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UPLC-Orbitrap-MS/MS技术的通络益晴方化学成分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ultra-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orbitrap-mass spectrome-try/mass spectrometry,UPLC-Orbitrap-MS/MS)对通络益晴方的化学成分进行快速分析及初步鉴定.方法 使用ZORBAX Eclipse Plus C18色谱柱,以乙腈-0.1%甲酸水梯度洗脱,流速0.4 mL/min,柱温35℃;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正、负离子模式扫描,通过保留时间、精确相对分子质量和二级质谱裂解碎片,结合参考文献,对所得成分进行分析与初步鉴定.结果 根据建立的色谱条件,从通络益晴方中初步鉴定出94个化学成分,其中有黄酮类化合物31个、酚酸类化合物14个、脂肪酸类化合物9个、皂苷类化合物6个、异黄酮类化合物5个、氨基酸类化合物4个、三萜类化合物4个、醛类化合物4个、多肽类化合物3个、苯丙素类化合物3个、醇类化合物3个,以及其他类化合物8个;正、负离子扫描模式下得到8个重复的成分.结论 UPLC-Orbitrap-MS/MS技术能快速、初步鉴定出通络益晴方中化学成分,可为通络益晴方物质基础研究和新药研发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数据挖掘探究清代古籍关于乳中结核的外治方法与用药规律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通过数据挖掘技术探究中国清代古籍中关于乳中结核的外治方法与用药规律.方法 对《中国国家图书馆》(V6.16版)收录的清代古籍中出现的关于乳中结核的外治方法进行归类总结,并采用古今医案云平台软件(V2.3.5)统计频次前30味中药的归经、性味和功效,及对其进行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以及社团分析.结果 最终检索到关于乳中结核的清代古籍10本,记载的乳中结核的外治方法有外敷、艾灸、热疗、针刺4种.其中外用方共13首,中药53味,总频次为104次,频次≥3次者共10味,前三位分别是铅丹、麝香、麻油;药物功效以清热解毒、清热凉血、解毒散结为主;归经多为脾、肝、心,五味以辛、苦、甘为主,四气以温、寒、平为主;社团分析显示外用药物治法分为4类,分别是清热燥湿泻火、活血通络化痰、消肿敛疮生肌、行气活血散结;关联分析显示外用药方核心处方为琥珀膏;外用药中麻油和动物药2种特殊类型的药材出现频率较高.结论 清代古籍中关于乳中结核有4种不同治疗方法,外用药物以寒温并用、标本兼顾、活血清散为主,并常用芳香类溶剂和血肉有情之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施氏整膝三步九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学术思想与原理探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施氏整膝三步九法是施杞教授在继承石氏伤科与王氏武术伤科学术思想的基础上,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治疗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推拿手法技术,该手法治疗理念包括以气为主、以血为先,筋骨并重、从筋论治,整体审察、法重通络,主要步骤包括理筋平衡法、整骨平衡法、通络平衡法,施术特点在于重视经穴、点线面三维结合,旋转摇晃、重视被动屈伸,循序渐进、整体辨证、灵活调整。该法可有效改善KOA患者膝关节疼痛与功能障碍,提高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穴位贴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取穴用药规律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穴位贴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取穴用药规律,以指导临床合理取穴及用药。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重庆维普)建库至2020年1月31日的穴位贴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文献。选用Microsoft Excel 2016、SPSS Statistics 21.0、SPSS Modeler 14.2统计软件为工具,对纳入的穴位和中药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穴位贴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穴位处方102首,涉及腧穴38个,使用频次排名前5位依次为膻中、内关、心俞、足三里、至阳;穴对排名前5位依次是内关-三阴交、心俞-膈俞、膻中-膈俞、膻中-厥阴俞、膻中-膈俞和心俞。纳入中药处方102首,涉及中药88味,使用频次排名前5位依次为川芎、冰片、丹参、乳香、檀香,药对排名前3位依次为川芎-肉桂、薤白-瓜蒌、乳香-没药。结论:穴位贴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常用单穴为膻中,常用配穴为内关、心俞,重视足太阳膀胱经穴的应用;用药以活血止痛药为主,体现了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治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探讨"通络"技术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腓肠肌肌肉硬度和肌张力的临床疗效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基于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SWE)探讨"通络"技术改善痉挛型脑瘫(SCP)患儿腓肠肌肌肉硬度和肌张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诊治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40例SCP患儿为观察组,予"通络"技术;20例正常儿童为对照组,不予干预。比较两组在基线及治疗1.5、3个月腓肠肌内侧静息状态的杨氏模量值、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分和临床痉挛指数(CSI)评分,及SCP患儿治疗前后肌张力和痉挛程度的变化,分析不同MAS、CSI分级间杨氏模量的差异,及两者与杨氏模量的相关性。结果:基线及治疗1.5、3个月,对照组杨氏模量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观察组杨氏模量值、MAS评分、CSI总分随着治疗疗程的增加逐渐降低,基线处及治疗1.5、3个月三者两两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1)。