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黏附基因在腹主动脉瘤中相关机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通过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揭示腹主动脉瘤(AAA)发生的潜在机制。方法:对数据库编号GSE47472和数据库编号GSE57691两个AAA转录组测序数据合并,进行基因差异表达分析得到差异基因,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得到中心基因,两者取交集得到差异中心基因,并对其进行功能富集分析。建立小鼠AAA模型进行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验证差异中心基因表达。使用GraphPad Prism 8进行统计分析。Kolmogorov-Smirnov检验数据正态性,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分析基因差异表达。 结果:共筛选出745个差异表达基因,建立16个基因共表达模块,其中中心模块包含119个基因,取交集后共得到60差异中心基因。对差异中心基因进行功能富集分析结果示AAA中平滑肌增殖分化功能和细胞黏附功能相关基因低表达。低表达的细胞黏附相关基因为钙黏着蛋白-2(CDH2),(钙黏着蛋白-13)CDH13,整合素相互作用蛋白-2(FERMT2),Rho关联含卷曲螺旋结合蛋白激酶1(ROCK1),层黏蛋白α5(LAMA5),进行qPCR验证其表达差异显著性。相对表达倍数分别为FERMT2=0.31 ( t=2.454, P<0.05),ROCK1=0.22( t=3.686, P<0.05),LAMA5=0.45( t=3.168, P<0.05),CDH13=1.36( t=0.103, P>0.05),CDH2=1.71( t=0.702, P>0.05)。 结论:FERMT2、ROCK1、LAMA5低表达可能通过介导血管平滑肌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黏附作用异常参与AAA形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nicastrin基因沉默的HaCaT细胞基因表达谱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通过沉默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aCaT细胞中nicastrin(NCSTN)基因的表达,研究其下游细胞增殖及分化相关信号通路的改变。方法:将HaCaT细胞分为干扰组、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干扰组转染特异性NCSTN-siRNA,阴性对照组转染阴性对照siRNA,空白对照组转染等量转染试剂。实时PCR及Western印迹检测各组NCSTN mRNA和蛋白表达验证转染效率。运用Agilent人类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技术研究干扰组HaCaT细胞基因表达谱与阴性对照组之间的差异,以表达上调或者下调倍数≥ 2.0且 P ≤ 0.05为标准,将差异基因用GO分析进行富集,筛选出表达差异显著且与角质形成细胞增生分化相关的基因,用实时PCR验证结果。 结果:干扰组HaCaT细胞NCSTN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287 ± 0.090、0.443 ± 0.085,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0.969 ± 0.127、1.047 ± 0.114)以及空白对照组(1.000 ± 0.151、1.000 ± 0.1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值分别为30.787、31.139, P值均为0.001)。表达谱芯片显示,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干扰组表达下调基因605条,上调基因444条。GO分析显示,干扰后差异表达基因富集到上皮发育、上皮细胞分化、角质形成细胞分化、角化4种生物学过程。对表达差异显著且与角质形成细胞增生分化相关的Sprouty相关蛋白2基因、表皮生长因子7基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5基因、人Rho关联含卷曲螺旋蛋白激酶2基因和骨形成发生蛋白6基因通过实时PCR验证,验证结果与芯片结果显示的差异趋势一致。 结论:NCSTN基因功能缺失有可能通过调节其下游细胞增殖及分化相关信号通路的表达,影响角质形成细胞的正常增殖和分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Ras超家族亚群A/Rho关联含卷曲螺旋结合蛋白激酶1在无机磷酸盐中诱导大鼠瓣膜间质细胞成骨分化的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Ras超家族亚群A(RhoA)/Rho关联含卷曲螺旋结合蛋白激酶1(Rock-1)在无机磷酸盐中诱导大鼠瓣膜间质细胞(VICs)成骨分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取8只雄性大鼠(购自上海西普尔必凯动物实验有限公司)的主动脉瓣膜消化培养至第3代后免疫荧光鉴定。小干扰RNA(siRNA)-RhoA转染VICs后用无机磷酸盐成骨培养基(IP-OIM)分别诱导转染组(RNAi),阴性对照组(NC)及空白对照组(CON)的成骨分化,并通过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与聚合酶链反应(PCR)评估转染后RhoA、Rock-1、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及骨钙素(OST)的变化;7 d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相关检测,14 d行钙含量相关检测评估其早期与晚期成骨分化趋势。用IP-OIM刺激转染后的VICs 60 min,并通过Western blot检测SMAD1/5/9的磷酸化变化。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鉴定后的VICs转染siRNA-RhoA并用IP-OIM培养,经过Western blot及PCR检测后可知RNAi的RhoA(Western blot:0.330±0.020;PCR:0.357±0.060)及Rock-1(Western blot:0.366±0.020;PCR:0.383±0.040)比CON均出现表达下调(RhoA Western blot: t=36.680, P<0.05 PCR: t=10.610, P<0.05;Rock-1 Western blot: t=31.240, P<0.05 PCR: t=13.210,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NAi的OST(Western blot:0.520±0.030;PCR:0.510±0.070)和Runx-2(Western blot:0.573±0.020;PCR:0.57±0.060)比CON也出现了下降(OST Western blot: t=16.630, P<0.05;PCR: t=6.970, P<0.05;Runx-2 Western blot: t=21.040, P<0.05;PCR: t=6.710,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7 d的ALP染色中RNAi的颜色最浅,ALP活性检测中RNAi [(1.005±0.101) U/mg]活性比较NC[(2.042±0.116) U/mg]和CON[(1.931±0.136) U/mg]明显下降( t=10.570, P<0.05; t=9.400,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14 d的相对钙含量测定中RNAi[(22.290±1.981) ng/L]钙含量比较NC[(41.100±2.440) ng/L]和CON[(41.760±1.215) ng/L]明显下降( t=10.530, P<0.05; t=14.510,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样茜素红钙沉积染色中,也是RNAi颜色最浅。