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铁死亡相关基因影响肝细胞癌肿瘤微环境及预后风险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揭示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异质性,探讨铁死亡相关基因与HCC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的关系,并构建基于铁死亡相关基因的预后模型,为预防HCC患者复发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基于TCGA数据库和NODE数据库,利用非负矩阵分解聚类分析鉴定分子亚型,通过ESTIMATE算法和CIBERSORT算法用于构建免疫评分,利用Cox回归进行拟合风险评估模型并计算风险得分,并基于风险得分及临床信息构建列线图,利用体外实验验证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HCC的异质性体现为两种不同铁死亡相关的免疫分子亚型,其免疫评分差异显著(P<0.001).筛选出G6PD、KIF20A、RRM2和TXN四个最佳候选铁死亡相关基因,并进行拟合构建风险评估模型,列线图对HCC患者的复发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体外实验提示四个最佳候选基因均在人肝癌细胞表达水平增高(P<0.05).结论:HCC可分为两种分子亚型,分子亚型与HCC的复发有关,铁死亡在TME中可能起着关键作用.四个铁死亡相关基因可能是预防HCC复发的潜在因素,预后模型对HCC复发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血必净注射液通过抑制HIF-1α/p38MAPK/NF-κB信号通路对脓毒症相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保护作用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血必净注射液(简称血必净)对脓毒症相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①动物实验:将100只小鼠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4组,包括假手术(Sham)组、盲肠结扎穿孔术(CLP)组、CLP+低剂量血必净(L-XBJ)组、CLP+高剂量血必净(H-XBJ)组,测定小鼠的存活率、肺组织学改变、肺湿/干(W/D)比、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s,BALF)的细胞计数和蛋白浓度、血清中炎症因子水平、氧化应激指标、细胞凋亡、HIF-1α/p38 MAPK/NF-κB信号通路关键蛋白;②细胞实验:体外培养小鼠肺泡巨噬细胞(MH-S),分为6组,包括对照(Con)组、脂多糖(LPS)组、LPS+L-XBJ 组、LPS+H-XBJ 组、LPS+H-XBJ+二甲基草酰甘氨酸(DMOG,HIF-1 α激动剂)组、LPS+H-XBJ+二甲氧基雌二醇(2ME2,H1F-1 α抑制剂)组,检测血必净对炎症因子、氧化应激、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与HIF-1α/p38 MAPK/NF-κB信号通路的关系.结果 血必净能够提高脓毒症相关ARDS小鼠的存活率,减轻肺组织损伤[肺损伤评分:CLP组(8.778±0.588)、CLP+L-XBJ 组(5.833±0.310)、CLP+H-XBJ 组(4.750±0.246)],降低肺 W/D 比,减少肺炎细胞浸润与蛋白渗出(均P<0.05).此外,血必净还可以减少LPS诱导的MH-S细胞和CLP诱导的脓毒症相关ARDS小鼠炎症因子(TNF-α,IL-1 β和IL-6)的表达,降低体内外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积累,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形成,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的消耗和细胞凋亡(均P<0.05).机制研究进一步阐明了血必净通过HIF-1α/p38 MAPK/NF-κB信号通路对炎症、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论 血必净可通过抑制HIF-1α/p38 MAPK/NF-κB信号通路,发挥抗炎、抗氧化和抗凋亡作用,从而对脓毒症相关ARDS产生保护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单个体外受精周期仅获得≤2个低评分卵裂期胚胎的处置方式探讨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比较体外受精周期仅获得≤2个4细胞或5细胞Ⅲ级低评分卵裂期胚胎新鲜移植或囊胚培养的临床结局.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22年12月在广东省生殖医院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且单个取卵周期配成≤2个4/5细胞Ⅲ级胚胎且无其它胚胎的患者共185个周期,根据取卵后第3天(D3)患者意愿分为移植组(n=72)、养囊组(n=113),观察两组有效胚胎利用率、当次取卵周期的累积妊娠率及累积活产率.结果:养囊组可用囊胚形成率为3.9%,208个低级别胚胎进行囊胚培养共形成8枚可用囊胚,囊胚移植后临床妊娠率及种植率75.0%,移植周期活产率为50.0%;移植组妊娠率为19.4%,有效胚胎利用率(12.5%)高于养囊组(2.9%),取卵周期累积妊娠率(19.4%)及累积活产率(11.1%)均高于养囊组(5.3%、2.7%)(均P<0.05).