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蒲公英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及其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蒲公英Taraxaci Herba是我国药食同源中药材之一.蒲公英化学成分类型丰富,药理作用应用广泛,现代研究表明,蒲公英中富含黄酮类、酚酸类、萜类、糖类、甾醇类、脂肪酸类、色素类等多种化学成分,具有抗肿瘤、抗炎、保肝利胆、抑菌、抗氧化、调节免疫等多重作用功效.通过文献汇总,对蒲公英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最新研究进展进行整理总结,并运用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Q-Marker)核心理念,围绕植物亲缘学及化学成分特有性,成分与药性和药效的关系以及化学成分可测性四个角度,并结合分子对接模拟分析方法,对蒲公英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归纳出咖啡酸、绿原酸、芦丁、槲皮素、蒲公英甾醇、蒲公英多糖等成分可作为蒲公英主要的质量标志物的候选成分,为完善蒲公英质量标准提供依据,以期为蒲公英科学合理的质量控制以及后续的深入研究利用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隔药灸联合经痛汤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观察隔药灸联合经痛汤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2021年8月—2023年5月就诊于医院且符合诊断标准的90例寒凝血瘀证原发性痛经患者,将其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试验组给予隔药灸联合经痛汤治疗,隔药灸组单纯使用隔药灸治疗,中药组单纯服用经痛汤治疗.3组患者均于每次月经前7 d开始治疗,其中隔药灸组连续治疗7 d,中药组连续治疗14 d,试验组方法同前两组联合,3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记录各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症状量表及计算各组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前,各组V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症状量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的V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及症状量表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评分明显低于中药组和隔药灸组(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96.5%,28/29)明显高于中药组(84.3%,25/30)及隔药灸组(70.0%,21/30).结论 隔药灸联合经痛汤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疗效较单纯隔药灸或单纯服用经痛汤有明显优势,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从"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探析糖尿病泌汗异常
编辑人员丨1天前
《脾胃论》提出了"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认识,以此为理论基础探讨糖尿病泌汗异常病机演变及辨证治疗.认为本病的发展为饮食劳役,先伤脾胃,导致元气亏损,阴火上行,进而营卫失和,阳损及阴,致汗出异常.治疗上应当注重糖尿病的治疗,兼顾汗证.食疗为先,重用甘味,补阳泻火,平衡气火.明确糖尿病泌汗异常与中焦脾胃功能的密切关系,以期提高临床辨证论治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经肛括约肌间切开术联合中药外敷治疗高位肛瘘疗效及术后功能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探讨经肛括约肌间切开(transanal opening of intersphincteric space,TROPIS)手术联合中药外敷治疗高位肛瘘的方法及对术后1年肛门功能、复发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月医院收治的76例高位肛瘘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最终纳入60例患者,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采用TROPIS术联合中药外敷治疗)30例与对照组(采用TROPIS术治疗)30例.比较两组术后1 d、7 d创面疼痛、渗液评分.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年,采用多功能胃肠动力学检查系统测定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等肛门功能指标水平,并采用Wex-ner失禁评分评估,随访1年,统计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术后1 d、7 d创面疼痛、渗液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两组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均高于术前,Wex-ner失禁评分低于术前,而观察组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均高于对照组,Wexner失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观察组发生率1例(3.33%)低于对照组6例(2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ROPIS术联合中药外敷治疗高位肛瘘效果显著,能够减轻患者创面疼痛,减少患者创面渗液,改善肛门功能,且术后并发症较少,复发率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两种天敌昆虫对5种开花中药材的偏好选择性