经IP-OIM分别刺激60 min,RNAi的SMAD1/5/9的磷酸化水平(0.337±0.030)比CON明显下降( t=25.480,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无机磷酸盐可通过RhoA/Rock-1引起瓣膜间质细胞的成骨分化,SMAD1/5/9的磷酸化在此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蟾毒灵联合索拉非尼通过RhoA/ROCK/HIF1α通路抑制肝癌HepG2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的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 观察蟾毒灵联合索拉非尼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干预作用及对Ras同源基因蛋白A(RhoA)/含Rho关联卷曲螺旋蛋白激酶(ROCK)/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取对数生长期的肝癌HepG2细胞,分别加入蟾毒灵、索拉非尼单药或联合处理24 h,CCK-8方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明确后续实验药物干预浓度;将肝癌HepG2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蟾毒灵组、索拉非尼组、蟾毒灵联合索拉非尼组,空白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处理,其余组加入相应药物培养24 h,观察肝癌HepG2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情况,West-ern blot 法检测RhoA/ROCK/HIF1α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蟾毒灵、索拉非尼均可抑制肝癌HepG2细胞增殖,选择蟾毒灵4 μg/mL、索拉非尼20 μmol/L为后续实验干预浓度.各药物组肝癌HepG2细胞的迁移与侵袭率和索拉非尼组、蟾毒灵联合索拉非尼组肝癌HepG2细胞中RhoA、ROCK1、ROCK2、HIF1α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均<0.05),且蟾毒灵联合索拉非尼组肝癌HepG2细胞的迁移与侵袭率和各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蟾毒灵组和索拉非尼组(P均<0.05).结论 蟾毒灵联合索拉非尼可通过调控RhoA/ROCK/HIF1α通路加强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的抑制作用,可能是两者联合使用抑制肝癌复发转移的潜在机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乌司他丁对脓毒症小鼠肺损伤的改善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脓毒症小鼠肺损伤的改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选择成年SPF小鼠12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干预组.其中模型组和干预组使用CLP法建模.干预组尾椎静脉注射乌司他丁,其他2组注射等量0.9% 氯化钠溶液.处理7 d后比较2组肺含水量、肺部组织血管通透性以及肺组织ROCK2及VE-cadherin表达情况.结果 模型组肺组织W/D以及伊文思蓝含量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和对照组(P<0.05),干预组W/D以及伊文思蓝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对照组和假手术组VE-cadherin主要表达于微血管内皮细胞,肺组织中ROCK2表达较少.模型组VE-cadherin表达阳性率显著低于假手术组和对照组,ROCK2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和对照组(P<0.05).干预组VE-cadherin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模型组,ROCK2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RhoA及ROCK1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和对照组(P<0.05),干预组RhoA及ROCK1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血清NO显著低于假手术组和对照组(P<0.05),干预组血清NO显著高于模型组.结论 乌司他丁具有改善脓毒症小鼠肺损伤的作用,可能是由于乌司他丁具有抑制Rho/ROCK信号通路,并通过VE-cadherin和NO调节肺毛细血管通透性的作用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加味川芎平喘合剂治疗痰瘀阻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肺动脉高压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观察加味川芎平喘合剂治疗痰瘀阻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痰瘀阻肺型AE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0例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加味川芎平喘合剂.2组均治疗14 d.比较2组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变化;观察2组治疗前后肺动脉压及血清Rho关联含卷曲螺旋蛋白激酶1(ROCK1)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5.0%(38/40),对照组总有效率90.0%(36/40),2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评分及总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后2组肺动脉压、血清ROCK1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 加味川芎平喘合剂治疗痰瘀阻肺型AE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可改善患者中医证候,降低肺动脉压,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ROCK1水平、改善血管内皮收缩及重构功能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电针对快速老化小鼠认知功能及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树突结构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电针刺激对快速老化模型小鼠(SAMP8)认知功能和海马CA1区锥体细胞树突结构的影响.方法 选取SAMP8小鼠16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和治疗组,每组8只;另以8只正常老化SAMR1小鼠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和模型组不做任何处理.治疗组小鼠接受电针刺激治疗,取百会、肾俞、太溪穴,连续治疗8周.