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克拉霉素致喹硫平血药浓度升高
编辑人员丨2天前
1例29岁男性患者因双相情感障碍服用富马酸喹硫平(维持剂量:0.2 g、2次/d)与丙戊酸镁缓释片(维持剂量:0.5 g、2次/d)治疗。9 d后,患者精神症状好转,未发生不良反应,喹硫平血药浓度为379 μg/L。因并发化脓性中耳炎,加用克拉霉素(0.25 g口服、2次/d)。次日晨患者出现昏睡状态,喹硫平血药浓度升至614 μg/L。考虑为克拉霉素与喹硫平相互作用所致。停用富马酸喹硫平和克拉霉素,给予静脉输液加快药物代谢。第2天患者昏睡状态消失,继续服用原剂量富马酸喹硫平与丙戊酸镁缓释片,抗菌药物换用头孢地尼胶囊0.1 g口服、3次/d,未再出现不适症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丙戊酸镁缓释片致急性胰腺炎
编辑人员丨2天前
1例22岁男性因双相情感障碍症状复发,在既往丙戊酸镁缓释片500~750 mg/d和富马酸喹硫平400~600 mg/d治疗的基础上,将丙戊酸镁缓释片剂量增加至1 000 mg/d,继续富马酸喹硫平600 mg/d治疗。17 d后,患者突发腹痛,急查血淀粉酶4 710 U/L,脂肪酶649 U/L,尿淀粉酶9 116 U/L;腹部CT检查示胰腺周围模糊。考虑为丙戊酸镁缓释片诱发急性胰腺炎。停用该药,继续给予富马酸喹硫平治疗,同时给予禁食、奥美拉唑、生长抑素和头孢他啶等对症支持治疗。3 d后患者腹痛症状基本消失,10 d后复查血淀粉酶101 U/L,脂肪酶118 U/L。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清心温胆汤联合丙戊酸镁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研究清心温胆汤联合丙戊酸镁治疗双相情感障碍(BD)躁狂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2月至12月湖南省脑科医院收治的60例BD躁狂发作患者,根据随机字母表法分别纳入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用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观察组用清心温胆汤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连续治疗4周后评定疗效。采用贝克-拉范森躁狂量表(BRMS)评价治疗前、后的躁狂程度,采用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和韦氏记忆量表(WMS)评价治疗前、后的认知功能,同时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治疗前、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β淀粉样蛋白(Aβ)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两组患者血清NSE、Aβ水平与WAIS-RC、WM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的BRMS评分均降低(均 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BRMS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的WAIS-RC和WMS评分均升高(均 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的WAIS-RC和WMS评分高于对照组(均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1β、TNF-α、NSE和Aβ水平均下降(均 P<0.05),且观察组的IL-1β、TNF-α、NSE和Aβ水平低于对照组(均 P<0.05)。NSE、Aβ水平与WMS评分,NSE水平与WAIS-RC评分均呈负相关(均 P<0.05)。 结论:丙戊酸镁缓释片联合清心温胆汤治疗BD躁狂发作患者在降低躁狂评分,降低血清IL-1β、TNF-α、NSE和Aβ水平,以及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方面要优于单独使用丙戊酸镁缓释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超量服用盐酸帕罗西汀致癫痫发作
编辑人员丨2天前
1例61岁女性抑郁障碍患者医嘱给予盐酸帕罗西汀20 mg每早口服1次,患者误按3次/d服用。服药第6天,患者突然倒地,意识不清,四肢抽搐,呈癫痫样发作。脑电图检查示中度异常。患者既往无癫痫病史及家族史,癫痫发作的原因考虑与超频次服用盐酸帕罗西汀有关。按医嘱正确服药并加用丙戊酸镁缓释片0.25 g、2次/d治疗后,患者未再出现癫痫发作,脑电图恢复正常。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无抽搐电休克疗法联合喹硫平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疗效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疗法(MECT)联合喹硫平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疗效。方法:选取嘉兴市康慈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住院治疗的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103例,按照抽签法分为观察组46例、对照组57例。观察组给予MECT联合喹硫平治疗,对照组给予丙戊酸镁缓释片联合喹硫平治疗,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住院总费用、住院药费、药占比、不良反应以及治疗前后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BRMS)评分、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总显效率为76.09%(35/4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6.14%(32/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4.45, P < 0.05)。