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补肾气针法联合温针灸治疗脾肾阳虚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培补肾气针法联合温针灸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治疗的SUI女性患者60例,采用区组随机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给予温针灸疗法,观察组在此基础联合培补肾气针法,对比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ICIQ-SF评分、1 h尿垫量、I-QOL评分及凝血功能指标水平变化.结果:治疗3周、6周后两组ICIQ-SF评分、1 h尿垫量及I-QOL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改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改善更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两组中医症候积分全部出现了明显的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改变幅度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治疗前,两组治疗6周后APTT、PT和Fbg水平出现了明显的改善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具有更好的改善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培补肾气针法联合温针灸治疗SUI具有较好的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人促红细胞生成素N糖图谱离子色谱分析方法的联合验证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对离子色谱(ion chromatography,IC)联用脉冲安培检测器(pulsed amperometric detector,PAD)分析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rhEPO)N糖图谱方法进行多实验室联合验证.方法 将rhEPO供试品用25 mmol/L磷酸盐缓冲液超滤置换缓冲体系,调整浓度至2mg/mL,用糖苷酶F酶切后,经乙醇沉淀,取上清冷冻干燥,获得rhEPO游离N糖.色谱条件:分析柱为Dionex CarboPac PA200,保护柱为Dionex CarboPac PA200;流动相A为50 mmol/L氢氧化钠溶液,流动相B为200 mmol/L氢氧化钠溶液,流动相C为250 mmol/L乙酸钠溶液;进样体积为25 μL;流速为0.5mL/min;柱温为30 ℃;梯度洗脱;使用仪器自带分析软件进行峰簇最高峰保留时间和峰簇面积百分比积分.选择3家实验室(L1~L3)进行方法的联合验证,包括准确度、精密度、线性、检出限(limit of detection,LOD)和定量限(limit of quantification,LOQ)、稳定性.结果 rhEPO N糖各峰簇清晰可见;3个实验室不同浓度供试品各峰簇面积百分比均在84%~116%之间,方法准确度良好;各峰簇最高峰保留时间RSD均<5%,面积百分比RSD均<10%,方法重现性良好;蛋白浓度在1.0~3.0mg/mL范围内,线性良好,R2>0.98;LOD约为0.10 mg/mL,LOQ约为0.32 mg/mL;在2~8 ℃下存放48 h,稳定性良好.结论 建立了 rhEPO N糖图谱IC法,联合验证指标良好,为rhEPO质量标准的提高提供了技术支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猪脱细胞真皮基质联合羧甲基纤维素钠对角质形成细胞分泌波形蛋白及锌指蛋白的表达作用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探讨猪脱细胞真皮基质(pADM)联合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对角质形成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 体外建立大鼠毛囊角质形成细胞系,实验分组:A组(空白对照)、B 组(2%CMC)、C 组(5%pAD)、D 组(5%pADM+2%CMC).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各组凝胶对角质形成细胞的活力影响.Transwell实验检测角质形成细胞的迁移能力.聚合酶链反应(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EMT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两组间比较采用非配对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CCK-8实验结果显示,D组角质形成细胞活力最强(A:100.00±8.70、B:124.10±8.10、C:130.40±7.30、D:152.30±5.50),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9.2,P<0.01).Transwell实验中,各组迁移的角质形成细胞数分别为,A组为(95.889±8.638)个、B 组为(149.556±7.091)个、C 组为(172.778±7.710)个、D 组为(236.667±9.695个;与A组比较,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54.9,P<0.01),其中D组角质形成细胞迁移数最多.PCR结果显示,D组角蛋白10(CK10)、波形蛋白(Vim)及锌指蛋白(Snail)表达量最多,分别为4.69、4.25、4.52(F=125.3、146.8、100.3,P<0.05),而 CK14 表达量最低(0.18,F=96.5,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Westem blot结果显示,D组CK10、Vim及Snail蛋白表达量最多,分别为 0.43、0.54、0.69(F=187.5、168.9、151.3,P<0.05),而 CK14 蛋白表达量最低(0.10,F=167.