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数据挖掘和知识图谱探析路志正治疗干燥综合征用药的隐形知识与"顾润燥,纳化常"学术思想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运用数据挖掘和知识图谱技术探讨国医大师路志正治疗干燥综合征用药的隐形知识.方法 收集 2009-2019年国医大师路志正治疗干燥综合征的医案,运用频数分析、关联规则、聚类分析和知识图谱对医案进行数据挖掘.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 148 首处方,涉及中药441 味.患者证型中气阴两虚证约占全部病例的66.67%,非气阴两虚证占 33.33%.常用药物的药性以平、微寒、微温为主,药味以甘、苦、辛为主,药物主要归肺经、脾经和胃经.药物分类主要为补气药、补阴药.关联规则分析得到药对麦芽-谷芽、六神曲-山楂、麦芽-谷芽-甘草、龙骨-牡蛎等.复杂网络分析显示处方呈现 7 个类别.选取较能体现学术思想特色用药的苍术为例,在"风湿病'病-证-方(药)'知识图谱系统"中进行可视化分析.结论 国医大师路志正在治疗干燥综合征的过程中,"顾润燥,纳化常"这一学术思想贯穿始终,他强调从顾护津液、燥湿互济论治,用药时注重调整脏腑、益气养血、滋阴润燥,且不忘舒畅情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现代文献挖掘中药外治寻常型银屑病用药规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中药外用治疗寻常型银屑病(PV)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重庆维普)、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PubMed、Cochrane Library,时间为建库至2022年5月23日,获取中药外治PV的临床对照试验文献,筛选并提取中药方剂。借助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软件,探析药物药性、药味、归经、功效,中药频次、常用药对及核心组合。结果:纳入方剂186首,涉及中药190味,多为苦寒药,主要归肝、心经,以清热类为主,活血化瘀类、补虚类中药次之;使用频次较高的10味中药为苦参、白鲜皮、黄柏、地肤子、蛇床子、当归、丹参、土茯苓、生地黄、紫草;常用的3个药对是苦参-白鲜皮、苦参-蛇床子、苦参-地肤子;演化得到4个核心组合。结论:中药外治PV围绕“热毒”核心病机,以“从血论治”为主,治以凉血解毒、活血化瘀、养血润燥,并重视清热燥湿、祛风止痒,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两例疥疮体会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总结临床资料,回顾性学习疥疮的诊断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以提高急诊科医生对疥疮的认识及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1月至12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急诊科收治的2例因病久脾虚不摄、虫毒感染引起的疥疮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西医的皮肤活检诊断,中医根据临床经验辨证为湿热蕴肤、血虚风燥等证,分别以清热化湿解毒、养血润燥、祛风杀虫内治法,并以硫软膏外涂外治法,配合做好防护,防止院内感染。结果:经中医辨证施治及结合西医的诊断、治疗、防护方法,2例患者的症状均得到有效控制,并未造成院内感染,且中医内调效果明显,疗效满意。结论:急诊科医师面对诊断不明确的皮疹患者,可进行皮肤活检或皮肤镜检查,提高诊断率;并从中医角度,根据患者自身条件辨证施治,有效缓解患者症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阴火理论"探析干燥综合征口腔溃疡辨治思路
编辑人员丨3周前
口腔溃疡是干燥综合征患者常见的口腔黏膜病变,易反复发作,令人痛苦不堪.干燥综合征患者口腔溃疡多是由于脾胃虚弱、阴津不足、火热上炎、瘀毒蕴结而导致与阴火的发病机制以及临床表现有相通之处,可从阴火理论治口腔溃疡,故而提出"调补脾胃、兼顾先天""滋阴润燥、养血生津""降泻阴火、升提清阳""行气活、化瘀解毒"的治疗方法,以便临床应用,促进疾病向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石寿棠论治产后病学术思想钩玄
编辑人员丨2024/7/13
