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安装模式横连在后路寰枢椎钉-棒固定中的三维有限元对比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利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横连在寰-枢椎椎弓根钉棒内固定(C1-C2 PSR)中生物力学特性。方法:分别建立寰枢椎有限元模型:完整组为A组,失稳组为B组,B组+C1-C2 PSR为C组,C组+棒-棒横连(hR-R CL)为D组,C组+钉尾横连(hS-S CL)为E组,其中E组又包括:上横连(两寰椎螺钉钉尾)为E1组、下横连(两枢椎螺钉钉尾)E2组、斜形钉尾横连(dS-S CL)(左上右下为E3组,左下右上为E4组)、交叉钉尾横连(xS-S CL)为E5组。对各个有限元模型加载1.5 N/m的扭矩,计算出完整组、失稳组、六种内固定组在屈伸、侧屈、旋转的活动度(ROM)及横连应力峰值,并提取内固定应力云图。结果:失稳组较完整组的ROM明显增大,内固定组在6种工况下的ROM较失稳组减少90.1%~98.5%,横连组与无横连组在屈伸状态下的ROM基本一致,但在侧屈及旋转状态下,横连组较无横连组ROM分别减少33.3%~47.4%和76.4%~92.6%,交叉横连组在旋转状态ROM减少最为明显。内植物模型应力峰值:横连组最大应力总体上小于无横连组,所有内固定组在后伸时应力峰值最小。内植物的应力云图显示:横连组内固定装置的应力分布区域基本一致,内固定未出现明显的应力集中现象,且主要的应力分布区域为螺钉根部与骨质结合部,横连两端与螺钉尾槽或连接棒结合部。结论:横连能提高内固定的抗旋转稳定性,交叉横连模式最为明显,横连在降低内植物的最大应力同时也可能因其两端应力分布明显出现断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热休克蛋白47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心肌病的影响及机制探讨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47(HSP47)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心肌病的影响及具体机制。方法:采用8~10周龄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HSP47过表达对照组、糖尿病组、HSP47过表达糖尿病组,每组12只。通过STZ腹腔注射的方法建立1型糖尿病心肌病小鼠模型,造模成功8周后应用小鼠尾静脉注射的方式过表达HSP47基因,6周后每组取出小鼠心脏6只用于病理和分子生物学分析。应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天狼星红(PSR)染色分别检测心肌细胞横截面积和心肌组织纤维化程度;应用CD31和Ⅰ型胶原蛋白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纤维化程度;采用免疫印迹法测定纤维化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小鼠心肌HSP47表达水平上调(2.014±0.264比1.004±0.064, P<0.001)。糖尿病组小鼠心肌细胞横截面积较对照组增加[(235.3±20.7)μm 2比(172.8±13.6)μm 2, P<0.001],HSP47过表达糖尿病组的心肌细胞横截面积进一步增加[(302.2±41.0)μm 2比(235.3±20.7)μm 2, P=0.009]。同时,小鼠心肌肥厚标志物心房钠尿肽(ANP)、脑钠肽(BNP)、肌球蛋白重链β(β-MHC)mRNA表达水平进一步上调(均 P<0.001)。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小鼠心肌胶原纤维含量增加[(7.333±1.127)%比(4.837±0.775)%, P=0.002],HSP47过表达糖尿病组的心肌纤维含量进一步增加[(9.175±1.008)%比(7.333±1.127)%, P=0.025],同时纤维化指标Ⅰ型胶原蛋白、Ⅲ型胶原蛋白、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mRNA水平进一步上调(均 P<0.001)。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与糖尿病组相比,HSP47过表达糖尿病组Smad3的磷酸化水平上调,同时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TGFβ的蛋白水平增加( P<0.001)。 结论:HSP47可通过激活TGFβ/Smad3信号通路恶化STZ诱导的糖尿病心肌纤维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烟酰胺核糖对脂毒性心肌病的影响及机制探讨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烟酰胺核糖对肥胖相关脂毒性心肌病的影响及其具体机制。