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ADM及CMC均可改善角质形成细胞生物学活性,pPADM联合CMC可促进CK10、Vim及Snail的表达,并抑制CK14的表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脱细胞真皮基质和带蒂颊脂垫瓣修复颊部软组织缺损的对比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比较脱细胞真皮基质(ADM)和带蒂颊脂垫瓣(PBFPF)修复颊部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84例行颊黏膜缺损修复的患者,随机分为ADM组和PBFPF组,每组42例.ADM组患者采用ADM修复,PBFPF组患者使用PBFPF修复.比较2组患者修复时间、经口进食时间、住院时间.于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测量并比较患者的最大开口度,记录患者的修复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患者术后口腔颌面部功能(吞咽功能、语言功能、咀嚼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2组患者修复时间、经口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总发生率、术后吞咽功能、术后语言功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DM组与PBFPF组患者最大开口度组间比较、组间与时点的交互效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时点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BFPF组中缺损面积为>13~20 cm2的患者修复有效率高于ADM组(P<0.05).PBFPF组患者的咀嚼功能优于ADM组(P<0.05).结论 PBFPF及ADM用于口腔黏膜组织缺损的修复各有优势,对于黏膜缺损面积较大(>13~20 cm2)的患者,PBFPF的修复效果更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多肌炎/皮肌炎患者血清PAD4水平及其与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观察多肌炎/皮肌炎(polymyositis/dermatomyositis,PM/DM)患者血清肽基精氨酸脱亚胺酶4(peptidyl argi-nine deiminase 4,PAD4)水平及其与血清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NET)标志物水平和其他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60例PM/DM患者(DM 36例、PM 24例)和20例健康对照者的外周血,检测其血清中PAD4及NET标志物[瓜氨酸化组蛋白H3(citrullinated histone H3,CitH3)及细胞游离DNA(cell free DNA,cfDNA)]水平,分析其相关性,并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与健康对照者比较,PM/DM患者血清中PAD4水平显著升高(t=13.21,P<0.001).PM/DM患者血清NET标志物水平相比健康对照者显著升高(CitH3:t=9.518,P<0.001;cfDNA:t=2.984,P=0.0038).将PM/DM患者PAD4与NET标志物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两者均呈正相关(PAD4与CitH3:r=0.835,P<0.001;PAD4与cfDNA:r=0.322,P=0.012).将PM/DM患者血清PAD4、CitH3、cfDNA水平与临床数据做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PAD4水平与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呈正相关,与白蛋白(albumin,ALB)水平呈负相关;血清CitH3水平与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呈正相关;血清cfDNA水平与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中性粒细胞绝对值(neutrophil,NE#)、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rophil ratio,NE%)、C 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尿素(UREA)等指标均呈正相关,与ALB水平呈负相关.结论 PM/DM患者血清PAD4水平显著升高并且与NET异常增多有关,同时,血清PAD4及NET标志物水平与PM/DM患者炎性指标呈正相关,提示PAD4异常增多介导NET过度形成可能参与PM/DM的发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RMUS术中通过解剖定位调整中段尿道吊带张力治疗尿失禁的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经阴道经耻骨后无张力尿道中段合成吊带术(RMUS)中通过解剖定位调整吊带张力治疗尿失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8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采用RMUS治疗的36例尿失禁患者的资料。均为女性,年龄(60.83±7.93)岁,体质指数(24.43±2.44)kg/m 2。36例术前压力诱发试验、尿道抬举试验均为阳性。其中单纯性压力性尿失禁(SUI)20例(55.6%),混合性尿失禁(MUI)16例(44.4%)。1h尿垫试验提示轻度尿失禁5例(13.9%),中度14例(38.9%),重度13例(36.1%),极重度4例(11.1%)。17例术前完成尿动力学检查,其中5例(29.4%)出现逼尿肌过度活动(DO),3例(17.7%)表现为固有括约肌功能缺陷(ISD)。所有患者RMUS术中均通过解剖定位调整吊带张力:在尿道与吊带之间放置一把直角钳,腹侧端紧贴耻骨联合下缘,背侧端平行于处女膜环后缘,调整吊带张力。术后不留置尿管。分析术后主观疗效、客观疗效及安全性(术后尿潴留发生率及术后3个月残余尿情况)。