结论:4/5细胞低评分胚胎成囊率低下,但是一旦形成囊胚妊娠率较高;若患者无其它胚胎可选择且有强烈移植意愿,可在充分知情同意下进行新鲜移植,可获得一定妊娠率,但是此类胚胎新鲜移植仍需慎重考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拮抗剂方案黄体支持中添加GnRHa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阐明醋酸曲谱瑞林(GnRHa)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拮抗剂方案黄体支持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1∶1倾向评分匹配,回顾性分析2021年 11 月至2022年12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殖医学与遗传中心就诊,符合纳入标准的146例患者病历资料.根据黄体支持不同分2组.对照组73例:常规黄体支持;GnRHa组73例:常规黄体支持+GnRHa.比较两组的基线资料及妊娠结局.结果 两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nRHa组优质胚胎的占比明显低于对照组(73.43%vs.83.33%,P=0.041),但与对照组相比,GnRHa组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多胎率、早期流产率、继续妊娠率、活产率均升高,而生化妊娠率、早期流产率均降低,虽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拮抗剂方案添加GnRHa黄体支持可能有益,但在广泛应用于临床之前,需多中心、大样本的RCT进行论证,以明确不同人群添加GnRHa黄体支持的利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双调蛋白对小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作用及其机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双调蛋白(Areg)对小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保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①动物实验:选择6~8周龄雄性C57BL/6小鼠,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 n=10):假手术组(Sham组)、ARDS模型组〔气管内滴注脂多糖(LPS)3 mg/kg建立小鼠ARDS模型〕和ARDS+Areg干预组〔LPS制模后1 h腹腔注射重组小鼠Areg(rmAreg)5 μg〕。于LPS制模后24 h处死小鼠,苏木素-伊红(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并进行肺损伤评分;测定小鼠氧合指数、肺湿/干质量比值;用二喹啉甲酸(BCA)法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蛋白含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BALF中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②细胞实验:获取小鼠肺泡上皮细胞株MLE12细胞,培养后分成3组:空白对照组(Control组)、LPS组(LPS 1 mg/L)和LPS+Areg组(LPS刺激后1 h加入rmAreg 50 μg/L)。于LPS刺激后24 h收集细胞及培养液,用流式细胞仪检测MLE12细胞凋亡水平;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ting)检测MLE12细胞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活化水平以及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的表达水平。 结果:①动物实验:与Sham组相比,ARDS模型组小鼠肺组织结构破坏,肺损伤评分明显升高,氧合指数明显降低,肺湿/干质量比值明显增加,BALF中蛋白及炎症因子水平明显升高。与ARDS模型组相比,ARDS+Areg干预组小鼠肺组织结构破坏减少,肺间质充血、水肿及炎症细胞浸润均明显减少,肺损伤评分明显下降(分:0.467±0.031比0.690±0.034),氧合指数明显升高〔mmHg(1 mmHg≈0.133 kPa):380.00±22.36比154.00±20.74〕,肺湿/干质量比值明显下降(5.40±0.26比6.63±0.25),BALF中蛋白及炎症因子水平明显降低〔蛋白(g/L):0.42±0.04比0.86±0.05,IL-1β(ng/L):30.00±2.00比40.00±3.65,IL-6(ng/L):190.00±20.30比581.30±45.76,TNF-α(ng/L):30.00±3.65比77.00±4.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1)。②细胞实验:与Control组比较,LPS组MLE12细胞凋亡数量显著增多,MLE12细胞PI3K磷酸化水平、抗凋亡基因Bcl-2水平及促凋亡基因Bax水平增加。与LPS组比较,给予rmAreg处理后的LPS+Areg组MLE12细胞凋亡数量明显减少〔(17.51±2.12)%比(36.35±2.84)%〕,MLE12细胞表达PI3K/AKT磷酸化水平和Bcl-2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PI3K/PI3K:2.400±0.200比0.550±0.066,p-AKT/AKT:1.647±0.103比0.573±0.101,Bcl-2/GAPDH:0.773±0.061比0.343±0.071),Bax表达明显受抑制(Bax/GAPDH:0.810±0.095比2.400±0.2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1)。 