编辑人员丨1天前
为了探明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和大灰优食蚜蝇Eupeodes corollae 两种天敌昆虫对开花期荆芥Nepeta cataria、薄荷Mentha haplocalyx、玉竹Polygonatum odoratum、黄精Polygonatum sibiricum和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5 种中药材的选择偏好,本研究观察了这两种天敌昆虫对不同盆栽中药材及其离体花朵的选择.盆栽中药材试验结果显示,异色瓢虫成虫在黄精开花期盆栽植株上的数量最多,接虫后30 min和60 min偏好率分别达到37.00%和36.00%,显著高于其他中药材植株.大灰优食蚜蝇成虫在丹参开花期盆栽植株上的数量最多,接虫后 30 min 和60 min偏好率分别达到37.00%和36.00%,显著高于其他中药材植株.离体花朵趋性试验结果表明,异色瓢虫成虫对黄精花朵的选择率最高,大灰优食蚜蝇成虫对丹参花朵的选择率最高,这两种中药材对天敌表现出明显的引诱作用,而薄荷和荆芥花朵则对天敌表现出趋避作用.因此,黄精和丹参是引诱瓢虫和食蚜蝇成虫的中药材,薄荷和荆芥则是趋避瓢虫和食蚜蝇成虫的中药材,推测可能与开花期不同中药材植株释放的挥发物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三白纳米口服液制备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优化中药复方三白汤的提取工艺和醇沉工艺,制备均匀、稳定、有效的三白纳米口服液.方法 通过单因素考察和正交试验优化三白汤水煎煮提取和醇沉工艺,以芍药苷和甘草酸含量作为指标确定三白纳米口服液制备参数.考察三白纳米口服液的外观、粒径、Zeta电位和粒子形态,进行感官评价和含糖量测试,考察其对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ABTS)阳离子自由基的消除能力.结果 三白纳米口服液的最佳制备工艺为药材加12倍水浸泡1h,煎煮1.5h,煎煮3次,合并提取液用75%乙醇进行沉淀,浓缩、离心处理后,加入0.4g·kg-1山梨酸钾和0.1 g·kg-1甜菊糖苷即可.所得口服液中含有平均粒径133.5 nm、PDI值0.108、Zeta电位为-17.7 mV的类球形纳米粒子,口服液的含糖量为3.1 g·L-1,其对ABTS阳离子自由基消除IC50为1.235 mg·mL-1.结论 本研究成功制备了三白纳米口服液,其美白活性成分芍药苷和甘草酸含量高,具有良好自由基消除活性,为经典美白复方三白汤新产品的开发提供了技术参数和科学试验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经典名方芍药汤的古今文献分析及关键信息考证
编辑人员丨1天前
芍药汤来源于金代刘完素《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被收录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的《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二批)——汉族医药》,由芍药(白芍)、当归、黄连、槟榔、木香、甘草、大黄、黄芩、官桂(肉桂)9味中药组成.研究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从历史源流、处方组成与剂量、药物基原与炮制、煎服法、功效主治、现代临床应用等方面对经典名方芍药汤进行考证与分析.经筛选,研究纳入明确记载芍药汤药物组成的古籍处方信息51条(其中38条有完整剂量和煎服法信息),纳入以芍药汤治疗疾病的现代临床研究228条.经梳理与分析,建议芍药汤折算后的现代剂量为每剂20.65 g,其中白芍5.82 g,当归、黄连、黄芩各2.91 g,大黄1.75 g,槟榔、木香、甘草各1.16 g,肉桂0.87 g,粉碎为粗粒,以水600 mL煎煮至300 mL,去药渣,饭后温服,每日3剂.芍药汤功善清热利湿、调气和血,是治疗湿热痢疾的经典中药处方.现代临床常被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细菌性痢疾、放射性直肠损伤等肠道疾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大兴安岭绰纳河保护区植物多样性特征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探究林分结构、立地条件、保护强度与植物多样性之间存在的耦合关系,有助于提升保护区植物多样性保护效果.基于此,该研究选择大兴安岭绰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作为研究对象,调查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植物多样性和林分结构特征,并采集土壤样品测定土壤理化性质.利用频率分布、冗余排序与方差分解分析等方法,揭示该区域植物多样性特征及其与影响因素间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1)绰纳河保护区乔木层主要树种为落叶松(Larix gmelinii),相对多度为64.35%,其次为白桦(Betula platyphylla);灌木以越橘(Vaccinium vitis-idaea)占比最高,达到 72.70%;草本共记录 77种,其中羊须草(Carex callitrichos)占比最大(23.72%).(2)乔、灌、草丰富度与多样性指数由大到小排序依次为草本层、乔木层、灌木层,均匀度指数以灌木层最高.(3)方差分解分析和冗余分析结果表明,林分结构的独立效应对植物多样性变化解释量最大;草本层盖度、灌木密度、乔木树高和土壤容重与植物多样性变化关系最为紧密.通过调整林分结构来提升植物多样性是简单而又可靠的途径,上述结果为大兴安岭地区林分管理提供了数据支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及实验验证探讨参附益心颗粒治疗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及实验验证探讨参附益心颗粒治疗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方法 (1)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检索、筛选参附益心颗粒组方中药的有效活性成分;利用PubChem数据库、Swiss Target Prediction平台进行作用靶点预测;通过GeneCards、OMIM数据库检索、筛选心力衰竭疾病相关靶点;通过Venny 2.1.0 平台对参附益心颗粒活性成分作用靶点与心力衰竭疾病相关靶点取交集(共同靶点),即为参附益心颗粒抗心力衰竭的潜在作用靶点.