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大型仪器技术服务平台开放、共享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旨在充分发挥大型仪器在科研管理和科技覆盖中的作用。方法:对国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大型仪器设备平台的开放共享方式进行了文献调研,并结合北京大学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大型仪器技术平台开放运转10余年的探索和实践进行分析。结果:虽然现阶段大型仪器技术服务平台的开放共享仍存在诸多问题,但北京大学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大型仪器技术平台通过大型仪器设备的分层分级管理、建设高效灵活的共享管理信息系统、引入高层次的仪器管理和服务人员并加强培训以及加强共享平台的安全管理四方面的工作,实现了大型仪器技术服务平台的高效开放共享。结论:在现阶段通过一定的管理、系统能力以及人员队伍建设,可以有效推动大型仪器技术服务平台的开放共享。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军医大学本科生课外科研管理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策略介绍与运用
编辑人员丨2天前
本研究深入分析了3所军医大学在本科生课外科研管理上存在的沟通手段缺乏、线上资源有限、实验室开放落后、设备利用率低等共性问题,有针对性地搭建了一套本科生课外科研云平台管理系统。该系统首先建立包括视频、PPT、文档、图片、电子教材、题库等的教学资源存储模块;然后根据角色不同设置学生、导师、实验教学人员和系统管理员等4个子系统;最后通过与用户终端设备的无缝衔接,实现学生自主实验、导师实时评价、仪器共享预约及软硬件高效管理等功能。本研究对该系统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评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综合医院专科实验室大型科研仪器管理现状及共享对策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索综合医院专科实验室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模式,提高科研仪器使用效益及管理水平。方法:通过分析某综合医院专科实验室大型科研仪器管理中的问题,借助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专科实验室仪器开放共享平台,并提出相关的管理建议及思考。结果:依托制度设计,专科实验室可以利用仪器共享平台实现大型科研仪器的"专管共用",提高仪器使用效率。结论:综合医院专科实验室大型科研仪器共享平台的构建,是解决现阶段专科实验室仪器管理问题的有效手段,但要充分发挥效果还应不断完善平台制度建设及技术人才培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综合型医院科研设备开放共享平台的构建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资源的优化配置是医院管理者关注的重点,如何提高能效比是困扰管理者的难题。本文旨在探索建立院内设备共享新机制,以达到资源最优配置。方法:以大型综合型医院为例,制定院内科研设备共享规则的同时,搭建信息化管理平台,将全院大型科研仪器统一智能化管理。结果:通过制度化建设、信息化投入和奖惩激励机制建立等措施,探索构建符合医院实际的科研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建设方案。结论:设备共享平台的搭建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现有设备的使用效益,避免重复采购和使用的冗余低效,为全院科研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综合性医院科研共享平台建设的策略探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加强综合性医院公共科研平台仪器设备共享程度及使用人员的规范化管理。方法:以医院基础医学研究中心为例,分析大型仪器共享系统建立以来仪器设备的服务现状和当下面临的困境,探讨科研共享平台的优化建设和管理策略。结果:虽然共享系统及设备管理目前仍存在诸多问题,但通过区别化共享、差异化监管、个性化培训等策略,将一定程度上实现安全、智能、便捷的设备信息化管理,使仪器设备一定范围内得到充分共享,提高管理的科学性。结论:本单位基础医学研究中心存在的问题为各科研平台的共性问题,期待为其他高校及附属医院的平台管理提供良好借鉴和参考,对提升未来综合性医院科研水平和医院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基于“互联网+”的《临床检验仪器学》虚拟仿真教学实践
编辑人员丨2天前
《临床检验仪器学》是一门实践性课程,为改变目前教学中实验场地局限、大型自动化检测仪器缺乏等限制,提出《临床检验仪器学》虚拟仿真教学探索思路。本文基于医学检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形成检验仪器学单个仪器和综合项目训练的虚拟仿真教学设计与管理举措;构建教学效果评价与质量监控的方法,显著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借助互联网共享优势促进医学检验实验教学的内涵建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在普通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天前
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具有开放共享程度高、克服资源限制、教学方式多样化等特点。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应用于普通外科学教学中,学生能够突破教材的束缚,通过在线观看实验操作视频、模拟虚拟仪器和实验材料等途径,在网络上进行身临其境的实际操作,提高自身动手能力、增加学习兴趣。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核糖核酸标准物质研制与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7/13
核糖核酸(RNA)标准物质是保证核酸体外诊断数据准确一致的重要实物标准,广泛用于病毒类疾病的检测、仪器校准、试剂盒评价及能力验证等工作中,其目的是保证测量过程和测量结果的准确一致.自 1997 年,WHO研制出了首个针对核酸扩增技术的丙型肝炎核酸国际标准物质,使全球不同实验室、不同方法检测的结果有了可比性.截至 2023 年,中国在国家标准物质资源共享平台发布的RNA有证标准物质有近百种,对于RNA标准物质的研究与应用,日益受到世界各国计量机构、相关国际学术组织与企业的重视,尤其是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暴发后,RNA标准物质成为了生物标准物质的研制热点.随着标准物质研制技术的不断发展,标准物质的量值准确性也有所提升,为测量结果的准确一致提供保障.通过对当前RNA标准物质的制备方法、分装、定值技术、不确定度评定及应用领域进行综述,为RNA标准物质的研制工作以及未来在临床医学、农业生产、动物医学、食品安全等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大型仪器开放共享平台培训体系的探索和实践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针对传统培训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建立系统化培训方法,包括:制定平台管理制度、强化仪器培训意识、提高实验技术人员技能、构建信息交流平台、线上线下混合式培训体系、学生分级和个性化培训、建设管理团队等.实践表明,完善的培训体系可以提高仪器使用者的技能和素质,有利于加大大型仪器开放共享的力度,发挥其使用效益并促进科研成果的产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
脉象标准化研究中的多因素影响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脉象客观化、信息化、标准化已成为当今中医药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中医脉象蕴涵着丰富的人体生理病理信息,是传递机体功能变化信息的一个窗口.然而,脉象又随机体的阴阳平衡状态、脏腑功能异常、气血的运行、年龄、地域、时间等多种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在脉象客观化、信息化、标准化的研究过程中,应考虑各种因素对脉象的干扰与影响,在多因素差异中建立脉象标准体系,才是有效的、科学合理的研究方法.文章从因时而异、因人而异、因地域而异这3个方面对脉象的影响搜集了以往大量的研究文献与结果,并作一综述;提出在脉象客观化、标准化研究中,应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对脉象的影响;在未来的研究中,应在脉象检测仪器的标准化、共享数据库的建立等方面开展切实有效的工作,在充分分析多因素对脉象检测结果影响的前提下,逐步建立各种标准体系,以实现中医药事业发展、走向国际的需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