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龄前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合并肝功能异常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分析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合并肝功能异常患儿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阜阳市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3年7月IM并接受治疗的140例学龄前儿童的临床资料.将患儿分为肝功能正常组和肝功能异常组,比较两组患儿的基本情况、临床症状、住院时间及实验室指标.logistic二元回归分析IM合并肝功能异常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相关指标的临床价值.结果 IM合并肝功能异常的患儿61例,肝功能正常79例.两组患儿年龄、性别、发病季节,临床症状及EBV阳性病毒载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功能异常组患儿住院天数为7(6,9)d、淋巴细胞计数为10.10(8.65,14.82)× 109/L,CD8+T淋巴细胞为7690.00(4585.37,11164.50)/μL,高于肝功能正常组的 6(5,7)d、9.33(6.79,12.11)× 109/L、5900.66(3637.12,8746.00)/μ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 CD4+/CD8+比值为 0.21(0.17,0.29)、中性粒细胞为 2.7(2.06,4.12)× 109/L、血小板计数为 199(148,228.5)× 109/L、系统炎症免疫指数(SII)为46.34(26.63,93.78),明显低于肝功能正常组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SII与IM合并肝功能异常密切相关.SII诊断并发肝功能异常临界值为59.13,曲线下面积为0.758,诊断价值较高,且优于CD8+T淋巴细胞及CD4+/CD8+比值.结论 IM合并肝功能异常患儿存在明显的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当患儿存在高CD8+T淋巴细胞,低SII和低CD4+/CD8+比值时合并肝功能异常的风险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儿童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合并肺动脉高压1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7岁4月龄患儿因“间断发热1年7月余,活动后气促、发绀2个月”入院,临床表现为肺动脉高压、淋巴结及肝脾肿大。EB抗体异常、血浆及全血EB病毒DNA升高、颈部淋巴结活检示EB病毒感染相关淋巴增殖性疾病,诊断为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合并肺动脉高压(PAH)。予左旋培门冬酰胺酶+脂质体阿霉素+依托泊苷+甲泼尼龙(L-DEP)方案化疗后肺动脉压力降低并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后64 d PAH消失,随访至移植后10个月,病情未复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儿童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118例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儿童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HNL)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病例总结,分析2014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风湿免疫科首次诊断并治疗的118例HNL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结果、治疗及随访情况。结果:118例患儿中男69例、女49例,发病年龄10.0(8.0,12.0)岁,范围为1.5~16.0岁。所有患儿均有发热及淋巴结肿大,74例(62.7%)存在血液系统受累、39例(33.1%)存在皮肤损伤。实验室检查主要表现为红细胞沉降率升高90例(76.3%)、血红蛋白降低58例(49.2%)、白细胞降低54例(45.8%)、抗核抗体阳性35例(29.7%)。97例(82.2%)患儿行淋巴结B超,均表现为颈部低回声结节样病灶,22例(18.6%)行颈部X线和(或)CT,7例(5.9%)行颈部磁共振成像。118例患儿均行淋巴结活检,病理结果均不支持淋巴瘤等恶性疾病及EB病毒感染,均提示为HNL。57例(48.3%)患儿未治疗自愈,61例(51.7%)予口服激素治疗,4例(3.4%)予吲哚美辛肛门给药。118例患儿随访时间为4(2,6)年,范围为1~7年,87例(73.7%)患儿发病1次且未发展为其他风湿免疫病,24例(20.3%)患儿存在不同程度复发。7例(5.9%)患儿出现多系统损伤,检测自身抗体均为中、高滴度阳性,其中5例患儿发展为系统性红斑狼疮、2例患儿发展为干燥综合征;7例患儿均给予口服激素治疗,其中6例患儿加用免疫抑制剂、2例患儿予以甲泼尼龙20 mg/kg冲击治疗。结论:HNL首次发病部分可以自愈,对激素敏感,预后良好。