方法:将C57BL/6N雄性小鼠(8周龄)分为标准饮食组(对照组)、高脂饮食组和高脂+烟酰胺核糖饮食组( n=10),高脂饮食组通过高脂饲料喂养24周构建肥胖小鼠脂毒性心肌病模型,高脂+烟酰胺核糖饮食组小鼠在高脂饲料的基础上在饮用水中加入40 mmol/L烟酰胺核糖喂养12周。造模结束后检测小鼠尾动脉血压,收集小鼠外周血分析血糖、血脂等指标,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估小鼠心功能,随后进行小鼠心脏取材并用于病理学和分子生物学分析。分别通过心脏大体拍照检测小鼠心重与胫骨长、麦胚凝集素(WGA)定量小鼠心肌细胞面积和苦味酸-天狼猩红(PSR)染色显示小鼠心肌纤维化水平评估烟酰胺核糖对小鼠心肌重构的影响。采用透射电镜检测小鼠心肌脂滴浸润情况;采用免疫印迹检测小鼠心肌细胞Sirt1及Serca2a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脂饮食小鼠的体质量、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和LDL-c水平均明显增高(均 P<0.05),应用烟酰胺核糖后可缓解高脂所致的上述指标的增高(均 P<0.05);高脂饮食和应用烟酰胺核糖均不影响小鼠心率和血糖。与对照组比较,高脂饮食组小鼠左心室射血分数和心脏超声E峰、A峰比值(E/A)降低(均 P<0.05),烟酰胺核糖则增高左心室射血分数和E/A比值(均 P<0.05)。与对照组比较,高脂饮食组小鼠心重与胫骨长比值、左心室心肌细胞横截面积、胶原含量均增加(均 P<0.05),烟酰胺核糖则可抑制小鼠心肌的上述肥大和纤维化表现(均 P<0.05)。与对照组比较,高脂饮食导致小鼠左心室心肌脂滴沉积明显增多[(13.8±0.86)/100 μm 2比(4.7±0.51)/100 μm 2, P<0.05],而烟酰胺核糖可减轻高脂诱导的心肌纤维化[(6.2±0.77)/100 μm 2比(13.8±0.86)/100 μm 2, P=0.021]。免疫印迹显示脂毒性心肌组织中Sirt1及心肌肌浆网Ca 2+-ATP酶(Serca2a)蛋白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降低(均 P<0.05),Serca2a的乙酰化水平增高(均 P<0.05),但烟酰胺核糖可增加Sirt1及Serca2a的表达并促进Serca2a的去乙酰化(均 P<0.05)。 结论:烟酰胺核糖通过刺激Sirt1介导的Serca2a去乙酰化缓解高脂所致的脂毒性心肌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虾青素灌胃对压力负荷导致小鼠左心室心肌肥厚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 观察虾青素灌胃对压力负荷导致小鼠左心室心肌肥厚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将24只雄性C57BL/6野生型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假手术+虾青素组、心肌肥厚组、心肌肥厚+虾青素组,每组6只.心肌肥厚组、心肌肥厚+虾青素组均采用胸主动脉缩窄术诱导建立压力负荷导致左心室心肌肥厚小鼠模型,假手术组、假手术+虾青素组不结扎胸主动脉;术后第1天,假手术+虾青素组和心肌肥厚+虾青素组每日给予虾青素150 mg/kg灌胃,假手术组和心肌肥厚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持续4周.处死后称取并计算小鼠心脏质量与体质量比值(HW/BW)、心脏质量与胫骨长度比值(HW/TL);取各组小鼠心肌组织,HE和天狼猩红染色后观察肥厚和纤维化情况,计算心肌细胞横截面积和胶原容积分数,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心房利尿钠肽(ANP)、心肌β异构体(β-MHC)、Ⅰ型胶原纤维(Collα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mRNA表达,羟胺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丙二醛(MDA)含量,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蛋白表达.结果 假手术组及假手术+虾青素组小鼠心肌结构排列整齐,无明显纤维化;心肌肥厚组和心肌肥厚+虾青素组小鼠心脏体积增大、纤维化程度明显,且心肌肥厚组变化更明显.与假手术组及假手术+虾青素组比较,心肌肥厚组、心肌肥厚+虾青素组小鼠HW/BW、HW/TL、心肌细胞横截面积、胶原容积分数均升高,心肌组织ANP、β-MHC、Collα1、CTGF mRNA相对表达量及MDA表达均升高,心肌组织Nrf2、HO-1蛋白相对表达量、SOD活性均降低,且心肌肥厚组变化更明显(P均<0.05).结论 虾青素可减轻压力负荷导致的小鼠左心室心肌肥厚,其机制可能与激活Nrf2/HO-1信号通路而减轻心肌组织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心肌纤维化特殊染色方法比较与优化
编辑人员丨2024/6/22
