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肺包虫病合并曲霉菌感染一例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包虫病(echinococcosis)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流行性寄生虫疾病,人感染棘球绦虫的幼虫致病,也称棘球蚴病(hydatid disease),肝脏和肺脏是最易被侵犯的器官。曲霉菌是一种腐生性真菌,曲霉菌感染常见于免疫缺陷的患者,肺包虫病合并曲霉菌感染在免疫功能正常的患者中非常罕见,在中外文献中均为个案报道。现将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1例免疫功能正常、无其他伴随疾病的双侧孤立性肺包虫病合并曲霉菌感染病例报道如下,并结合中外文献进行文献复习,为这类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婴儿左束支区域起搏1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左束支起搏优于右心室其他部位起搏,逐渐应用于成人患者。儿童左束支起搏经验有限,仅限少数个案报道且植入对象均为青少年,缺乏婴儿相关报道。本文报道1例10个月婴儿,体重8.2 kg,因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术后导致二度Ⅱ型至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成功行左束支区域起搏,手术安全,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半年起搏导线参数稳定,心功能及心脏同步性保持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IgG4相关性肥厚性硬脑膜炎的临床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IgG4相关性肥厚性硬脑膜炎(IgG4-RHP)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报道2021年10月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诊治的1例临床很可能IgG4-RHP患者的病历资料,并检索中国知网、万方、PubMed等数据库,筛选自2012年10月至2022年10月收录的IgG4-RHP相关研究,收集45例临床很可能或确诊IgG4-RHP患者的个案资料,汇总分析IgG4-RHP的临床特征。结果:46例患者中,男性32例,女性14例;发病年龄为55.50岁,范围为15~86岁。患者最常见的首发症状及主要症状体征分别为头痛(39.1%,18/46)和视力障碍(32.6%,15/46)。头颅MRI平扫+增强扫描均示患者硬脑膜局灶性或弥漫性增厚,一侧大脑半球受累最常见(37.0%,17/46)。80%(32/40)患者的血清IgG4水平升高,60%(12/20)患者合并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阳性改变,73.9%(17/23)患者的脑脊液有异常改变。完成脑组织病理活检的30例患者均提示有以IgG4 +浆细胞为主的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并伴有席纹状纤维化、闭塞性静脉炎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IgG4细胞占IgG细胞比值>40%,且每高倍镜视野中IgG4细胞>10个。46例患者中死亡1例,遗留残疾1例,症状复发6例,余患者均预后良好。 结论:IgG4-RHP多发生于中年人,无性别差异,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头痛是最常见的首发症状,易受累区域通常为一侧大脑半球,多数患者伴有血清IgG4水平的升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严重甲状腺功能减退致横纹肌溶解和急性肾损伤的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甲状腺功能与肾脏密切相关,甲状腺激素直接影响肾脏发育、血流动力学,从而影响肾功能 [1,2]。由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引起的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 AKI)国内外已有一些个案报道,但远未引起临床医生的足够重视。为提高对该病的认识,笔者对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本院诊治的7例严重甲减导致急性肾损伤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旨在总结该病的临床特点,避免误诊漏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产前诊断Xq28重复一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27岁,G 2P 0,孕16周血清学筛查提示21三体高风险(1/228)。在签署知情同意书后,于孕18周接受羊膜腔穿刺,常规进行核型分析和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hromosomal microarray analysis,CMA)。孕妇既往体健,夫妻双方否认近亲结婚和有毒有害物质接触史。羊水细胞G显带核型为46,XY;CMA检测结果为arr[GRCh37] Xq28 (153 224 080-153 430 415)×2,即胎儿染色体Xq28区存在0.206 Mb的重复( 图1),遗传自母亲,涉及 HCFC1、MECP2、OPN1LW等6个OMIM基因。