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L-6通过促进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上CD73的表达调节其迁移、黏附和增殖能力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IL-6影响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human placenta-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PMSCs)表面CD73的表达,以及调节其迁移、黏附和增殖的作用机制。方法: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和Western blot分析外源性IL-6和hPMSCs分泌的IL-6对hPMSCs上CD73表达的影响。单克隆抗体阻断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IL-6对hPMSCs中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 STAT3)磷酸化的影响。实时无标记动态细胞分析技术(real-time cellular analysis, RTCA)分析慢病毒转染后低表达CD73的hPMSCs和APCP(5′-α,β亚甲基-二磷酸腺苷)预处理后hPMSCs的迁移、黏附和增殖变化。结果:FCM与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外源性和hPMSCs分泌的IL-6均能促进CD73在hPMSCs上的表达( P<0.001, P<0.01)。IL-6R抑制剂处理后,hPMSCs上CD73表达明显下降( P<0.01);IL-6可上调hPMSCs内STAT3磷酸化和CD73水平( P<0.05, P<0.01),而加入STAT3抑制剂后,CD73表达下降( P<0.01)。RTCA分析结果显示,敲低hPMSCs上CD73的表达后,hPMSCs的黏附和增殖能力均明显降低( P<0.01, P<0.05),迁移能力明显上升( P<0.05)。使用APCP抑制hPMSCs上CD73水解酶活性后,hPMSCs同样表现出黏附和增殖能力明显降低,而迁移能力增强( P<0.05)。 结论:IL-6能够通过JAK/STAT3通路增强hPMSCs上CD73的表达,进而影响其迁移、黏附和增殖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Ngn2基因诱导的神经潜能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联合Janus激酶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通路抑制剂治疗大鼠脑缺血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观察Ngn2基因(Ngn2)诱导的神经潜能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和Janus激酶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JAK-STAT)信号通路抑制剂AG490联合移植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MSCs(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实验室培养)并将Ngn2基因转染MSCs,细胞免疫荧光观察基因转染后神经细胞标记蛋白表达情况。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100只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达分为5组,分别设为Sham组,1%二甲基亚砜(DMSO)组、AG490组、Ngn2-MSCs+1%DMSO移植组、Ngn2-MSCs+AG490移植组。移植治疗24 h后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法检测大鼠脑缺血区细胞凋亡水平。分别于3、7、14 d对每组大鼠进行神经缺陷症状评分,14 d后处死动物,氯化三苯四唑(TTC)法染色后计算脑梗死体积,干湿重法称量脑含水量。结果:Ngn2转染MSCs后,Ngn2-MSCs细胞表现出向神经细胞分化的潜能,Ngn2-MSCs联合AG490移植治疗组中大鼠脑缺血区细胞凋亡水平(16.2±5.6, F=197.53, P<0.01)、脑梗死体积[(12.31±6.24)%, F=35.92, P<0.01]及脑含水量[(77.55±0.53)%, F=56.18, P<0.01]较其他各组明显降低,神经缺陷评分在移植后7 d较其他各组开始降低(3.31±0.46, F=14.47, P<0.01),移植治疗14 d后评分显著较其他组降低(1.63±0.35, F=22.71, P<0.01)。 结论:Ngn2-MSCs联合AG490移植疗法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协同神经保护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JAK抑制剂治疗间质性肺疾病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间质性肺疾病(ILD)是以肺间质炎症或纤维化为主要特征的一组异质性疾病。多种细胞因子及生长因子构成的复杂网络在ILD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Janus激酶(JAK)活性改变可激活下游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STAT)信号通路,活化巨噬细胞,增加促炎和促纤维化因子释放,并促进成纤维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分化,参与ILD发生发展。JAK抑制剂(JAKi)可通过阻断JAK-STAT信号通路减轻肺部炎症和肺纤维化,有望用于治疗ILD。