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湿性二尖瓣合并主动脉瓣病变的外科手术与预后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合并轻度及以下或中重度主动脉瓣病变患者的临床情况,研究合并中度主动脉瓣病变患者是否需合并同期手术治疗.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22年8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接受风湿性二尖瓣手术治疗的844例患者信息,进行为期6年的随访.主要终点事件为随访期间发生中重度主动脉瓣病变.对合并中度主动脉瓣病变患者,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及逆概率加权调整两组基线资料,使用Cox回归分析计算风险比(HR),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比值比(OR).结果:①共纳入844例风湿性二尖瓣手术患者,合并轻度、中度、重度主动脉瓣病变患者行同期主动脉瓣手术的比例分别为11.0%(38/346)、57.8%(115/199)、94.4%(85/90).②在风湿性二尖瓣手术合并主动脉瓣中度病变的患者中,经倾向性评分匹配后,手术组随访期间主要终点事件较未手术组少(5.7%vs.23.1%,P=0.023),同期行主动脉瓣手术能够显著降低随访期间中重度主动脉瓣病变率(OR=0.20,95%CI:0.04-0.68,P=0.026),但两组随访期间死亡率及再手术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逆概率加权匹配后,仍得到相同的结果.结论:对风湿性二尖瓣疾病合并中度主动脉瓣病变,同期行主动脉瓣外科手术可显著降低随访期间主动脉瓣中重度病变发生率,但对患者死亡及再手术无明显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心电图测量冠心病患者左房室间期与患者病情、心脏彩超及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心电图测量冠心病(CHD)患者左房室(AR)间期与患者病情、心脏彩超及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将2018年6月至2020年4月山东省烟台市烟台山医院接受食管心电图检查的CHD患者按AR间期分AR间期<100 ms(AR间期缩短组,53例)、AR间期100 ~ 150 ms(AR间期正常组64例)、AR间期>150 ms(AR间期延长组,72例);比较三组一般资料、病情、心脏彩超及冠状动脉病变指标,无序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冠心病AR间期与病情、心脏彩超及冠状动脉病变指标的关系。结果:三组性别构成、年龄、糖尿病、吸烟史、血脂、血尿酸(UA)、舒张压(D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高血压比例(54.72%、31.25%、46.81%, χ2 = 7.283, P<0.05)、收缩压(SBP)[(138.84 ± 4.97)、(122.47 ± 7.45)、(139.23 ± 7.05) mmHg(1 mmHg = 0.133 kPa)]、CHADS 2评分[(1.47 ± 0.08)、(1.02 ± 0.15)、(1.67 ± 0.10)分]、CHADS 2-VAS c评分[(1.49 ± 0.28)、(1.00 ± 0.24)、(1.74 ± 0.22)分]、Gensini评分[(38.27 ± 5.84)、(24.45 ± 6.08)、(39.42 ± 5.71)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 = 11.423、4.938、12.597、11.345, P<0.05);三组每搏输出量(S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病情[心绞痛(AP):41.51%(22/53)、65.62% (42/64)、37.50%(27/72),急性心肌梗死(AMI):58.49%(31/53)、34.38%(22/64)、62.50%(45/72), χ2 = 3.469, P<0.05]、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150.73 ± 15.09)、(141.49 ± 28.68)、(151.49 ± 14.47)ml]、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42.15 ± 10.49)、(39.82 ± 8.37)、(40.94 ± 11.02) ml]、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56.27 ± 4.94)%、(62.20 ± 3.69)%、(57.64 ± 4.99)%]、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速度与舒张晚期二尖瓣血流速度比值(E/A)(0.98 ± 0.29、1.22 ± 0.35、0.97 ± 0.34)、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单支、双支、≥ 3支分别为14、18、21例,37、13、14例,9、22、41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 = 4.377、7.252、4.944、3.424、5.824, P<0.05);无序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AMI、LVEDV、LVESV、LVEF、Gensini评分、冠状动脉双支病变、冠状动脉≥ 3支病变均与CHD患者AR间期存在显著关联( OR = 2.349、1.893、2.754、2.872、0.414、2.201、4.336、3.401,均 P<0.05)。 结论:CHD患者AR间期与病情、心脏彩超及冠状动脉病变指标存在密切关联,值得临床重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体外循环下全动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治疗左室功能低下冠心病多中心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运用双桡动脉(RA)与左乳内动脉(LIMA)桥行体外循环下全动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术治疗左室功能低下(左室射血分数≤40%)冠心病患者的效果。方法:收集15个省、自治区24家心脏中心2015年7月至2019年12月间对左室功能低下冠心病患者行体外循环下全动脉CABG的临床资料,对患者围手术期资料及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纳入87例患者,男55例,女32例,年龄(57.5±9.1)岁。合并原发性高血压22例,糖尿病12例,周围血管病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7例,轻度肾损害12例,升主动脉钙化3例。合并支架内狭窄者43例,左主干病变21例。术前左室射血分数(35.5±7.3)%,左室舒张末期内径(65.5±2.6)mm。远端吻合口(3.2±0.9)个,升主动脉阻断时间(90.5±22.7)min,体外循环时间(113.4±19.2)min。二尖瓣置换32例,主动脉瓣置换9例,三尖瓣成形5例;27例预防性植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2例死于急性心力衰竭,手术死亡率2.3%(2/87)。术后房颤15例、脑卒中1例、急性肾功能不全1例、急性心肌梗死1例。术后随访(39.5±7.7)个月,随访率100%,随访中无死亡,无重要心血管事件发生;术后3个月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减小[(53.0±1.5)mm比(65.5±2.6)mm, t=9.51, P=0.02],左室射血分数提高[(45.2±3.3)%比(35.5±7.3)%, t=13.79, P=0.001];心绞痛分级术后亦有明显改善(≤2级者:98.8%比5.7%,χ 2=17.21, P=0.001)。共有62.4%(53/85)的患者于术后(30.5±7.4)个月接受CT血管造影(CTA)检查,仅1例RA桥狭窄,通畅率98.8%。 结论:在选择合适的病例中,双RA与LIMA的全动脉CABG术治疗冠心病伴左室功能低下安全有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J-Valve经心尖导管内瓣膜置入术治疗复杂瓣膜疾病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回顾分析单中心应用J-Valve经心尖导管内瓣膜置入术治疗复杂瓣膜疾病的经验。2018年2月至2019年12月,共40例瓣膜病患者在南京鼓楼医院接受了J-Valve经心尖导管内瓣膜置入手术治疗。其中,主动脉瓣置换为31例(16例主动脉瓣狭窄为主病变,15例单纯主动脉瓣反流病变),主动脉瓣瓣中瓣3例,二尖瓣瓣中瓣5例,三尖瓣瓣中瓣1例。全组患者平均年龄(76.4±7.0)岁,65%为男性。术前平均STS评分和EuroSCOREⅡ评分分别为(6.8±4.6)%和(8.2±6.7)%。总结分析所有患者围手术期治疗结果和随访情况。术中中转开放1例,术中即刻瓣中瓣2例。术后发生卒中1例,心功能不全2例,心尖部假性室壁瘤1例。出院时,合并轻中度瓣周漏1例。随访期内,死亡1例。与术前峰值的流速和跨瓣压差相比,术后及随访期均显著降低。