结论:Areg可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肺泡上皮细胞凋亡进而减轻ARDS。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单胚胎移植周期临床结局的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影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中单胚胎移植(single embryo transfer,SET)妊娠结局的因素。 方法:回顾性队列分析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妇产科生殖医学中心2013年9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间行SET共2734个周期的患者资料,根据胚胎移植时机的不同,分为第3日(day 3,D3)移植组(D3组)、第4日(day 4,D4)移植组(D4组)、第5日(day 5,D5)移植组(D5组)、第6日(day 6,D6)移植组(D6组)。分析对比患者不同年龄段、不同移植时机、不同胚胎评分的SET临床妊娠情况。结果:SET周期总临床妊娠率为39.8%(1098/2734),总活产率为30.5%(842/2734)。D3组、D4组、D5组、D6组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33.3%(264/793)、36.4%(142/390)、52.5%(492/937)、32.6%(200/614),活产率为25.6%(203/793)、30.5%(119/390)、40.9%(383/937)、22.3%(137/614),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01)。D3组形态学评分8-细胞I级、7-细胞I级、8-细胞II级的胚胎总临床妊娠率[41.7%(207/496)]和总活产率[32.1%(159/496)]均高于其他非优质卵裂期胚胎[19.2%(57/297), P<0.001;14.8%(441/297), P<0.001];D4组发生融合(融合期及早期囊胚)的胚胎的临床妊娠率[40.4%(134/332)]和活产率[34.0%(113/332)]均高于未发生融合的胚胎[13.8%(8/58), P<0.001;10.3%(113/332), P=0.001];对于发育缓慢的囊胚,将其培养至D6囊胚移植和在D5移植2期囊胚的临床妊娠率[32.6%(200/614)比30.6%(22/72)]和活产率[22.3%(137/614)比27.8%(20/72)]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 结论:选择D5优质囊胚和D4融合期以上的桑椹胚进行单胚胎移植能在获得最佳妊娠结局的同时降低多胎妊娠发生率;对于整体D5发育缓慢的胚胎,继续培养至D6完全扩张囊胚再行移植,可能是一种改善妊娠结局的策略;对于卵裂期胚胎,采用8-细胞I级、7-细胞I级和8-细胞II级的优质胚胎移植标准更能确保D3单胚胎移植的成功率,获得满意的妊娠结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丙泊酚静脉麻醉对行取卵术患者自然杀伤细胞数量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评价丙泊酚静脉麻醉对行取卵术患者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 NK)细胞的数量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 IVF-ET)的患者110例,年龄20~40岁,ASA分级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每组55例):丙泊酚无痛取卵组(P组)和布洛芬组(C组)。术前收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患者入室后监护生命体征,建立静脉通路。P组麻醉诱导方法为静脉缓慢推注丙泊酚2.0~2.5 mg/kg,待患者Ramsay镇静评分达6分后开始手术,丙泊酚8~12 mg·kg -1·h -1静脉泵注维持麻醉;C组术前15 min于阴道深部置入布洛芬栓剂。记录两组患者年龄、BMI、不孕年限、手术时间、ASA分级、所用超促排卵用药的天数、促排卵用药总量、基础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 FSH)、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 LH)、雌二醇(estradiol, E2)水平。观察并记录患者在麻醉诱导前(T 0)、手术开始即刻(T 1)、手术结束即刻(T 2)、术后10 min(T 3)4个时间点的MAP、心率、SpO 2,T 3时的VAS疼痛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收集T 0、T 2、术后第1天晨(T 4)、胚胎移植前(T 5)静脉血,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NK细胞数量;记录两组患者妊娠结局情况。 结果:P组MAP、心率在T 1、T 2、T 3时低于C组( P<0.05)。与T 0比较:P组MAP及心率在T 1时升高,T 3时降低( P<0.05);C组MAP及心率在T 1、T 2、T 3时均升高( P<0.05)。