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稠度和容积吞咽任务对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生理成分表现及渗漏误吸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不同稠度和容积吞咽任务对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生理成分表现及渗漏误吸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康复科治疗的59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参照中国改良容积粘度测试程序,按2、1、0、3号(分别对应中稠度、低稠度、硫酸钡原液及高稠度)顺序分别对每种稠度食物进行3、5、10 ml的吞咽造影检查。使用标准化吞钡造影功能障碍评价量表(MBSImP)和Rosenbek渗漏/误吸量表进行量化分析。记录患者在执行不同稠度及容积吞咽任务时其各个吞咽生理成分评分和渗漏误吸分级。结果:入选患者舌控制、咽期吞咽启动及喉关闭均在吞咽0号食物时表现较差,口腔残留在执行大容积吞咽任务时表现较差,咽蠕动在执行较小容积吞咽任务时表现较差。入选患者在执行低稠度、大容积吞咽任务时发生渗漏误吸的风险较高;其渗漏误吸分级与咽期总分间具有明显正相关性( r=0.365, P<0.01),并以喉关闭与渗漏误吸分级间的相关性尤为显著( r=0.772, P<0.01)。 结论: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口咽期各吞咽生理成分的表现与进食食物稠度及容积密切相关,患者在执行较低稠度、较大容积吞咽任务时发生渗漏误吸的风险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舌压抗阻反馈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舌压抗阻反馈训练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吞咽康复训练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舌压抗阻反馈训练治疗。治疗前、后对2组患者行吞咽造影检查,并使用MBSImp分析方法和Rosenbek渗漏/误吸量表进行量化分析,观察并记录患者的吞咽相关指标。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口腔期、咽期吞咽功能评分及误吸情况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实验组咽期吞咽功能评分[(5.70±2.02)分]降低,误吸情况[(1.87±1.36)分]显著改善( 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同指标比较,实验组误吸较少。 结论:舌压抗阻反馈训练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咽期吞咽情况,减少吞咽后误吸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电针夹廉泉穴治疗脑卒中后口咽期吞咽障碍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观察电针夹廉泉穴对脑卒中后口咽期吞咽障碍(PSOD)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PSOD患者4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电针组、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1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吞咽康复训练,电针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电针夹廉泉穴治疗,NMES组在常规吞咽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增加双侧颏下肌群NMES。电针和NMES均每日1次,每次30 min,每周治疗5 d,连续治疗3周。于治疗前和治疗3周后(治疗后)对3组患者进行吞咽造影检查(VFSS),采用功能性经口进食量表(FOIS)、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渗漏-误吸量表(PAS)和改良式钡剂吞咽障碍量表(MBSImp)评估其吞咽功能,另采用表面肌电图(sEMG)检测患者空吞咽和吞咽5 ml温水时颏下肌群的肌肉功能[包括波幅峰值、波幅均值和平均吞咽时程]。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的SSA、FOIS、MBSImp、PAS评分以及空吞和吞咽5 ml温水时sEMG的波幅峰值、波幅均值、平均吞咽时程较组内治疗前均显著改善( P<0.05),且电针组和NMES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 P<0.05)。电针组的SSA评分[(22.40±3.40)分]、FOIS分级[(6.13±0.92)级]、MBSImp评分[(7.8±1.82)分]、PAS评分[(1.73±0.70)分]、空吞唾液时sEMG的波幅峰值[(92.53±18.28)μV]、空吞唾液时sEMG的波幅均值[(23.45±2.93)μV]、空吞唾液时sEMG的平均吞咽时程[(1.50±0.15)s]、吞咽5 ml温水时sEMG的波幅峰值[(96.79±19.99)μV]、吞咽5 ml温水时sEMG的波幅均值[(23.83±3.01)μV]、吞咽5 ml温水时sEMG的平均吞咽时程[(1.52±0.14)s]均显著优于NMES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电针夹廉泉穴可显著改善脑卒中后口咽期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且电针组的治疗效果优于神经肌肉电刺激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食管清除功能异常与口咽期吞咽生理及渗漏误吸的相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食管清除功能异常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脑卒中后食管清除功能异常患者的临床特点,并分析食管清除功能异常与口咽期吞咽生理及渗漏误吸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3年4月期间在我院康复科住院、并完成吞咽造影检查(含正位像食管清除观察)的174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从其医疗记录中收集临床资料数据,并针对患者吞咽5 ml高稠度食物的正位像及侧位像造影结果进行分析。