主观治愈:术后无漏尿发生,或在过度憋尿、剧烈咳嗽等状态下极少量漏尿,不影响正常生活。主观有效:术后尿失禁程度较术前改善≥50%。客观治愈:术后压力诱发试验阴性。 结果:本研究36例住院时间8(5~95)h。术中无膀胱穿孔及输血病例。术后无尿潴留者。术后3个月27例获得随访,其中22例有残余尿量数据,23例有主观疗效数据,23例有客观疗效数据;残余尿量7.5(5~64)ml,主观治愈率为91.3%(21/23),客观治愈率为95.7%(22/23);排尿困难2例(2/23,8.7%),无需临床处理。术后无尿道侵蚀和阴道裸露病例。术后2年完成电话随访34例,主观治愈率为91.2%(31/34),排尿困难1例(1/34,2.9%)。术后3个月,SUI与MUI患者的主观治愈率[100.0%(12/12)与81.8%(9/11)]和客观治愈率[91.7%(11/12)与100.0%(11/1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尿失禁患者的主观治愈率[75.0%(3/4)与100.0%(6/6)与90.0%(9/10)与100.0%(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例术前行尿动力学检查的患者中,DO与非DO患者的主观治愈率[66.7%(2/3)与88.9%(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SD与非ISD患者主观治愈率[0(0/1)与90.9%(10/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术后2年,SUI与MUI患者的主观治愈率[94.7%(18/19)与86.7%(13/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尿失禁患者的主观治愈率[80.0%(4/5)与100.0%(13/13)与83.3%(10/12)与100.0%(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例术前行尿动力学检查的患者中,DO与非DO患者的主观治愈率[60.0%(3/5)与90.9%(10/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SD与非ISD患者的主观治愈率[66.7%(2/3)与84.6%(11/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RMUS术中通过解剖定位调整吊带张力对压力诱发试验和尿道抬举试验阳性的患者安全有效,术后并发症少,残余尿量少,主观、客观治愈率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AdVance吊带球部尿道悬吊术与AUS植入术治疗中重度男性压力性尿失禁的长期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评估AdVance吊带球部尿道悬吊术和人工尿道括约肌(AUS)植入术治疗中重度男性压力性尿失禁的长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7年6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12例男性尿失禁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中位值75(64~80)岁。其中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9例,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3例。尿失禁病史中位值3(1~9)年,每日使用尿垫量中位值8(5~10)片。其中5例为中度尿失禁,7例为重度尿失禁。12例中6例行AdVance吊带球部尿道悬吊术(为AdVance组), 6例行AUS植入术(为AUS组)。AdVance组年龄中位值72(64~73)岁;每日使用尿垫量中位值6(5~8)片;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I-QOL)评分(15.0±5.4)分;5例为中度尿失禁,1例为重度尿失禁。AUS组年龄中位值78(76~80)岁,每日使用尿垫量中位值8(6~10)片,I-QOL评分(16.7±5.1)分,均为重度尿失禁。记录患者术后1、5年的每日尿垫使用量、I-QOL评分,同时记录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随访5~7年,平均5.5年。AdVance组术后1年,1例重度尿失禁患者术后症状较术前无明显改善;其余5例尿失禁症状改善明显,每日尿垫使用量中位值为1(1~2)片;AdVance组6例每日尿垫使用量中位值为2.5(1~10)片,I-QOL评分(75.0±28.1)分,均较术前改善明显( P<0.05)。AdVance组术后5年每日尿垫使用量中位值2.5(1~10)片,I-QOL评分(78.3±29.3)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 P<0.01)。AUS组术后1年,患者均无需使用尿垫,I-QOL评分(91.6±7.5)分,均较术前改善明显( P<0.01); 2例于术后3年出现尿道侵蚀,取出人工尿道括约肌,尿失禁复发,恢复到术前状态,未再次手术;其余4例术后5年均不需要使用尿垫。AdVance组3例术后3个月内出现会阴部疼痛,与活动相关,均自行缓解;无伤口感染、尿道侵蚀等并发症发生。AUS组3例出现尿道侵蚀。 结论:AdVance吊带球部尿道悬吊术对中度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疗效较好,且并发症少;AUS植入术对于重度男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患者疗效好,但该术式的远期并发症可能会影响术后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白藜芦醇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肠上皮Toll样受体4/髓样分化因子/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对葡聚糖硫酸钠盐(DSS)诱导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的治疗效果,及其对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调控机制。