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震"疏调气机"思想论治系统性红斑狼疮经验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为全身多系统受累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归属中医学"阴阳毒"范畴.国医大师张震教授认为,系统性红斑狼疮为本虚标实之症,病因病机以肝脾肾虚为本,毒瘀血脉为标,且SLE患者普遍存在情志失调,应身心同治,提出"疏调气机,一体两翼"学术思想,自拟疏调生血汤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治法着眼于疏肝,健脾补肾并重,辅以解毒化瘀生血.现代药理研究显示,该方具有抗炎、调节免疫、促进血小板再生等作用,可从各个环节调控SLE发展的相关生物过程,从而改善SLE症状、抑制SLE病情进展,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从"轻可去实"论治胸痹心痛
编辑人员丨6天前
"轻可去实"最早属于药物分类法,后演变为方剂分类法,旨在运用轻解宣散药治疗内伤杂病.至温病学派提出"逆传心包"理论,运用竹叶、连翘、莲子心、菖蒲、郁金、灯芯草等轻灵开窍,透热转气,为轻剂治疗心系疾病奠定了基础.胸痹心痛核心病机为"阳微阴弦",与风、冷、热、毒、湿等病邪相关,络脉为重要病位,轻剂可宣透阴邪、驱散外邪、疏经搜络;轻剂包含风药,能开通上焦,解表发汗、调和营卫、培补宗气,从多个方面达到养心去邪、通脉宣痹之效,以治疗胸痹心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从"肺"论治银屑病思路探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随着临床实践的深入,脏腑功能异常在银屑病发病中的作用逐渐凸显.本文基于肺的相关中医理论和现代医学如肠道微生态、咽部微生态和扁桃体与银屑病的相关性,从肺的生理功能出发,结合银屑病的病因病机、临床特点,提出从肺论治银屑病的观点.肺主皮毛,银屑病易因外邪侵袭而发病,治宜宣发肺卫,表解邪去而皮毛自愈;银屑病是一种系统性疾病,"毒邪"在其病理因素中占有重要作用,而肺与大肠相表里,故治宜通腑驱邪,给邪以出路,肠道菌群等研究亦为其佐证;"燥"状态贯穿银屑病发病始终,肺喜润恶燥,治宜润肺养阴;银屑病迁延难愈耗损肺气,治宜培补肺气.总体来说,从肺论治银屑病是站在中医整体观念的角度,重在调节肺的生理功能,发挥肺脏"相傅之官""脏之长"的作用,可作为银屑病从血论治的有效补充,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黄雅慧从"痰泻"论治溃疡性结肠炎缓解期之经验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溃疡性结肠炎是以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为主要特征的慢性非特异性炎性疾病,其缓解期多表现为便次增多、便中夹有黏液、偶见少量脓血、黏膜活检炎症指标明显改善等."痰泻"之名首见于《医宗必读》,黄雅慧教授基于书中对痰泻的论述认为溃疡性结肠炎缓解期的病位虽在肠腑,实则与脾肺肾密切相关.黄教授指出溃疡性结肠炎缓解期的核心病机为湿阻酿痰成瘀,临证以通、化二字为治疗大法,使津气通利、水湿得化而痰泻得止.针对气虚不运、湿流于下,施以参苓白术散加减培土生金以培本;针对阳虚不温、水气流滞,施以四神丸合真武汤加减益火补土以治标;针对湿滞痰阻、气滞血瘀,施以苓桂术甘汤合膈下逐瘀汤加减蠲饮祛瘀以求缓.临证常取佳效,附验案1则以佐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气-血-神"病机演变探讨中医药对心脏神经官能症治疗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心脏神经官能症(cardiac neurasthenia,CN)是由于心脏自主神经兴奋而引起的心血管功能紊乱综合征.其发病多是由过度焦虑、紧张、惊吓或者精神创伤等因素对中枢神经兴奋和抑制功能的影响所引起.CN患者不仅因为心血管症状与神经功能失调引起的不良情绪并存导致生活质量严重降低,而且长期CN还能通过影响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炎症因子引起血管内皮功能紊乱从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由于CN的病因众多,机制复杂,目前现代医学对CN的治疗多采用对症治疗;中医对CN的治疗还未形成较系统的诊疗体系.