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叶皂苷钠可通过上调水通道蛋白-4的表达抑制脂多糖诱导的血管内皮炎症损伤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七叶皂苷钠(SA)对脂多糖(LPS)诱导的血管内皮损伤致炎症作用及机制。方法:IMDM培养基(含10%胎牛血清)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0.4、1.6和6.4 μg/ml的SA对HUVEC的毒性,采用2.5 μg/ml和作用时间为6 h的LPS构建炎症损伤细胞模型。实验分组为空白组、模型组(2.5 μg/ml LPS)、低剂量组(2.5 μg/ml LPS+0.4 μg/ml SA)、中剂量组(2.5 μg/ml LPS+1.6 μg/ml SA)和高剂量组(2.5 μg/ml LPS+6.4 μg/ml 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细胞白细胞介素(IL)-6的表达水平;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各组细胞中水通道蛋白-4(AQP4)的mRNA表达量;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检测各组细胞中AQP4蛋白表达量。两组间比较采用非成对 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CCK-8检测结果表明,0.4、1.6和6.4 μg/ml的SA作用6 h后的细胞活性百分数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1.867±3.758、93.695±4.638、95.838±5.558比100.000±0.000, F=2.946, P>0.05)。IL-6的ELISA检测结果显示,低、中、高剂量组中IL-6的相对表达量均低于模型组(1.224±0.017、1.119±0.155和1.009±0.012比1.281±0.075, F=5.673, P<0.05);RT-qPCR结果显示,低、中、高剂量组中AQP4 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高于模型组(0.770±0.013、0.854±0.014和0.895±0.014比0.713±0.015, F=102.237, 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低、中、高剂量组中AQP4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高于模型组(0.758±0.084、0.774±0.079和0.925±0.033比0.668±0.132, F=4.283, P<0.05)。 结论:SA能抑制LPS诱导的HUVEC损伤及炎性因子表达,其机制很可能与上调细胞内AQP4表达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围手术期高压氧处理联合经皮撬拨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44例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高压氧(HBO)处理对经皮撬拨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PPRCSF)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CF)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9年8月烟台市烟台山医院和毓璜顶医院收治的81例闭合性SandersⅡ、Ⅲ型CF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 n=44)和对照组( n=37)。对照组患者予以术前常规治疗,主要为抬高患肢、抗生素治疗、七叶皂苷钠和甘露醇等消肿治疗,待患者足跟皱褶试验阳性时进行PPRCSF手术。观察组患者在围手术期予以HBO治疗,其他治疗方法与对照组相同。术后第8天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切口肿胀、皮温低、表皮水疱、皮缘色暗等血运不良发生情况。统计2组患者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术后6个月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学会评分(AOFAS)及Maryland评分评估治疗效果,并分析2组患者治疗前后Bohler和Gissane角、跟骨高度和宽度的变化。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切口血运不良率(11.36%)明显低于对照组(29.73%)( P<0.05)。观察组患者入院至手术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P<0.05)。术后6个月2组患者AOFAS、Maryland评分均明显高于术前( 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后AOFAS、Maryland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Bohler角明显增大,Gissane角明显缩小,跟骨高度降低,跟骨宽度增大( P<0.05)。但观察组患者治疗后Gissane角、Bohler角、跟骨宽度和跟骨高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围手术期HBO处理联合PPRCSF治疗SandersⅡ、Ⅲ型CF有利于患者术前组织肿胀消退,促进术后创面及骨折愈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艾瑞昔布联合七叶皂苷钠辅助关节镜清理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艾瑞昔布联合七叶皂苷钠辅助关节镜清理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涟水县人民医院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膝骨关节炎患者90例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A组、对照B组、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A组给予艾瑞昔布,对照B组给予七叶皂苷钠,观察组给予艾瑞昔布联合七叶皂苷钠治疗方案。比较不同治疗方案对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28/30)]高于对照A组[70.0%(21/30)]和对照B组[76.67%(2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9.615, 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程度减轻、膝关节炎症改善、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均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4.124、3.895、4.879,均 P<0.05)。