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冠状动脉痉挛综合征合并阻塞性狭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冠脉)痉挛合并阻塞性狭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支架植入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选取南京江北医院2009年6月至2021年6月入院诊断冠脉痉挛综合征(CASS)的患者44例,根据冠脉造影(CAG)检查结果中,痉挛冠脉是否存在直径≥50%的狭窄,分为冠脉痉挛合并阻塞性狭窄组(n=24)和冠脉痉挛无阻塞性狭窄组(n=20),观察药物治疗或联合支架植入的疗效,随访观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或死亡情况.结果 冠脉痉挛合并阻塞性狭窄组与不合并阻塞性狭窄组性别、年龄、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酗酒、吸烟)、实验室检查指标[血糖(Glu)、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心肌损伤标志物[心肌肌钙蛋白T(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射血分数(EF)、心电图下壁ST段抬高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脉痉挛合并阻塞性狭窄24例中,5例(20.83%)药物治疗,19例(79.17%)行PCI[其中15例(78.95%)在痉挛伴狭窄冠脉实施,4例(21.05%)在非痉挛冠脉实施].痉挛冠脉无狭窄20例中,16例右冠脉(RCA)痉挛(其中13例RCA完全正常伴痉挛,3例伴20%~30%狭窄),4例左前降支(LAD)痉挛(2例完全正常,2例伴30%~40%狭窄),仅1例(5.00%)在非痉挛冠脉行PCI.冠脉痉挛合并阻塞性狭窄组随访24~129(64.13±29.80)个月,心绞痛复发4例,支架内狭窄1例,1例支架极晚期血栓导致急性心肌梗死行紧急PCI.冠脉痉挛无狭窄组随访30~168(64.75±32.54)个月,心绞痛复发7例,死亡1例,两组MACE的发生率(25.00%vs 4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脉痉挛合并阻塞性狭窄患者可选择药物联合支架植入治疗,能取得良好预后,但应在腔内影像指导下实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同型半胱氨酸与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无复流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属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中的一种严重类型,多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基础上发生急性血管完全或不完全闭塞,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 [1,2]。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PCI)比溶栓疗法能更快更有效地开通梗死相关动脉,改善罪犯血管血流量并限制心肌梗死面积,保留左心室射血功能提高患者生存率,因此PPCI已成为目前STEMI患者恢复冠脉再灌注的首选血运重建策略 [3,4],然而仍会有5%-50%的患者在PPCI后会出现无复流现象(no-reflow phenomenon,NRP) [5]。NRP是一种与心肌梗死患者预后不良密切相关的并发症,可增加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发生的风险并提高STEMI患者的院内病死率,导致患者预后不良 [6,7]。近几年发现的心血管危险因子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被认为是STEMI患者PPCI后冠脉发生NRP的独立危险因素 [8],有关证明二者相关性的研究在近几年逐渐增多,无不提示二者关系密切,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故本文围绕Hcy与NRP的关系作一综述,以期为NRP的预测及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可溶性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调解活化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趋化因子浓度的变化及意义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血浆可溶性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soluble low-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related protein-1,sLRP-1)浓度、调解活化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趋化因子(regulated upon activation normal T cell expressed and secreted,RANTES)浓度的变化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连续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7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接受冠脉造影的250例住院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包括ACS患者158例、稳定型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SAP)42例、对照组50例。其中ACS患者包括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组9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组66例,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根据Gensini积分进行评估,对照组为同期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排除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测血浆sLRP-1、RANTES浓度。