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省瓜氨酸血症Ⅰ型的新生儿筛查及基因变异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总结河南人群瓜氨酸血症Ⅰ型的发病率及基因变异特点,为瓜氨酸血症Ⅰ型的早期诊断、治疗和遗传咨询提供依据。方法:横断面研究。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应用串联质谱法完成的河南省814 625例新生儿的遗传代谢病筛查结果。采用二代高通量测序法对瓜氨酸血症Ⅰ型筛查阳性患儿进行 ASS1基因变异分析及父母基因验证。对新检测到的 ASS1基因变异使用罕见外显子组变体集成学习器(REVEL)方法分析表型-基因型相关性,并构建蛋白质三维结构模型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 结果:814 625例新生儿中共确诊8例(1/101 828)瓜氨酸血症Ⅰ型患儿。8例患儿均有特异性瓜氨酸水平增高。基因测序共检出12种变异,均为错义突变,其中包括5种新发现的变异:c.552C>A(p.N184K)、c.140C>T(p.A47V)、c.173A>G(p.K58R)、c.920G>A(p.R307H)和c.790G>A(p.G264S),其中c.552C>A检出率最高,占18.75%(3/16)。REVEL分析预测这5种变异均为有害性,ASS蛋白三维结构模型显示c.140C>T(p.A47V)和c.920G>A(p.R307H)未发生氨基酸残基间氢键数量的变化,而c.552C>A(p.N184K)、c.173A>G(p.K58R)和c.790G>A(p.G264S)导致氢键减少,可能会影响到ASS蛋白的功能。结论:河南省新生儿瓜氨酸血症Ⅰ型发病率为1/101 828。新发现了5种变异,丰富了人类 ASS1基因变异谱,为瓜氨酸血症Ⅰ型的早期诊断、治疗和遗传学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结膜淋巴上皮癌的临床病理学和基因突变特征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结膜淋巴上皮癌的临床病理学和基因突变特征。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收集2006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天津市眼科医院诊断为结膜淋巴上皮癌且接受肿瘤切除手术的3例患者资料和4份石蜡标本(其中1例患者先后行2次手术),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上皮抗原和淋巴细胞性抗原,采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Epstein-Barr病毒(EBV)编码的RNA(EBER),应用二代测序方法对2例患者的3份标本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结果:3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均大于65岁,病程3~44个月。均为单眼发病,肿瘤位于球结膜或角结膜缘,呈红色,肿瘤最大径4~20 mm。影像学检查显示肿瘤位于眼球前方,眶骨、眼外肌、视神经和副鼻窦未受累。所有患者均无局部淋巴结转移。病理表现为未分化癌巢伴有显著的反应性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肿瘤细胞呈广谱细胞角蛋白、上皮膜抗原、肿瘤蛋白40和肿瘤蛋白63阳性,细胞增殖抗原Ki67增殖指数大于80%;淋巴细胞分化簇20阳性、CD3阳性、CD8阳性;原位杂交显示例1患者的2份标本部分瘤细胞表达EBER。二代测序显示3份标本发生体细胞突变的基因个数分别为58、50和36个,突变基因参与的信号通路富集于黑色素瘤信号通路、缺口蛋白1信号通路和大鼠肉瘤同源物家族Q三磷酸鸟苷酶循环;生化过程富集于氨基酸饥饿后反应,程序性坏死,调控脂类合成、钠离子转运和染色体分离等;3份标本均发生突变的基因是癫痫阈值2(SZT2),并且SZT2参与氨基酸饥饿后反应。1例行部分切除手术后40个月行第2次完整切除手术,另外2例行完整切除手术;3例均未行放射治疗或化学治疗,2例未复发,1例失访。结论:结膜淋巴上皮癌伴有明显的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部分病例与EBV感染有关,结膜淋巴上皮癌存在SZT2等基因突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免疫标记物CCR7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其他慢性B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中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免疫标记物CC-趋化因子受体7(CCR7)抗原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收治的B型慢性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B-CLPD)患者643例,包括327例CLL、58例套细胞淋巴瘤(MCL)、34例滤泡淋巴瘤(FL)、36例边缘区淋巴瘤(MZL)、10例毛细胞白血病或其变异型(HCL/HCL-v)、40例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M),以及48例CD5 +B型慢性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未分类(B-CLPD-U)和90例CD5 -B-CLPD-U。同时收集本院健康管理中心2018年20名正常对照样本。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B-CLPD患者免疫表型及CCR7表达,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分析了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突变基因(ATM)缺失、13q14缺失、P53缺失和12三体,并利用Sanger测序分析了剪接因子3b亚基1( SF3B1)、 NOTCH1、肿瘤蛋白53( TP53)和免疫球蛋白重链可变区( IGHV)的基因突变情况。