两组患者各时点SpO 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P组T 3时VAS疼痛评分低于C组,术中体动例数少于C组( P<0.05)。两组患者呼吸抑制及术后恶心呕吐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P组T 2时NK细胞数量少于C组( P<0.05);与T 0比较,P组T 2时NK细胞数量减少( P<0.05)。两组患者受精卵形成率、胚胎形成率、早期流产率、临床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P组获卵数、获卵率高于C组( P<0.05)。 结论: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取卵术能够降低患者NK细胞的数量,虽对单次妊娠结局无显著促进作用,但可以取得更高的获卵率,对后续妊娠结局有促进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PCOS患者基础LH/FSH比值对治疗结局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中,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基础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LH/FSH)比值与治疗结局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共纳入2 868例2015年10月至2021年10月间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PCOS患者,其中基础LH/FSH比值>2者为观察组(818例),比值≤2者作为对照组(2 050例)。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1∶2.5)来调节患者的非随机分配。通过单因素分析验证基础LH/FSH比值是否与治疗结局相关。结果:经倾向性评分匹配(1∶2.5)后,观察组(778例)与对照组(2 024例)患者的基线数据均无显著差异( P均>0.05),具有可比性。观察组患者使用促性腺激素总量及持续时间均少于对照组( t=4.989, P<0.001; t=3.267, P=0.001),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率高于对照组( χ2=4.938, P=0.026),获卵数和卵裂数均高于对照组( t=-2.305, P=0.021; t=-2.816, P=0.005),但两组优质胚胎数和优质胚胎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 P均>0.05)。观察组患者的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发生率高于对照组( χ2=17.277, P<0.001)。无论新鲜胚胎移植还是冻融胚胎移植周期中,剔除多胎妊娠数据后,观察组患者的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仍显著高于对照组( χ2=9.174, P=0.002; χ2=4.204, P=0.040)。在新鲜胚胎移植周期中,观察组患者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30.30%(20/66)、47.75%(53/111)]和分娩率[分别为30.30%(20/66)、46.85%(52/11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χ2=5.198, P=0.023; χ2=4.695, P=0.030);而在冻融胚胎移植周期中,观察组的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59.41%(423/712)、55.04%(1 053/1 913); χ2=7.526, P=0.023]。观察组新鲜胚胎移植周期的临床妊娠率及分娩率均显著低于冻融胚胎移植周期( χ2=21.308, P<0.001; χ2=20.871, P<0.001),对照组则均无显著差异( P均>0.05)。 结论:PCOS患者中基础LH/FSH比值较高者,促排卵后更易发生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率更高。全胚胎冷冻后行冻融胚胎移植可获得更好的妊娠结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应用PPOS与拮抗剂方案的20~50岁患者每取卵周期累积活产率比较:一项倾向性评分匹配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比较拮抗剂方案和高孕激素状态下促排卵(progestin-primed ovarian stimulation,PPOS)方案在20~50岁患者中的每取卵周期累积活产率。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4月期间在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生殖医学科接受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 in vitro fertilization/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ICSI-ET)助孕并采用拮抗剂方案或PPOS方案的20~50岁不孕症患者3 752例,使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方法按1∶1匹配均衡两组间的变量后,比较两组的基本特征、临床/实验室指标及助孕结局等。