晚清名医石寿棠取法伤寒、温病之说,并以所创"燥湿辨证"法论治产后疾病.石寿棠认为产后病的基本病机为阴血亏虚生燥,治法当和血导瘀,适以养血滋阴.产后病用药需辨患者体质之阴阳与药物之润燥,慎用辛温之品,重视开阖之机.石寿棠提出产后痉病为血不养肝,肝风内动所致,宜治以温润、甘润,生化汤并非人人皆宜;产后癫狂为败血冲心所致,治疗当辨明轻重缓急,急者用热童便,轻者实证用生化汤,重者实证用回生丹;产后温病为感受温邪,邪入血室所致,治法当顾定气血为主,兼顾少阳,虽不可轻用汗下,若辨证准确,必要时亦可用之.石寿棠将"燥湿辨证"贯穿产后病诊治的始终,为现代中医妇科临床辨证及治疗开拓了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舒琦瑾治疗手足皮肤反应经验总结
编辑人员丨2024/7/13
[目的]总结舒琦瑾教授治疗手足皮肤反应的临证经验,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通过临床跟诊、医案收集和研究分析,从病因病机、分期辨证、治则治法、遣方用药等方面总结舒教授治疗手足皮肤反应的临证经验,并列举经典医案加以佐证.[结果]舒教授提出,"热毒血瘀"为手足皮肤反应的核心病机,贯穿疾病始终,热毒、血瘀、湿邪、血虚、风燥等因素相互兼夹转化.临床上根据手足皮肤反应前、中、后期变化将其分成热毒蕴肤证、湿热瘀阻证、血虚风燥证三种证型,并随证创立"手足宁方"系列方剂.文中所附两则医案呈现了手足皮肤反应三种证型,分别治以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活血化瘀、清热利湿,养血润燥、祛风通络,疗效确切.[结论]舒教授以"热毒血瘀"角度为切入点治疗手足皮肤反应,根据临床证候变化,灵活辨证,随证立方,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学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重构本草——酸枣仁
编辑人员丨2024/7/13
通过研究古籍文献、整理中医药现代研究成果,结合中医临床及中药学等学科领域内知名专家学者的认识及应用经验,归纳出酸枣仁:功效主要为养血敛阴.症靶为失眠、心慌心悸.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酸枣仁及其有效成分具有镇静催眠、抗焦虑、调节免疫、抗氧化、增强学习记忆,以及抗肿瘤、保肝等作用.酸枣仁及其提取物口服时毒性很小,但胃肠道外给药时毒性显著增加,口服给药保证用药安全.同时酸枣仁敛阴润燥性强,故有实邪、郁火或滑泄症者应慎用,避免闭门留寇或加重泄泻.临床使用剂量为15~30 g,内服时应结合疾病、症状选择药物最佳剂量与配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祛瘀生新法防治放射性肺纤维化
编辑人员丨2024/7/6
瘀血是贯穿放射性肺纤维化病变全程的重要病理因素,存在由新成到久滞的演变过程,治疗应将祛瘀生新法贯穿始终.认为热毒消烁气阴、正虚血行瘀滞为放射性肺纤维化发病之基,伏火内灼肺络、痰瘀互结互阻为发病之渐,经络营卫气伤、瘀血久化干血为发病之要.主张放射治疗期间,重视透热润燥益气阴,养血和血疏瘀滞,以"未病先防";若出现放射性肺炎,则侧重化痰祛瘀清伏火,通络解结畅脉道,以"既病防变";若发展至放射性肺纤维化,则以缓中补虚培元气,祛瘀生新疗干血为主,以"已病防进",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白彦萍基于藏象学说辨治皮肤屏障受损之思路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皮肤是人体的天然保护屏障,可以防止外界刺激对身体造成伤害.当皮肤屏障受损时,会引起多种皮肤疾病的发生,而持续存在的皮肤炎症也会进一步削弱皮肤屏障功能,导致恶性循环.因此,修复皮肤屏障功能在治疗皮肤病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白彦萍教授以藏象学说为基础,结合现代生理学,提出可通过调节五脏以改善皮肤屏障功能的思路,认为对于皮肤屏障的正常运作来说,心是动力,肺是护持,脾是供给,肝是枢纽,肾是根本.提出可从五脏辨治皮肤屏障受损:清心降火、利湿解毒,予大黄黄连泻心汤合导赤散化裁;益肺固表、止汗御邪,予玉屏风散类方治疗;健脾清胃、除湿止痒,予除湿胃苓汤加减;疏肝清热、健脾和营,予加味逍遥散化裁;补肾养血、润燥止痒,予当归饮子加减.验之临床,疗效满意.附验案1则以佐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基于络病理论探讨辛润通络法治疗泻剂结肠的理论内涵
编辑人员丨2024/4/6
络病理论重视脏腑虚实及其络脉的盈亏通滞,基于络病理论探讨辛润通络法治疗泻剂结肠的理论内涵.泻剂结肠的基本病机为大肠络瘀,耗气伤阴,虚实夹杂,治宜益气养阴、活血通络.在此基础上,结合脏腑气血阴阳与大肠及其络脉系统的关系,灵活运用补肺理气、健脾温中、疏肝养血、补肾益精等辛润通络之法,润燥而不呆补,行气而不破气,常获良效.并附验案1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