观察组住院总费用、住院药费及药占比分别为(16 074.52±1 019.81)元、(1 374.52±619.81)元、8.70%,对照组分别为(15 618.14±1 550.34)元、(1 261.14±750.34)元、10.5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t=1.71、0.82,χ 2=0.09,均 P > 0.05)。观察组治疗4周后BRMS评分为(7.36±3.04)分,对照组BRMS评分为(10.23±2.3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5.38、 P < 0.001)。观察组WCST评分中错误应答数、持续错误数分数分别为(40.45±3.61)分、(9.56±1.39)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8.59±4.51)分、(12.08±1.25)分;WCST评分中持续应答数为(33.85±2.50)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9.71±2.1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10.17、9.56、8.90,均 P < 0.001)。观察组、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21.74%、22.8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0.01, P >0.05)。 结论:MECT联合喹硫平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疏肝调神”针法联合丙戊酸镁治疗肝气郁结证双相情感障碍失眠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观察“疏肝调神”针法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肝气郁结证双相情感障碍失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2月至2022年1月在衢州市第三医院诊治的双相情感障碍失眠患者18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每组93例。对照组口服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观察组给予“疏肝调神”针法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两组疗程8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倍克-拉范森躁狂量表(BRM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水平,应用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价生活质量,并比较治疗过程中两组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47%(86/93),高于对照组的78.49%(73/93)(χ 2=7.32, P=0.007)。治疗后,观察组BRMS、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22.35±5.10)分比(30.09±5.42)分,(15.37±4.46)分比(20.63±4.09)分, t=-10.03、-8.38,均 P < 0.001]。治疗后,观察组WCST、CPT、HVLT-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49.29±6.85)分比(47.48±7.14)分,(3.59±0.66)分比(2.81±0.73)分,(26.07±5.13)分比(24.64±5.08)分, t=1.76,7.64、1.91,均 P < 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TNF-α、IL-1β均低于对照组[(60.26±10.31)ng/L比(79.35±9.82)ng/L,(49.27±8.33)g/L比(75.61±9.12)g/L, t=-12.93、-20.56,均 P < 0.001],BDNF、GDN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60.08±10.31)μg/L比(56.96±11.45)μg/L,(53.09±7.01)ng/L比(48.65±8.47)ng/L, t=-11.42、8.02,均 P < 0.001]。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t=4.03~5.37,均 P < 0.001)。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7.52%(7/93),对照组为8.60%(8/9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0.07, P=0.788)。 结论:“疏肝调神”针法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肝气郁结证双相情感障碍合并失眠效果显著,能够减轻患者躁狂症状,改善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下调血清TNF-α、IL-1β水平,提高BDNF、GDNF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丙戊酸镁缓释片、碳酸锂缓释片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临床疗效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探讨丙戊酸镁缓释片、碳酸锂缓释片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3年5月两院收治的98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9例.两组均给予心理干预,对照组采用碳酸锂缓释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杨氏狂躁量表(YMRS)、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血清甲状腺功能指标[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8周后,两组患者YMRS评分、HAMD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清T3、T4、FT3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戊酸镁缓释片、碳酸锂缓释片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临床疗效较好,可改善患者精神状况,对患者甲状腺功能影响较小,安全性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丙戊酸镁缓释片联合喹硫平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6/15