基础研究发现,托法替布可抑制次氯酸诱导的系统性硬化症相关ILD(SSc-ILD)小鼠的纤维化和炎症反应,而芦可替尼可改善SSc-ILD小鼠模型和博来霉素小鼠模型的肺纤维化程度。JAKi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但从目前的临床应用报道看,JAKi可能对多种结缔组织疾病相关ILD具有潜在的治疗效果,包括SSc-ILD、类风湿关节炎相关ILD,以及抗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抗体阳性的皮肌炎相关ILD,但尚需高级别的临床试验来进一步证实。鉴于JAKi还有很强的抗炎作用,有望在纤维化性ILD急性加重、快速进展性ILD和抗肿瘤免疫治疗相关性ILD等同时具有明显的炎症反应的ILD中发挥积极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Janus激酶抑制剂在皮肤病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编辑人员丨5天前
Janus激酶(JAK)和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STAT)所构成的JAK-STAT信号通路是一条重要的细胞内信号通路,参与许多炎症性疾病的发病。JAK抑制剂阻断该通路已经成为治疗某些疾病的有效方法,例如类风湿关节炎、溃疡性结肠炎。然而,目前JAK抑制剂尚未被批准应用于皮肤病治疗。本文就JAK抑制剂在皮肤疾病中的应用前景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芦可替尼反应的儿童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分层治疗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HLH)又称噬血细胞综合征,是一种以病理性免疫激活和过度炎症为特征的致死性疾病。以依托泊苷为基础的HLH-94和HLH-04方案仍然被广泛接受为标准治疗,虽然这大大提高了HLH患者的存活率,但仍有相当多的患者治疗无效或无法耐受强化疗。由于HLH与大量细胞因子的过度产生有关,阻断致病细胞因子能够显著提高疗效、改善预后。芦可替尼是JAK1和JAK2的抑制剂,可以通过抑制JAK1/2-STAT1通路,抑制干扰素-γ和其他关键的促炎细胞因子的信号转导,是治疗HLH的一种有前途的选择。使用芦可替尼治疗难治/复发HLH的疗效也已在一系列HLH病例中得到报道,相关研究表明,芦可替尼治疗HLH是安全、有效的。但目前关于芦可替尼单药作为一线药物的疗效,仍然缺乏可靠的数据。为了探讨芦可替尼单药作为一线药物的疗效,以及基于芦可替尼反应的分层治疗是否会使患者获得更有益的结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Janus激酶-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信号通路抑制剂在白癜风治疗中的新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近年来,随着对白癜风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Janus激酶(JAK)-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STAT)信号通路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综述了JAK-STAT信号通路在白癜风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并回顾了目前正在研究或已用于治疗白癜风的JAK-STAT抑制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微小RNA-101对胰腺癌PANC1细胞增殖、凋亡和侵袭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微小RNA-101(miR-101)对胰腺癌PANC1细胞增殖、凋亡和侵袭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PANC1细胞分为5组,除对照组外,分别为转染miRNA模拟体的阴性对照(mimic-NC)组、转染miRNA-101模拟体(miR-101 mimic)组、转染miRNA抑制剂的阴性对照(inhibitor-NC)组、转染miRNA-101抑制剂(miR-101 inhibitor)组。采用qRT-PCR检测miR-101相对表达水平,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qRT-PCR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IL-6、JAK2、p-JAK2、STAT3、p-STAT3 mRNA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法检测miR-101与IL-6的靶向关系。结果:转染48 h后,对照组、mimic-NC组、miR-101 mimic组、inhibitor-NC组、miR-101 inhibitor组PANC1细胞miR101表达水平分别为1.98±0.12、2.01±0.18、6.73±0.23、2.16±0.22、1.34±0.13;增殖率分别为(32.75±2.43)%、(33.17±2.77)%、(15.68±1.17)%、(31.57±2.65)%和(45.75±3.16)%;凋亡率分别为(3.82±0.57)%、(3.54±0.55)%、(28.61±0.78)%、(3.57±0.63)%、(1.03±0.62)%;穿膜细胞数分别为(125.82±3.55)、(132.17±4.28)、(58.83±3.24)、(128.77±5.06)、(248.42±5.64)个/高倍视野。miR-101 mimic组miR101表达水平和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mimic-NC组,增殖率和穿膜细胞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和mimic-NC组,而miR-101 inhibitor组miR-101表达水平和凋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inhibitor-NC组、miR-101 mimic组,增殖率和穿膜细胞数显著高于对照组、inhibitor-NC组、miR-101 mimic组。