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尿道下裂患儿细胞遗传学特点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尿道下裂患儿的细胞遗传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8年5月于天津市儿童医院就诊的45例有细胞遗传学异常的尿道下裂患儿的临床资料。中位年龄为10个月(3 h~5岁)。45例中20例为近端型尿道下裂,1例为中段型尿道下裂;24例合并不同程度的泌尿生殖系统畸形,其中15例合并单侧或双侧隐睾,5例阴囊分裂,3例阴茎阴囊转位,3例小阴茎,3例合并腹股沟斜疝,1例重复尿道,1例鞘膜积液,1例隐匿阴茎。在合并其他系统畸形方面,1例合并唇腭裂,1例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均行外周血淋巴细胞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分析患儿的细胞遗传学特点。结果:45例中,性染色体异常28例(62.22%),包括47,XXY、46,XX/47,XXY、45,X0/47,XYY等核型;性反转8例(17.78%),均为46,XX;常染色体异常4例(8.89%),包括46,XY,9p+、46,XY,10p+和46,XY,1q+;染色体多态性4例(8.89%),包括46,XY,inv(9)和46,XY,16qh+;平衡易位1例(2.22%),为45,XY,-21,-22,+t(21;22)。45例中8例染色体核型为46,XX的尿道下裂患儿,即性反转患儿,均为近端型尿道下裂。结论:尿道下裂患儿可合并染色体核型异常,包括性染色体异常、常染色体异常、染色体多态性及染色体平衡易位,其中性染色体异常最多见,平衡易位最少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中国大陆与中国台湾地区恶性高热病例的对比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对比分析中国大陆与中国台湾地区恶性高热(malignant hyperthermia, MH)病例的临床资料,探讨MH的早期诊断、治疗措施及效果,以及特效药丹曲林的使用情况。方法:分别检索万方数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国知网及台湾学术期刊在线数据库,收集1976年1月至2022年4月报道的所有MH病例,对比分析中国大陆与中国台湾地区MH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发病特点、临床表现、治疗措施、丹曲林使用情况及预后转归等。结果:中国大陆报道的MH病例共140例,中国台湾地区报道的MH病例共12例,均以青少年为主,男性多于女性,主要集中于口腔科手术(唇腭裂修补术)、骨科手术(先天性脊柱侧弯矫形术)等。MH病例的典型临床表现为体温快速升高、心率异常增快、肌紧张或肌肉强直、P ETCO 2异常升高等。所有病例以临床诊断为主,少数进行了肌肉活检或基因检测。治疗措施主要为降温、呼吸循环支持、利尿、纠酸、碱化尿液等。中国大陆在缺少丹曲林的情况下,少数病例联合应用血液净化治疗,MH患者总存活率为54.3%;中国台湾地区丹曲林应用率为83.3%,MH患者存活率为100%。 结论:与中国台湾地区患者相比,中国大陆患者丹曲林应用较少,MH患者存活率较低,但随着对MH相关知识的重视及了解增多、新版专家共识的发布以及国产注射用丹曲林钠的上市应用,中国大陆MH病例的救治水平有望得以提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产前多学科会诊模式优化对结构畸形胎儿结局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产前多学科会诊模式优化对结构畸形胎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9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和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联合开展的产前多学科会诊中心接诊的孕妇的临床资料。2014年,本中心优化了多学科会诊模式。在更加精准的影像学诊断基础上,强调了个体化的遗传学检测方案,以及产科与儿科团队更深入的合作。采用 χ2检验比较会诊模式改进后(优化后组)和前10年(优化前组)病例数、病种结构、遗传学检测情况、转归及预后等的差异。 结果:(1)纳入研究的孕妇共5 977例,其中优化前组3 424例,优化后组2 553例。参加会诊孕妇以胎儿因素为主要会诊指征[97.2%(5 812/5 977)],其中77.5%(4 503/5 812)为胎儿先天性结构畸形。2组先天性结构畸形的系统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41.31, P<0.001),但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泌尿系统畸形在2组中的占比均排在前3位。(2)优化后组遗传学检查率高于优化前组[26.7%(682/2 553)与15.9%(546/3 424), χ2=103.87, P<0.001],遗传学检测阳性率也高于优化前组[19.9%(136/682)与9.9%(54/546), χ2=23.42, P<0.001]。(3)5 977例孕妇中,418例(7.0%)失访,1 741例(29.1%)选择主动引产,123例(2.2%)胎儿宫内死亡,3 695例(61.8%)活产。优化后组主动引产率低于优化前组[27.7%(707/2 553)与30.2%(1 034/3 424), χ2=4.45, P=0.035]。(4)1 741例主动引产病例以致死性的严重心血管系统畸形(413例,23.7%)、中枢神经系统畸形(377例,21.7%)、多发畸形(258例,14.8%)和染色体异常(162例,9.3%)为主。