目的 观察丙戊酸镁缓释片联合喹硫平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77例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抽签的方式随机分为BM组(n=39)和BM+KL组(n=38),BM组予单用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BM+KL组予丙戊酸镁缓释片联用喹硫平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过程中不同时间点Beth-Rafaelsen躁狂量表(BRMS)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分.结果 BM+KL组和BM组在治疗前的BRM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不同时间节点BRM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BM+KL组评分低于B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M+KL组治疗后临床显效率、有效率明显高于B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第2周末、第4周末、第6周末时的TE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用丙戊酸镁缓释片和喹硫平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丙戊酸镁缓释片,且起效更快,安全性相当,值得推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5
-
微信医患互动平台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对双相障碍躁狂发作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微信医患互动平台对双相障碍躁狂发作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干预效果.方法:317例住院后获临床痊愈的双相障碍躁狂发作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162例(完成151例)和对照组155例(完成140例),两组定期接受实验室检查、电话随访及康复指导,研究组另加入微信医患互动平台干预,于干预前和干预1、3、6、9、12个月后采用躁狂量表(BRMS)及药物依从性评价量表(MARS)评定两组的干预效果及服药依从性;采用自制问卷在干预1年后评定患者及家属对双相障碍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结果:干预后研究组BRMS总分较对照组显著下降(t=3.1880~8.2478,P均<0.001);MARS总分明显优于对照组(t=7.3012~19.2907,P均<0.001);随访1年后,研究组在精神疾病病因认识、双相障碍的临床表现、治疗药物及注意事项、对前驱期症状的识别、疾病复发的先兆、出院后定期实验室检查、出院后社会功能恢复方面的知晓情况优于对照组(t=4.1433~13.1208,P均<0.001).结论:微信医患互动平台对提高双相障碍躁狂发作患者服药依从性有积极的作用,值得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长期电疗控制精神分裂症冲动行为1例报告
编辑人员丨2023/8/6
患者,女,49 岁,因"感被害,间断冲动行为 26年"反复住院. 最近一次入院时间为 2016 年 11 月8 日. 中专文化,幼师,有一段维持 2 年的婚姻,后在怀孕期间不慎摔倒致流产,此后一直憎恨怀孕的女人. 性格偏执,多疑,内向. 26 年前,患者逐渐亲情感下降,坚信单位同事及领导害她,时有冲动伤人行为,比如踢孕妇的肚子,工作不能正常进行,在我院及周边某区精神病院住院治疗,均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偏执型",先后予"氯氮平片、利培酮片、氟哌啶醇、多参数监护电抽搐"等治疗均稍好转出院.患病后一直未再上班,院外不能坚持服药,依从性差,常有冲动行为,家中母亲已年迈,亲戚均不愿承担患者的照顾. 1996 年后患者在我院长期住院治疗,诊断同前,先后给予氯氮平 400 ~500 mg/d 加间断电疗(最多 12 次一疗程)或喹硫平 700 mg /d(最大日剂量)和利培酮 7 mg/d 加喹硫平 600 mg/d 治疗,无效. 改用氯氮平 400 ~500 mg/d 加哈利多 50~100 mg/月,治疗期间冲动行为相对较少,但被害妄想存在,故该方案维持数年. 2014 年 1 月,患者逐渐病情波动,冲动伴自伤行为,将氯氮平加量为550 mg/d 时,患者出现癫痫样发作. 故用药改为奥氮平 20 ~40 mg/d 加丙戊酸镁缓释片 1.0 /d 治疗,效果欠佳. 鉴于患者服用多种抗精神病药物效果有限,冲动攻击行为控制困难,药物副反应不能耐受,不能坚持服药,故从 2015 年 7 月开始,治疗方案定为药物治疗(奥氮平 20 ~40 mg/d)加规律定期电休克治疗的方式. 电疗频率设定:依据 2014 年 6 月至2015 年 7 月患者病情波动的大致时间规律,给予每50 天完成电疗一疗程 12 次左右. 一疗程的电疗制定为前 3 次每天完成 1 次,后面每间隔 3 天完成 1次,一疗程完成后间隔 50 天再进行下一疗程. 治疗前,查患者头颅 CT 未见异常,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T 波低平. 无其他内科合并症. 每疗程前将奥氮平剂量调整为不大于 15 mg/d. PANSS 评分 114分,MOAS 评分 26 分(明显攻击行为). 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评分 19 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