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机器学习的抑郁自杀风险预测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小时前
抑郁症相关的自杀行为预测是当前突出的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难点.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ML)是一种人工智能技术,国内外已有不少研究将ML用于抑郁症的诊断或自杀预测.本文聚焦于具有自杀风险的抑郁症人群,通过回顾现有的自杀风险评估工具的应用概况,述评ML在抑郁症患者自杀风险预测方面的多种模型,以期为临床医护人员以及相关公共卫生部门识别和预测抑郁症患者的自杀风险提供科学技术参考.ML相关技术仍存在预测局限性,未来应纳入更多深入研究和开展临床实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小时前
-
护士职业使命感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小时前
护士高流动率、高离职率已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难题,已严重影响护理队伍稳定、临床护理质量及患者安全[1].作为全球公认的压力性职业,护士不仅需要承担繁重的临床护理工作,还需应对睡眠剥夺、患者欺凌、职场暴力等职业风险,易导致护士职业认同与自我价值感降低,甚至对职业使命的感知力减弱,若得不到及时调适,可诱发离职行为,加重护士劳动力短缺[2-3].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小时前
-
肥胖对女性生育及子代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肥胖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世界卫生组织(WHO)将肥胖定义为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30 kg/m2.根据 WHO 最新统计,自1975年以来,肥胖患病率增加了两倍,全球育龄妇女的肥胖率呈上升趋势,预计到2025年,女性的肥胖率将达到20%[1].肥胖对身体诸多系统都有不利影响,与胰岛素抵抗、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高脂血症、睡眠呼吸暂停、癌症和骨关节炎等全身性疾病密切相关.越来越多的研究认为肥胖会对女性生殖功能造成不良影响,导致女性生育能力下降及不孕风险增高,但具体机制尚未明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综合性医院应对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急诊预检平战结合管理策略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急性呼吸道感染是全球第四大死亡原因[1].据统计全国发热门诊就诊人数于2022年12月23日达到峰值286.7万人次,2023年 1月23日后就诊人数呈现低位波动,2月13日为12.8万人次,较峰值下降了 95.5%[2].大量患者的激增将给医疗系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导致急诊科在呼吸道高峰期超负荷运转,系统的风险性系数将会提高.为了提高医护人员在应急状态下的应对能力,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印发《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设方案》中提出坚持平战结合[3].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丁型肝炎病毒共感染的筛查与治疗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丁型肝炎病毒(HDV)共感染对全球公共卫生构成重大威胁.HDV需要HBsAg蛋白质进入肝细胞,共感染通常是最严重的病毒性肝炎形式.共感染患者面临更高的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和肝细胞癌风险,因此早期识别和诊断至关重要.HDV RNA阳性患者面临更高的肝相关并发症风险,且需要更复杂的治疗策略.提高HDV筛查覆盖率和接受度、制定综合治疗策略及加强政策制定者和公共卫生部门的参与,是应对HDV共感染的关键.本文探讨了 HDV共感染的临床学意义、检测方法、治疗策略以及应对策略与政策建议,旨在为优化公共卫生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fMRI评价失眠障碍患者相关脑区脑功能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失眠障碍(insomnia disorder,ID)是一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睡眠障碍,长期失眠会导致日间功能障碍及抑郁症、焦虑症等精神疾病,也会增加肥胖、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ID已成为影响公民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作为一种非侵入式检查手段,可以反映大脑的生理或病理功能状态,对疾病的发病机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在ID患者脑区功能评价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表明,ID患者在杏仁核、海马、额叶等多个脑区存在功能异常,通过fMRI技术,研究者能够观察到这些脑区在ID患者中的神经元活动变化.本文旨在综述近年来采用基于fMRI分析评估ID患者相关脑区脑功能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进一步探索ID的神经病理学机制研究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影像学研究证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一起诺如病毒感染引起的校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调查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对百色市某高中一起诺如病毒(norovirus)感染暴发疫情的流行特征及流行因素进行调查,为学校诺如病毒感染疫情提供防控依据.方法 根据病例定义开展搜索,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病例特征进行三间分布描述,收集病例的临床数据,采集可疑环境样本及具有代表性病例的生物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结合现场卫生学调查分析暴发原因.结果 2021 年1 月20-28 日,本次疫情共累计报告病例205 例,其中疑似病例189 例,确诊病例11 例,隐性感染者 5 例.临床症状主要以腹泻(90.50%)、呕吐(35.50%)为主,无重症及死亡病例.男性罹患率5.85%(116/1 984)高于女性罹患率 3.74%(89/2 381).高中 3 个年级学生均有病例报告,但高三罹患率最高,为10.39%,发病风险是高一、高二学生的 5.90 倍(95%CI:4.473~7.778).对 72 份肛拭子、外环境涂抹标本进行诺如病毒GI型、GII型实验室检测,检出 16 份肛拭子呈GⅡ型诺如病毒核酸阳性.流行曲线显示人传人模式,1 月 29日学生放假全部离校后无病例报告.结论 本事件为一起GⅡ型诺如病毒感染导致的学校暴发疫情,学校未及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最终导致学校暴发疫情的暴发.应加强病例排查及管理,规范吐泻物消毒处理,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HIV-1低病毒血症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艾滋病,也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目前仍位居全球最重要的三大公共卫生问题之首。抗病毒治疗能够有效地抑制病毒复制,达到降低HIV相关的发病率、死亡率的治疗目标。然而,部分患者在标准的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后不能实现病毒学抑制(virological suppression,VS),发生低病毒血症(low-level viremia,LLV)。目前国内外一些临床研究发现,该人群发生病毒传播、病毒学失败(virological failure,VF)、免疫活化等的风险增加。LLV作为一个新出现的临床问题逐渐受到关注。本文对LLV的流行病学概况、危险因素、及其危害展开简要陈述,有助于临床医生更全面了解LLV,以期提高LLV患者的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中国肥胖的现状及管理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全球超重/肥胖的患病率呈现快速增长,我国约48.9%成人伴有超重或肥胖。随着体重指数的增加,肥胖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增加,并给患者造成沉重经济负担。超重/肥胖已成为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生活方式干预是肥胖治理的基石,减重手术是肥胖的最有效治疗手段,药物治疗在肥胖的管理中发挥愈发重要的作用。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在肥胖领域的应用打开了肥胖管理的新格局,深刻影响了肥胖及肥胖相关并发症的临床实践。需要更多证据证实GLP-1RA为基础的新型减重药物的长期获益与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儿童心血管健康随访队列设计方案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肥胖、血压偏高、高血糖、血脂异常以及不健康生活方式等呈现流行态势,这可能会增加近期靶器官损害和成年期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因此,本课题组于2017年11月—2018年1月以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一所公立小学为基础建立了包括1 515名6~11岁儿童的“桓台儿童心血管健康随访队列”,旨在探讨儿童期各种暴露因素对近期靶器官损害以及成年期心血管疾病的影响,为从源头上遏制我国心血管疾病的流行提供循证依据。本研究将主要介绍该项目的调查对象、调查内容、质量控制、基线特征、研究局限性以及未来展望等,以期为其他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