主动引产率最高的前5种疾病为唇腭裂[59.0%(46/78)]、脑膜膨出(5/9)、腹裂/脐膨出[49.3%(33/67)]、膈疝[46.5%(33/71)]和骨骼畸形[40.9%(83/203)]。优化后组腹裂/脐膨出、膈疝和骨骼畸形的主动引产率低于优化前组[分别为57.4%(27/47)与30.0%(6/20), χ2=4.23;59.0%(23/39)与31.3%(10/32), χ2=5.43;51.8%(72/139)与17.2%(11/64), χ2=21.72; P值均<0.05]。(5)3 695例活产婴儿中,1 979例(53.6%)为剖宫产,1 716例(46.4%)经阴道分娩;3 633例(98.3%)存活,62例(1.7%)在新生儿期死亡。优化后组新生儿存活率高于优化前组[98.8%(1 648/1 668)与97.9%(1 985/2 027), χ2=4.23, P=0.040]。死亡的62例新生儿中,51例(82.3%)为致死性结构畸形或染色体异常。(6)存活的新生儿中,372例(10.2%)生后复查病变消失,468例(12.9%)在新生儿期接受手术治疗。其余2 793例患儿未在新生儿期干预,定期门诊随访。 结论:优化的产前多学科会诊模式有效降低了非致死性单一结构畸形患儿的主动引产率,提高了新生儿存活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早中孕期胎儿唇腭裂的产前超声诊断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唇腭裂是胎儿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之一,多于中晚孕期诊断。随着产前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较多研究者发表的相关临床研究表明,使用多切面、二维超声联合三维超声等可将诊断孕周提前至11~13 +6周。笔者就早中孕期胎儿唇腭裂的产前超声诊断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CNV-seq在先天性唇腭裂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先天性唇腭裂与染色体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CNVs)的关系及筛选可疑候选基因。方法:采用拷贝数变异测序(CNV sequencing,CNV-seq)技术对先天性唇腭裂外周血或羊水标本进行全基因组CNVs检测。结果:42例样本检测成功率100%,共检出5例致病性CNVs(11.9%),均发生在综合征型唇腭裂(22.7%,5/22),非综合征型唇腭裂未检出致病性CNVs(0,0/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23)。本研究共检出7个致病性CNVs,分别为14q32.31q32.33微缺失、18q21.31q23微缺失、4p16.3p14微缺失、18q22.1q23微重复、5p15.33微缺失、9p24.3p13.2微重复和17q12微缺失。在检出的致病性CNVs区间,共筛选出5个可能与唇腭裂相关的可疑候选基因,分别为 BRF1、 TXNL4A、 FGFR3、 NSD2和 BNC2。 结论:先天性唇腭裂的发生与染色体CNV密切相关,本研究发现5个可能与唇腭裂相关的候选基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高海拔地区非综合征型唇腭裂109例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高海拔地区非综合征型唇腭裂的发病特点和危险因素,为预防唇腭裂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2016年8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非综合征型唇腭裂藏族患者109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09例唇腭裂患者中年龄最大48岁,最小4个月。男女比1.42∶1。单纯唇裂中男女比1.40∶1;唇裂合并腭裂中男女比1.71∶1;单纯腭裂男女比1.3∶1。所有患者的母亲在孕期未产检,未服用叶酸。有家族遗传史8例(7.3%),三代内近亲结婚的2例(1.8%);孕期前3个月服用药物7例(6.4%),孕期营养不良1例(0.9%)。先天性唇腭裂中单纯唇裂65例(59.1%),其中有不完全唇裂48例(73.8%);单纯腭裂25例(22.9%),其中不完全腭裂14例(56.0%);唇裂合并腭裂19例(17.2%)。唇裂伴或不伴腭裂患者中单侧病变均多于双侧病变,且以左侧居多。单纯唇裂的单双侧比为12∶1;左右侧比为1.9∶1;唇裂伴腭裂的单双侧比为5.3∶1,左右侧比为2.8∶1,其中以完全性腭裂居多(12例,63.2%)。结论:普及孕期保健知识,加强孕前孕期检查的宣传,可降低唇腭裂的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KMT2D基因新发双突变致歌舞伎面谱综合征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通过筛查1例歌舞伎面谱综合征(Kabuki syndrome,KS)患者的致病基因并分析其可能的致病机制,为KS的遗传咨询、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以及早期治疗提供依据。方法:纳入2020年12月就诊于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正颌与唇腭裂整形外科的1例16岁女性KS患者,收集患者及其家系成员的临床资料、外周肘静脉血样本,通过改良盐析法提取基因组DNA,全外显子组测序(whole-exome sequencing,WES)分析其致病基因,并采用Sanger测序验证。利用Alphafold2、AntheProt及DOG.2.0.1等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突变蛋白在三维结构、二级结构和理化性质方面的改变。