观察组术后白细胞介素1(IL-1)更低,IL-1β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3.423、2.362,均 P<0.05)。 结论:应用艾瑞昔布联合七叶皂苷钠辅助关节镜清理术治疗膝骨关节炎对于患者术后恢复、舒适感受及炎性因子等均有积极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岐黄针疗法治疗高海拔地区盘源性腰痛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 探讨岐黄针疗法对患者临床疗效、腰椎功能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该院收治的200例高海拔地区盘源性腰痛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n=100)和观察组(n=100).对照组患者予以口服七叶皂苷钠片、塞来昔布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联合岐黄针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腰椎功能、疼痛程度、炎性因子水平、中医证候积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疗效相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腰椎功能均明显提高,疼痛显著缓解,两组相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降低,两组相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均降低,两组相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岐黄针疗法治疗高海拔地区盘源性腰痛可提高患者疗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腰椎功能及疼痛程度,并降低炎症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娑罗子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娑罗子为我国传统中药,具有宽中、理气、和胃、止痛之功效,主要含三萜皂苷类、黄酮类、香豆素类、吲哚生物碱类及脂肪油等多种成分.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娑罗子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肿瘤、神经保护等多种药理活性.随着对娑罗子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发现七叶皂苷钠作为其主要活性成分,在临床常用于治疗脑卒中、肺系疾病、胃肠病、甲状腺疾病、眼部疾病等.对娑罗子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及临床应用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其相关产品的研发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注射用七叶皂苷钠对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功能恢复及肢体肿胀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探讨与分析注射用七叶皂苷钠对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功能恢复及肢体肿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2年 12月我院收治的 72例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 1:1 随机掷硬币原则把 72例患者分为七叶皂苷钠组与对照组,每组 36例.七叶皂苷钠组采用注射用七叶皂苷钠治疗,对照组采用 20.0%甘露醇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观察 14 d.对比 2组患者功能恢复及肢体肿胀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第 3、7、14天,七叶皂苷钠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七叶皂苷钠组的消肿时间短于对照组,消肿总有效率为 97.22%,高于对照组的83.3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七叶皂苷钠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5.56%,低于对照组的 27.78%,消肿满意度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 86.1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七叶皂苷钠在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的应用能有效促进消肿,改善患者的疼痛状况,也可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总体消肿满意度与改善肢体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虎杖四黄汤湿热敷对预防七叶皂苷钠所致静脉炎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3/23
目的:观察虎杖四黄汤湿热敷对预防七叶皂苷钠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选取 180 例静脉滴注七叶皂苷钠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硫酸镁组、虎杖四黄汤组各 6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治疗前常规宣教并加强巡视,查看局部皮肤情况及时给予处理;硫酸镁组采用 50%硫酸镁湿敷膜外敷;虎杖四黄汤组采用虎杖四黄汤药液湿热敷.硫酸镁组及虎杖四黄汤组患者均在药物输注 5 min后进行外敷保持到七叶皂苷钠输完 30 min后撤除.疗程 4d,每天 1 次.比较 3 组静脉炎发生率、护理满意度,比较3 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 4d后,虎杖四黄汤组静脉炎发生率为 11.67%,硫酸镁组静脉炎发生率为 23.33%,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为 33.33%,虎杖四黄汤组静脉炎发生率低于硫酸镁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4d后,3 组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虎杖四黄汤组疼痛改善情况优于硫酸镁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虎杖四黄汤组护理满意度为 96.67%,硫酸镁组护理满意度为 90.0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虎杖四黄汤湿热敷可有效预防输注七叶皂苷钠所致的静脉炎,有效减轻穿刺侧肢体疼痛,提高护理满意度及用药依从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23
