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16/pRb和JNK信号通路在氢醌诱导TK6细胞恶性转化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氢醌(HQ)诱导的人淋巴母细胞(TK6)恶性转化细胞周期和凋亡情况及其相关的调控机制。方法:于2014年3月,以20 μmol/L HQ染毒TK6细胞,每次染毒时间为24 h,每周1次,处理19周,设为实验组,同时以磷酸盐缓冲液(PBS)处理19周的TK6细胞为对照组;在调控机制的探讨中将细胞分为4组,即对照组、实验组、对照抑制剂组、实验抑制剂组(加入10 μmol/L P600125)。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的情况;Western成blot检测细胞周期相关蛋白和JNK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G0/G1期细胞所占比例明显降低( P=0.001),S期细胞所占比例明显增加( P=0.002);实验组细胞p-Rb(Ser780)、E2F1、Cyclin D1、p-p16(Ser152)、JNK1、p-JNK1(Thr183/Tyr185)、c-jun、p-c-jun(Ser63)蛋白表达均上调( P=0.015、0.021、0.001、0.001、0.005、0.001、0.039、0.003),而Rb、p16蛋白表达明显下调( P=0.048、0.002);加入SP600125抑制JNK信号通路后,与实验组比较,实验抑制剂组细胞周期分布和细胞凋亡率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946、0.923);c-jun蛋白表达下调,Rb蛋白表达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40、0.027)。 结论:HQ诱导的TK6细胞恶性转化过程中,细胞周期阻滞于S期,p16/pRb信号通路被抑制,而JNK信号通路被激活,但被激活的JNK信号通路可能不参与调控HQ诱导的TK6细胞恶性转化过程中的细胞周期改变进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帕妥珠单抗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nectin-4与TK-1表达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帕妥珠单抗治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结合素-4(nectin-4)与胸苷激酶1(TK-1)表达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6年12月在北京市隆福医院治疗的110例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多西他赛联合铂类(TP)新辅助化疗,观察组给予TP新辅助化疗联合帕妥珠单抗治疗,均治疗18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治疗后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53(CA153)、糖类抗原199(CA199)]、免疫功能、nectin-4与TK-1水平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3.64%(46/55),显著高于对照组[58.18%(32/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A125、CA153、CA199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下降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D3 +、CD4 +、CD4 +/CD8 +水平均升高,CD8 +水平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ectin-4、TK-1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的消化系统、白细胞计数、心脏毒性等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2年随访,观察组病死率为3.64%(2/55),对照组病死率为10.91%(6/55),观察组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帕妥珠单抗、TP方案新辅助化疗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效果较好,可有效地抑制肿瘤组织的生长,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和nectin-4、TK-1水平,对患者免疫应答反应影响较小,不良反应较少,且病死率较低,在临床上可广泛使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安罗替尼联合埃克替尼治疗EGFR21外显子L858R突变肺腺癌合并脑转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探讨安罗替尼联合埃克替尼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21外显子L858R突变的肺腺癌合并脑转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EGFR21外显子L858R突变的肺腺癌合并脑转移患者10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行单药埃克替尼治疗,观察组行安罗替尼+埃克替尼治疗,疗程2个月.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前及治疗2个月,采用全自动电化学发光仪检测两组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组织多肽抗原(TPA)、细胞质胸苷激酶(TK1),采用生活质量量表(QLQ-C30)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包括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结果 治疗2个月,观察组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疾病稳定、疾病进展分别为16、27、5、3例,总有效率为84.31%;对照组分别为13、20、12、6例,总有效率64.7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皮疹,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72%,对照组为11.76%,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观察组血清CA125、CEA、TPA、TK1水平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包括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5项内容)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与单药埃克替尼治疗比较,安罗替尼联合埃克替尼治疗EGFR21外显子L858R突变的肺腺癌合并脑转移患者有良好临床效果且用药较为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活性氧响应的纳米颗粒对炎性环境下牙龈成纤维细胞功能的影响及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探讨在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Porphyromonas gingivalis-lipopolysaccharide,P.g-LPS)诱导的牙龈成纤维细胞(human gingival fibroblasts,HGFs)炎症环境下,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响应型纳米颗粒PssL-NAC对HGFs内ROS、炎症因子、胶原蛋白生成、细胞迁移功能以及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已通过单位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通过响应ROS的硫缩酮键(thioketal,TK)连接聚己内酯(polycaprolactone,PCL)的疏水端和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的亲水端,水相油相自主装的方式得到内部包裹油溶性的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的PssL-NAC微球,制备NAC水溶液,并使用透射电镜观察验证纳米粒子合成成功.