中医的"气-血-神"的病机演变理论与CN的病理过程不谋而合,启示在临床上辨证论治,调气、行血、安神均不可偏废.据此,该文从"气-血-神"病机演变切入,将CN的病机分为气郁化邪则神扰、气血不行则神乱、气血无源则神散以探讨CN的病机演变规律,引申和梳理了气血失和影响心神而诱发CN的病理过程.文中根据气、血、神三者之间的联系,从理气解郁以安神、调气化瘀以宁神、益气养血以养神3个方面阐述中医药治疗CN的诊疗思路,为中医药治疗CN提供更系统的理论支持,亦为其丰富了的诊疗方向,同时还归纳并总结了调气、治血、安神之类中医方药治疗CN的临床研究,以期进一步证实中医药的科学性并挖掘其优势,拓宽用药思路,为CN诊疗提供进一步的启示和指导,更好地改善患者病情和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晋唐经方辨证方式探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通过文献研究,从晋唐经方盛行的时代背景和晋唐方书的内容两方面入手探究晋唐经方的辨证方式.发现晋唐经方中蕴含辨方证论治、辨病论治和辨证论治的多元化辨证体系.辨证方式因方书的受众不同而不同.方书具便民的实用特质,故对民众而言是据病选药的工具,辨方证论治和辨病论治的辨证方式居主导地位.对医者而言,方书是明理的工具,辨证论治方式居主导地位."病源"是晋唐医家关注的焦点,辨证论治是晋唐医家的核心辨治方式.《诸病源候论》作为医经和经方的交集,体现了晋唐经方背后的理性内核.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从扶正祛邪、调肝理脾论治口腔扁平苔藓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基于中医病因学说和五脏学说探讨口腔扁平苔藓病因病机特点,认为本病符合伏邪致病特点,病机属本虚标实,临床多见肝脾不调之证。临证用药应注重扶正祛邪、调肝理脾,常见证型有3种,其中肝郁化火、肝脾湿热证治宜清肝泻火、健脾除湿,方选龙胆泻肝汤合除湿胃苓汤加减;肝郁气滞、痰瘀互阻证治宜疏肝健脾、活血化瘀、化痰通络,方选丹栀逍遥散合桂枝茯苓丸加减;气血亏虚、久病入络证治宜益气健脾、补肝益肾,方选六味地黄汤加减。另外,还需注意恰当应用风药,并重视心身同调、内外同治,可取得良好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慢性萎缩性胃炎之中医观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基于中医脾胃学术思想,运用中医的哲理和思维,指出外邪、饮食、情志等因素皆可成为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病因,尤其须重视脾胃虚弱;对微观病理的辨识,认为萎缩是"虚",肠化生是"逆",内瘤变是"瘀(郁)";治则应遵循从"虚"论治,从"和"论治,从"瘀"论治,从"心"论治,并强调整体论治。特提出CAG应按消化心身疾病管理,重视医患沟通,实行"心胃同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吴银根治疗肺磨玻璃结节经验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吴银根教授认为,肺磨玻璃结节主要病机为肺脏虚弱,痰瘀郁结于肺,可涉及肺、脾、肝、肾,发病以整体属虚,局部属实。临床可从“痰瘀”“痰核”论治,治需化痰消瘀、散结除积、扶助正气。吴教授治疗本病时,注重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善用药组和药对,自创散结方、益气养阴汤等,常获佳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风寒伏肺论治慢性咳嗽的临床经验总结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慢性咳嗽中医病因病机,从风寒伏肺论治慢性咳嗽,为临床治疗慢性咳嗽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长期临床实践的经验总结,分析慢性咳嗽发生的病因病机、治则治法及方药,总结治疗规律。结果:风寒伏肺是慢性咳嗽的主要病因,正虚邪气伏肺是其重要病机,运用祛风散寒、宣肺止咳之法治疗慢性咳嗽疗效颇佳。结论:从风寒伏肺治疗慢性咳嗽具有良好疗效,为临床慢性咳嗽中医治疗提供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