目的 对目前已有心肌纤维化染色方法进行优化,弥补目前心肌纤维常用染色方法在定量分析中存在的胶原纤维漏读及误读等问题,为心肌纤维化半定量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实验室前期构建的心肌组织特异性cTnTR141W 基因突变致扩张型心肌病转基因小鼠模型,制备心脏组织石蜡切片,分别进行马松三色(Masson's trichrome,Masson)染色法、天狼星红(picric sirius red,PSR)染色法、天狼星红-品红(van Gieson,VG)染色法、天狼星红-固绿(sirius red/fast green staining,SR/FG)染色法染色,利用Image J 2.1.0 软件对胶原纤维面积进行定量比较,并从染液浓度、染色时间、酸性溶液预染 3 个方面对SR/FG染色法进行优化,对后续的胶原纤维定量分析进行应用验证.结果 4 种特染方法均可实现胶原纤维的分布观察,其中,优化后的SR/FG染色法,即 0.1%天狼星红-苦味酸酸性溶液预染 5 min,随后于 0.1%天狼星红-苦味酸与 0.04%固绿的混合液中染色 1h,在软件识别中具有更低的漏读率和遗失率.结论 本文优化后的SR/FG染色法较其他传统胶原纤维特染方法,胶原纤维与心肌组织着色鲜亮、颜色对比明显、稳定性佳、方便快捷,更适用于后续胶原纤维占比定量分析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三维有限元对新型钉尾横连在后路寰枢椎内固定中的力学稳定性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 利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探讨不同连接模式的新型钉尾横连(horizontal screw-screw crosslink,hS-S CL)在寰-枢椎椎弓根钉棒内固定(C1-C2 pedicle screw-rod fixation,C1-C2 PSR)中生物力学特性,为临床选择最佳模式hS-S CL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分别建立寰枢椎有限元模型:正常组为A组,失稳组为B组,B组+C1-C2 PSR为C组,C组+新型钉尾横连(C1-C2PSR+hS-S CL)包括:上横连(两寰椎螺钉钉尾)为D组、下横连(两枢椎螺钉钉尾)E组、斜形横连(左上右下为F组,左下右上为G组)、交叉横连H组.对各个有限元模型加载1.5 N/m的扭矩,计算出正常组、失稳组、六种内固定组在屈伸、侧屈、旋转的活动度及横连应力峰值,并提取内固定应力云图.结果 ①在6种工况下,正常组和内固定组的ROM较失稳组均明显降低;在屈伸状态下:全部内固定组的ROM基本一致,在侧屈和旋转状态下:D-H组 ROM 较无横连 C 组分别减少 34%~44%和 79%,36%~46%和 76%~80%,39%~47%和 78%~79%,40%~46%和78%~79%,49%~50%和91%~93%其中H组ROM在旋转状态减少最为明显.②内植物模型应力峰值:钉尾横连组最大应力总体上小于无横连组,所有内固定组在后伸时应力峰值最小.③内植物的应力云图显示:横连组应力分布区域基本一致,未出现明显的应力集中现象,应力分布区域为螺钉根部与骨质结合部,横连两端与螺钉尾槽结合部.结论 交叉模式的新型钉尾横连在后路寰枢椎钉棒内固定具有最强的抗旋转稳定性,但横连两端的应力分布明显,该部位可能易发生横连的断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新型钉尾横连在后路寰枢椎内固定中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1/6
背景:在寰枢关节疾病采用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C1-C2 pedicle screw-rod fixation,C1-C2 PSR)中加用传统的棒-棒横连可以为螺钉/棒结构提供更坚固抗旋转稳定性,但有安装困难、影响植骨床和脊髓损伤的风险.作者设计的新型寰椎钉尾横连(horizontal screw-screw crosslink,hS-S CL)可以有效克服上述缺点,但其生物力学性能尚不清楚.目的:利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新型寰椎钉尾横连在C1-C2 PSR中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采集1名成人健康男性志愿者枕骨底到枢椎(C0-2)的CT薄层扫描数据,分别建立寰枢椎有限元模型:正常组、失稳组、失稳+C1-C2 PSR(无横连组)、C1-C2 PSR+hS-S CL(钉尾横连组).对各个有限元模型加载 1.5 Nm 的扭矩,计算出4组模型在屈伸、左右侧屈、左右旋转工况下的活动度及横连应力峰值,并提取内固定应力云图.结果与结论:①失稳组较正常组的运动范围明显增大43.8%-78.7%;2种内固定组在6种工况下的运动范围较失稳组减少 90.2%-98.7%,在屈伸状态下的运动范围基本一致,但在侧屈及旋转状态下,钉尾横连组较无横连组运动范围分别减少34.3%-43.8%和78.6%-79.1%,其中在旋转状态运动范围减少最为明显;②2种内固定内植物模型应力峰值:钉尾横连组最大应力总体上小于无横连组,内固定组在后伸时应力峰值最小;③内植物的应力云图:显示内固定未出现明显的应力集中现象,且主要的应力分布区域为螺钉根部与骨质结合部,横连两端与螺钉尾槽或连接棒结合部;④新型钉尾横连能明显提高内固定的抗旋转稳定性,在三维运动上承担部分应力,降低内植物的最大应力;钉尾横连两端的应力分布明显,该部位可能出现横连的断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6