对于反复发病且合并多系统损伤的HNL,随访时需监测抗核抗体滴度,注意其发展为其他风湿免疫病的可能,预后不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12例儿童肝移植术后淋巴增殖性疾病的诊治经验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总结和探讨儿童肝移植术后淋巴增殖性疾病的诊治要点。方法:对2013年6月至2019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12例肝移植后淋巴增殖性疾病(PTLD)儿童受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发病特点、病理特征、治疗方案及转归情况进行整理分析。结果:12例受者中10例原发病为胆道闭锁,1例为隐源性肝硬化,1例为尿素循环障碍。11例行亲属活体肝移植术(LDLT),1例接受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肝移植,术后均采用他克莫司为基础的免疫抑制方案。所有儿童受者均经病理明确诊断,6例为PTLD传单样病变,1例为滤泡增生型PTLD,1例为多形性PTLD,2例为Burkitt淋巴瘤,1例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1例为经典霍奇金淋巴瘤。发病时间为术后11.5个月(5~32个月)。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发热、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贫血、黄疸、腹泻、腹痛、肠梗阻和肠穿孔。12例儿童受者的血液EBV-DNA水平均为阳性。治疗措施主要包括减少或停用免疫抑制剂,11例接受抗CD20单抗(利妥昔单抗)治疗,4例接受了化学药物治疗(R-CHOP,ABVD,COPP/ABV方案),1例联合放射治疗。2例儿童受者因肠穿孔行手术治疗。11例经治疗达到完全缓解,好转出院并规律随访。1例因PTLD复发死亡。结论:EBV-DNA的监测和影像学检查有助于PTLD的早期诊断,根据不同的病理分型采用减低免疫抑制剂、抗CD20单抗、手术、化疗和放疗等治疗可以改善儿童肝移植受者的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儿童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临床特点对比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比较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systemic juvenile idiopathic arthritis,sJIA)与幼年系统性红斑狼疮(juvenile onset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JSLE)并发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macrophage activation syndrome,MAS)临床特点的异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23年1月河北省儿童医院肾脏免疫科收治的48例MAS患儿的病例资料,分为sJIA-MAS组及JSLE-MAS组,比较2组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及治疗情况。结果:48例MAS患儿,男14例,女34例,发病年龄9.5(3.0,11.8)岁。sJIA-MAS 28例,男11例,女17例;JSLE-MAS 20例,男3例,女17例。48例MAS患儿均有发热和高铁蛋白血症,sJIA-MAS多为稽留热或弛张热。sJIA-MAS[15例(53.6%)]最常见的触发因素是呼吸道感染,JSLE-MAS[13例(65.0%)]最常见的触发因素是疾病活动。EB病毒与巨细胞病毒感染[sJIA 7例(25%),JSLE 4例(20%)]也是触发MAS因素之一。相比JSLE-MAS,sJIA-MAS发热天数[15.0(12.0,21.0)d比6.0(4.0,9.5)d, Z=-3.812, P=0.001]与住院天数[29.0(26.3,39.8)d比26.0(19.3,30.8)d, Z=-1.958, P=0.049]更长。相比JSLE-MAS,sJIA-MAS丙氨酸氨基转移酶[(685.32±561.67)U/L比(139.61±124.44)U/L, t=4.973, P=0.001]、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784.00(235.25,1 251.25)U/L比189.50(53.25,374.08)U/L, Z=-3.283, P=0.001]、CRP[11.48(3.56,28.89)mg/L比1.91(0.53,8.98)mg/L, Z =-3.200, P=0.001]、铁蛋白[32 167.0(12 384.8,65 963.8)μg/L比2 003.5(922.5,11 430.0)μg/L, Z =-4.130, P=0.001]、铁蛋白 max/ESR min[1 353.35(355.75,4 342.53)比91.92(34.94,291.53), Z =-4.120, P=0.001]更高,CRP下降的幅度[80.04(45.64,143.71)mg/L比10.20(6.27,25.64)mg/L, Z=-4.433, P=0.001]更大。相比sJIA-MAS,JSLE-MAS外周血白细胞计数[4.05(2.90,7.73)×10 9/L比1.56(1.15,3.47)×10 9/L, Z=-3.577, P=0.001]、血小板计数[(162.68±92.19)×10 9/L比(110.10±72.99)×10 9/L, t=2.118, P=0.040]更低,JSLE-MAS肾脏受累更常见[10例(50%)比0例(0%), χ 2=17.684, P=0.001]。