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Ⅲ~Ⅳ度混合痔合并直肠肛管静息高压的预后相关影响因素及应用MMH术的治疗效果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外剥内扎术(MMH)治疗Ⅲ~Ⅳ度混合痔合并直肠肛管静息高压患者的效果及其预后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南通大学附属南京江北人民医院2018年2月-2020年2月间经MMH术治疗的48例Ⅲ~Ⅳ度混合痔合并直肠肛管静息高压患者临床资料(观察组),其中男24例,女24例;年龄22~55岁,平均年龄(41.87±7.52)岁,另选择同期经PPH术治疗的48例Ⅲ~Ⅳ度混合痔合并直肠肛管静息高压患者为对照组,其中男20例,女28例,年龄22~55岁,平均年龄(42.68±7.14)岁。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术后6、24、72 h疼痛程度评分及术后并发症情况,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法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术后6 h时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25, P=0.807);观察组术后24、72 h时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t=7.04, P<0.001; t=5.31, P<0.001);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3.75%比77.08%, χ2=5.35, P=0.021),观察组术后肛门水肿、排便困难、便血、肛门疼痛及排便失禁等并发症总发生率为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50%比33.33%, χ2=5.88, P=0.015);年龄、病程、内痔分度及治疗方法为患者预后相关因素( 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45岁)、病程(>10年)、内痔分度(Ⅳ度)及治疗方法(PPH术)为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P<0.05)。 结论:MMH术治疗Ⅲ~Ⅳ度混合痔合并直肠肛管静息高压患者的并发症少,术后疼痛程度轻,疗效满意。患者年龄越大、病程越长、内痔分度越高及治疗方法的选择为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临床上通过早诊断,选择合理治疗手段,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芍倍注射术与痔套扎术治疗Ⅱ~Ⅲ度痔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和经济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目前,临床Ⅱ、Ⅲ度痔主要治疗方式包括传统手术、套扎术和注射术等。本文旨在比较芍倍注射术与痔套扎术在治疗Ⅱ、Ⅲ度痔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经济学。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9年1—10月期间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肛肠外科60例Ⅱ、Ⅲ度痔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芍倍注射组(28例,采用芍倍注射术治疗)和套扎对照组(32例,采用痔套扎术治疗)。病例纳入标准:(1)临床诊断为Ⅱ、Ⅲ度痔;(2)采用芍倍注射术或套扎术治疗;(3)患者年龄18~75岁。排除合并肛裂、肛瘘、肛窦炎等其他肛周疾病者,精神疾病者或其他无法配合治疗者,以及临床和随访资料不完全者。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半年的复发情况,术后疼痛、肛门水肿、肛门坠胀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并比较两种治疗方式住院总费用、住院时间及术后半年生活质量EQ-5D-3L评分。结果:芍倍注射组男性比例高于套扎对照组[75%(21/28)比37.5%(12/32),χ 2=8.485, P=0.004],两组患者其他基线资料比较(包括Nystrom痔症状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术后半年芍倍注射组与套扎对照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3%(4/28)比9.4%(3/32),χ 2=0.035, P=0.851];芍倍注射组术后1 d、7 d的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套扎对照组[术后1 d:中位数2(1~6)分比中位数3(1~7)分, Z=2.814, P=0.005;术后7 d:中位数0(0~2)分比中位数1(0~4)分, Z=3.149, P=0.002]。芍倍注射组术后1 d肛门水肿率[10.7%(3/28)比34.4%(11/32),χ 2=4.673, P=0.037]、肛门坠胀率[7.1%(2/28)比28.1%(9/32),χ 2=4.391, P=0.048]、住院总费用[(6 343.5±1 444.1)元比(10 587.1±1 719.0)元, t=12.515, P<0.001]、术后出院时间[中位数1(1~5)d比中位数3(1~6)d, Z=5.879, P<0.001]均低于套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两组患者生活质量EQ-5D-3L评分术后半年与术前相比均有提高[芍倍注射组:(0.90±0.16)分比(0.73±0.14)分;套扎对照组(0.91±0.13)分比(0.74±0.1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01);而两组间患者术后半年生活质量EQ-5D-3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130, P=0.897)。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发生大出血、感染、医源性肛瘘、直肠狭窄、局部硬结等并发症。 结论:芍倍注射术在治疗Ⅱ、Ⅲ度痔疗效确切,安全性高,与痔套扎术相比,在减少术后不良事件发生和住院费用以及住院时间方面,有一定优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促愈熏洗方联合艾灸治疗Ⅲ期痔病术后临床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4/7/6