采用改良钡剂吞咽障碍造影评估量表(MBSImP)的食管清除(EC)项目对患者的食管清除功能进行评级,并对其口腔期及咽期的各吞咽生理成分进行评分。采用Rosenbek渗漏误吸量表对患者进食的安全性进行评级。结果:在174例入选患者中,共发现70例(40.23%)患者有食管清除功能异常,且大部分(共43例)患者表现为食管中到远端滞留。与食管清除正常组患者比较,食管清除异常组患者的平均年龄更高、咽期总体障碍程度更严重( P<0.001)。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入选患者食管清除功能与口腔期范畴的各吞咽生理成分及渗漏误吸评级均无显著相关性( P>0.05),而与咽期范畴的喉上抬( r=0.229, P=0.002)、舌骨前移运动( r=0.244, P=0.001)、咽蠕动( r=0.521, P<0.001)、咽收缩( r=0.309, P<0.001)、食管上括约肌开放( r=0.337, P<0.001)、舌根收缩( r=0.261, P=0.001)及咽部残留( r=0.260, P=0.001)均具有显著正相关性。 结论: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可同时合并食管清除功能障碍。食管清除功能异常与年龄及咽期吞咽障碍严重程度相关。咽期吞咽生理异常可能伴随更高的食管清除异常发生率,咽蠕动减弱常提示伴随更严重的食管清除异常。将正位像食管清除观察纳入常规吞咽造影检查中,有助于筛查食管功能异常以早期识别临床问题,提高吞咽评估的全面性及系统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电揿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16例
编辑人员丨2024/7/27
目的:观察电揿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PSD)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6例PSD患者采用电揿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穴取金津、玉液,双侧翳风和夹廉泉.金津、玉液穴点刺出血;双侧翳风向喉结方向深刺约50 mm;电揿针刺激两侧夹廉泉穴,刺激参数为1 Hz连续波,电刺激时间30 min,电揿针结束后揿针留针18 h.以上治疗均每天1次,每周治疗5 d,连续治疗4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电视透视吞咽功能检查(VFSS)吞咽时间参数和改良式钡剂吞咽障碍量表(MBSImP)、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曼恩吞咽能力评估量表(MASA)评分.结果:治疗后,患者VFSS吞咽启动时间、舌骨运动时间和咽运送时间均较治疗前缩短(P<0.001),MBSImP和SSA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01),MASA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01).治疗过程中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电揿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PSD能有效缩短患者舌骨运动时间和咽运送时间,改善PSD患者吞咽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7
-
针刺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后口腔期吞咽障碍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针刺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卒中后口腔期吞咽障碍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9例脑卒中后口腔期吞咽障碍患者分为观察组19例、对照组20例.2组患者均接受基础康复训练和rTMS,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针刺.治疗前、治疗4周后(治疗后),分别采用标准化吞钡造影功能障碍评价量表(M BSImP)和口腔推送时间(OTT)对2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口腔期MBSImP评分、OTT时间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组内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治疗后MBSImP评分[(8.26±2.92)分]、OTT时间参数[(12.79±2.54)s]显著改善(P<0.05),对照组治疗后仅MBSImP评分[(10.60±4.09)分]优于组内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MBSImP评分、OTT时间参数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刺联合rTMS可改善脑卒中后口腔期吞咽障碍,值得进一步应用、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重复经颅磁刺激辅助治疗对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辅助治疗对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嘉兴市第二医院康复医学中心收治的脑卒中后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患者均实施精准化吞咽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患侧高频rTMS治疗.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行吞咽造影检查,采用Rosenbek渗漏-误吸等级量表和标准化吞钡造影功能障碍评价量表(MBSImP)评估患者的吞咽功能.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Rosenbek渗漏-误吸等级和MBSImP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上述量表等级或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rTMS辅助治疗对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疗效较显著,可以减少其进食中的误吸,提高进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