符合噬血细胞综合征标准的sJIA-MAS与JSLE-MAS 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例(21.4%)比5例(25.0%), χ 2=0.084, P=0.772]。 结论:sJIA-MAS与JSLE-MAS相比,sJIA-MAS病情更凶险,不易控制;而JSLE-MAS脏器损害较多,血液系统、肾脏受累更常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Hunter综合征家系的临床表型、遗传学特征及永生化细胞系的构建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1个Hunter综合征家系的临床表型和遗传学特征,并为其构建永生化类淋巴母细胞系。方法:选取2022年7月就诊于西安市儿童医院的1例Hunter综合征患儿及其家系成员(2代共6人)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家系全外显子组测序,对候选变异进行Sanger测序家系验证,并进行生物信息软件分析。通过EB病毒转染构建患儿及其父母的外周血B淋巴细胞永生化细胞系并进行酶活性分析。结果:患儿为5岁7月龄男性,表现为手足关节不能伸直、四肢关节大,3月龄出现疝气、舟状头、桶状胸等。患儿的舅舅表现为四肢关节不能伸直、听力差、失明、右侧腹股沟斜疝等。基因检测显示患儿及其舅舅均携带 IDS基因(NM_000202.8)c.823G>A(p.D275N)变异。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D275是一个具有高度保守性的位点,D275N变异可能会影响蛋白质空间构象的稳定性,从而降低酶的催化活性。患儿及其父母的永生化类淋巴母细胞系在构建过程中细胞体积增大、呈不规则形状,周围存在毛刺状结构和聚团生长。患儿永生化类淋巴母细胞的IDS酶活值低于检测限。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和基因组学学会(ACMG)相关指南, IDS: c.823G>A(p.D275N)被评级为可能致病变异(PS3+PM2_Supporting+PM5+PP1+PP3)。 结论:IDS:c.823G>A考虑为该Hunter综合征患儿手足关节不能伸直、四肢关节大的遗传学病因。永生化细胞系的构建为进一步研究上述变异对IDS功能的影响提供了细胞模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儿童EB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及血清学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了解沈阳地区儿童EB病毒(EBV)感染的流行情况,分析其血清学特征。方法:采用LIAISON化学发光分析仪检测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就诊的26 714例患儿血清中抗EBV衣壳抗原IgM(VCA-IgM)抗体、抗衣壳抗原IgG (VCA-IgG)抗体、抗核抗原IgG(EBNA-IgG)抗体及抗早期抗原IgG(EA-IgG)抗体。根据VCA-IgM、VCA-IgG及EBNA-IgG 3项主要抗体的检测结果判断EBV感染状态;对其中VCA-IgM单独阳性的患儿,4~6周后复查EBV抗体。结果:26 714例患儿中VCA-IgM抗体阳性2 963例(11.09%),VCA-IgG抗体阳性15 349例(57.46%),EBNA-IgG抗体阳性14 263例(53.39%)及EA-IgG抗体阳性731例(2.74%)。15 149例男童VCA-IgM、VCA-IgG、EBNA-IgG及EA-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0.98%(1 663/15 149例)、57.73%(8 745/15 149例)、53.49%(8 103/15 149例)及2.57%(389/15 149例),11 565例女童上述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1.24%(1 300/11 565例)、57.10%(6 604/11 565例)、53.26%(6 160/11 565例)及2.96%(342/11 565例),不同性别患儿在4项抗体检测阳性率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VCA-IgG及EGNA-IgG抗体阳性率随患儿年龄的增长逐步增高( χ2=4 057.744、4 776.285,均 P<0.05),至14岁时,患儿VCA-IgG及EBNA-IgG的阳性率分别达到87.98%(1 317/1 497例)及88.78%(1 329/1 497例);三抗体联合检测显示,在VCA-IgM阳性的急性感染患儿中,以典型原发感染状态[36.38%(1 078/2 963例)]及原发感染恢复期或再激活状态[43.81%(1 298/2 963例)]为主;而VCA-IgG及EBNA-IgG双阳性的抗体组合模式占既往感染患儿的95.09%(12 777/13 437例)。在198例VCA-IgM单独阳性患儿中,有133例(67.17%)在复查时未发生血清IgG阳转。在所有就诊患儿中,无单独EA-IgG阳性患儿,而既往感染的患儿中3.19%(428/13 437例) EA-IgG阳性。 结论:EBV 4项抗体阳性率在男女患儿中无差异,其既往感染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抗体联合检测可为临床诊断提供更详细和可靠的信息;双份血清抗体检测可提高诊断的准确率;而EA-IgG是诊断EBV既往感染再激活的一个重要血清学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儿童高免疫球蛋白E血症498例临床疾病谱的关系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高免疫球蛋白E(IgE)血症患儿临床疾病谱的特点。