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混杂因素进行校正后对比两种促排卵治疗的每取卵周期累积活产率;通过分层分析比较两种促排卵方案在不同类型患者中的临床疗效。 结果:匹配后,1 466例患者(每组各733例)纳入分析,两组患者的年龄、体质量指数、不孕类型、不孕病因、不孕年限、取卵次数、基础卵泡刺激素、窦卵泡计数和授精方式构成比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拮抗剂方案组扳机日雌二醇水平[1 700.30(1 011.76,2 580.50)ng/L]及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水平[1.95(1.07,5.27)U/L]显著低于PPOS方案组[2 056.50(884.08,3 601.59)ng/L, P=0.010;3.00(1.51,5.00)U/L, 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POS方案组周期取消率[30.56%(224/733)]显著高于拮抗剂方案组[18.83%(138/733), P<0.001];而获卵数、可利用胚胎数及优质胚胎数与拮抗剂方案组相似(均 P>0.05)。PPOS方案组的胚胎种植率[16.97%(207/1 220)]、每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21.78%(188/863)]、每移植周期持续妊娠率[16.11%(139/863)]和每移植周期活产率[15.06%(130/863)]均明显低于拮抗剂方案组[21.42%(266/1 242), P=0.010;27.38%(233/851), P=0.012;21.62%(184/851), P=0.004;20.80%(177/851), P=0.002];PPOS方案组累积活产率[17.74%(130/733)]显著低于拮抗剂方案组[24.15%(177/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3)。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调整混杂因素后显示卵巢刺激方案为影响每取卵周期累积活产率的独立危险因素( OR=1.42,95% CI:1.03~1.95, P=0.032)。分层分析结果显示,在年龄≤35岁与取卵次数≥2次的人群中,PPOS方案组的累积活产率[21.35%(111/520),7.85%(41/522)]显著低于拮抗剂方案组[28.93%(151/522), P=0.005;12.23%(62/507), P=0.019]。 结论:与PPOS方案相比,拮抗剂方案可改善20~50岁不孕症患者的每取卵周期累积活产率,且在女方年龄≤35岁及非首次取卵的患者中更为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不同剂量艾司氯胺酮联合丙泊酚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取卵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艾司氯胺酮联合丙泊酚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取卵术中的应用效果并筛选出其适宜剂量。方法:120例择期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取卵术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40例):艾司氯胺酮0.3 mg/kg组(S1组)、艾司氯胺酮0.4 mg/kg组(S2组)、艾司氯胺酮0.5 mg/kg组(S3组)。在其他麻醉相同基础上,3组患者术前1 min静脉注射相应剂量的艾司氯胺酮和丙泊酚1.0~1.5 mg/kg。记录3组患者麻醉前(T 0)、麻醉诱导后1 min(T 1)、取卵开始后5 min(T 2)、苏醒时(T 3)、苏醒后10 min(T 4)的心率、平均动脉压(MAP)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 2),丙泊酚用量及追加次数,苏醒时间,苏醒后清醒镇静(OAA/S)评分,苏醒后5 min、10 min、30 min时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评分,苏醒后30 min内不良反应(幻觉、眩晕、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发生情况。 结果:与T 0时比较,S1组、S2组T 1~T 3时心率、MAP降低(均 P<0.05)。与S3组比较,S1组T 1~T 3时心率、MAP较低(均 P<0.05),S2组T 2时心率及T 2、T 3时MAP较低(均 P<0.05)。与S1组比较,S2组、S3组丙泊酚用量及追加次数较少(均 P<0.05),苏醒时间较短(均 P<0.05),苏醒后OAA/S评分较高(均 P<0.05);与S2组比较,S3组丙泊酚用量及追加次数较少(均 P<0.05),苏醒时间较短( P<0.05),苏醒后OAA/S评分较高( P<0.05)。与S1组比较,S2组、S3组苏醒后5 min VAS疼痛评分较低(均 P<0.05)。S1组、S2组患者呼吸抑制发生率高于S3组(均 P<0.05),S1组患者呼吸抑制发生率高于S2组( P<0.05);3组患者幻觉、眩晕、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对接受无痛取卵的患者,麻醉诱导时单次静脉注射0.5 mg/kg艾司氯胺酮是安全、有效的,可以减少丙泊酚用量,保持术中呼吸循环系统稳定,并且术后苏醒时间短,不良反应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