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伤外科病历书写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创伤外科的病历书写与传统外科存在区别。创伤外科病历记录了创伤救治的医疗全过程,反映创伤技术水平及救治效果。目前,创伤外科病历书写大多沿用传统外科各专业的书写模式,不能反映创伤患者整体损伤情况及诊断治疗经过,导致创伤外科病历质量参差不齐,妨碍创伤救治与学术交流。创伤评估有其特殊性,传统体格检查方法并不完全适用于创伤患者。此外,随着诊疗技术的进步,临床评估过程中也可以避免采用一些导致疼痛、延误抢救,甚至造成损伤的查体方法和诊疗操作。随着创伤救治理论技术和学科发展,创伤外科病历的书写有待进一步规范和统一。笔者通过分析创伤外科病历书写的特殊性,梳理和总结目前病历书写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为规范创伤外科病历书写、提升创伤救治综合实力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无创DNA产前检测血浆质控物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无创产前基因检测(NIPT)是应用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检测孕妇外周血中胎儿游离DNA片段,以评估胎儿常见染色体非整倍体(T21、T18、T13)风险的一种产前筛查方式,为防治出生缺陷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为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须在检测中加入质控物对检测全过程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但目前大多数检测平台的血浆提取过程中缺乏血浆质控物。在不同平台的室间质评中,也需要通用的血浆质控物。为解决这个质控问题,近年来出现了6种NIPT血浆质控物的制备策略,根据其基质和阳性DNA的来源不同,分别具有不同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医院信息系统的单病种数据质量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单病种质量管理与控制是通过构建一套基于病种诊疗全过程的质量控制指标和评价体系来持续提升医疗质量与安全。在医院单病种管理过程中,每个病种的上报涉及电子病历等各系统数据,数据整合较为困难,而传统的手工上报方式在耗费大量时间的同时也无法保证数据的准确性。我院通过整合医院现有人力、信息数据资源,设计出一套基于医院信息系统的智能化全闭环单病种管理平台,该平台集单病种内网填报、单病种智能上报元素深度抓取、单病种质量指标管理、单病种实时智能化管控等功能于一体,以促进病种管理更精细化、智能化,从而稳步提升医疗质量和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建立以患者为中心、临床问题为导向的全过程影像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影像学在疾病诊疗和疗效预后预测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在疾病多学科协作中扮演着重要的不可缺少的角色,但影像质量安全仍存在薄弱环节,制度还没有完全落实,因此,建立以患者为中心、临床问题为导向的全过程影像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并在各级医疗机构推广实施对于全面提升影像医疗质量和效率以及护佑人民健康非常关键。该体系包括制定影像检查适应证和规范、选择和确定检查参数、影像获取、图像后处理、影像检查质量评价、影像报告、设备质量控制与管理、定期影像质量分析与报告以及发现问题并持续改进等环节,是一个全过程质量闭环管理体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健康体检全过程联动管理流程再造经验分享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成都爱康国宾体检医院有限公司管理部在2017年对医院管理工作中发现的质量管理问题,从2018年开始,通过医院健康体检检前、检中和检后质量管理工作流程再造,引入了健康体检联动管理思维,经过执行、检查和改进,提高了体检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创伤数据库V4.0建设及基本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依照国家卫健委对创伤中心创伤数据库建设和创伤救治质量评估的要求,笔者以创伤数据库系统V3.0字段为基础,以创伤救治质控要求和创伤临床研究需求为指向,参考美国国家创伤数据库内容,确定创伤数据库V4.0的基本字段和内容。数据库内容包括137个字段,涵盖了创伤发生、急救、诊治和结局的全过程,建立了35个创伤救治质控指标。通过创伤数据V 4.0的建设和初步应用,满足我国创伤中心建设和临床研究的基本要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成分献血智能化信息管理平台研发与构建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构建基于云平台的成分献血智能化管理系统能实现成分献血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确保成分献血全过程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作者通过分析成分献血智能化信息管理系统应用前后的数据,发现信息系统能优化成分献血业务流程,显著提升成分献血全过程的风险控制能力,实现成分献血全过程的可追溯性,为成分献血长期献血安全性研究提供大数据支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PDCA理念下的《护理管理学》课程设计改革与实践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索PDCA指导护理管理学课程设计和教学管理改革的实践及效果。方法:将PDCA循环的4个阶段8个步骤,贯穿于护理管理学的课程设计和教学管理的全过程中。以每一次课为小循环,整门课程为大循环,对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实施、课堂质量、学习效果等进行动态控制和反馈,评价其实施效果。结果:质性分析表明:本课程教学设计合理,教学目标明确具体,教学内容层次结构清晰,编排与组织合理;同行及专家听课课堂评价结果优秀。量性分析发现:学生过程性考核成绩(88.14±1.23)分,笔试成绩(80.21±6.25)分,总评成绩平均(82.60±4.43)分,横向比、纵向比均有所提升,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学生管理意识、管理能力及实践应用的能力和信心较前提升,课程评价满意度较好。结论:通过PDCA全过程管理,优化了护理管理学课程教学设计,有助于学生管理实践运用能力的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前馈控制联合4F管理在半月板运动性损伤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前馈控制联合4F管理在半月板运动性损伤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南京市第一医院收治的半月板运动性损伤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4F管理,进行全天候、全过程、全系统、全方位护理服务,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前馈控制护理模式。干预后比较两组患者焦虑评分、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而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前馈控制联合4F管理能够有效降低半月板运动性损伤患者的焦虑情绪,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北京安贞医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的手术室护理人员105名,随机分为6个质量控制小组,对手术室护理过程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控制,制定手术室护理质量评价体系,比较实施质量控制前后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和护理质量。结果:实施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后,患者压力性损伤、非计划性拔管发生情况均低于质量控制前,手术室护理工作的质量评分高于质量控制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实行质量控制小组管理能够有效降低护理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