J-Valve经心尖导管内瓣膜置入系统对高危、高龄、二次换瓣患者可以降低手术风险,获得良好的治疗结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卡瑞利珠单抗治疗食管癌致免疫性心肌炎1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患者女,73岁。2020年4月,因进食后间断呕吐4个月,在阳泉市第一人民医院行胃镜检查,发现食管下段病变,活检病理诊断为食管低分化鳞状细胞癌。5月7日入住我科。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和心肌梗死病史,日常血压基本控制在正常范围,并规律服用治疗冠心病药物。入院CT检查示,食管下段-贲门区占位,纵隔内上腔静脉后-气管隆突区、主动脉弓下及食管下段旁可见多发淋巴结肿大,肝门区、胃小弯侧多发肿大、融合淋巴结。11日开始行紫杉醇+奈达铂一线化疗2个周期。7月2日开始行同步放化疗,放疗剂量60 Gy,分30次完成,同步奈达铂30 mg化疗,每周1次。2021年1月14日复查CT,提示肝转移,纵隔、腹腔淋巴结较前增大。23日开始行二线吉西他滨单药化疗2个周期。3月13日复查CT,示新发肺转移灶。完善心肌酶谱、高敏肌钙蛋白Ⅰ和脑利钠肽基线检查后,于22日开始行卡瑞利珠单抗治疗,200 mg静脉滴注,每3周1次。24日患者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过程中出现间断胸痛,当时射血分数为59%,二尖瓣、三尖瓣轻度反流。心电图检查未见急性心肌梗死异常改变。血高敏肌钙蛋白Ⅰ为1 770.60 ng/L。请心内科会诊后,给予硝酸异酸梨酯片含服,胸痛缓解。25日患者血高敏肌钙蛋白Ⅰ> 40 000 ng/L,心电图、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与24日无明显变化。考虑患者免疫治疗基线筛查时高敏肌钙蛋白正常(<1.5 ng/L),目前明显升高,心内科医师暂不考虑心肌梗死可能,故高度怀疑免疫性心肌炎。根据患者体重(45 kg),予甲泼尼龙200 mg冲击治疗,复查高敏肌钙蛋白Ⅰ为11 990.60 ng/L,再次行甲泼尼龙200 mg冲击治疗。26日高敏肌钙蛋白Ⅰ为2 656.30 ng/L,较前明显下降,继续甲泼尼龙400 mg冲击治疗。当日下午患者再次出现间断胸痛,高敏肌钙蛋白Ⅰ为1 599.80 ng/L,予硝酸甘油对症治疗,胸痛缓解。27日高敏肌钙蛋白Ⅰ为31 859.70 ng/L,再次明显升高,脑利钠肽前体为14 044.0 ng/L,故将甲泼尼龙加量至1.0 g,并予吗替麦考酚酯0.5 g口服,2次/d。28日高敏肌钙蛋白Ⅰ为7 165.00 ng/L,N端-B型钠尿肽前体为10 434.0 ng/L,肌酸激酶同工酶为54 U/L,乳酸脱氢酶为454 U/L,α羟基丁酸脱氢酶为376 U/L。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示,射血分数为55%。继续行甲泼尼龙1.0 g冲击治疗,同时加用艾司奥美拉唑抑酸护胃,辅酶Q10、尼可地尔改善心肌供血供氧和能量代谢,患者病情逐渐好转。甲泼尼龙1.0 g冲击治疗5 d后,按500、240、120 mg逐渐减量,各使用1周,患者心肌损伤指标迅速回落。4月12日高敏肌钙蛋白Ⅰ为19.50 ng/L,N端-B型钠尿肽前体为2 148.0 ng/L,肌酸激酶同工酶为57 U/L,乳酸脱氢酶为371 U/L,α-羟基丁酸脱氢酶为273 U/L,患者病情明显好转。2021年4月14日患者出院时,甲泼尼龙减量至80 mg,1次/d。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中国风湿性二尖瓣病理三分型法与手术策略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根据既往经验,从与手术方式选择相关性角度出发,总结出一种定义明确、适用的风湿性二尖瓣病理分型方案。方法:入选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我中心因风湿性病因,接受二尖瓣手术病例。根据二尖瓣瓣叶的损害程度、交界的损害情况、交界区瓣下结构的损害情况3项评价标准,将所有病例分为由轻到重的3个病理等级;总结入选的相关临床资料,分析每个病理等级的特点,以及其与手术方式的相关性。结果:共入选398例,其中接受风湿成形284例,总体成形率达70%。Type Ⅰ型58例,占15%,成形率100%。术前中-重度反流占64%。Type Ⅱ型260例,占65%,成形率76%(197/260)。术前中-重度狭窄占88%。Type Ⅲ型80例,占20%,成形率36%(29/80),术前极重度狭窄占50%,术前中-重度反流占40%。在接受的成形病例中,随病理分型升高,平均二尖瓣瓣口面积和平均年龄呈线性趋势下降;术前左心房前后径、舒张期流速、术中主动脉阻断时间、重度狭窄占比、混合型病变占比,及完整"四步法"的应用占比呈线性趋势升高。结论:风湿性二尖瓣成形手术在我国存在巨大的提升空间。