结果:AMI组患者血浆lg sLRP-1和RANTES浓度[(0.69±0.20) mg/L与(125.17±34.87) ng/L]和UAP组[(0.62±0.19) mg/L与(118.51±21.46) ng/L]高于SAP组[(0.42±0.11) mg/L与(99.56±21.46) ng/L]和对照组[(0.27±0.08) mg/L与(98.39±19.37) ng/L]( P均<0.05),而血浆lg sLRP-1和RNATES在AMI组与UAP组之间、SAP与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ACS患者经PCI治疗后血浆lg sLRP-1和RANTES浓度较术前下降( P均<0.05);ACS患者血浆lg sLRP-1和RANTES浓度与Gensini积分无相关性( r值分别为0.12、0.22, P均>0.05)。 结论:ACS患者血浆sLRP-1和RANTES参与ACS的进展过程,并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心肌灌注治疗改善冠状动脉的炎症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酒精摄入对男性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酒精摄入对男性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内分泌科和心内科住院的155例男性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生化指标,明确酒精摄入量对男性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影响,应用Gensini评分系统进一步评估饮酒量与冠状动脉粥样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明确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结果:男性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中饮酒者占63%,其中约60%饮酒者平均每日摄入酒精量超过推荐剂量。与非饮酒组患者相比,饮酒组患者体质指数[(26.1±3.6)比(24.9±3.1)kg/m 2]、血压[收缩压(142.0±17.6)比(131.2±17.8)mmHg(1 mmHg=0.133 kPa),舒张压(88.6±12.1)比(83.8±8.9)mmHg)]、血清总胆固醇[(4.8±1.3)比(4.3±1.3)mmol/L]、血尿酸[(370.9±89.6)比(349.6±84.3)μmol/L],以及吸烟率(76.0% 比 13.3%)、高血压患病率(78.6% 比 42.2%)均显著增高(均 P<0.05)。与适量饮酒亚组相比,过量饮酒亚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3±0.9)比(2.8±0.9)mmol/L]、纤维蛋白原[(3.5±0.5)比(3.3±0.4)g/L]水平显著增高( P<0.05)。此外,过量饮酒亚组的吸烟率(69.0% 比 42.5%)及高血压患病率(93.1% 比 57.5%)也显著高于适量饮酒亚组。高剂量酒精摄入是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OR=0.259,95% CI:0.074~0.904),但不是影响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 t=-0.58, P=0.565)。糖化血红蛋白( t=3.11, P=0.019)、三酰甘油( t=2.30, P=0.039)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t=4.24, P<0.001)是影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 结论:高剂量酒精摄入是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但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仍需进一步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不同他汀类药物对冠心病患者脂代谢、动脉粥样硬化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在改善冠心病患者脂代谢、动脉粥样硬化及血管内皮功能方面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10月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3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阿托伐他汀组156例、瑞舒伐他汀组14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阿托伐他汀组采用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40 mg/次,每晚1次口服;瑞舒伐他汀组采用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10 mg/次,每晚1次口服;均连续治疗6个月。治疗前后测定患者血脂指标、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相关指标、肱动脉内径变化百分率。结果:治疗6个月后,瑞舒伐他汀组总胆固醇[(3.02±0.84)mmol/L]、甘油三酯[(1.25±0.41)mmol/L]、低密度脂蛋白[(1.70±0.52)mmol/L]均明显低于阿托伐他汀组[(3.55±0.92)mmol/L、(1.69±0.63)mmol/L、(2.05±0.68)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7.681、5.115、6.207,均 P<0.05);瑞舒伐他汀组高密度脂蛋白[(1.72±0.37)mmol/L]明显高于阿托伐他汀组[(1.40±0.32)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5.308, P<0.05)。