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薛伯寿临证运用防风经验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总结薛伯寿教授临证运用防风的经验,认为防风一则疏风解表、发散透达,可治疗表气郁闭而里热较重之外感热病早期,常用消毒犀角饮(《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合银翘散、升降散、栀子豉汤加减;二则祛风胜湿、止痒消疮,可治疗风邪袭表之过敏性皮肤病,常用自拟薛氏过敏煎加减;三则散肝舒脾、升阳止泻,可治疗肝郁脾虚之泄泻,常用痛泻要方(《丹溪心法》)加减;四则能行周身、通利五脏,可治疗气虚血瘀之恶性肿瘤放化疗后、斑秃甚或普秃、慢性鼻病等疾病,常用黄芪赤风汤(《医林改错》)加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医经大旨》征引《丹溪医案》考述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医经大旨》为明代海盐贺岳所著,书中引用了《丹溪医案》的部分内容,部分医案为首次发现。运用文献学方法将《医经大旨》征引《丹溪医案》内容,与《丹溪医按》《格致余论》《丹溪纂要》《丹溪治法心要》等书中所记载的朱丹溪医案对比研究,证明《丹溪医案》与《丹溪医按》实为2本书。此外,《医经大旨》征引《丹溪医案》的部分内容,保存完整,对校勘其他医著中所记载的朱丹溪医案有重要参考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窠囊理论的慢性肾脏病病机与治疗策略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窠囊理论出自朱震亨所著的《丹溪心法》,是中医痰瘀互结学说的重要内容.慢性肾脏病的发生发展与窠囊痰挟瘀血的病机特点高度契合.从窠囊理论切入,认为脾肾虚衰导致气血津液代谢失常,瘀闭痰结,胶结不解,酿生窠囊,滞于肾络是慢性肾脏病的主要病机.故治疗上强调益肾健脾,正本清源;理气调枢,畅达气机;痰瘀同治,通透窠囊.这为慢性肾脏病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丹溪心法》"十二经见证"考源
编辑人员丨3周前
《丹溪心法》"十二经见证"是经脉病候理论发展轨迹上的突出变化,其在经典经脉病候的基础上辑录经典文献和金元医籍所载经脉病证和脏腑病证,并在形式上以经脉统领两类病证,冠之以新的经脉病候的代名词"十二经见证",成为经脉病候理论演变的代表.这一转变系从病证分类角度对经典经脉病候作出的改造和发展,更加强调了经脉的作用,是经脉理论指导性提升的体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左金丸药理作用及临床研究现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左金丸为中医治疗肝火犯胃证的经典方剂,具有降血压、抗抑郁、抗溃疡、抗肿瘤、抗炎抑菌镇痛、抗幽门螺杆菌、调节胃肠运动以及中枢系统等多种药理作用,临床多通过原方加减或联合西药用于慢性胃药、消化性溃疡、胃食管反流病、溃疡性结肠炎、幽门螺杆菌感染等疾病的治疗.目前,对左金丸的活性成分研究以单味药物报道为主,缺乏对其复方有效化学成分的研究,且左金丸制作工艺与质量控制缺少统一标准,今后亟须进行更为严谨的实验设计,加强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必要时联合多学科开展实验,以全面揭示左金丸的临床效用机理,为扩大左金丸的临床应用提供强有力的证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丹溪学派戴思恭论治淋证特色
编辑人员丨2024/4/27
通过中医文献学方法,从淋证的病因、病机和治疗三方面,对戴思恭著作《推求师意》《秘传证治要诀》《金匮钩玄》三书中有关淋证内容进行辨析.在病因上,戴思恭提出湿邪致淋,湿由热盛而生的观点.在病机上,戴思恭从五脏一体着眼,以肾与膀胱为核心病机,认为肺、脾、心三脏失常,致使下焦生理功能紊乱,引发淋证.在治疗上,依六类淋证,辨证施治.据病情轻重缓急之别,提出利气通淋与滋阴补血之法.用药首推牛膝利水通淋,方剂上善用五苓散加减治疗淋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朱丹溪医学的理学内涵探微
编辑人员丨2024/4/13