将潜在作用靶点导入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PPI)网络,筛选参附益心颗粒治疗心力衰竭的核心靶点.通过Cytoscape 3.6.1 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疾病-靶点"网络,筛选参附益心颗粒治疗心力衰竭的关键活性成分.利用DAVID数据库对潜在作用靶点进行GO功能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AutoDock Vina软件对关键活性成分和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2)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参附益心颗粒组(5.28 g·kg-1)及阳性药组(沙库巴曲缬沙坦组,20.8 mg·kg-1),每组 8 只.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方法复制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大鼠模型.灌胃给药,每日 1 次,连续 4 周.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大鼠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HE、Masson染色法观察大鼠心脏组织病理变化;ELISA 法检测血清脑钠素(BNP)、心钠肽(ANP)、醛固酮(ALD)水平;qPCR 及 Western Blot 法检测心脏组织 CAV1、F2、MAPK1 mRNA 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1)共获得参附益心颗粒的活性成分 210 个,作用靶点 1 196 个,心力衰竭疾病相关靶点 801 个;通过Venny 2.1.0 平台取交集,共得到参附益心颗粒治疗心力衰竭的潜在作用靶点(共同靶点)97 个.通过"药物-活性成分-疾病-靶点"网络分析得到槲皮素、木犀草素、花生四烯酸、山柰酚、丹参醛等关键活性成分.通过潜在作用靶点的PPI网络分析得到MAPK1、F2、CAV1、EDN1、GJA1 等核心靶点.潜在作用靶点主要集中在基因表达的正向调节、心脏发育及对MAPK级联的正向调节等生物过程,涉及MAPK信号通路、HIF-1 信号通路和 PI3K/Akt等关键通路.MAPK1、CAV1、EDN1、F2 与槲皮素、木犀草素、山柰酚、丹参醛以及MAPK1、F2 与花生四烯酸均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2)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 LVEF、LVFS 显著降低(P<0.01),心脏质量指数明显升高(P<0.05);心肌组织病理损伤明显,间质纤维化程度严重,心脏胶原容积分数显著升高(P<0.01);血清BNP、ANP、ALD水平显著升高(P<0.01);心肌组织中CAV1、F2、MAPK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参附益心颗粒组、阳性药组大鼠的LVEF、LVFS 均显著升高(P<0.01),但是心脏质量指数下降不明显(P>0.05);心肌组织病理损伤明显改善,间质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心脏胶原容积分数显著降低(P<0.01);血清BNP、ANP、ALD水平显著降低(P<0.01);心肌组织中CAV1、F2、MAPK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P<0.01).结论 参附益心颗粒可能是通过槲皮素、木犀草素、花生四烯酸、山柰酚、丹参醛等活性成分,作用于MAPK1、F2、CAV-1、EDN1 等靶点,调控MAPK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等相关通路,从而改善心力衰竭大鼠的心功能及心肌纤维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补阳还五汤"异病同治"2型糖尿病和阿尔兹海默症作用机制的网络药理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补阳还五汤对 2 型糖尿病(T2DM)和阿尔兹海默症(AD)"异病同治"的作用机制.方法 借助TCMSP、SymMap等数据库检索和筛选补阳还五汤中 7 味组方中药的活性成分,并利用PharmMapper服务器对活性成分进行靶点预测.通过OMIM、DrugBank、GeneCards及Disgenet数据库收集T2DM和AD疾病相关靶点.对疾病相关靶点与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取交集,获得补阳还五汤"异病同治"T2DM和AD的潜在作用靶点.使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分别构建潜在作用靶点的蛋白-蛋白互作(PPI)网络和"药物-成分-靶点"网络,通过网络拓扑分析筛选出核心活性成分和核心靶点.并借助Metascape数据库对潜在作用靶点进行GO功能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采用AutoDock软件对筛选出的核心活性成分和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 94 个补阳还五汤活性成分可作用于 342 个蛋白靶点,与 3 140 个AD疾病相关靶点和 1 708 个T2DM疾病相关靶点比对后,得到 100 个潜在作用靶点(交集靶点).GO功能富集分析显示,潜在作用靶点主要参与MAPK级联调控、激素介导的信号通路、细胞对脂质的反应、调节炎症反应等生物过程.KEGG通路富集分析得到MAPK、PI3K/Akt、FoxO、AGE/RAGE、胰岛素抵抗、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非酒精性脂肪肝等通路.PPI 和"药物-成分-靶点"网络拓扑分析筛选出 MAPK8、MAPK14、GSK3B、PPARG等 10 个核心靶点,以及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儿茶素等 10 个核心活性成分,分子对接结果表明上述成分与靶点均有较强的结合能力.结论 补阳还五汤可能通过芍药苷、儿茶素等核心成分,作用于PPARG、GSK3B等关键靶点,参与调控MAPK、PI3K/Akt等信号通路,进而发挥"异病同治"T2DM和AD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