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智慧养老知识云对中国智慧养老的探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中国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但是传统的养老模式呈现服务供需矛盾、碎片化、智能低以及医养分离的现象,无法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智慧养老知识云以“互联网+智慧养老”的概念为基础,建立一个全面性、双线性、医养结合的老年医养服务体系,有助于改善中国养老行业的现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互联网+养老"服务的需求现状及影响因素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基于后疫情时期,互联网+迅速发展的背景下调查老年人对"互联网+养老"服务的需求,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择大连市四个社区的478名老年人,调研老年人对"互联网+养老"模式的需求状况。结果:老年人对"互联网+养老"的知晓率为25.1%,对"互联网+养老"持需要态度的为31.8%,对"互联网+养老"需求最高的为紧急热线服务(60.7%)和远程医疗服务(52.7%)。性别、文化程度、月收入、居住情况、自理能力、医疗服务评价等均可影响老年人对"互联网+养老"的使用需求。结论:老年人对"互联网+养老"服务的认知程度较低,建议增加"互联网+养老"宣传力度和途径,满足医疗健康服务需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国内外智慧医养平台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比较国内外智慧医养平台的研究现状,从宏观层面为我国健康养老产业的智慧化转型提供参考。方法: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和CNKI为来源,分析2010—2020年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利用数据库的分析功能和VOSviewer、CiteSpace软件对智慧医养平台的研究情况和研究热点进行定量分析和可视化展示,并对纳入文献进行定性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66篇英文文献,78篇中文文献。国内外年发文量总体呈增长趋势,研究领域涉及多个学科。国外智慧医养平台相关研究中出现次数较多的关键词为"assistive technology" "elderly" "smart home" "e-health" "telecare" "rehabilitation" ;国内出现次数排序前5名的关键词分别为"智慧养老" "物联网" "智能家居" "互联网+" "医养结合" 。国外研究在平台技术准备、功能、隐私和数据保护、效果评价4个方面更加深入和多样。结论:智慧医养平台及其相关技术的学术研究发展稳健且多样。但相较于国外,国内在内容和技术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需要在符合国情的基础上借鉴和学习国外优秀技术和理念,促进智慧医养平台的进一步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护理人员为老年患者提供"互联网+护理服务"的偏好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了解护理人员为老年患者提供"互联网+护理服务"的偏好情况。方法:基于离散选择实验就护理人员为老年患者提供"互联网+护理服务"的偏好设计问卷,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取宁波市和温州市的8家医疗卫生机构的在职护理人员为调查对象,于2022年5—6月进行线上问卷调查。通过混合logit回归分析护理人员为老年患者提供"互联网+护理服务"时,对服务收入、服务内容、服务距离、服务连续性和老年人居住状态的偏好情况。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420份。相较于50元/单,护理人员更偏好提供价格为150元/单( β=1.22, P<0.001)的护理服务;相较于专科护理服务,护理人员更偏好提供常规护理服务( β=0.86, P<0.001)与健康促进服务( β=0.86, P<0.05);相较于<5 km,护理人员不愿意为距离5~10 km和11~15 km的老年患者提供护理服务( β=-0.66, P<0.05; β=-0.95, P<0.001);相较于1~2次/月,护理人员更偏好不提供连续性护理服务( β=-0.70, P<0.05);相较于与家人同住,护理人员更愿意为居住在养老机构的老年患者提供护理服务( β=1.21, P<0.001)。 结论:护理人员偏好为老年患者提供价格合理、内容为非专科护理、距离较近、非连续性(以低强度为参照)、有执业安全保障的"互联网+护理服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就我国"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情况开展综述,总结分析现阶段"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所面临的问题,为行业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我国远程医疗发展瓶颈及突破策略
编辑人员丨2024/4/6
经过30 多年的发展,我国远程医疗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存在数据不能互联互通,平台重复建设、使用率不高,收费及医保报销机制不健全,各方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法律关系不清晰、法律不健全,服务范围较窄、无法满足需要等问题.结合相关文献及工作实践,在既往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要加快远程医疗与先进网络通信的结合,以"互联网+"医疗为抓手,助推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促进远程医疗与分级诊疗、养老、家庭康复结合,服务向慢病管理、护理、家庭医生签约等方面延伸,拓宽远程医疗服务范围和内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6
-
基于自立支援原则的区域智慧协同养老平台开发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目的 研发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AI)的医养结合自立支援地域智慧协同养老介护综合性管理服务平台(简称平台)并初步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 在"自立支援介护"理念指导下,和医养机构进行产学研结合,平台开发基于互联网+物联网+AI,应用于成渝地区医养机构.结果 平台投入使用后,老年人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量表(IADL)、Barthel指数、改良老年疾病累计量表(MCIRS-G)、老年孤独感量表(UCLA)评分、离床报警时间都较干预前有所改善(P<0.05),取得了较好效果.结论 平台可以帮助老人建立自主性行为,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
老年人"互联网+共享养老"服务需求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目的 了解老年人"互联网+共享养老"服务需求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于2021年8-11月,随机抽取南昌市6个社区共320名老年人,通过线下发放"互联网+共享养老"服务使用意愿与需求调查问卷,并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72.3%的老年人表示愿意使用"互联网+共享养老"服务,老年人的共享养老服务需求较大,排在前3位的需求分别为共享医疗服务、共享保健服务和共享娱乐服务.多重线性回归结果显示:文化程度、自理程度、患慢性病情况、主要的经济支持、子女经济状况、保险情况、智能产品使用熟练程度、对共享养老的认知水平以及养老需求满足情况是影响老年人"互联网+共享养老"服务需求的主要因素.结论 老年人对共享养老服务的使用意愿较强,对医疗保健方面的需求最大.文化程度越高、智能产品使用越熟练、共享养老认知水平越高的老年人对"互联网+共享养老"服务需求越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
老年人健康智能监测提醒算法的设计与实现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目的:设计一种基于家用摄像头实时视频序列的老年人健康智能监测提醒算法,以监测老年人居家活动中由于身体不适引发的面部疼痛表情并提醒相关人员.方法:首先,利用多任务级联卷积网络对视频序列进行人脸检测并确定人脸区域,排除无关信息的干扰;然后,构建VGG16网络模型,再使用预训练的VGGface模型参数对模型进行初始化,并使用UNBC-McMaster肩部疼痛数据库进行模型的微调,从而检测和识别面部的疼痛表情;最后,采用开源的wechatpy项目调用PC端微信,向相关人员发送提醒消息.采用留一交叉验证来评估该算法的疼痛识别性能,并使用实际环境中所获得的视频来验证该算法的泛化性.结果:该算法的疼痛识别率为94.1%,AUC值为0.969;该算法能够在实验对象出现疼痛时进行报警提醒,并将该提醒反馈给相关人员.结论:该算法能够基于家用摄像头视频序列精确地检测到人脸和识别出疼痛表情,并即时发送提醒消息,为"互联网+照护服务"提供了 一个可行的技术实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
电子健康在健康老龄化中的实践展望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人口老龄化是全球面临的严峻公共卫生挑战,"十四五"将是我国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关键阶段.在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以规模大、发展速度快及养老负担重为特点,随着信息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基于信息技术衍生的电子健康(electronic health,eHealth)在健康老龄化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有望促进老年全民健康的覆盖.eHealth在健康老龄化方面的应用,包括健康教育、健康行为管理、疾病诊治及预后、临终关怀及应对传染性疾病流行等诸多环节.本文综述了相关进展及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人工智能新技术(如ChatGPT)在健康老龄化中的应用前景,为我国相关部门相关策略的制定和工作开展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