中国风湿性二尖瓣临床病理三分型法为风湿性二尖瓣成形技术的开展提供了一个阶梯化的发展路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亚临床左心室功能受损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保留的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carotid atherosclerosis, CAS)病变与亚临床左心室功能受损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1年10月就诊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120例LVEF≥50%的2型糖尿病患者。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speckle tracking echocardiography, STE)测量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global longitudinal strain, GLS),评估亚临床左室收缩功能;脉冲组织多普勒超声测量计算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速度(E峰)/舒张晚期二尖瓣血流速度(A峰)、E峰/舒张早期二尖瓣环血流速度(E′峰)比值,评估左室舒张功能。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将研究对象分为颈动脉超声正常组( n=46)和CAS组( n=74)。比较2组一般人口学特征及血生化指标。利用二元 logistic回归模型、 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CAS病变与亚临床左心室功能受损的关系。 结果:与颈动脉超声正常组相比,CAS组男性所占比例更高、年龄更大、糖尿病病程更长(均 P<0.05)。LVEF、GLS在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颈动脉超声正常组比CAS组分别为(60.72±4.73)%对(60.07±4.28)%,(18.24±3.72)%对(17.81±3.47)%,均 P>0.05]。与颈动脉超声正常组相比,CAS组患者E/A比值显著降低,E/E′比值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1)。 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GLS与颈动脉斑块厚度、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 CIMT)不相关( P>0.05),相比,E/E′比值与颈动脉斑块厚度、CIMT呈正相关(均 P<0.05)。二元 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GLS、E/E′比值与CAS病变发生不相关(均 P>0.05),E/A比值降低与CAS病变发生显著相关( OR=0.09,95% CI 0.01~0.67, P=0.018)。 结论:在无明显心衰症状且LVEF≥50%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CAS的发生与GLS评估的亚临床左室收缩功能受损无关;与左室舒张功能减退显著相关,且独立于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急性STEMI患者介入术后心肌微循环灌注与左心功能的超声评价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应用心脏声学造影评估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介入术后心肌微循环灌注情况以及左心功能,并探讨心肌灌注异常的临床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入选2018年6月至2021年7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因急性STEMI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并在术后48 h内完成心脏声学造影检查的患者。根据心肌灌注评分将患者分为心肌灌注正常组和心肌灌注异常组。分析比较两组术后48 h内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观测指标包括二尖瓣血流速度(E)峰值、左心室间隔和侧壁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的平均值(Em)及左心室长轴应变(GLS)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心肌灌注异常的影响因素。结果:共入选123例STEMI患者,年龄(59±13)岁,其中男性93例(75.6%)。心肌灌注正常组50例,心肌灌注异常组73例。心肌灌注异常发生率为59.3%(73/123)。