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小鼠的认知功能;Golgi染色观察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树突长度和数目,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突触后致密蛋白(PSD95)、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B)、Ras同系物家族成员A(RhoA)和Rho关联卷曲螺旋蛋白激酶2(ROCK2)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跨平台次数、基底和顶端树突长度及分支数目明显减少,PSD95、BDNF和TrkB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而RhoA和ROCK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跨平台次数、基底和顶端树突长度及分支数目均明显增加,PSD95、BDNF和TrkB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而RhoA和ROCK2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 电针可以明显改善SAMP8小鼠的认知功能,并增加海马CA1区树突长度和分支数目.树突可能是电针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靶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醋酸铅对PC12细胞的增殖与凋亡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醋酸铅(Pb(Ac)2)对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的增殖与凋亡中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与Rho关联卷曲螺旋蛋白激酶(rho associated coiled coil forming protein kinase,ROCK)信号通路的关系以及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 (1)将体外培养的PC12细胞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加入含血清的培养基,低、中、高剂量实验组加入100,200,400μmol·L-1的Pb(Ac)2染毒,用噻唑蓝还原法测定药物对细胞增殖率的影响,以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漏出率试剂盒检测细胞损伤程度,用DCFH-DA探针染色法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用Annexin V-FITC/PI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凋亡率,以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内HIF-1α、ROCK-1、ROCK-2、淋巴瘤/白血病-2(B cell lymphoma/lewkmia-2,Bcl-2)以及Bcl-2相关X蛋白(Bcl-2 Associated X Protein,Bax)的蛋白表达.(2)采用siRNA技术沉默PC12细胞HIF-1α基因技术,将细胞分为对照组、实验组、阴性对照组、干扰组,观察细胞中HIF-1α、ROCK-1,ROCK-2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随着Pb(Ac)2剂量的增大,药物对PC12细胞的损伤作用加深.对照组和高剂量实验组的存活率分别为(100.00±3.22)%,(47.21±4.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相比,中、高2个剂量实验组细胞凋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Pb(Ac)2诱导细胞凋亡.Pb(Ac)2可上调细胞内HIF-1α、ROCK-1、ROCK-2、Bax/Bcl-2的蛋白表达比例(均P<0.01).当采用小RNA干扰HIF-1α后,发现醋酸铅对PC12细胞损伤的程度降低,HIF-1α、ROCK-1、ROCK-2的蛋白表达水平下降(均P<0.01).结论 Pb(Ac)2诱导PC12细胞发生凋亡可能与HIF-1α和ROCK信号通路的表达以及自由基损伤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体外沉默异戊二烯基半胱氨酸羧基甲基转移酶基因对舌鳞状细胞癌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通过构建异戊二烯基半胱氨酸羧基甲基转移酶(ICMT)小分子干扰RNA(siRNA)沉默ICMT,研究沉默ICMT基因对舌鳞状细胞癌(TSCC)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 通过脂质体转染的方法将siRNA转染至人TSCC CAL-27和SCC-4细胞(ICMT-siRNA组),并设阴性对照组(转染NC-siRNA)和空白对照组(仅加转染试剂,不转染siRNA).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转染后各组细胞中ICMT、RhoA的mRNA表达并明确沉默效率.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ICMT、总RhoA、膜RhoA、Rho关联含卷曲螺旋结合蛋白激酶1(ROCK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表达.划痕实验测定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侵袭实验测定细胞侵袭能力.结果 CAL-27和SCC-4细胞转染ICMT-siRNA后,实验组相较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ICMT基因和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RhoA基因和总蛋白表达比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hoA膜蛋白、ROCK1、MMP-2、MMP-9表达降低(P<0.05).迁移和侵袭能力明显降低(P<0.05).结论 ICMT-siRNA可显著抑制人TSCC CAL-27和SCC-4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其机制可能与RhoA-ROCK信号通路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ROCK1和ROCK2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5
1996年,研究人员首次发现Ras同源基因家族之一的成员Rho关联卷曲螺旋蛋白激酶(Rho associated coiled coil containing protein kinase ,ROCK )-Rho 激酶[1 ] ,因其被激活后产生多种生物学效应,特别是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而被广泛研究.RhoA相关Rho激酶可参与调节细胞形态、生长、迁移和凋亡等多种细胞活动[2] ,其亚型 ROCK1 和 ROCK2在心脏和血管不同类型的细胞中发挥不同功能.ROCK 抑制剂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一种新的治疗策略,许多动物及临床试验发现其对心血管系统的有益作用,由于目前ROCK抑制剂大都缺乏选择性以及受安全性影响,未在临床中被广泛应用.本文将重点阐述ROCK1和ROCK2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功能差异并探讨选择性抑制剂未来应用于临床的可能性及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