与对照组同期比较,观察组杨氏模量值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MAS分级统计,观察时点杨氏模量均随着肌张力的增高而增加,两者存在正相关( P<0.01),各级肌张力之间的杨氏模量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CSI分级统计,观察时点杨氏模量均随着痉挛程度的增高而增加,两者存在正相关( P<0.01),不同痉挛程度之间的杨氏模量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SCP患儿肌肉硬度较正常儿童高,"通络"技术能有效改善SCP患儿肌肉硬度,降低患儿肌张力,有效改善肌肉痉挛状态,可能与调整肌肉内部结构从而降低肌肉硬度相关,为临床康复与评估提供指导性意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调腹通络"康复技术治疗全面性发育迟缓儿童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观察"调腹通络"康复技术治疗全面性发育迟缓(GDD)儿童的临床疗效,为促进GDD的康复治疗提供临床实践经验和依据。方法:选取GDD患儿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接受"调腹通络"康复治疗,两组治疗时间均为每周5次,共3个月。使用Geselll发育量表作为评估工具,观察两组患儿的5个能区(粗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适应性、个人-社会)评分,记录发育商(DQ)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患儿各能区的DQ值均有明显提高(均 P<0.05);治疗组在总有效率以及粗大运动、语言、适应性方面优于对照组(均 P<0.05),而两组在精细运动、个人-社会能区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调腹通络"康复技术治疗GDD临床有效,在粗大运动、语言、适应性能区方面改善效果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数据挖掘的中医药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用药规律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中医药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重庆维普)2000年1月-2020年4月有关中医药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研究文献并建立数据库,采用Excel 2019、SPSS 25、SPSS Modeler 18对药物进行频率分析、聚类分析和关联分析。结果:纳入文献175篇,包括201个处方、186种中药。使用频率较高的前5味中药分别为黄芪、当归、川芎、牛膝、红花;性味归经以性温为主,味甘为首,肝、心经为多;活血化瘀药使用频率最高,补气药、补血药次之;关联规则分析提示黄芪、当归、川芎为最常见的药物组合。结论: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治疗以活血化瘀、补益气血为主,辨证兼施祛风散寒、温阳通络、化痰除湿、养阴清热之法。黄芪、当归、川芎为核心用药,可联用牛膝、地龙、赤芍、丹参、桃仁、红花提升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儿童重症支原体肺炎毒热闭肺证微观辨证特点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借助纤维支气管镜技术,基于络病理论将儿童重症支原体肺炎(SMPP)毒热闭肺证镜下表现分为肺络痰结证和肺络痰瘀证,并结合现代实验室检测技术和手段,比较两组临床差异.方法 收集北京儿童医院中医科住院部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SMPP患儿206例,根据中西医诊断标准,结合络病理论及纤维支气管镜镜下分为肺络痰结证和肺络痰瘀证.分别记录患儿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并分别比较两组差异,从中、西医角度探讨两组辨证分型的意义.结果 肺络痰瘀证患儿C反应蛋白(CRP)、铁蛋白(SF)、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较肺络痰结证患儿升高(P<0.05),血小板(PLT)、白蛋白(ALB)较肺络痰结证患儿降低(P<0.05),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SMPP毒热闭肺证微观辨证分型中,肺络痰瘀证毒热更甚,伤津耗气,瘀血阻络更为明显,更易传变.在治疗过程中,毒热闭肺证要在常规辨证治疗的基础上,结合支气管镜结果,加强化瘀通络、疏肝泄热、益气扶正等治疗,以期促进临床康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数据挖掘探析钱英治疗原发性肝癌用药规律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 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分析钱英教授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用药规律,为临床辨治原发性肝癌提供思路.方法 收集2008年11月-2020年8月钱英教授治疗原发性肝癌的门诊中药处方,整理后建立数据资料表,通过Excel2019对药物频次及性味归经进行分析;通过名医传承辅助平台医案分析模块对筛选出的中药处方进行核心药物分析,药对之间的共生性分析,药症关联分析及药物聚类分析.结果 共纳入处方108首,涉及中药188味,药物总频次为1 322.高频用药包括白花蛇舌草、黄芪、槲寄生、郁金、丹参等.药性以寒、平、温为主,药味以苦、甘、辛为主,归经以肝经、脾经、肾经、胃经为主.药物关联中高频药物组合有郁金-水红花子、槲寄生-莪术等9对.药症关联分析中关联度较高的有"胃痛-丹参""癥瘕-赤芍、陈皮""耳鸣-南沙参、枸杞子、槲寄生""舌下络脉延长-莪术、水红花子、丹参"等.药物聚类分为3类潜在的药物群.结论 钱英教授治疗原发性肝癌多用清热药、补虚药、行气活血药,以槲芪散为主方随证加减,以清热解毒、疏肝解郁、逐瘀通络治其标,补气健脾、和血调肝、滋补肝肾治其本,可为临床治疗原发性肝癌提供一定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针灸结合现代康复治疗卒中认知障碍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3周前
认知障碍是脑卒中后的常见并发症,不仅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而且加重患者家庭和社会经济负担,寻找卒中后认知障碍的有效治疗方法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事情.针灸可以有效地活血通络、补益气血、调节阴阳,是有效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的方法.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针灸结合各种现代康复技术比单一的针灸或康复治疗手段有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本文检索了近10年以来的中英文文献,对该领域的临床研究和基础机制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为后期研究者探寻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的最佳联合治疗方案以及相关基础机制研究提供研究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