目的 探讨促愈熏洗方联合艾灸对Ⅲ期痔病术后疼痛、出血、水肿、住院天数及创面愈合时间的影响.方法 选取接受手术治疗的213例Ⅲ期痔病术后患者,分为促愈熏洗方+艾灸组、促愈熏洗方组、痔疾洗液组,各71例.促愈熏洗方+艾灸组予促愈熏洗方坐浴联合自动灸疗仪治疗,促愈熏洗方组予促愈熏洗方坐浴治疗,痔疾洗液组予痔疾洗液坐浴治疗.观察各组患者疼痛、出血、水肿症状改善情况、住院天数及创面愈合时间差异.结果 术后1、3、7、21天,促愈熏洗方+艾灸组疼痛评分明显优于促愈熏洗方组与痔疾洗液组(P<0.05);促愈熏洗方+艾灸组在3、7、21天出血积分明显低于痔疾洗液组(P<0.05);术后第7、21天促愈熏洗方+艾灸组与促愈熏洗方组水肿评分低于痔疾洗液组(P<0.05);促愈熏洗方+艾灸组与促愈熏洗方组在改善手术1周后水肿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促愈熏洗方+艾灸组与促愈熏洗方组创面愈合时间均少于痔疾洗液组(P<0.05);促愈熏洗方+艾灸组较痔疾洗液组住院天数明显减少(P<0.05).结论 促愈熏洗方联合艾灸可有效缓解Ⅲ期痔病术后疼痛、出血、水肿症状,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提高临床疗效与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直肠上动脉栓塞术治疗Ⅱ~Ⅲ期内痔的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6/1
目的 探讨直肠上动脉(SRA)栓塞术治疗Ⅱ~Ⅲ期内痔的效果及对术中出血量及疼痛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期间在本院就医并确诊为Ⅱ~Ⅲ期内痔病人共84例,按照手术干预方式的不同分为PPH组及SRA栓塞组,每组均42例.PPH组应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钉合术式干预治疗,SRA栓塞组应用SRA栓塞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病人临床疗效、围术期各项指标、肛门症状情况、术后疼痛程度、肛肠动力学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内痔复发情况.结果 SRA栓塞组和PPH组术后12个月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2.86%和76.19%,手术时间分别为(17.23±4.26)分钟和(43.16±9.37)分钟、住院时间分别为(5.52±1.89)天和(8.25±2.67)天,创面愈合时间分别为(7.36±2.23)天和(17.83±4.04)天,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0.03±2.38)ml和(16.22±3.11)ml,手术费用分别为(14327.36± 892.23)元和(2762.83±524.04)元,术后12个月术后肛门失禁分别为(0.45±0.02)分和(0.60 ±0.09)分、肛门疼痛分别为(3.04±0.14)分和(5.15±1.68)分、肛门出血分别为(0.43±0.08)分和(0.61±0.19)分、肛缘水肿分别为(0.29±0.09)分和(0.52±0.1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SRA栓塞术组和PPH组直肠静息压(RRP)分别为(2.41±0.35)kPa和(2.95±0.29)kPa,肛管静息压(ARP)分别为(13.14±1.51)kPa 和(14.67±1.59)kPa,肛管最大收缩压(AMCP)分别为(14.22±0.28)kPa和(13.35±0.23)kPa,术后12个月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4.76%和21.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接受12个月随访,SRA栓塞术组有13例内痔复发;PPH组有10例内痔复发,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RA栓塞治疗Ⅱ~Ⅲ期内痔病人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对促进病人快速恢复、改善疼痛度等症状有积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
-
CAES治疗Ⅰ~Ⅲ度出血性内痔的效果及其术后复发影响因素
编辑人员丨2024/4/6
目的 观察透明帽辅助内镜下硬化术(CAES)治疗Ⅰ~Ⅲ度出血性内痔的效果,并探讨其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于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均行CAES治疗的100例Ⅰ~Ⅲ度出血性内痔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围术期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12个月复发率,根据术后12个月复发率分为复发组16例和未复发组8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围术期指标和实验室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WBC)],采用Lasso-COX回归模型筛选Ⅰ~Ⅲ度出血性内痔术后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术后1个月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00%(6/100),其中1例肛门坠胀,1例出血,3例排便困难,1例感染;复发组患者的内痔分度Ⅲ度占比、便秘发生率和糖尿病发生率分别为50.00%、62.50%、31.25%,明显高于未复发组的8.33%、19.05%、7.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患者术后1个月的CRP、IL-6、WBC分别为(26.64±2.88)mg/L、(20.12±3.05)pg/mL、(9.45±1.01)×109/L,明显高于未复发组的(20.12±3.56)mg/L、(11.74±2.08)pg/mL、(5.53±0.56)×109/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据最佳惩罚系数λ=5选出6个预测变量为便秘、糖尿病及术后1个月CRP、IL-6、WBC水平,经COX回归方程显示,便秘、糖尿病及术后1个月CRP、IL-6、WBC水平是Ⅰ~Ⅲ度出血性内痔术后复发影响因素(P<0.05).结论 便秘、糖尿病及术后1个月的CRP、IL-6、WBC水平是影响Ⅰ~Ⅲ度出血性内痔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6
-
