肺炎患儿救治效果、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及心理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 年1 月1 日~2022 年11 月30 日医院收治的重症肺炎患儿86 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3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基于ICNSS的层级护理;比较两组救治效果、干预前后APACHEⅡ评分、心理应激状态[采用12~36 月龄幼儿情绪社会性评估量表(ITSEA)]及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症状改善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干预 1 周后,两组APACHEⅡ评分低于干预前(P<0.01),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 1 周后,两组ITSEA评分高于干预前(P<0.01,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特级护理质量、护理管理质量、消毒隔离质量、护理文书质量及急救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基于ICNSS的层级护理可提升重症肺炎患儿救治效果,降低APACHEⅡ评分,改善患儿心理应激状态的同时提升护理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8/17
-
基于ICNSS评分系统的分层管理对ICU脑外伤患者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基于ICNSS评分系统的分层管理对ICU脑外伤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3月54例ICU脑外伤患者为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选取2015年4月~2017年6月54例ICU脑外伤患者为观察组,实施基于ICNSS评分系统的分层管理.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质量评分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IC-NSS评分系统的分层管理可降低ICU脑外伤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改良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为探讨改良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ICNSS)在重症监护室女护士护理工作负荷量统计中的应用,本研究选取ICU女护士30人,分别在应用ICNSS、改良ICNSS后,应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护士应用两种量表后的满意度进行了调查,发现护士应用改良ICNSS后,评估用时少于ICNSS,对改良ICNSS的应用满意度高于ICNSS,院内护理质量考核达标.本研究表明,改良ICNSS对于女护士护理质量无负性影响,评估更为便捷、客观,能避免重复性护理的评分,更符合重症监护室的临床应用,值得推广使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和急性生理慢性健康状况评价系统Ⅱ对CICU的护理人员工作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 Intensive Care Nursing Scoring System,ICNSS)和急性生理慢性健康状况评价系统Ⅱ( APACHE Ⅱ)两种方法在对心脏病监护系统( Cardiac Intensive Care Unit,CICU)中护理人力资源分配中的作用和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CICU 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心脏手术患者4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各150例.三组患者分别被安排在三个不同护理配置病房:传统排班法病房、ICNSS评分病房、APACHE Ⅱ评分病房.调查统计三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费用、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患人员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结果 B组的治疗周期、并发症发生率、治疗费用与C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两组患者的治疗周期、并发症发生率、治疗费用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在护理满意率和人力资源配置满意率方面与C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B组和C组在护理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高于传统排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在CICU中对心脏术后患者使用ICNSS评分和APACHE Ⅱ评分对护理人员排班进行指导都能起到提升护理质量和患者服务满意度的效果,对护理管理质量的改善有重要医疗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模块式康复计划对神经危重症患者术后预后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模块式康复计划对神经危重症患者术后预后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12月该院收治的神经危重症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行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模块式健康康复计划.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情况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 APACHE Ⅱ) 、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 ICNSS) 、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而Barthel指数则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总评分及各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模块式康复计划能有效改善神经危重症患者预后,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应用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进行人力资源配置对 ICU 护理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探讨应用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 ICNSS)进行人力资源配置对ICU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1—6月入院的7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3年7—12月入院的85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ICNSS评分系统对ICU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进行测评,并合理配置护理资源。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包括基础护理、危重护理、护理文书、操作技术、消毒隔离以及并发症)、护理人员对工作的满意度、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基础护理、危重护理、护理文书与操作技术方面的评分分别为(95.6±3.2)、(96.7±1.7)、(94.6±2.3)、(96.3±1.8)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06,3.98,4.32,5.17;P<0.05)。研究组患者及其家属满意度为92.3%,高于对照组的7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4,P<0.05)。研究组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为92.7%,高于对照组的6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8,P<0.05)。结论 ICNSS应用于ICU,能合理有效地配置护理人力资源,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护理人员、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基于ICNSS系统的分层管理在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探讨基于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 ICNSS)的分层管理模式在ICU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6月—2014年5月收治的65例 ICU 脑外伤患者作为对照组,2014年6月—2015年5月收治的60例ICU脑外伤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性护理,观察组患者基于ICNSS评分系统实施分层管理,比较两组患者预后、并发症、护患纠纷事件、护理风险事件及患者满意度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植物生存率3.33%、并发症发生率6.67%、护患纠纷事件发生率3.33%、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5.00%,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296,4.720,4.296,5.354;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度的评分中,健康教育(3.85±0.45)分、医疗环境(3.79±0.53)分、心理护理(3.65±0.78)分、服务态度(3.38±0.56)分、操作性护理(3.49±0.29)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0.821,36.362,23.801,24.972,43.465;P<0.01)。结论基于ICNSS分层管理模式能合理有效配置ICU病房人力资源,提高ICU脑外伤患者护理质量,降低患者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及其家属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重症监护护理评分与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配置ICU护理资源效果的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比较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ICNSS)与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在ICU护理资源配置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108例ICU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5)和对照组(n=53).观察组应用ICNSS评分量表计算ICU护理工作量并进行人力资源的配置.对照组依据APACHEⅡ评分结果配置护理资源.观察组住ICU时间、医疗费用、住ICU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护士对护理资源配置和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住ICU时间(4.6±2.9)d、医疗费用(15 678.2±6 115.3)元、住ICU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7.3%,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对护理资源配置以及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ICNSS配置护理人力资源比基于APACHEⅡ评分的护理资源配置模式能更有效提高护理质量以及护士和患者/家属的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ICNSS导向的分层管理对开颅术后气管插管患者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ICNSS)导向的分层管理对开颅术后气管插管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1日~2022年3月31日100例开颅术后气管插管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分层管理组和常规组各5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分层管理组在此基础上实施ICNSS导向的分层管理;比较两组气管插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采用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并发症发生率,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分层管理组气管插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常规组(P<0.01);两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护理前(P<0.05),分层管理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常规组(P<0.01);分层管理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家属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ICNSS导向的分层管理可促进开颅术后气管插管患者尽快康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家属护理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