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Mann-Whitney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 2检验。CCR7的诊断价值和最佳阳性界值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 结果:CCR7在典型CLL和非典型CLL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0.8%(257/283)和84.1%(37/44),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1.228, P=0.268)。CCR7在CLL中阳性表达率为89.9%(294/327),平均荧光强度(MFI)为278(246,307),而CCR7在MCL、CD5 +B-CLPD、CD5 -B-CLPD、FL、WM、HCL/HCL-v和MZL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3%(6/58)、6.3%(3/48)、8.9%(8/90)、0、0、0和13.9%(5/36),MFI分别为114(106,128)、112(106,117)、110(104,121)、108(105,119)、111(105,124)、112(108,115)和109(105,120),与CLL相比,其他类型B-CLPD中CCR7阳性表达率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 2=181.3、177.8、232、164.7、180.8、62.6、129, P<0.01)。另外CCR7阳性用于鉴别CLL与其他类型B-CLPD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89.9%、93.0%和92.3%。CCR7 +CLL患者CD49d阳性表达率为13.9%,低于CCR7 -CLL患者(42.1%)(χ 2=7.6, P=0.01);而13q14缺失发生率为50.3%,高于CCR7 -CLL患者(20%)(χ 2=6.56, P=0.01)。 结论:CCR7在CLL与其他类型B-CLPD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辅助化疗对肝内胆管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癌患者根治性切除术后辅助化疗的临床价值及获益人群。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中国10家三甲医院接受意向性根治性切除术的685例肝内胆管癌患者的临床和病理学资料。男性355例,女性330例;年龄[ M(IQR)]59(14)岁(范围:22~83岁)。应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对术后接受辅助治疗的患者(辅助化疗组)及未接受辅助治疗的患者(未辅助化疗组)的组间差异进行均衡,使用Log-rank检验比较两组患者预后,以中位无复发生存时间(14个月)为目标变量构建贝叶斯网络无复发生存预测模型,依据多态Birnbaum重要度计算对预后影响因素的重要度进行排序,进一步建立生存概率预测表,分析辅助化疗的获益人群。 结果:685例患者中,接受辅助化疗214例,未接受辅助化疗471例。经倾向性评分匹配后,共筛选出124对患者,辅助化疗组患者的总体生存时间及无复发生存时间均优于未辅助化疗组(总体生存时间:32.2个月比18.0个月, P=0.003;无复发生存时间:18.0个月比10.0个月, P=0.001)。贝叶斯网络无复发生存预测模型的曲线下面积为0.7124。预后影响因素重要度排序结果依次为脉管侵犯(0.158 2)、神经浸润(0.158 2)、N分期(0.155 8)、T分期(0.120 9)、肝包膜侵犯(0.090 3)、辅助化疗(0.072 1)、肿瘤位置(0.057 5)、年龄(0.042 3)、肿瘤分化程度(0.034 0)、性别(0.029 3)、甲胎蛋白水平(0.028 9)和术前黄疸(0.008 5)。基于重要度大于0.1的变量(脉管侵犯、神经浸润、N分期、T分期)与辅助化疗建立生存概率预测表,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均可从辅助化疗获益(无复发生存时间≥14个月概率增幅2.21%~7.68%),早期患者行辅助化疗后无复发生存时间≥14个月的概率提升更为明显。 结论:肝内胆管癌患者根治性切除术后行辅助化疗可明显延长患者的总体生存时间及无复发生存时间,早期患者从辅助化疗中的获益可能更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黄山市乡村中老年人群无症状钩虫感染对肠道菌群和代谢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揭示轻度无症状钩虫感染对中老年人群肠道菌群与代谢的影响,为蠕虫-肠道菌群相互作用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以2022年10月-11月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黄山区乡村土源性线虫病监测点居民检出钩虫感染者(改良加藤厚涂片法钩虫虫卵阳性)为感染组,以钩虫虫卵阴性者为对照组.采集受检者新鲜粪样,提取肠道菌群DNA,扩增16S rRNA基因并测序.计算基于丰度的覆盖估计值(ACE)、PD-wholetree、Chao指数和Shannon指数等多样性指数,采用主坐标分析(PCoA)和不加权算术平均对方法(UPGMA)层次聚类分析的β多样性分析,比较感染组和对照组肠道菌群分布的差异,通过指示值分析筛选两组的指示性菌群.用甲醇-水萃取粪样中的代谢物,进行气相色谱-质谱(GC-MS)和液相色谱-质谱(LC-MS)双平台非靶向测序的代谢组学分析,用正交偏最小二乘方判别分析(OPLS-DA)建立筛选感染组与对照组差异代谢物的模型,制作火山图.根据P值、变量权重值和差异倍数筛选差异代谢产物.通过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数据库检索差异代谢物的相关代谢通路,对差异代谢物进行富集分析.