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防己甲素抗病毒及抗炎作用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研究国内相关文献,概述汉防己甲素在抑制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Ⅱ型、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登革热病毒等方面的作用,以及其在风湿免疫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等疾病中的抗炎作用等.总结发现,汉防己甲素可以作为双孔通道拮抗剂抑制病毒进入和抑制病毒复制发挥抗病毒作用,还可以通过调控核转录因子蛋白家族(NF-κB)、Janus激酶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JAK-STAT)、环氧化酶-2/前列腺素E2(COX-2/PGE2)、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等相关信号通路调控炎症因子产生,调节机体抗病毒免疫,从而发挥抗炎和抗病毒的作用.重点分析了汉防己甲素对冠状病毒、埃博拉病毒等多种病毒的干预作用及机制,以及其发挥抗炎作用所涉及到的机制,旨在为今后对汉防己甲素进行深入的药用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参考文献70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艾灸"足三里"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模型大鼠胃动力及胃黏膜黏蛋白表达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观察艾灸"足三里"对CAG模型大鼠胃动力相关指标胃窦运动指数、胃排空率及胃黏膜MUC1、MUC5AC和MUC6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10只、造模组120只.以复合病因法复制CAG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造模组随机分为模型组、药物组和艾灸组,又按治疗时间分为1、2、3和4周4个时相,每组10只.空白组和模型组不予治疗,艾灸组予温和灸"足三里",每次30 min,1次/d,药物组予替普瑞酮溶液13.5 mg/kg灌服,1次/d,共1个月.胃动力检测:按时相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量大鼠胃窦舒张时面积、胃窦收缩时面积及3 min内胃窦收缩的总次数以计算胃窦运动指数,然后灌胃30 min后处死检测胃排空率.胃黏膜黏蛋白检测:大鼠按时相处死取材,分别用免疫组化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MUC1、MUC5AC及MUC6表达范围和相对表达量.结果:胃动力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窦运动指数及胃排空率均明显下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与同时相模型组比较,药物组和艾灸组的胃窦运动指数上调在2周、3周和4周3个时相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时相药物组比较,艾灸组的胃窦运动指数上调在2周、3周和4周3个时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MUC1、MUC5AC及MUC6表达均下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时相模型组比较,各时相艾灸组和药物组MUC1表达均上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时相药物组比较,艾灸组3周、4周2个时相的MUC1表达上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印迹结果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MUC1、MUC5AC和MUC6的相对表达量均下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时相模型组比较,艾灸组、药物组各时相MUC1表达均上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时相药物组比较,艾灸组4周时相MUC1相对表达量上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普瑞酮作为一种胃黏膜保护剂,具有促进大鼠胃黏膜修复的作用,但对胃动力基本没有影响;艾灸足三里既能促进大鼠胃黏膜修复也能促进胃动力,但艾灸起效较晚,至少需要持续艾灸2周左右才能逐渐起效,且艾灸时间越长疗效越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高氧戊己汤对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小鼠胃黏膜保护作用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 通过观察高氧戊己汤对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小鼠体内Hp定植、胃黏膜组织病理学损伤的改善情况以及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表达的影响,分析高氧戊己汤对Hp感染小鼠胃黏膜保护作用的机理.方法 将72只SPF级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戊己丸组、高氧水组、高氧戊己汤组、西药组.除空白组外,另外5组采用Hp菌液复制Hp感染模型.造模成功后,对应给药治疗2周后处死取胃组织,快速尿素酶实验检测Hp感染情况,ELISA法检测IL-6、IL-8的表达水平,瑞氏-吉姆萨染色法观察胃黏膜Hp的定植情况,HE染色法观察胃黏膜病理学损伤改善情况.结果 各治疗组的Hp转阴率明显高于模型组,高氧戊己汤组的转阴率高于戊己丸组和高氧水组;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IL-6、IL-8的表达显著增加(P<0.01),Hp定植评分显著增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戊己丸组、高氧水组、高氧戊己汤组、西药组IL-6、IL-8的表达显著减少(P<0.01),Hp定植评分显著降低(P<0.01).