miR-101 mimic组PANC1细胞IL-6、JAK2、STAT3 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mimic-NC组,而miR-101 inhibitor组显著高于对照组、miR-101 mimic组、inhibitor-NC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01)。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法检测结果显示,miR-101可靶向作用IL-6。 结论:miR-101能够抑制胰腺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促进其凋亡,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IL-6/JAK2/STAT3信号通路发挥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托法替布治疗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的机制、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IA)指16岁以下儿童发生的不明原因的关节肿胀、病程持续6周以上、以慢性关节滑膜炎为主要特征,可伴全身多脏器功能损害的较为常见的慢性结缔组织疾病。最新研究发现Janus激酶(JAK)-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STAT)信号转导通路异常是JIA的致病关键环节之一。小分子JAK抑制剂托法替布于2012年经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成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在儿科风湿疾病中使用的临床证据较少,现就托法替布治疗JIA的作用机制、疗效及安全性进行综述,旨在为该药治疗JIA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帕瑞昔布钠对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小鼠肺泡巨噬细胞表型转化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评价帕瑞昔布钠对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VALI)小鼠肺泡巨噬细胞表型转化的影响。方法:SPF级健康成年雄性C57BL/6J小鼠45只,体重22~30 g,8~12周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 n=15):假手术组(S组)、VALI组(V组)和帕瑞昔布钠组(P组)。小鼠腹腔注射LPS 20 ng,2 h后采用机械通气(潮气量30 ml/kg,通气频率70次/min,吸呼比1∶2,吸入氧浓度21%,呼气末正压0)4 h的方法制备小鼠VALI模型。P组机械通气前1 h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30 mg/kg。于机械通气4 h时处死小鼠,生理盐水灌洗右肺收集肺泡灌洗液(BALF),采用ELISA法检测IL-6、IL-10和TNF-α浓度,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BALF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精氨酸酶1(Arg-1)及肺泡巨噬细胞磷酸化酪氨酸激酶2(p-JAK2)和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p-STAT-3)的表达;取左肺确定湿重/干重(W/D)比值,观察肺组织病理学结果并行肺损伤评分。 结果:与S组比较,V组和P组肺损伤评分、W/D比值、BALF IL-6、IL-10和TNF-α浓度、iNOS、Arg-1、p-JAK2和p-STAT-3表达水平升高( P<0.05);与V组比较,P组BALF IL-10浓度、Arg-1、p-JAK2和p-STAT-3表达水平升高,肺损伤评分、W/D比值、BALF IL-6、TNF-α浓度和iNOS表达水平降低( P<0.05)。 结论:帕瑞昔布钠促进肺泡巨噬细胞由M1型向M2型转化,抑制炎症反应,从而减轻小鼠VALI,可能与活化JAK2/STAT-3信号通路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Fedratinib治疗骨髓纤维化的研究新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骨髓纤维化(MF)属于Ph呈阴性骨髓增殖性肿瘤(MPN),包括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后(post-PV)MF和特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后(post-ET)MF。JAK2V617F基因突变是MF患者的主要致病基因突变。针对Janus激酶(JAK)/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STAT)信号通路的第2代抑制剂fedratinib于2019年8月获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上市,用于治疗国际预后积分系统(IPSS)中危-2及高危MF成年患者。该药既可用于一线治疗,也可用于第1代JAK/STAT信号通路抑制剂芦可替尼耐药或者不耐受患者的二线治疗。笔者拟就fedratinib的药理学特性及其治疗MF的作用机制、临床疗效、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和耐药机制的研究最新进展进行阐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