[目的]探讨朱丹溪医学的理学内涵.[方法]结合医学与哲学的研究方法,基于朱丹溪医学论著及相关理学认识,从"认识观""运动观""修养观"三方面探讨丹溪医学的理学内涵.[结果]朱丹溪受到"理一分殊"的思想影响,视医学为践行儒家理想的途径;运用"格物穷理"的认识方法,提出了"阳有余阴不足论""相火论"等重要医学理论;基于"动为天地之心"的运动观,认识到气机运动、"相火"恒动对人体生命的重要意义;基于"物极必反""君子慎动"的运动观,认识到"相火"妄动对人体的巨大危害,主张将"慎动"思想用于养生;基于"心统性情"的修养观,提出"君火主宰相火",强调发挥"君火"之"心"的能动作用,涵养道德之"性",节制欲念之"情",维续"相火"恒动,裨补生命;将"主静无欲"的修养观运用于养生却疾,要求通过节制食欲与色欲,使人的自然情欲合乎儒家之"理",方能苛疾不起,尽终天年.[结论]朱丹溪医学理学内涵丰富,是宋元儒学变革影响医学创新的有力见证.丹溪"援理入医",一方面,为医学创新构建起强有力的理学支撑,使其医学理论上升到"天理"的高度,从而在医学争鸣的金元时期为人信服;另一方面,亦彰显出"天理"作为宇宙法则包罗万象的普遍性与至高无上的权威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13
-
朱丹溪"相火理论"在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4/3/16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是影响女性生殖健康的一种疾病,通过对朱丹溪学术思想的学习发现"相火理论"的内涵与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的病机有异曲同工之秒.故本文基于朱丹溪"相火理论",认为相火妄动燔灼阴精导致肾精亏损,从而进一步引发肝肾阴虚、心肾不交,肝失疏泄是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的核心病机,治疗当以补肾益精为大法,兼顾滋阴降火、交通心肾、养血填精,同时总结名家经验,以期为临床治疗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从"肝肾同源"及"痰瘀同病"论治早期特发性黄斑前膜思路探析
编辑人员丨2024/2/3
"肝肾同源"理论源于《黄帝内经》,指肝血、肾精互生互化,精血同源,强调肝肾关系密切;"痰瘀同病"滥觞于《黄帝内经》"津血同源"理论,指痰和瘀乃津血不归正化的病理产物,由朱震亨于《丹溪心法》首提"痰瘀同病",强调痰瘀互生互化.特发性黄斑前膜(IMEM)为影响老年人视力的常见眼底病,目前尚未发现有效的治疗药物.本虚标实为本病基本病机,以肝肾不足为本,痰瘀互结为标.临证基于肝肾同源、痰瘀同病理论,提倡肝肾同补、痰瘀同治,自拟经验方黄斑前膜方治疗早期IMEM可获良效.附验案1则以佐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加味芎归二陈汤联合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4/2/3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由内分泌失调及代谢障碍导致的排卵功能异常,多发生于育龄期女性,且呈高度多样化,是引起不孕不育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显示,育龄期女性患病率为5%~10%,对女性生殖健康造成严重影响[1].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能与游离状态的雄激素结合运输,阻止雄激素发挥生物活性;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有趋化单核细胞的作用,会诱发炎症反应,促进胰岛素抵抗[2].克罗米芬是一线促排卵药,广泛用于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但有研究显示,部分患者体内存在克罗米芬抵抗,导致服药后出现高排卵低受孕[3].近年来中医在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中颇具成效,可通过补肾健脾、化痰祛湿的方式缓解痤疮、月经量少等症状,用以促进患者月经恢复正常[4].加味芎归二陈汤出自《丹溪心法》,主要用于痰湿引起的月经不调,有化痰、补肾的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加味芎归二陈汤联合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效果,并分析其对SHBG、MCP-1及子宫内膜受容性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