-
123种静脉药物成品输液物理性质考察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考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临床常用104种单一药物、17种2个药物和2种3个药物调配的成品输液物理性质.方法:根据临床用药医嘱,按无菌操作技术调配成品输液;室温下于0,1,2,4 h考察上述成品输液的外观性状、pH值、浊度、不溶性微粒和紫外-可见吸光度.结果:用5%葡萄糖注射液(5%GS)调配的1.36mg·mL-1阿昔洛韦溶液和0.75 mg·mL-1更昔洛韦溶液颜色立即变黄;用5%GS调配的6 mg·mL-1吗替麦考酚酯溶液立即产生丁达尔效应,不溶性微粒超过《中国药典》(2020版)规定,且1 h浊度变化>0.5 NTU;用5%GS调配的0.35 mg·mL-1银杏叶提取物溶液不溶性微粒立即超过《中国药典》(2020版)规定,1 h产生丁达尔效应,2 h浊度变化>0.5 NTU;用0.9%氯化钠注射液(NS)调配的0.12mg·mL-1维生素K1溶液、0.5 mL·mL-1血必净溶液、0.1μg·mL-1前列地尔溶液、4 mg·mL-1替考拉宁溶液、240万U·mL-1青霉素钠溶液立即产生丁达尔效应,不溶性微粒超过《中国药典》(2020版)规定;用NS调配的0.04 mg· mL-1七叶皂苷钠溶液,1 mg·mL-1酚磺乙胺、0.4mg·mL-1氨甲苯酸与0.04 mg·mL-1维生素K1混合溶液不溶性微粒立即超过《中国药典》(2020版)规定;用NS调配的6 mg·mL-1维生素C与1 mg·mL-1异甘草酸镁混合溶液4 h不溶性微粒超过《中国药典》(2020版)规定.结论:123种静脉药物中109种成品输液4 h内物理性质符合规定;14种成品输液物理性质不符合规定,临床上须采用5 μm的一次性使用精密过滤输液器,并尽快完成输注;维生素C与异甘草酸镁或酚磺乙胺、氨甲苯酸与维生素K1联合使用时,建议每种药物单独调配,序贯输注,输注前后用适量NS或5%GS冲洗输液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七叶皂苷钠对小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目的 研究七叶皂苷钠对小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雄性8周龄的WTC57BL/6小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低、高剂量实验组.假手术组充分麻醉后,沿小鼠腹正中线打开腹腔暴露双肾后充分游离双侧肾蒂,并按0.5 mL/10 g剂量注射0.9%NaCl溶液,缝合腹壁(即仅游离而不夹闭双侧肾);模型组实验过程与假手术组相同,但游离双侧肾后,用无损伤微型动脉夹彻底夹闭双肾肾蒂35 min后恢复血流灌注(夹闭双侧肾蒂但不给药);低、高剂量实验组过程与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组相同,但需要在缺血35 min后1 h内腹腔注射1、2 mg·kg-1七叶皂苷钠,后续在术后6、12、18 h按时按量分次腹腔注射七叶皂苷钠溶液.术后24 h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肌酸酐(Scr)、尿素氮(BUN)水平;用试剂盒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在光镜下观察肾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 假手术组、模型组和低、高剂量实验组血清Scr分别为(16.36±1.32)、(133.24±8.69)、(111.46±7.18)、(98.32±8.41)μmol·L-1;BUN 分别为(7.12±1.02)、(90.77±3.62)、(74.51±2.95)、(52.64±3.30)mmol·L-1;血清 TNF-α 分别为(1.01±0.04)、(7.37±1.01)、(2.40±0.75)、(2.24±0.73)pg·mL-1;血清 IL-10 分别为(1.08±0.12)、(7.61±1.73)、(2.25±0.85)、(2.11±0.53)pg·mL-1;血清 SOD 分别为(160.40±7.69)、(95.43±4.10)、(141.11±5.87)、(138.82±2.28)U·mg-1 prot;血清 MDA 分别为(12.61±1.35)、(17.23±1.55)、(15.11±1.04)、(13.73±0.80)nmol·mg-1 prot.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血清Scr、BUN、TNF-α、IL-10、MDA水平以及肾病理损伤评分均升高(均P<0.05),SOD水平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低、高剂量实验组小鼠血清Scr、BUN、TNF-α、IL-10、MDA水平均降低(均P<0.05),SOD水平升高(P<0.05).结论 七叶皂苷钠能减轻小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减轻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
七叶皂苷钠片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黄斑水肿患者的临床疗效
编辑人员丨2023/8/19
目的 探讨七叶皂苷钠片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黄斑水肿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320 例(415 只患眼)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60 例,203 只患眼)和观察组(160 例,212 只患眼).2 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同时对照组给予芪明颗粒,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七叶皂苷钠片,疗程 3 个月.检测临床疗效、眼压、BCVA、logMAR、CMT、黄斑区渗漏、房水生物标志物(IL-1β、IL-6、sICAM-1、PEDF、TGF-β2)、黄斑区微循环指标(FAZ面积、SCP血流密度、DCP血流密度)、CVLQOL评分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黄斑区渗漏改善情况更优(P<0.05).治疗后,2 组眼压、BCVA、logMAR、CMT、IL-1β、IL-6、sICAM-1、TGF-β2 降低(P<0.05),PEDF、DCP血流密度、CVLQOL评分升高(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而FAZ面积、SCP血流密度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七叶皂苷钠片可调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黄斑水肿患者房水IL-1β、IL-6、sICAM-1、PEDF、TGF-β2 表达,减轻黄斑区水肿、渗漏,改善黄斑区微循环,提高视功能、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