在提取的HGFs中分别加入P.g-LPS(0、5、10μg/mL),P.g-LPS(0、5、10μg/mL)+NAC,P.g-LPS(0、5、10μg/mL)+PssL-NAC,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不同组别细胞内ROS水平,确定后续实验使用的P.g-LPS浓度.将HGFs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对照组,不做处理),P.g-LPS组(P.g-LPS处理细胞),NAC组(P.g-LPS+NAC处理细胞),PssL-NAC组(P.g-LPS+PssL-NAC处理细胞).通过细胞增殖与毒性实验验证PssL-NAC的生物安全性.使用2′,7′-二氯荧光黄双乙酸盐探针与细胞共孵育通过荧光实时定量检测细胞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 1,COL1)、Ⅲ型胶原蛋白(collagen 3,COL3)的基因水平;通过划痕实验观察PssL-NAC对牙龈成纤维细胞的迁移功能的影响;通过免疫印迹法检测TLR4-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PssL-NAC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对HGFs的细胞增殖能力无显著影响(P>0.05);在P.g-LPS浓度升高的条件下,PssL-NAC能维持细胞内大约两倍对照组的ROS水平(P<0.001);PssL-NAC能显著降低P.g-LPS诱导升高的IL-6(P<0.001)、TNF-α基因水平(P<0.001),上调COL1基因水平(P<0.001);P.g-LPS刺激后,PssL-NAC能将细胞迁移能力恢复至对照组水平(P>0.05),并降低TLR4-NF-κB通路中TLR4(P<0.001)、p65(P=0.006)、p-p65(P=0.017)蛋白的表达.结论 PssL-NAC维持细胞内适宜浓度ROS,通过TLR4-NF-κB通路减轻P.g-LPS诱导的细胞炎症,并恢复炎症条件下的细胞胶原生成和细胞迁移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卡瑞利珠单抗联合放化疗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 探讨卡瑞利珠单抗(Cam)联合放化疗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D-1)、胸苷激酶 1(TK1)、基质金属蛋白酶 9(MMP-9)和生存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18 年 6 月—2020 年 6 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宿迁医院收治局部晚期NSCLC患者 60 例,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30 例.研究组采取Cam联合放化疗治疗,对照组采取放化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情况和治疗前、治疗3 个月时T细胞亚群(CD3+、CD4+、CD4+/CD8+)和血清PD-1、TK1、MMP-9 水平,Kaplan-Meier法分析患者 1 年生存情况,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 3 个月时,研究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86.67%)、客观缓解率(53.33%)均高于对照组(63.33%、26.67%)(P<0.05);两组患者CD3+、CD4+、CD4+/CD8+较治疗前均呈升高趋势,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PD-1、TK1、MMP-9 水平较治疗前均呈降低趋势,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1 年疾病无进展生存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 χ2=4.040,P=0.040);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m联合放化疗提高局部晚期NSCLC近期疗效和免疫功能,降低血清PD-1、TK1、MMP-9水平,改善患者预后,安全性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温阳扶正方治疗晚期结肠癌脾肾阳虚证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观察温阳扶正方在晚期结肠癌脾肾阳虚证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 96 例晚期结肠癌脾肾阳虚证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8 例.对照组采用 FOLFIRI化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温阳扶正方治疗.两组均治疗 6 周.比较两组中医证候评分、血清因子、免疫功能、肝肾功能、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更低(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糖链抗原 50(CA50)、胸腺激酶 1(TK1)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更低(P<0.05).治疗后,两组CD3+、CD4+、自然杀伤细胞(NK)水平均降低,但观察组 CD3+、CD4+、NK 水平更高(P<0.05);两组治疗后的CD8+水平均升高(P<0.05),观察组 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清 ALT、AST、SCr、BUN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缓解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FOLFIRI化疗方案联合温阳扶正方治疗晚期结肠癌脾肾阳虚证疗效确切,可提高患者免疫功能,降低 VEGF、CA50、TK1 表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血清TK1、DKK1的表达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 观察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胸苷激酶1(TK1)、分泌型蛋白Dikkopf-1(DKK1)水平,并分析血清TK1、DKK 1与NSCLC治疗预后的关系.方法 该研究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纳入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金山分院收治的91例晚期NSCLC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时均接受血清TK1、DKK1水平检测,均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金山分院完成4个化疗周期,并随访3个月,参照相关标准评价患者疾病缓解率,将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纳入预后良好组,将病变稳定、进展纳入预后不良组,比较两组血清TK1、DKK1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TK1、DKK1水平与晚期NSCLC患者治疗预后的关系.结果 91例晚期NSCLC化疗患者中,预后良好58例(63.74%);预后不良33例(36.26%);预后不良组血清癌胚抗原(CEA)、TK1、DKK1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TK1、DKK1高水平是晚期NSCLC患者治疗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OR>1,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结果显示,血清TK1、DKK1单独及联合预测晚期NSCLC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均>0.700,均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其中联合预测价值最高.结论 血清TK1、DKK 1水平异常升高可能提示晚期NSCLC患者预后不良高风险,早期监测患者血清TK1、DKK1水平,对预测、评估患者治疗预后有一定积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补肾活血膏联合隔药灸治疗肾虚血瘀型股骨头坏死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膏联合隔药灸对肾虚血瘀型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eral head,ONFH)患者疼痛、血脂、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95 例ONFH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 =48)与对照组(n =47).