高氧戊己汤组IL-6、IL-8的表达较戊己丸组和高氧水组有降低趋势,高氧戊己汤组Hp定植评分低于戊己丸组、高氧水组(P<0.05).HE染色结果显示空白组小鼠胃黏膜光滑完整,未见炎症浸润,腺体排列整齐.模型组小鼠胃黏膜充血水肿,表面欠光滑,黏膜层可见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等炎症细胞浸润,腺体排列紊乱.戊己丸组、高氧水组、高氧戊己汤组、西药组小鼠胃黏膜炎症程度明显减轻,胃黏膜充血水肿较模型组稍改善,表面光滑,腺体整齐,可见少量炎症细胞浸润.结论 高氧戊己汤、戊己丸和高氧水可通过减少Hp在胃黏膜上的定植和减轻Hp感染所致的炎症反应来减少胃黏膜组织病理学损伤,从而有效地保护Hp感染小鼠的胃黏膜,且高氧戊己汤药效高于戊己丸和高氧水单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过敏煎通过IgE/FcεR Ⅰ途径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改善特应性皮炎的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 通过体内外实验,研究过敏煎改善特应性皮炎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2,4-二硝基氯苯(2,4-dimeth-yl sulfoxide,DNCB)反复刺激皮肤建立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模型,给予氯雷他定片及过敏煎低、中、高剂量(1.32、2.64、5.28 g/kg)进行干预,ELISA法检测血清总IgE、IL-4、IL-13水平,IHC法测定皮损组织中IL-4、IL-13的表达水平.体外运用anti-DNP-IgE/DNP-HSA诱导RBL-2H3细胞复制脱颗粒模型,MTS法检测过敏煎对RBL-2H3活力,通过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中β-hex酶释放率,Histamine、LTB4、IL-4、IL-13水平,RT-PCR法检测细胞Histamine、IL-4、IL-13mRNA 表达,Western blotting 法检测 p-ERK/ERK、p-JNK/JNK、p-p38/p-38 蛋白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过敏煎各剂量组显著减轻AD小鼠血清总IgE、IL-4、IL-13水平(P<0.05,P<0.01),减轻AD小鼠皮损组织中IL-4、IL-13表达.明显下调RBL-2H3细胞脱颗粒后β-Hex酶释放率(P<0.05,P<0.01)和Histamine、LTB4、IL-4、IL-13 水平(P<0.05,P<0.01),显著减少细胞 Histamine、IL-4、IL-13mRNA 表达(P<0.01)和 p-ERK/ERK、p-JNK/JNK、p-p38/p38蛋白表达(P<0.05,P<0.01).结论 过敏煎通过调控Th2型反应和血清中总IgE水平改善特应性皮炎,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IgE/FcεR Ⅰ途径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名镇名村白蚁危害及防控:以浙江为例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白蚁是历史文化遗存损毁的重要自然因素,为了摸清传统村落、历史文化名镇与名村的白蚁危害情况,建立行之有效且可复制推广的传统村落、历史文化名镇与名村白蚁防控管理模式,本研究在全面分析国内外房屋建筑白蚁危害的基础上,以浙江省为范例,调查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白蚁危害及治理情况,浙江省传统村落白蚁危害率为81%,历史文化名镇与名村白蚁危害率为88%,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文化街区、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建筑白蚁危害率分别为36%、33%和39%,总结形成了传统村落、历史文化名镇与名村白蚁防控管理模式,依据其白蚁危害程度分别采取蚁情动态监测、危害点白蚁灭治、白蚁综合治理和修缮工程白蚁预防等措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芪仙通络方对脑梗死大鼠健侧皮质脊髓束重塑及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及机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 观察芪仙通络方对脑梗死大鼠健侧皮质脊髓束(CST)重塑与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并从神经重塑相关调控因子角度探讨其潜在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线栓法复制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大鼠模型.将 50 只模型复制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胞磷胆碱组(0.054 g·kg-1)及芪仙通络方低、中、高剂量组(7.83、15.66、31.32 g·kg-1),每组 10 只,另设假手术组(10 只).术后第 3 天开始灌胃干预,每日 1 次,连续 26 d.于术后第 3、14、28 天采用Longa评分法评价大鼠粗略运动功能,走横木试验(BWT)评分法评价大鼠精细运动功能;术后第 14 天健侧运动皮层注射神经示踪剂生物素葡聚糖胺(BDA),顺行示踪皮质脊髓束.术后第 28 天,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健侧运动皮层及颈髓后索生长相关蛋白 43(GAP-43)、BDA阳性纤维表达;免疫荧光法检测颈髓灰质内BDA阳性纤维与突触前标志蛋白囊泡谷氨酸转运体 1(VGLUT1)共定位面积;Western Blot法检测健侧运动皮层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神经生长因子(NGF)以及神经重塑抑制因子勿动蛋白A(Nogo-A)、少突胶质细胞髓鞘糖蛋白(OMgp)和髓鞘相关糖蛋白(MAG)的表达;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Longa评分、BWT评分与BDA/VGLUT1 共定位面积的相关性.