两个代谢物之间的线性相关程度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研究对象共22人,其中感染组11人,对照组11人.感染组平均年龄72.2岁,均为轻度无症状带虫者;对照组平均年龄53.1岁.测序共获得1 755 649条16SrRNA序列,经序列质控和拼接后聚类为1 245条扩增序列变体.共鉴定出15个门22个纲58个目94个科191个属389个菌种.多样性指数分析结果显示,感染组肠道菌群多样性的ACE、PD-wholetree、Chao和 Shannon指数分别为 188.768、16.533、192.667 和 5.195,对照组分别为 167.829、15.294、157.371 和 4.898,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266、0.952、1.266、0.962,均P>0.05).PcoA分析结果显示,感染组与对照组的肠道菌群有不同程度的重叠,但仍可分为两个不同的类群.UPGMA层次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感染组和对照组均先在本组中聚类,再与另一组聚类,两组间仅有1例重叠.多元变量统计分析显示,感染组的优势菌群有7个,分别为普雷沃菌、普氏粪杆菌、变栖克雷伯菌、Parasutteralla、粪球菌、梭菌UCG-014和肠杆菌;对照组的优势菌仅1种,为普通拟杆菌.指示值分析结果显示,感染组指示值居前的菌群依次是普雷沃菌、克雷伯菌、拟杆菌、小杆菌、肠杆菌、粪球菌、UCG-002、粪杆菌;对照组则依次为变形菌门的Clade_Ⅰ a和Clade_Ⅲ、布劳特菌、另枝菌、Lachnoclostridium、嗜胆菌和苏黎世杆菌.建立的OPLS-DA模型能有效区分感染组和对照组的粪样代谢物,共鉴定出400个有差异粪样代谢物,其中156个显著上升,244个显著下降.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差异粪样代谢物显著富集在蛋白质的消化与吸收(P=0.000)、中心碳代谢(P=0.000)、矿物质吸收(P=0.000)、氨酰基-tRNA合成(P=0.000)、神经活性的配体-受体相互作用(P=0.003)等代谢通路上.粪样代谢物中delta 2-三己胺与(22E)-3β-经基-5α-胆甾-7,22-二烯酸(r=0.935,P<0.01)等15对代谢物呈正相关关系,棕榈酰溶血磷脂酰乙醇胺与氨基戊酸甜菜碱(r=-0.500,P<0.05)等9对代谢物呈负相关关系.结论 安徽省黄山市乡村中老年人群无症状钩虫感染可影响肠道菌群的组成和代谢,有利于营造有益菌的共生和定植环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血清CXCL9和IL-34水平检测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疗效监测及其预后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目的 探讨C-X-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 9(C-X-C motif chemokine ligand 9,CXCL9)和白细胞介素-34(interleukin-34,IL-34)在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诊断、疗效监测、预后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 2017 年 6 月~2019 年 1 月在泰兴市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MM患者 101 例为研究组,另纳入进行健康体检的志愿者 95 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CXCL9 和IL-34 水平;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血清CXCL9 和IL-34 水平对MM的诊断价值;利用Kaplan-Meier法分析MM患者血清中CXCL9 和IL-34 表达与患者生存时间的关系;采用多因素COX回归风险模型分析影响MM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MM患者血清中CXCL9(950.56±180.11 pg/ml vs 273.03±50.19 pg/ml)和IL-34(15.53±4.26 pg/ml vs 3.05±0.81 pg/ml)表达水平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5.391,28.077,均P<0.05);与化疗前比较,治疗获益组化疗后患者血清CXCL9(341.21±44.76 pg/ml vs 923.21±175.78 pg/ml)和IL-34 表达水平(4.21±0.59 pg/ml vs 14.96±4.10 pg/ml)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4.746,32.924,均P<0.05);治疗未获益组化疗后患者血清CXCL9(774.83±169.45 pg/ml vs 999.95±187.93 pg/ml)和IL-34表达水平(12.17±3.65 pg/ml vs16.57±4.55 pg/ml)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3.692,11.365,均P<0.05);与治疗未获益组相比,治疗获益组患者化疗后血清中CXCL9,IL-34 表达水平均较低(t=19.508,17.247,均P<0.05);MM患者血清中CXCL9 和IL-34 表达与D-S分期、ISS,R-ISS,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清蛋白和血钙有关(t=3.029~7.219,均P<0.05);ROC结果显示,CXCL9和IL-34诊断MM患者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841,0.869;对应的敏感度分别为92.08%,84.16%;特异度分别为83.16%,91.58%.