冷冻消融术治疗低位直肠间质瘤的疗效及安全性
编辑人员丨2023/9/16
目的 评价经肛门冷冻消融术在低位直肠间质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21年12月冷冻治疗低位直肠间质瘤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3个月后的治疗效果及肛门功能.随访截止日期为2021年12月或者肿瘤出现进展.结果 36例患者冷冻消融术后3个月的局部完全缓解率为94.4%.肿瘤大小与肿瘤的冷冻缓解率有相关关系,肿瘤越大,其局部缓解率越低.36例患者中便血2例,下腹部/肛门直肠不适13例,排便次数增多17例,术后3个月缓解分别为2例、12例、14例.术后并发症采取Clavien-Dindo分级系统,其中Ⅰ级并发症:33例(91.7%)在肿瘤脱落过程中有少量便血;Ⅱ级并发症:5例(13.9%)术后出现痔水肿,1例(2.8%)出现肛周感染,1例(2.8%)出现直肠狭窄;Ⅲ级并发症:1例(2.8%)出现便凝血块,与直肠狭窄为同一病例;无一例患者出现直肠阴道瘘、直肠尿道瘘或直肠穿孔.术前、术后肛门直肠功能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肿瘤消融后其临床症状可缓解.结论 冷冻消融术治疗低位直肠间质瘤是安全、有效的,在保留肛门的同时可改善肛门直肠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16
-
介入栓塞治疗内痔反复出血2例报告
编辑人员丨2023/8/6
1 病例资料2例患者均长期有便后出血症状,结合既往直肠指诊及肠镜检查,诊断为Ⅲ期内痔.经过多学科会诊后,为患者实施直肠上动脉(superior rectal artery,SRA)栓塞术.术前均取得患者知情同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痔动脉结扎加胶圈套扎术治疗老年Ⅲ度混合痔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痔动脉结扎加胶圈套扎术治疗老年痔病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120例老年Ⅲ度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治疗组采用痔动脉结扎加胶圈套扎术、对照组l采用选择性痔上黏膜吻合术(TST)、对照2组采用传统内扎外剥术,比较3组治愈时间、治愈率、复发率、术后并发症、肛门功能等指标.结果:3组治愈率均为100%,治疗组的术后并发症评分(3.7±1.6)分,显著低于对照1组(7.1±3.6)分和对照2组(6.8±3.2)分,治愈时间(6.7±1.6)d)也显著低于对照1组(9.4±2.9)d和对照2组(16.0±3.3)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月,3组间复发率和肛门功能评价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痔动脉结扎加胶圈套扎术是一种安全的微创术式,术后恢复快、患者痛苦少,近期疗效好,值得在治疗老年痔病的临床中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TST术中荷包缝合深度对治疗Ⅲ~Ⅳ度混合痔临床疗效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TST术中荷包缝合深度对治疗Ⅲ~Ⅳ度混合痔临床疗效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17年2月采用TST术治疗的140例Ⅲ~Ⅳ度混合痔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病理结果分为两组:切除的直肠黏膜组织标本中有少量平滑肌组织者为观察组(73例),其中Ⅲ度混合痔61例,Ⅳ度12例;仅有直肠黏膜组织而无平滑肌组织者为对照组(67例),其中Ⅲ度50例,Ⅳ度17例.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中吻合口活动性出血缝扎率、术后肛门坠胀、切除组织重量与体积、肛缘水肿(术后3、7、10 d)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术后疼痛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患者随访3~6月,两组均无肛门狭窄及肛门失禁等并发症发生.观察组复发3例(4.10%),对照组复发9例(13.4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75,P=0.049).结论 TST术中荷包缝合深度达直肠壁略带肌层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降低远期复发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痔动脉结扎并直肠肛门修复术的疗效及对痔病患者肛门压力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痔动脉结扎并直肠肛门修复术的临床疗效及对痔病患者肛门压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法将2014年12月-2016年12月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恩泽医院收治的206例Ⅲ~Ⅳ期痔病患者分为2组,每组103例.对照组采用外剥内扎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痔动脉结扎并肛门修复术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评分(出血、水肿、尿潴留、坠胀感)、术后VAS评分、肛门直肠测压(ARP、RRP、AMCP)的变化及近期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0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9.32%(P<0.05).观察组出血、水肿、尿潴留、坠胀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ARP、BRP、AMC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治疗后,2组ARP、BRP、AMCP均明显下降(均P<0.05),观察组ARP、BRP、AMC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近期复发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痔动脉结扎并直肠肛门修复手术对痔病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减轻患者疼痛感,稳定患者正常的肛门收缩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