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科收治的血清总IgE≥5×10 5 IU/L的498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498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其病因分布、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及转归等情况。并根据血清总IgE水平高低分为IgE轻度升高组(5×10 5~<10×10 5 IU/L)、中度升高组(10×10 5~<20×10 5 IU/L)、重度升高组(≥20×10 5 IU/L),分析比较3组患儿疾病谱的分布情况。 结果:(1)疾病谱中病因以过敏性疾病最常见(213例),其次为感染性疾病(163例);病原体以肺炎支原体(109例)及EB病毒(120例)感染多见。(2)轻度升高组中过敏性疾病(45.0%)、感染性疾病(42.2%)的发生率高于中度升高组(40.8%、26.2%)和重度升高组(38.9%、1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01);中度升高组中免疫性疾病(18.5%)、肿瘤及血液系统疾病(5.4%)的发生率均较轻度升高组高(4.4%、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01),重度升高组中免疫性疾病(34.4%)、肿瘤及血液系统疾病(11.1%)发生率均较轻度升高组(4.4%,2.0%)、中度升高组(18.5%、5.4%)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01)。(3)临床表现以发热(63.5%)、呼吸道症状(53.7%)及淋巴结大(53.7%)为主;47.5%的患儿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升高,12.1%的患儿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升高。(4)特异性IgE测定最常见的过敏原为尘螨组合(32.0%)、牛奶(17.0%)、鸡蛋白(16.0%)。特异性IgE阳性的患儿中总IgE水平轻度升高组、中度升高组、重度升高组的病种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164)。 结论:儿童高IgE血症的病因以过敏性疾病、感染性疾病最常见,轻中重度高IgE血症患儿的病种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总IgE水平越高,风湿性疾病、免疫缺陷病、肿瘤及血液系统疾病的发生率越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以爱丽丝梦游仙境综合征起病的儿童原发性EB病毒感染1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患儿为13岁男孩,突发高热伴视物扭曲等爱丽丝梦游仙境综合征(AIWS)相关感知觉异常,随后出现典型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表现,通过病原微生物宏基因组学第二代测序在脑脊液中检出EB病毒,经短程糖皮质激素和抗病毒治疗后症状快速缓解。AIWS国内少有报道,出现视觉及感知觉障碍时需考虑此病,病因不确定时需筛查EB病毒感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宏基因组二代测序的儿童肺炎支原体耐药基因位点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通过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分析肺炎支原体(MP)耐药基因位点。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22年11月至2023年10月通过mNGS检测MP阳性的697份(686例)临床标本(包含痰液、肺泡灌洗液、血液)。根据标本送检科室分为重症监护病房(ICU)送检组和非ICU送检组,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及Mann-Kendall趋势检验,分析MP耐药基因位点检出率差异及其随着时间的变化趋势。 结果:697份标本中ICU送检组164份、非ICU送检组533份。MP耐药基因位点检出率为44.3%(309/697),检出的MP耐药基因位点均为A2063G。697份标本中痰液、肺泡灌洗液、血液的MP耐药基因位点检出率分别为53.1%(34/64)、45.2%(263/582)、1/17。ICU送检组MP耐药基因位点检出率为50.0%(82/164),痰液、肺泡灌洗液、血液标本MP耐药基因位点检出率分别为75.0%(18/24)、48.4%(62/128)、1/5,痰液MP耐药基因位点检出率高于肺泡灌洗液( χ2=5.72, P=0.017)。非ICU送检组MP耐药基因位点检出率为42.6%(227/533),痰液、肺泡灌洗液MP耐药基因位点检出率分别为40.0%(16/40)、44.3%(201/454),血液标本未检出(0/12),肺泡灌洗液与痰液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27, P=0.602)。2022年11月至2023年10月逐月统计总体送检标本( Z=3.99)、ICU送检组( Z=2.93)、非ICU送检组( Z=3.01)MP耐药基因位点的检出率均呈现上升趋势(均 P<0.01)。与MP共同检出的细菌中肺炎链球菌检出率最高,为15.5%(108/697),共同检出的病毒中EB病毒检出率最高,为17.6%(123/697)。 结论:2022年11月至2023年10月MP耐药基因位点检出率呈上升趋势。ICU送检中痰液标本耐药基因位点检出率较高。MP阳性检出的耐药基因位点均为A2063G,未检出新的耐药基因位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