二者联合诊断MM患者的AUC为0.915,对应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 94.06%,74.74%;Kaplan-Meier分析结果显示,CXCL9 低表达组患者三年累积生存率 81.40%(35/43)显著高于高表达组的 58.62%(34/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 rank χ2=6.580,P=0.010).IL-34 低表达组患者三年累积生存率 79.17%(38/48)显著高于高表达组的 58.49%(31/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 rank χ2=5.658,P=0.017);多因素COX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CXCL9,IL-34,β2-微球蛋白、血钙、血肌酐和LDH均为影响MM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MM患者血清中CXCL9 和IL-34 均呈高表达,二者表达对MM患者的疗效监测、诊断及预后评估具有较高的辅助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
TGF-β基因启动子-509C/T位点多态性与桂西壮族IgA肾病核心家系的关联性及其铁皮石斛的治疗效果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IgA肾病(IgAN)患者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启动子-509C/T位点多态性及铁皮石斛处方的疗效.方法 采用PCR-RFLP和直接测序法鉴定118例桂西壮族IgA肾病患者,按TGF-β1基因测序情况,分为CC、CT和TT三种类型,每种类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观察组.另外选取入选患者的兄弟姐妹118例作为家系对照组,采用传递不平衡检验和HRR分析的方法观察TGFβ1-509 C/T在患病子代的不平衡传递.随机抽取具有至少1名健康的兄弟姐妹同胞的壮族IgAN患者,检测患者和核心家系成员的TGF-β基因型,在激素联合ACEI/ARB基础上观察铁皮石斛处方的干预效果,并检测患者尿蛋白定量(24 hUpr)、血清白蛋白(ALB)、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桂西壮族IgAN患者TGF-β1启动子-509C/T位点基因CC型32例(占27.1%),CT型58例(占49.2%),TT型28例(占23.7%).而IgAN患者核心家系人群为CC型33例(占28.4%),CT型55例(占46.6%),TT型30例(占25.0%).治疗前试验组与观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C型:试验组24hUpr、Scr、BUN水平降低的幅度较观察组高(P<0.01或P<0.05).ALB水平升高的幅度较观察组高,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型:24 hUpr和BUN水平降低的幅度较观察组高(P<0.01).Scr水平降低的幅度较观察组高,ALB水平降低的幅度较观察组高,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T型:24 hUpr、BUN水平降低的幅度较观察组高(P<0.01或P<0.05).ALB水平升高的幅度较观察组高(P<0.01).Scr水平降低的幅度较观察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桂西壮族居民TGF-β启动子-509C/T位点多态性与IgAN患病无关联性;西药联合铁皮石斛处方治疗可有效提高IgAN的临床疗效;携带TGF-β启动子-509基因位点CC型的患者,不仅对西医治疗敏感,对铁皮石斛处方联合干预效果更敏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肝胆舒康胶囊联合硫普罗宁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肝胆舒康胶囊联合硫普罗宁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4月-2020年4月在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治疗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116例,根据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58例)和治疗组(58例).对照组口服硫普罗宁片,0.2 g/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肝胆舒康胶囊,2g/次,3次/d.两组患者均经8周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及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酸转移酶(GGT)、胆碱酯酶(CHE)、脂肪素(visfatin)、人瘦素(LEP)、内脂素(apelin)、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1 (FGF-21)水平.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81.03%,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6.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症候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比对照组更低(P<0.05).