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大型仪器技术服务平台开放、共享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旨在充分发挥大型仪器在科研管理和科技覆盖中的作用。方法:对国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大型仪器设备平台的开放共享方式进行了文献调研,并结合北京大学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大型仪器技术平台开放运转10余年的探索和实践进行分析。结果:虽然现阶段大型仪器技术服务平台的开放共享仍存在诸多问题,但北京大学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大型仪器技术平台通过大型仪器设备的分层分级管理、建设高效灵活的共享管理信息系统、引入高层次的仪器管理和服务人员并加强培训以及加强共享平台的安全管理四方面的工作,实现了大型仪器技术服务平台的高效开放共享。结论:在现阶段通过一定的管理、系统能力以及人员队伍建设,可以有效推动大型仪器技术服务平台的开放共享。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集团化建设路径探索
编辑人员丨1天前
随着我国医改不断深入,为进一步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公立医院积极探索组建不同形式的医院集团,在集团化运营模式上进行了很多有益尝试,积累了大量经验。笔者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集团化建设实践为例,从管理模式、治理结构、资源共享、同质化管理等方面,探讨公立医院集团化建设的有效实施路径。该集团通过打造紧密型院区、紧密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半紧密型托管分院的管理模式,不断凝练学科建设发展路径,推动医、教、研、管全面融合与发展,在扩大医院辐射力和影响力、促进分级诊疗落实方面走出了一条扎实有效的路径,为推动公立医院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从个人数据视角构建医疗联合体数据共享服务平台的实践和探索
编辑人员丨1天前
解决医疗联合体(以下简称医联体)患者连续性医疗服务和区域数据安全互通共享的痛点问题,武汉协和医院从个人数据角度,采用工业互联网可信数据共享基础设施和区块链健康数据钱包等技术构建医联体数据共享服务平台,为医联体就诊患者提供跨机构主动式的病历资料、检查检验报告、影像学检查结果等个人健康档案数据的授权调阅服务,探索医联体分布式个人健康医疗数据高效联通共享的新型应用模式。经实践验证,本方案能实现个人健康医疗数据共享的标准化,有效控制大数据平台的建设成本,并实现数据共享过程的隐私保护,为"数据要素×医疗健康"提供跨越式的发展途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革兰阳性菌所致脓毒症相关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以可视化形式了解我国革兰阳性菌(G +菌)所致脓毒症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明确研究内容,分析其大致研究方向,从而掌握近年研究热点话题。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从建库至2019年10月以中文形式全文发表的G +菌所致脓毒症相关文献。对相关文献发表年份、发表期刊、研究机构和作者的分布及趋势进行统计,并采用Ucinet 6.0软件绘制作者的社会网络关系图,分析其内在联系。提取相关文献的主题词,采用Ucinet 6.0软件中的NetDraw按照中心度排列各主题词之间的关系,采用书目信息共现分析系统软件(BICOMS2软件)对高频主题词进行归类并生成可视化矩阵,采用图形聚类工具软件(gCLUTO软件)对高频主题词进行聚类分析并生成可视化曲面图,分析当前G +菌所致脓毒症的研究热点、研究趋势及研究方向。 结果:共检索G +菌所致脓毒症相关文献1 976篇,排除会议摘要、新闻报道、研究资讯、内容缺失或与主题不符的文献26篇,最终共1 950篇纳入可视化分析。发文量分析显示,1979至1992年G +菌所致脓毒症相关研究较少,从2008年开始呈几何倍数增长,2008至2018年累计发文量达1 144篇,约占总发文量的58.67%(1 144/1 950)。1979至2019年累计发文量超过5篇的院所共23家,其中达到或超过10篇的院所有6家,超过20篇的院所有1家;载文量超过100篇的期刊仅5本;参与相关文章撰写的作者5 381人,但累计发文量超过10篇的高产作者不多,且未见跨省市院所之间的合作关系。对出现频次超过5次的103个高频主题词进行社会网络分析显示,G +菌所致脓毒症研究主要围绕"脓毒症"展开,包括耐药性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脓毒症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特别是免疫力较为低下的新生儿和儿童;治疗药物的选择逐渐向抗耐药性较强的糖肽类、人工合成的唑烷酮类抗菌药物发展。针对G +菌所致脓毒症治疗药物的研发可能成为未来脓毒症相关内容的研究方向或新领域。对103个高频主题词进行聚类分析显示,目前G +菌所致脓毒症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五大主题,即脓毒症的早期诊断,脓毒症的细菌感染途径、院内获得性感染、细菌耐药,脓毒症的流行病学防治基础,静脉导管感染相关脓毒症,脓毒症患者的治疗、护理及预后。 结论:近年来G +菌所致脓毒症研究热度整体呈升温趋势,但跨院所之间的资源共享和学术交流仍不足,有待进一步提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上海市虹口区社区慢性病管理体系发展现状与困境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于2019年4—11月,对上海市虹口区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调研,以专题小组访谈方式采集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慢性病管理实施方案及发展困境。