治疗6个月后,瑞舒伐他汀组颈动脉斑块积分[(4.08±0.59)分]、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评分[(23.86±3.29)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4.60±0.75)分、(33.74±4.07)分]和同期阿托伐他汀组[(4.39±0.64)分、(27.90±3.6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4.276、17.504,4.735、8.415,均 P<0.05)。治疗6个月后,阿托伐他汀组、瑞舒伐他汀组肱动脉内径变化百分率分别为(8.23±2.59)%、(8.75±2.71)%,均明显高于治疗前的(6.48±1.92)%、(6.51±1.8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10.780、11.534,均 P<0.05);瑞舒伐他汀组患者肱动脉内径变化百分率明显高于阿托伐他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5.530, P<0.05)。 结论:瑞舒伐他汀在降低冠心病患者血脂、改善动脉粥样硬化及血管内皮舒张功能方面的效果优于阿托伐他汀,可推广使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SPECT心肌血流定量及其储备功能测定技术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数十年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的诊断处理一直以冠状动脉(简称冠脉)狭窄病变的发现与治疗作为中心,以冠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 CAG)发现三支主要冠脉或其主要分支直径狭窄≥50%或≥70%作为冠心病的诊断标准,以直径狭窄≥70%(或≥75%)作为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标准 [1,2,3]。然而临床上常见狭窄超过50%的患者并没有心肌缺血的症状和客观证据,冠脉CT血管成像(coronary CT angiography, CCTA)技术的广泛开展更是发现了大量此类传统的阻塞性冠心病患者 [2,4,5]。系列的预后研究显示,与指南指导的单纯药物治疗相比,按传统介入治疗标准进行血运重建治疗并不能给患者带来死亡和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 MACE)率的下降 [1,4,6,7]。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司美格鲁肽治疗新诊断中年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1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报道1例在天津市南开区中医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新诊断中年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起始司美格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恩格列净治疗的诊疗过程。患者为45岁男性,因“口干、多饮、多尿1个月”入院,既往冠心病、冠脉支架植入术病史,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明确诊断为2型糖尿病。考虑患者的既往疾病、生活要求,起始司美格鲁肽皮下注射(0.25 mg,1次/周),并联用恩格列净(10 mg,1次/d)及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1.0 g,1次/d)控制血糖,血糖控制达标,能够获得心血管获益,降糖方案适合长期坚持,患者满意度高。司美格鲁肽是我国首个同时具有降糖和心血管适应证的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周制剂,可用于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或心血管高危因素的2型糖尿病患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缺血伴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诊断及管理中国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在因心绞痛入院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中国患者中,约20%为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而我国现有冠心病患者1 100万,据此推测我国缺血伴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INOCA)疾病负担较重。为规范INOCA患者的诊断和管理,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心血管病影像学组、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学组、冠脉腔内影像及生理学学组及基础研究学组和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相关专家制定了本共识,旨在结合我国国情及临床实践,进一步明确INOCA诊疗规范,为临床提供指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血Hcy、MIF、Fg水平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病变程度关系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血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水平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徐州市中心医院行冠脉造影的患者220例,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n=150)和非冠心病组(n=70),根据冠脉造影情况评估冠脉病变程度,Spearman等级相关性分析和Pearson线性相关性分析检验血Hcy、MIF、Fg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和Gensini积分的关系。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Hcy、MIF、Fg水平对冠心病的影响。