对照组给予仙灵骨葆胶囊+阿仑膦酸钠片治疗,研究组给予补肾活血膏+隔药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髋关节Harris评分、血脂[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血液流变学[全血黏度、血浆黏度(plasma viscosity,PV)、红细胞聚集指数(red blood cell aggregation index,Arbe)、红细胞电泳时间(red blood cell electrophoresis time,EPT)、红细胞变形指数(red blood cell deformation index,TK)]及临床疗效.结果:(1)研究组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为72.3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研究组VAS评分为(1.92±0.71)分,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3)治疗后,两组患者髋关节Harris评分均明显高于本组治疗前;研究组髋关节Harris评分为(88.33±8.11)分,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4)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TC、TG、LDL-C均低于本组治疗前,研究组血清 TC为(5.11±0.68)mmol·L-1、TG 为(1.43±0.42)mmol·L-1、LDL-C 为(2.33±0.71)mmol·L-1,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5)治疗后,两组患者全血黏度、PV、Arbe、EPT和TK均低于本组治疗前,研究组全血黏度(200 s-1)为(3.67±0.37)mPa·s-1、全血黏度(30s-1)为(4.88±0.58)mPa·s-1、全血黏度(3s-1)为(6.29±1.48)mPa·s-1、PV为(1.43±0.62)mPa·s-1、Arbe为(5.01±1.14)、EPT为(13.18±3.48)s、TK为(0.64±0.06),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6)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事件.结论:补肾活血膏联合隔药灸治疗肾虚血瘀型ONFH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疼痛,改善髋关节功能,改善血脂和血液流变学指标,且安全性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TK1、Ki67蛋白在分化型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预后价值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12/16
目的:探讨癌组织中胸苷激酶1(TK1)、细胞增殖抗原67(Ki67)蛋白表达与经乳晕入路腔镜辅助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的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将2012年6月至2016年6月40例接受经乳晕入路腔镜切除术治疗预后不良的DTC患者,纳入预后不良组;将同期40例接受经乳晕入路腔镜切除术治疗预后良好的DTC患者,纳入预后良好组。所有患者完成5年随访。用SPSS 23.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用秩和检验;全部计量资料均经Shapiro-Wilk正态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M(P25,P75)]表示,组间比较用Mann-Whitney U检验;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TK1、Ki67蛋白表达与DTC患者经乳晕入路腔镜切除术后预后的关系。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DTC癌组织中TK1、Ki67蛋白阳性表达率(66.25%、71.25%)高于癌旁正常组织(21.25%、23.75%)(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甲状腺球蛋白(Tg)、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TK1、Ki67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ROC曲线显示,TK1、Ki67蛋白表达预测经乳晕入路腔镜切除预后不良价值的AUC分别为0.825(95%CI: 0.728-0.922)、0.863(95%CI: 0.775-0.950),有一定预测价值。结论:DTC患者预后与癌组织中TK1、Ki67蛋白表达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16
-
EGFR-TKI同步化疗或序贯治疗EGFR-TP53共突变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目的 观察EGFR-TP53共突变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EGFR-TK1靶向同步化疗、EGFR-TKI单靶治疗序贯化疗、EGFR-TKI单靶治疗序贯靶向联合化疗的效果及预后情况,探讨最佳治疗方案.方法 2016年6月-2021年8月河南省人民医院诊治EGFR-TP53共突变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229例,其中一线EGFR-TKI单靶治疗111例(其中40例治疗后进展且无驱动基因突变),EGFR-TKI靶向同步化疗71例(靶向同步化疗组),EGFR-TKI靶向同步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32例,化疗15例.患者从治疗起始每2个周期行影像学等检查,采用RECIST标准评估疗效,至患者死亡或随访结束.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EGFR-TP53共突变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40例一线EGFR-TKI单靶治疗后进展且无驱动基因突变者分为单靶序贯靶向联合化疗组24例和单靶序贯化疗组16例.比较靶向同步化疗组、单靶序贯靶向联合化疗组和单靶序贯化疗组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及治疗反应持续时间>3个月比率;绘制Kaplan-Meier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3组总生存期及无疾病进展生存期.结果 一线治疗方案中EGFR-TKI靶向同步化疗是EGFR-TP53共突变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良好的影响因素(HR=0.597,95%CI:0.383~0.932,P=0.023).靶向同步化疗组、单靶序贯靶向联合化疗组、单靶序贯化疗组客观缓解率(49.3%、54.2%、31.3%)、疾病控制率(97.2%、95.8%、87.5%)及治疗反应持续时间>3个月比率(88.7%、91.7%、81.3%)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靶序贯靶向联合化疗组中位总生存期(1 542 d)、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期(722 d)均长于靶向同步化疗组(826、487 d)、单靶序贯化疗组(515、278 d)(P<0.05),靶向同步化疗组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期长于单靶序贯化疗组(x2=4.464,P=0.035),中位总生存期与单靶序贯化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78,P=0.598).结论 化疗协同EGFR-TKI靶向治疗可增加EGFR-TP53共突变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对EGFR-TKI靶向药物的敏感性,改善患者预后;靶向同步化疗可作为一线治疗方案,单靶治疗进展后可选择靶向联合化疗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