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运动功能缺损明显,各时间点Longa评分明显升高(P<0.01),BWT评分明显降低(P<0.05,P<0.01),健侧运动皮层及颈髓的GAP-43 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颈髓后索越边纤维数量明显增加(P<0.05),颈髓灰质内的BDA/VGLUT1 共定位面积明显增加(P<0.05),健侧运动皮层中BDNF、GDNF、NGF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5),而Nogo-A、OMgp、MAG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MCAO术后第 14、28 天的Longa评分均显著降低(P<0.01),BWT评分均显著升高(P<0.01),健侧运动皮层及颈髓的GAP-43 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颈髓后索越边纤维数量显著增加(P<0.01),颈髓灰质内的BDA/VGLUT1 共定位面积均显著增加(P<0.01),健侧运动皮层中BDNF、GDNF、NGF蛋白表达均显著上调(P<0.05,P<0.01),而Nogo-A、OMgp、MAG蛋白表达均明显下调(P<0.05),其中高剂量组作用最明显.Longa评分与BDA/VGLUT1 共定位面积显著负相关(r=-0.89,P<0.01),而BWT评分与BDA/VGLUT1 共定位面积显著正相关(r=0.84,P<0.01).结论 芪仙通络方可促进MCAO大鼠脑梗死后健侧CST重塑,进而改善运动功能,其分子机制可能与调节健侧运动皮层神经重塑相关调控因子的表达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YRNA:在癌症与非癌症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3天前
YRNA是40年前发现的一类高度保守的小分子非编码RNA,但它们的功能仍在调查中。新的研究表明,YRNA为人类细胞核中染色体DNA复制的重要因素。随着测序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提供更多关于YRNA的信息。本文综述了YRNA分子的类型、总结了YRNA分子的生物学功能,介绍了YRNA和YRNA衍生的小RNA(YRNA-derived small RNAs,YsRNAs)的研究现状,以及在包括肿瘤在内的若干疾病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和潜在意义,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新视角,为YRNA的研究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HIV-1低病毒血症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3天前
艾滋病,也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目前仍位居全球最重要的三大公共卫生问题之首。抗病毒治疗能够有效地抑制病毒复制,达到降低HIV相关的发病率、死亡率的治疗目标。然而,部分患者在标准的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后不能实现病毒学抑制(virological suppression,VS),发生低病毒血症(low-level viremia,LLV)。目前国内外一些临床研究发现,该人群发生病毒传播、病毒学失败(virological failure,VF)、免疫活化等的风险增加。LLV作为一个新出现的临床问题逐渐受到关注。本文对LLV的流行病学概况、危险因素、及其危害展开简要陈述,有助于临床医生更全面了解LLV,以期提高LLV患者的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患者核素肺通气/灌注分布异质性的初步定量研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研究核素肺通气/灌注(V/Q)SPECT显像在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分布异质性中的应用,探讨分布异质性定量指标与肺动脉压力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2018年2月至12月经右心导管及肺动脉造影确诊的CTEPH患者20例(CTEPH组),其中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48.75±14.07)岁;13名正常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7名、女性6名,年龄(54.46±8.56)岁。CTEPH组患者和对照组健康者均行肺V/Q SPECT显像及同床位低剂量CT扫描,CTEPH患者在一周内行超声心动检查,估测肺动脉收缩压(PASP)。通过图像重建和分析,获得肺V/Q放射性分布异质性指标LogSD V、LogSD Q和LogSD VQR(SD为标准差;V、Q、VQR分别为通气、灌注的放射性计数及二者的比值)。在CT图像上采用肺CT阈值的方法自动勾画左肺、右肺和全肺的感兴趣区,并将之复制于肺灌注图像上,获得左肺、右肺和全肺的标准化摄取值(SUV),包括SUV的峰值(SUV peak)、最大值(SUV max)、最小值(SUV min)、平均值(SUV mean)和标准差(SUV SD),其中SUV SD代表肺灌注放射性分布的异质性。2组之间的比较采用 t检验,分布异质性指标与PASP的相关性采用 Pearson相关性分析。 结果:健康对照组的肺V/Q放射性分布曲线呈对称性单峰状分布,而CTEPH组的肺V/Q放射性分布曲线呈非对称性的多峰分布。与健康对照组相比,CTEPH组的LogSD V、LogSD VRQ、全肺灌注的SUV peak、SUV max、SUV SD均明显升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ogSD V:0.56±0.16对0.31±0.11, t=4.91, P=0.000;LogSD VQR:0.61±0.15对0.40±0.14, t=3.89, P=0.001;SUV peak:19.12±7.94对10.81±4.05, t=3.48, P=0.002;SUV max:20.19±8.30对11.44±4.33, t=3.49, P=0.001;SUV SD:3.54±1.44对2.42±0.91, t=2.50, P=0.018);而2组的LogSD Q、SUV mean和SUV min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TEPH组的PASP为(72.80±0.15)mmHg,LogSD VQR与PASP呈中等程度相关( R=0.544, P=0.013)。 