-
钉尾横连与棒-棒横连在后路寰枢椎固定中的生物力学对比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目的 探讨钉尾横连在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棒内固定系统中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 6具新鲜人体枕颈标本分为完整状态组(A组),在完整状态组上建立Ⅱ型齿状突骨折的寰枢椎失稳模型(B组),在失稳组上对每具标本先后进行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棒内固定(C1~C2 pedicle screw-rod fixation C1~C2 PSR)(C组),在C组基础上分别装置传统棒-棒横连(horizontal rod-rod crosslink,hR-R CL)为D组和钉尾横连(horizontal screw-screw crosslink,hS-SCL)为E组,E组包括上横连(两寰椎螺钉钉尾)E1组和下横连(两枢椎螺钉钉尾)E2组,在三维运动机上将标本模型按顺序进行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和左右旋转测试,获取每组标本的寰枢椎活动度(ROM).运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评价各组的生物力学特性.结果 ①在各种状态下,完整组及内固定组活动度小于失稳组,有显著差异(P<0.05);②在前屈、后伸状态下,4种内固定组活动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活动度(ROM):A组<C组=D组=E1/E2组<B组,在侧屈、旋转方向上,横连内固定组活动度小于无横连内固定组,有显著差异(P<0.05),活动度(ROM):A组<C组<D组=E1/E2组<B组;③D组分别与E1、E2组在各种状态下活动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E1和E2组在各种状态下活动度也无计学差异(P>0.05).结论 横连在后路寰枢椎钉棒内固定中具有良好的抗轴向旋转稳定性;钉尾横连具有与传统棒-棒横连相同的生物力学稳定性;钉尾横连安装在寰椎侧和枢椎侧生物力学性能基本相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
均等化试点政策与超大城市公共卫生系统韧性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针对均等化试点政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流动人口健康效应、公共卫生服务利用、城市社会融入,很少考虑城市公共卫生系统的问题,结合风险矩阵理论(RMA)与PSR韧性评价模型的使用,利用熵权法分析了上海、北京、重庆、天津、深圳等5 个超大城市的公共卫生系统韧性.同时,采用合成控制法,评价流动人口卫生服务均等化试点政策对超大城市公共卫生系统韧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从准则层指标角度分析,状态性指标带来的风险最为显著,响应性指标次之,压力型指标最小.(2)合成控制法结果表明流动人口均等化试点政策对城市公共卫生系统韧性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进存在地区差异性.人口压力较大的城市,均等化试点政策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城市公共卫生系统韧性.(3)北京整体以及其他城市的其他年份的政策效果并不显著,说明公共卫生系统韧性效果仍需强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
基于PSR模型与EHIs体系评估2016-2020年长江经济带环境健康综合风险
编辑人员丨2023/10/14
目的 基于PSR模型与EHIs体系,评估长江经济带的环境健康综合风险指数,从而评价2016-2020 年间研究区的环境健康综合风险.方法 参考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成果构建环境健康综合风险评估体系,选取涵盖经济、社会、环境和健康四个方向的23 个具有代表性的指标,采用极差法对上述指标进行标准化,并用熵权法对各指标赋权.结果 2016-2020 年间长江经济带环境健康综合风险呈下降趋势,健康综合风险指数由0.5450下降至0.3255,风险等级已由"中风险"向"较低风险"转变.结论 长江经济带总体环境健康状态不断改善,但仍需注意的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地区压力风险指数上升加快,需采取相应措施保持经济和环境健康的均衡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