此外,本研究基于人类基因突变数据库总结了KS患者中组蛋白甲基转移酶2D(histone-lysine N-methyltransferase 2D,KMT2D)基因突变的分布特点。结果:该患者表现为典型的KS特殊面容、先天性腭裂、第五指畸形、先天缺牙、肾发育不良和肾积水。WES结果显示该患者携带KMT2D基因新发双突变,即c.[1166A>C;1167dupC](NM_003482),且二者位于同一等位基因上(顺式);以上结果均经等位基因特异性PCR证实。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与野生型KMT2D蛋白相比,突变蛋白p. Y389S、p.V390Rfs*26构象中增加了3个α-螺旋,减少了1个β-转角和1个β-折叠,丢失了C端FYRN、FYRC、SET、PostSET结构域。结论:本研究在KS患者中发现了KMT2D基因的新发双突变,且位于同一等位基因,扩大了KMT2D基因的突变谱,为KS的遗传易感性咨询、产前诊断以及早期治疗提供了证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鳃裂眼面综合征一个家系的遗传学分析暨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1个鳃裂眼面综合征(BOFS)家系的遗传学病因,并总结文献报道的BOFS患者的产前表型。方法:选取2021年12月3日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1个BOFS家系作为研究对象。采集家系相关的临床资料,对胎儿进行系统超声筛查,采用家系全外显子组测序(trio-WES)技术对引产胎儿的组织标本及其父母的外周血样进行检测,对候选变异进行Sanger测序验证及致病性分析。在数据库中检索相关文献,对既往报道的有产前表型的BOFS患者进行总结。本研究通过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查(KS-2018-KY-36)。结果:系统超声检查提示胎儿存在唇腭裂畸形,胎儿父亲表现为高腭弓、过早白发、隐匿性唇裂、先天性耳前瘘管合并感染、红绿色盲、先天性左肾缺如;胎儿祖父表现为高腭弓、过早白发、招风耳、先天性耳前瘘管、右耳听力下降。Tio-WES检测结果提示胎儿及其父亲均携带 TFAP2A基因c.890-1G>A杂合变异,其母亲未检测到相同变异。Sanger测序发现胎儿祖父携带相同变异,符合家系疾病共分离。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ACMG)相关指南,该变异被评定为可能致病性(PVS1+PM2_Supporting)。文献检索共获得了36例描述有产前表型的病例,加上上述病例共37例,其中常见的产前表型为生长受限(25/37)、肾脏发育异常(10/37)、唇腭裂畸形(5/37)及羊水过少(5/37)。 结论:TFAP2A基因c.890-1G>A变异可能是上述家系的遗传学病因。该变异的检出扩展了 TFAP2A基因的变异谱。BOFS患者的产前表型主要包括生长受限、肾脏发育异常、唇腭裂畸形及羊水过少等,上述发现对于该病的产前诊断、临床诊疗及家系遗传咨询具有重要的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2010—2020年山西省围产儿先天性唇腭裂的发生率及变化趋势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了解2010—2020年山西省围产儿先天性唇腭裂发生率的变化趋势。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对2010—2020年在山西省医院监测系统监测到的围产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唇裂、腭裂、唇裂合并腭裂及总体唇腭裂患者的分布特征、发生趋势及产前诊断相关特征。结果:2010—2020年山西省累计围产儿数843 457例,总唇裂1 264例,发生率14.99/万,其中腭裂199例,占15.74%,发生率为2.36/万;唇裂358例,占28.33%,发生率4.24/万;唇裂合并腭裂707例,占55.93%,发生率8.38/万。11年间总唇裂的发生率有降低趋势( χ趋势2=104.04, P<0.001)。乡村围产儿总唇裂发生率为19.13/万,大于城市的11.5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81.29, P<0.001)。男围产儿总唇裂发生率为16.41/万,高于女围产儿的13.41/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90.59, P<0.001)。孕母各年龄组间唇腭裂患儿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8.40, P<0.001),年龄<20岁(21.66/万)和20~<25岁(21.06/万)的两个组发生率高于其他组。总唇裂的产前诊断比例为27.85%(352/1 264),呈增高趋势( χ趋势2=6.96, P=0.008)。 结论:2010—2020年山西省先天性唇腭裂发生率呈下降趋势,产前诊断率呈增高趋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肥胖对子代常见先天性畸形的影响及可能机制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孕前肥胖会增加子代先天性畸形,包括神经系统畸形、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肾脏和泌尿系统异常、唇腭裂、肛门直肠闭锁等的发生风险。这可能与肥胖机体存在的高胰岛素抵抗、慢性炎症状态以及高氧化应激反应等代谢异常,以及肥胖孕妇营养素如叶酸的相对缺乏等有关。因此,建议肥胖女性计划妊娠,注意微量元素如叶酸等的补充,将自身健康调整到最佳状态后再妊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