结果:冠脉正常患者、单纯冠脉斑块患者、单支病变患者、双支病变患者、三支病变患者、冠脉闭塞患者血Hcy、MIF、Fg水平分别为(10.63±1.98)μmol/L、(13.91±2.33)μmol/L、(16.59±4.32)μmol/L、(19.65±4.65)μmol/L、(23.64±5.32)μmol/L、(26.98±5.63)μmol/L、(81.15±20.15)pg/mL、(100.62±20.35)pg/mL、(126.71±28.54)pg/mL、(149.25±29.63)pg/mL、(172.68±31.59)pg/mL、(200.31±41.36)pg/mL、(2.05±0.34)g/L、(3.28±1.14)g/L、(4.04±1.22)g/L、(4.56±1.68)g/L、(5.11±1.78)g/L、(5.34±1.98)g/L,呈逐渐升高趋势(与冠脉正常Hcy、MIF、Fg水平比较, t单纯-Hcy=5.719、 t单支-Hcy=6.183、 t双支-Hcy=8.678、 t三支-Hcy=10.921、 t闭塞-Hcy=12.890、 t单纯-MIF=3.727、 t单支-MIF=6.793、 t双支-MIF=9.678、 t三支-MIF=11.956、 t闭塞-MIF=12.478、 t单纯-Fg=4.943、 t单支-Fg=7.501、 t双支-Fg=6.910、 t三支-Fg=7.940、 t闭塞-Fg=7.684, P值均<0.05;与单纯冠脉粥样硬化比较, t单支-Hcy=3.815、 t双支-Hcy=7.561、 t三支-Hcy=15.151、 t闭塞-Hcy=13.943、 t单支-MIF=5.224、 t双支-MIF=9.205、 t三支-MIF=12.347、 t闭塞-MIF=13.758、 t单支-Fg=3.211、 t双支-Fg=4.291、 t三支-Fg=5.577、 t闭塞-Fg=5.606, P值均<0.05;与单支病变比较, t双支-Hcy=3.320、 t三支-Hcy=6.589、 t闭塞-Hcy=8.834、 t双支-MIF=3.766、 t三支-MIF=6.820、 t闭塞-MIF=9.021、 t双支-Fg=2.244、 t三支-Fg=3.246、 t闭塞-Fg=3.943, P值均<0.05;与双支病变比较, t三支-Hcy=3.428、 t闭塞-Hcy=5.732、 t三支-MIF=3.264、 t闭塞-MIF=5.852、 t三支-Fg=2.931、 t闭塞-Fg=2.351, P值均<0.05;与三支病变比较, t闭塞-Hcy=2.251、 t闭塞-MIF=2.811、 t闭塞-Fg=2.103, P值均<0.05),血Hcy、MIF、Fg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和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 P值分别为0.003、0.003、0.002、0.004、0.003、0.002);总胆固醇、甘油三酯、Hcy、MIF、Fg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血Hcy、MIF、Fg高水平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能很好的反映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病变程度,对指导临床治疗有一定参考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门控心肌灌注显像相位分析预测冠心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价值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门控心肌灌注显像(GMPI)相位分析预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年9月至2014年1月于北京医院核医学科行两日法静息-负荷GMPI的627例受检者,收集一般临床资料、GMPI影像及相关参数[相位标准差(PSD)、相位直方图带宽(PBW)、熵、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总负荷积分(SSS)、高峰射血率(PER)、高峰充盈率(PFR)]分析结果。随访至出现MACE(即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GMPI检查后60 d内行晚期血运重建术)。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两独立样本 t检验或Wilcoxon秩和检验;应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累积无MACE生存率。 结果:纳入成功完成随访的受检者共505例,其中男235例,女270例,中位年龄73岁。中位随访时间为55.6(52.0,60.5)个月,发生MACE者54例(10.7%),其中心源性死亡6例、非致死性心肌梗死27例、晚期冠脉血运重建术21例。MACE组的高血压和高脂血症发生率高于无MACE组( χ2值:4.126、6.021,均 P<0.05),LVEF、PFR和PER绝对值低于无MACE组( t或 z值:6.261、5.683、-4.246,均 P<0.05),SSS、PSD、PBW及熵高于无MACE组( t或 z值:5.024、5.874、7.119、-6.405,均 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PBW异常(>80°)、熵异常(>58 J·mol -1·K -1)及SSS ≥12分为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 OR)值分别为2.795(95% CI:1.259~6.201)、3.213(95% CI:1.468~7.029)、3.640(95% CI:1.999~6.628),均 P<0.05]。PSD异常(>26.7°)组、PBW异常组、熵异常组的5年累积无MACE生存率分别为51.2%、63.2%和46.7%,明显低于PSD正常组(92.3%)、PBW正常组(94.2%)和熵正常组(92.8%), χ2值分别为77.768、77.741、117.437,均 P<0.05。PBW异常且SSS≥12分的患者5年累积无MACE生存率为31.7%,低于PBW正常或PBW异常且SSS<12分的患者的相应指标(80.1%~94.4%; χ2=185.4, P<0.01);熵和SSS联合分析也有类似结果。 结论:GMPI相位分析获得的左心室PBW及熵是预测冠心病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GMPI相位分析有很好的冠心病危险度分层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