心肌灌注异常组的左心室容积指数[(62.3±18.4)ml/m 2比(55.1±15.2)ml/m 2, P=0.018]和室壁运动积分[1.59(1.44,2.00)比1.24(1.00,1.47), P<0.001]较心肌灌注正常组高,而GLS更低[(-10.8±3.4)%比(-13.8±3.5)%, P<0.001],同时二尖瓣E/Em也更高[17.8(12.0,24.3)比12.2(9.2,15.7), 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肌灌注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罪犯血管为前降支( OR=3.733,95% CI 1.282~10.873, P=0.016)、术中慢血流/无复流( OR=6.125,95% CI 1.299~28.872, P=0.022)和肌钙蛋白I(TnI)峰值( OR=1.018,95% CI 1.008~1.029, P=0.001),而与心肌灌注异常独立相关的超声指标包括二尖瓣E峰减速时间( OR=0.979,95% CI 0.965~0.993, P=0.003)、二尖瓣E/Em( OR=1.100,95% CI 1.014~1.194, P=0.022)和室壁运动积分( OR=7.470,95% CI 2.630~21.222, P<0.001)。 结论:急性STEMI患者PCI术后微循环障碍的发生率较高,心肌灌注异常患者的左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损伤更严重。前降支病变、术中无复流和TnI峰值是心肌灌注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单手术组1年152例二尖瓣成形手术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总结单手术组1年完成二尖瓣手术的临床资料,探讨二尖瓣成形术病因学特点、成形方法、成形效果、手术入路及术后早期结果,分析收治各类二尖瓣疾病流行病学变化趋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心脏大血管外科由同一术者在单手术组完成的二尖瓣手术共209例。二尖瓣手术占同期本组全部手术53.6%。男100例(47.8%),女109例(52.2%);年龄11~85岁,平均(53.5±15.2)岁,心功能(NYHA分级)Ⅱ级121例(57.9%),Ⅲ/Ⅳ级88例(42.1%)。其中二尖瓣成形术152例(72.7%),二尖瓣置换术57例(27.3%)。结果:152例二尖瓣成形术中采用全胸腔入路117例(77%)。术中应用成形环145例(95.4%),其中Physio Ⅱ成形环118例(81.4%),应用Gore-Tex人工腱索89例(58.6%)共145条,瓣叶成形15例(9.9%),缘对缘技术2例(1.3%),交界成形34例(22.4%),腱索及乳头肌劈开15例(9.9%)。退行性变成形率100%,风湿性心脏病成形率48.1%。术后1周左右复查超声心动图,二尖瓣无或微量反流91例(59.9%),轻度反流58例(38.2%),中度反流3例(2.0%)。术后全因死亡2例(1.3%),无成形效果不良再次手术患者。结论:本中心退行性二尖瓣病变已成为收治二尖瓣疾病首位,风湿性二尖瓣病变比例下降,退行性二尖瓣病变具有极高的成形率,风湿性二尖瓣病变由于其特殊的病理解剖特点,成形率相对较低。大部分二尖瓣成形术可经全胸腔镜方式完成。由经验丰富的术者应用二尖瓣成形环结合Gore-Tex人工腱索能够取得满意的成形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飞行人员心脏瓣膜病临床诊治与特许飞行医学鉴定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飞行人员心脏瓣膜病发病特点、治疗方法,为规范心脏瓣膜病的术后航空医学鉴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11月至2021年12月在空军特色医学中心(原空军总医院)住院治疗的患心脏瓣膜病的飞行人员病例资料,称为临床组;检索文献报道的国内飞行人员瓣膜病相关病例,称为文献组。根据飞行机种、病变部位、治疗方法、鉴定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组20例,按检出例数从多到少其瓣膜位置依次为主动脉瓣(12例)、二尖瓣(7例)、三尖瓣(4例,均为伴发)、肺动脉瓣(1例);文献组11例,以主动脉瓣病变为主(10例),三尖瓣病变1例。其中主动脉瓣病变大部分以主动脉瓣二瓣化畸形(bicuspid aortic valve,BAV)为病理基础。主动脉瓣病变的病例中12例飞行合格,1例限定飞行,1例由歼击机改飞运输机,3例暂时飞行不合格,3例飞行不合格,2例特许飞行。二尖瓣病变病例中3例飞行合格,4例暂时飞行不合格。1例三尖瓣病变病例和1例肺动脉瓣病变病例均飞行合格。结论:病变累及瓣膜部位是影响航空医学鉴定的主要因素,飞行人员瓣膜病发病部位最多见的是主动脉瓣,其中BAV为最常见病理类型,需加强体检鉴定和防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