治疗后,两组TC、TG、LDL-C、ALT、AST、GGT、CHE、LEP、Apelin、FGF-21水平均显著降低,而HDL-C、Visfatin和TGF-β1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这些指标水平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肝胆舒康胶囊联合硫普罗宁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利于患者肝功及血脂水平改善,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消积方对老年2型糖尿病并H型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易损斑块稳定性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为探讨消积方对老年2型糖尿病并H型高血压病(气阴两虚夹痰瘀型)患者颈动脉易损斑块稳定性的影响,2017年1月至2019年4月,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及病房,选择老年2型糖尿病并H型高血压病及颈动脉易损斑块(气阴两虚夹痰瘀型)患者12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3例,完成56例)和消积组(62例,完成58例).2组均给予控制饮食、降血糖、降血压及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瑞舒伐他汀钙片20 mg·d-1,睡前顿服;消积组给予瑞舒伐他汀钙片10 mg·d-1,睡前顿服,同时加用中药消积方.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个月,治疗前后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易损斑块数量、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厚度,计算IMT积分及改良Crouse积分;同时检测脂代谢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脂蛋白a(lipoprotein a,LPa);斑块稳定性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Ⅰ型血小板结合蛋白基序的解聚蛋白样金属蛋白酶(ADAMTS-Ⅰ)及同型半胱氨酸(Hcy).评价治疗6个月后中医症候疗效,随访治疗6个月内的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及药物不良反应.治疗6个月后,消积组患者的疗效优于对照组(Z=-2.600,P=0.009);消积组患者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x2=6.039,P=0.014),消积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x2=4.564,P=0.033);2组患者的易损斑块数量及形态指标(IMT、IMT积分、斑块厚度、改良Crouse积分)、脂代谢指标(TC,TG,LDL-C,HDL-C,LPa)及斑块稳定性指标(hs-CRP,MMP-9,ox-LDL,ADAMTS-Ⅰ,Hcy)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消积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1);治疗6个月内消积组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x2=4.566,P=0.033);消积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x2=4.465,P=0.035).由此可见,消积方联合小剂量(10 mg·d-1)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并H型高血压病及颈动脉易损斑块(气阴两虚夹痰瘀型)安全有效,优于单纯大剂量(20 mg·d-1)瑞舒伐他汀钙方案,可逆转颈动脉硬化斑块,降低易损斑块的活动性,降低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结直肠癌组织TRIM58表达、基因甲基化状态及临床意义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三重基序蛋白58(TRIM58)蛋白表达和基因甲基化状态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95例初治结直肠癌患者的肿瘤组织及配对的癌旁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TRIM58蛋白表达量,甲基化特异聚合酶链式反应(MSP)检测TRIM58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并分析与患者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TRIM58蛋白阳性表达率低于癌旁组织[40.0%(38/95)和75.79% (72/95),P<0.05];且与肿瘤直径、临床TNM分期、浸润深度有关(P<0.05).结直肠癌组织中TRIM58基因甲基化率高于癌旁组织[69.47%(66/95)和35.79%(34/95),P<0.05];且与肿瘤直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临床TNM分期、浸润深度有关(P<0.05).癌旁组织和肿瘤组织中TRIM58基因甲基化状态与TRIM58蛋白表达均呈负相关性(rs=-0.449,-0.765,P=0.000).随访5~ 65个月,肿瘤组织TRIM58蛋白阳性表达者5年生存率高于阴性表达者[81.08% (30/37)和50.94%(27/53),P<0.05];且TRIM58基因甲基化者5年生存率低于未甲基化者[53.97% (34/63)和85.19% (23/27),P<0.05].结论:结直肠癌组织中TRIM58蛋白多呈低表达水平,且与TRIM58基因启动子区域高甲基化状态有关.而且肿瘤组织中TRIM58基因高甲基化状态和蛋白低表达量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不良存在一定联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