根据调研结果,社区慢性病管理主要分为“成长期”(典型代表是高血压和糖尿病)和“引入期”(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老年痴呆、骨质疏松)两类。“成长期”慢性病管理,主要面临患者拒访或不配合、患者失访、质量控制不完善、质量控制指标难以达到、共病患者管理重复、信息共享不充分、多个考核方考核指标差异引发管理争议等困难;“引入期”慢性病管理,主要面临患者知晓率差、患者失访、诊断困难、用药不规范、信息共享不充分、缺乏管理方案、资源投入不足、社区药品种类少等困难。因此,社区需在注重积累慢性病管理经验的同时,及时进行提炼、总结和归纳,形成有效的方案用于指导对新增病种的管理;社区慢性病管理需要在社区居民动员、加速信息化网络建设、多中心协作研究等方面进一步努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中国基本医疗保险数据在肿瘤研究中的利用情况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掌握中国研究人员利用基本医疗保险数据发表的肿瘤防治领域期刊论文的现状及分布特征,为今后在肿瘤防治中充分、规范和有效地挖掘及使用医疗保险数据库提供依据。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知网4个数据库建库至2021年利用中国基本医疗保险数据发表的论文,从发文数量、肿瘤类别、主要研究内容和作者机构等维度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共纳入65篇文献。2016年后,发文量快速增长。研究数量最多的肿瘤是肺癌,最高频的研究内容是肿瘤医疗费用。福建省、北京市、安徽省的基本医疗保险数据库中的肿瘤相关数据被利用较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数据区域限制性强,而城镇基本医疗保险数据共享性高。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利用基本医疗保险数据较多。结论:中国基本医疗保险肿瘤相关数据利用率较低、可及性较差、共享性不足、区域限制性明显,亟须规范数据使用,提高数据可及性及共享水平,促进健康医疗保险大数据的融合与利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医院科研合同管理现状分析与管理探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通过分析目前医院科研合同管理现状,查找合同审核中的共性问题并提出建议,以提高医院科研合同管理效率。方法:以某大型综合性三甲医院为例,通过与专业律师访谈及分析2018—2020年共419份科研合同初审的问题类型,从而进一步提出解决方法。结果:无违约条款,不重视知识产权保护条款,补签合同,未涉及伦理、遗传资源保护条款以及效率低,签订时长,信息未多部门共享是目前存在较多的问题类型。结论:通过提升科研服务水平,加强课题负责人对合同管理的重要性理解,增强法律知识学习,重视知识产权保护,设立合同模板及建立信息化系统以提升科研合同管理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放疗CT模拟定位远程培训系统研发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研发一种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放疗CT模拟定位的远程培训系统,探索一种医学培训的新方法。方法:使用3DMax与Maya进行3D建模,Unity3D引擎开发3D虚拟操作及交互系统;Java的SpringMvc架构作为系统后台服务,MySQL作为后台数据库系统;并将用户分为教师和学员两种角色,模式分为教学与考核模式。结果:系统功能涵盖CT模拟定位全过程,主要包括患者信息管理、CT模拟定位机认知、体位固定技术、CT定位扫描、处理突发事件等模块。自2018年投入使用以来,运行稳定,系统浏览量达14 920人次,培训通过率为86.66%。与传统培训相比,培训效率明显提升,并获得一致好评。结论:远程培训系统能有效提升学员的临床实践能力、人文关怀能力,具有良好的自主性、共享性、创新性。目前系统已上线且推广性较强,应用前景广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创新医防协同机制专家建议
编辑人员丨1天前
2020年12月26日,来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专业期刊、学会的38名专家就“创新医防协同机制、策略与实施路径”深入研讨,提出创新医防协同机制的专家建议:(1)完善医防协同投入保障机制;(2)落实医防协同资源共享机制;(3)健全医防协同分工协作机制;(4)改革医防协同人才培养机制;(5)创新医防协同医保筹资支付机制;(6)建立医防协同绩效考核机制。同时提出了13点具体建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公立医院多院区一体化管理探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多院区发展是大型公立医院优质资源扩容的有效形式。针对多院区权责利关系、功能定位、学科布局、医疗质量与服务同质化、人财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作者总结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在多院区建设过程中构建的一体化管理体系。该体系包括标准为导向的质量体系、需求为导向的服务体系、岗位为导向的人事体系、高效为导向的财务体系、共享为导向的信息体系以及互融为导向的文化体系,形成了"院区协同、差异定位、同质发展"的一体化管理模式,显著提升了医院管理效能、服务能力和运营效率,可为公立医院管理者提供有效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