ClinGen数据库提示 MECP2基因三倍剂量敏感性证据充足;DGV数据库收录有覆盖该区域的个案报道;DECIPHER数据库收录有相似变异的不确定案例;ISCA数据库收录有相似变异的致病性案例。综合分析认为其致病的可能性大。夫妻经遗传咨询后于孕24周选择终止妊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帕金森病深部脑刺激术后继发双相障碍1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深部脑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是目前帕金森病的一种常见手术治疗手段,术后患者可能出现新的情绪及行为问题。本文通过报道1例帕金森病老年患者在DBS术后出现双相障碍的个案,提示临床医生应加强对该类患者的关注和干预。同时,我们结合文献对丘脑底核的神经功能进行分析和讨论,对丘脑底核在帕金森病及双相障碍中的神经病理机制进行思考和探索,促进DBS更好应用于临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疑难宫颈鳞状细胞癌卵巢转移一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宫颈癌是妇科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中鳞状细胞癌占全部宫颈癌的80%~85%,其发病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密切相关,转移方式可通过直接蔓延或淋巴转移,但宫颈鳞状细胞癌转移至卵巢极为少见,诊治也较困难,目前国内外已发表的个案报道均为术前按宫颈癌标准治疗,术后通过病理结果进一步确诊为卵巢转移。本例患者术前通过临床检查及活组织检查均无法确诊原发癌灶,为术后确诊宫颈鳞状细胞癌转移卵巢,诊治过程困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完全性Kartagener综合征合并耳聋及不育症1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Kartagener综合征(Kartagener syndrome,KS)是以慢性鼻窦炎(或鼻息肉)、支气管扩张、内脏转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临床综合征。该病是一种先天性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发病率低,且因早期症状不典型,加之临床医师对本病认识不足,容易导致误诊、漏诊。国内外相关文献多为个案报道。现报道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收治的完全性Kartagener综合征合并耳聋、不育症患者1例,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以肝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为首发症状的儿童淋巴管肌瘤病一例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以肝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为首发症状的儿童淋巴管肌瘤病的临床表现,结合文献复习探讨儿童淋巴管肌瘤病的临床表现及肺部CT特征。方法:2017年5月武汉儿童医院收治了1例反复气胸经病理诊断为肺淋巴管肌瘤病的10岁女性患儿。本研究通过检索PubMed数据库、万方医学网收集至今发表的关于儿童淋巴管肌瘤病的文献报道,对检索得到的病例资料进行详细分析。检索词为"lymphangiomyoma"、"lymphangiomyomatosis"、"lymphangioleiomyoma"、"lymphangioleiomyomatosis"、"淋巴管肌瘤病"。检索患儿的纳入标准为:年龄<18岁的个案报道或是病例系列报道。收集的资料包括:患儿的年龄、性别、首次出现的症状、累及的部位、肺部CT的表现、肺组织活检的结果、是否合并结节性硬化症。结果:患儿住院40余天后顺利拔管出院,分别于出院后9个月及15个月时再次出现气胸,予以保守治疗后好转。19个月后再次出现左侧气胸保守治疗无好转后再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术后1周好转出院。2019年5月门诊复诊,患儿复查胸部X线提示出现明显肺大泡改变,活动后气促加重,日常活动明显受限。通过文献检索,自1966年正式命名为淋巴管肌瘤病以来,共12例儿童病例,7例累及肺组织,国内尚无儿童病例报道。结论:儿童淋巴管肌瘤病的临床表现呈现年龄相关性的特点,早期的诊断及治疗可改善患儿肺功能并提高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5年随访未见肿瘤发生的抗Hu抗体阳性副肿瘤综合征1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paraneoplastic neurological syndrome,PNS)是指由恶性肿瘤继发的自身免疫反应而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或肌肉损害的临床症候群。PNS临床少见,仅约1%的成年恶性肿瘤患者并发PNS [1]。约79.4%的患者神经系统症状早于肿瘤发现,肿瘤确诊晚于PNS的平均时间为20个月,但有的病例超过5年随访仍未见肿瘤发生 [1,2]。另外,PNS中伴听力损害的病例极少,目前国内外仅见个案报道。笔者现报告1例伴听力下降的5年随访仍未发现肿瘤的PNS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诊治过程,并回顾相关文献,以期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