方法:将90只BALB/c小鼠的体重通过SPSS生成随机数后,参照其大小排序分为对照(CON)组、模型(DSS)组、白藜芦醇低(RES-L,10 mg/kg)、中(RES-M,50 mg/kg)、高(RES-H,100 mg/kg)剂量组、柳氮磺砒啶(SASP)组。记录小鼠状况,测算疾病活动指数(DAI),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结肠上皮组织中TLR4、MYD88、NF-κB p65 mRNA和蛋白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小鼠结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含量,并用Graph Pad Prism 8统计软件分析。结果:DSS组TLR4、MYD88、NF-κB p65显著高于CON组(0.315±0.046比0.082±0.011、0.279±0.025比0.085±0.012、0.244±0.026比0.052±0.011, t=8.352、12.045、11.476,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ES-H的TLR4、MYD88、NF-κB p65显著低于DSS组(0.105±0.016比0.311±0.045、0.094±0.012比0.295±0.021、0.103±0.015比0.245±0.026, t=9.174、7.285、11.163,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ES-H组TNF-α、IL-1β、IL-6显著低于DSS组(154.105±6.184比303.408±31.209、93.522±7.271比306.305±40.926、140.509±2.795比263.705±11.116, t=8.174、8.865、18.622,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ES-H组IL-10高于DSS组(110.708±4.154比93.846±3.232, t=5.565,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RES通过调节TLR4/MYD88/NF-κB p65信号通路活化达到治疗UC的目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SPATS2通过激活NOTCH信号通路促进喉鳞状细胞癌进展的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究丝氨酸精子发生相关蛋白2(spermatogenesis associated serine rich 2,SPATS2)影响喉 鳞 状 细 胞 癌(larynx squamous cell carcinoma,LSCC)增 殖、迁 移、侵 袭 和 上 皮 间 质 转 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发生的分子机制,从而为寻找LSCC筛查、诊断和治疗的潜在靶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TCGA数据库中下载LSCC临床及RNA-seq数据并进行整理,从中提取SPATS2的mRNA表达数据,并用R 4.3.1进行分析作图;用R4.3.1进行单基因差异分析后所得基因集进行基因本体分析(gene ontology,GO)和基因集富集分析(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GSEA);用CCK8、克隆形成实验、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Western blot验证敲减或过表达SPATS2后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用qRT-PCR检测目的基因mRNA水平变化,并用ImageJ、GraphPad Prism8和IBM SPSS Statistics 25对结果进行定量与统计学分析.结果:通过生信分析发现,LSCC组织中SPATS2的mRNA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01),且高水平SPATS2不利于患者生存(P=0.021).过表达或敲减SPATS2后,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能力及波形蛋白(Vimentin)、N-钙黏蛋白(N-Cadherin)、NOTCH1、cleaved-NOTCH1的表达水平、NOTCH信号通路下游靶基因的mRNA水平均随之升高或降低.在过表达SPATS2的同时抑制NOTCH信号通路可以逆转由单独过表达SPATS2导致的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增强和EMT水平升高的结果.结论:SPATS2能够通过影响NOTCH信号通路影响LSCC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和EMT等恶性表型,进而影响LSCC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对分课堂结合微课在心外科规培带教中的实践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对分课堂结合微课在心外科规培带教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6月医院接收的70名心外科规培生,将其分为A组和B组,各35例。A组采用常规教学,B组采用对分课堂结合微课教学。比较两组带教前后理论考核、实操考核成绩,带教前后自主学习、临床思维和职业社会能力评价,对带教方法的满意度。采用SPSS 26.0进行卡方检验和秩和检验。结果:两组带教前理论考核、实操考核成绩,自主学习、临床思维和职业社会能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带教后两组理论考核、实操考核成绩,自主学习、临床思维和职业社会能力评分均升高,且带教后B组均高于A组;两组对带教方法的满意度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B组总满意率为97.14%(34/35),高于A组的77.14%(27/35)。 结论:对心外科规培生采用对分课堂结合微课教学,不仅可提高其考核成绩,增强其自主学习、临床思维和职业社会能力,还可提高其对带教方法的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