结论:核素肺V/Q显像可定量评估CTEPH患者肺V/Q放射性分布的异质性,同时可反映CTEPH患者肺动脉压力的状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柔肝化纤颗粒联合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治疗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柔肝化纤颗粒联合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对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肝肾功能、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血管活性、抗病毒指标及对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小板比值指数(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platelet ratio index,APRI)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7年6月至2019年12月于唐山市传染病院和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住院的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150例。应用计算机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肝和抗病毒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柔肝化纤颗粒。观察两组患者的肝肾功能、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血管活性、抗病毒指标及对APRI的变化。计量资料的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同组间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 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 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肝硬化病程、肝功能Child分级、治疗前各项指标基数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门静脉内径(diameter of portal vein,Dpv)、脾静脉内径(diameter of splenic vein,Dsv)、内皮素1、一氧化氮、胰高血糖素(glucagon,GLA)、APRI均较治疗前降低;组间比较,观察组ALT(51.60±15.97)U/L、AST(62.65±26.28)U/L、尿素氮(10.25±1.65)mmol/L、肌酐(78.54±14.09)μmol/L、Dpv(10.20±1.10)mm、Dsv(8.08±0.68)mm、内皮素1(31.93±6.35)ng/L、一氧化氮(41.38±8.06)μg/L、GLA(69.54±12.14)mg/L、APRI 3.14±1.35明显低于对照组[(97.49±30.87)U/L、(96.03±25.63)U/L、(17.49±2.55)mmol/L、(116.43±22.77)μmol/L、(13.42±1.26)mm、(10.44±0.83)mm、(44.34±11.88)ng/L、(63.47±15.50)μg/L、(107.11±25.29)mg/L、5.91±1.9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11.43、7.87、20.64、12.26、16.62、18.99、7.98、10.96、11.60、10.23,均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白蛋白、门静脉血流速度(portal vein velocity,Vpv)、脾静脉血流速度(velocity of splenic vein blood flow,Vsv)均较治疗前升高,但对照组治疗前后Vs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51, P=0.613);组间比较,观察组白蛋白(39.42±7.35)/L、Vpv(25.72±4.06)cm/s、Vsv(24.22±6.15)cm/s明显高于对照组[(34.66±7.95)g/L、(19.38±3.46)cm/s、(19.54±5.88)c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3.81、10.28、4.76,均 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6.00%(72/75)与86.67%(65/75), χ2=4.13, P=0.042]、HBV DNA转阴率[76.00%(57/75)与58.67%(44/75), χ2=5.12, P=0.024]、HBeAg转阴率[50.67%(38/75)与30.67%(23/75), χ2=6.22, P=0.013]、HBeAg/HBeAb血清转换[28.00%(21/75)与13.33%(10/75), χ2=4.92, P=0.027]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BsAg转阴率[8.00%(6/75)与5.33%(4/75), χ2=0.43, P=0.513]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柔肝化纤颗粒联合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对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疗效显著,改善肝肾功能、肝纤维化和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增加血管活性功能,降低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DNA载量、HBV复制,降低APRI、TLR-4、TGF-β1水平,提高机体免疫状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